《資治通鑒·漢紀·漢紀二十四》
-
起著雍涒灘,盡昭陽赤奮若,凡六年。
孝成皇帝中
◎ 永始四年戊申,公元前一三年
春,正月,上行幸甘泉,郊泰畤;大赦天下,三月,行幸河東,祠后土。
夏,大旱。
四月,癸未,長樂臨華殿、未央宮東司馬門皆災。六月,甲午,霸陵園門闕災。
秋,七月,辛未晦,日有食之。
冬,十一月,庚申,衛(wèi)將軍王商病免。
梁王立驕恣無度,至一日十一犯法。相禹奏“立對外家怨望,有惡言?!庇兴景蛤?,因發(fā)其與姑園子奸事,奏“立禽獸行,請誅。”太中大夫谷永上書曰:“臣聞禮,天子外屏,不欲見外也。是故帝王之意,不窺人閨門之私,聽聞中冓之言?!洞呵铩窞橛H者諱。今梁王年少,頗有狂病,始以惡言按驗,既無事實,而發(fā)閨門之私,非本章所指。王辭又不服,猥強劾立,傅致難明之事,獨以偏辭成罪斷獄,無益于治道。污蔑宗室以內(nèi)亂之惡,披布宣揚于天下,非所以為公族隱諱,增朝廷之榮華,昭圣德之風化也。臣愚以為王少而父同產(chǎn)長,年齒不倫;梁國之富足以厚聘美女,招致妖麗;父同產(chǎn)亦有恥辱之心。案事者乃驗問惡言,何故猥自發(fā)舒!以三者揆之,殆非人情,疑有所迫切,過誤失言,文吏躡尋,不得轉(zhuǎn)移。萌牙之時,加恩勿治,上也。既已案驗舉憲,宜及王辭不服,詔廷尉選上德通理之吏更審考清問,著不然之效,定失誤之法,而反命于下吏,以廣公族附疏之德,為宗室刷污亂之恥,甚得治親之誼?!碧熳佑墒菍嫸恢巍?br /> 是歲,司隸校尉蜀郡何武為京兆尹。武為吏,守法盡公,進善退惡,其所居無赫赫名,去后常見思。◎ 元延元年己酉,公元前一二年
春,正月,己亥朔,日有食之。
壬戌,王商復為大司馬、衛(wèi)將軍。
三月,上行幸雍,祠五畤。
夏,四月,丁酉,無云而雷,有流星從日下東南行,四面燿燿如雨,自晡及昏而止。
赦天下。
秋,七月,有星孛于東井。
上以災變,博謀群臣。北地太守谷永對曰:“王者躬行道德,承順天地,則五征時序,百姓壽考,符瑞并降;失道妄行,逆天暴物,則咎征著郵,妖孽并見,饑饉薦臻;終不改寤,惡洽變備,不復譴告,更命有德。此天地之常經(jīng),百王之所同也。加以功德有厚薄,期質(zhì)有修短,時世有中季,天道有盛衰。陛下承八世之功業(yè),當陽數(shù)之標季,涉三七之節(jié)紀,遭《無妄》之卦運,直百六之災厄,三難異科,雜焉同會。建始元年以來,二十載間,群災大異,交錯鋒起,多于《春秋》所書。內(nèi)則為深宮后庭,將有驕臣悍妾、醉酒狂悖卒起之敗,北宮苑囿街巷之中、臣妾之家幽閑之處征舒、崔杼之亂;外則為諸夏下土,將有樊并、蘇令、陳勝、項梁奮臂之禍。安危之分界,宗廟之至憂,臣永所以破膽寒心,豫言之累年。下有其萌,然后變見于上,可不致慎!禍起細微,奸生所易。愿陛下正君臣之義,無復與群小枼黷燕飲;勤三綱之嚴,修后宮之政,抑遠驕妒之寵,崇近婉順之行;朝覲法駕而后出,陳兵清道而后行,無復輕身獨出,飲食臣妾之家。三者既除,內(nèi)亂之路塞矣。諸夏舉兵,萌在民饑饉而吏不恤,興于百姓困而賦斂重,發(fā)于下怨離而上不知?!秱鳌吩唬骸嚩粨p,茲謂泰,厥咎亡?!饶昕鴤谒疄?,禾麥不收,宜損常稅之時,而有司奏請加賦,甚繆經(jīng)義,逆于民心,市怨趨禍之道也。臣愿陛下勿許加賦之奏,益減奢泰之費,流恩廣施,振贍困乏,敕勸耕桑,以慰綏元元之心,諸夏之亂庶幾可息?!?br /> 中壘校尉劉向上書曰:“臣聞帝舜戒伯禹‘毋若丹硃敖’,周公戒成王‘毋若殷王紂’,圣帝明王常以敗亂自戒,不諱廢興,故臣敢極陳其愚,唯陛下留神察焉!謹案《春秋》二百四十二年,日食三十六,今連三年比食,自建始以來,二十歲間而八食,率二歲六月而一發(fā),古今罕有。異有小大希稠,占有舒疾緩急。觀秦、漢之易世,覽惠、昭之無后,察昌邑之不終,視孝宣之紹起,皆有變異著于漢紀。天之去就,豈不昭昭然哉!臣幸得托末屬,誠見陛下寬明之德,冀銷大異而興高宗、成王之聲,以崇劉氏,故懇懇數(shù)奸死亡之誅!天文難以相曉,臣雖圖上,猶須口說,然后可知;愿賜清燕之閑,指圖陳狀?!鄙陷m入之,然終不能用也。
紅陽侯立舉陳咸方正,對策,拜為光祿大夫、給事中。丞相方進復奏“咸前為九卿,坐為貪邪免,不當蒙方正舉,備內(nèi)朝臣”;并劾“紅陽侯立選舉故不以實。”有詔免咸,勿劾立。
十二月,乙未,王商為大將軍。辛亥,商薨。其弟紅陽侯立次當輔政,先是立使客因南郡太守李尚占墾草田數(shù)百頃,上書以入縣官,貴取其直一萬萬以上,丞相司直孫寶發(fā)之,上由是廢立,而用其弟光祿勛曲陽侯根。庚申,以根為大司馬、驃騎將軍。
特進、安昌侯張禹請平陵肥牛亭地;曲陽侯根爭,以為此地當平陵寢廟,衣冠所出游道,宜更賜禹它地。上不從,卒以賜禹。根由是害禹寵,數(shù)毀惡之。天子愈益敬厚禹,每病,輒以起居聞,車駕自臨問之。上親拜禹床下,禹頓首謝恩。禹小子未有官,禹數(shù)視其小子,上即禹床下拜為黃門郎、給事中。禹雖家居,以特進為天子師,國家每有大政,必與定議。時吏民多上書言災異之應,譏切王氏專政所致,上意頗然之,未有以明見,乃車駕至禹弟,辟左右,親問禹以天變,因用吏民所言王氏事示禹。禹自見年老,子孫弱,又與曲陽侯不平,恐為所怨,則謂上曰:“《春秋》日食、地震,或為諸侯相殺,夷狄侵中國。災變之意,深遠難見,故圣人罕言命,不語怪神,性與天道,自子貢之屬不得聞,何況淺見鄙儒之所言。陛下宜修政事,以善應之,與下同其福喜,此經(jīng)義意也。新學小生,亂道誤人,宜無信用,以經(jīng)術(shù)斷之?!鄙涎判艕塾?,由此不疑王氏。后曲陽侯根及諸王子弟聞知禹言,皆喜說,遂親就禹。故槐里令硃云上書求見,公卿在前,云曰:“今朝廷大臣,上不能匡主,下無以益民,皆尸位素餐,孔子所謂‘鄙夫不可與事君,茍患失之,亡所不至’者也!臣愿賜尚方斬馬劍,斷佞臣一人頭以厲其馀!”上問:“誰也?”對曰:“安昌侯張禹!”上大怒曰:“小臣居下訕上,廷辱師傅,罪死不赦!”御史將云下,云攀殿檻,檻折。云呼曰:“臣得下從龍逄、比干游于地下,足矣!未知圣朝何如耳!”御史遂將云去。于是左將軍辛慶忌免冠,解印綬,叩頭殿下曰:“此臣素著狂直于世,使其言是,一可誅;其言非,因當容之。臣敢以死爭!”慶忌叩頭流血,上意解,然后得已。及后當治檻,上曰:“勿易,因而輯之,以旌直臣!”
匈奴搜諧單于將入朝;未入塞,病死。弟且莫車立,為車牙若鞮單于;以囊知牙斯為左賢王。
北地都尉張放到官數(shù)月,復征入侍中。太后與上書曰:“前所道尚未效,富平侯反復來,其能默虖!”上謝曰:“請今奉詔!”上于是出放為天水屬國都尉。引少府許商、光祿勛師丹為光祿大夫,班伯為水衡都尉,并侍中,皆秩中二千石,每朝東宮,常從;及大政,俱使諭指于公卿。上亦稍厭游宴,復修經(jīng)書之業(yè);太后甚悅。
是歲,左將軍辛慶忌卒。慶忌為國虎臣,遭世承平,匈奴、西域親附,敬其威信。◎ 元延二年庚戌,公元前一一年
春,正月,上行幸甘泉,郊泰畤。三月,行幸河東,祠后土。既祭,行游龍門,登歷觀,陟西岳而歸。
夏,四月,立廣陵孝王子守為王。
初,烏孫小昆彌安日為降民所殺,諸翎侯大亂。詔征故金城太守段會宗為左曹、中郎將、光祿大夫,使安輯烏孫;立安日弟末振將為小昆彌,定其國而還。時大昆彌雌栗靡勇健,末振將恐為所并,使貴人烏日領(lǐng)詐降,刺殺雌栗靡。漢欲以兵討之而未能,遣中郎將段會宗立公主孫伊秩靡為大昆彌。久之,大昆彌、翕侯難棲殺末振將,安日子安犁靡代為小昆彌。漢恨不自誅末振將,復遣段會宗發(fā)戊己校尉諸國兵,即誅末振將太子番丘。會宗恐大兵入烏孫,驚番丘,亡逃不可得,即留所發(fā)兵墊婁地,選精兵三十弩,徑至昆彌所在,召番丘,責以末振將之罪,即手劍擊殺番丘,官屬以下驚恐,馳歸。小昆彌安犁靡勒兵數(shù)千騎圍會宗,會宗為言來誅之意,“今圍守殺我,如取漢牛一毛耳。宛王、郅支頭縣槀街,烏孫所知也?!崩浺韵路唬骸澳┱駥⒇摑h,誅其子可也,獨不可告我,令飲食之邪?”會宗曰:“豫告昆彌,逃匿之,為大罪,即飲食以付我,傷骨肉恩。故不先告。”昆彌以下號泣罷去。會宗還,奏事,天子賜會宗爵關(guān)內(nèi)侯、黃金百斤。會宗以難棲殺末振將,奏以為堅守都尉。責大祿、大監(jiān)以雌栗靡見殺狀,奪金印、紫綬,更與銅、墨云。末振將弟卑爰疐本共謀殺大昆彌,將眾八萬馀口北附康居,謀欲借兵兼并兩昆彌;漢復遣會宗與都護孫建并力以備之。
自烏孫分立兩昆彌,漢用憂勞,且無寧歲。時康居復遣子侍漢,貢獻,都護郭舜上言;“本匈奴盛時,非以兼有烏孫、康居故也;及其稱臣妾,非以失二國也。漢雖皆受其質(zhì)子,然三國內(nèi)相輸遺,交通如故;亦相候司,見便則發(fā)。合不能相親信,離不能相臣役。以今言之,結(jié)配烏孫,竟未有益,反為中國生事。然烏孫既結(jié)在前,今與匈奴俱稱臣,義不可距。而康居驕黠,訖不肯拜使者;都護吏至其國,坐之烏孫諸使下,王及貴人先飲食已,乃飲啖都護吏,故為無所省以夸旁國。以此度之,何故遣子入侍?其欲賈市,為好辭之詐也。匈奴,百蠻大國,今事漢甚備;聞康居不拜,且使單于有悔自卑之意。宜歸其侍子,絕勿復使,以章漢家不通無禮之國!”漢為其新通,重致遠人,終羈縻不絕。◎ 元延三年辛亥,公元前一零年
春,正月,丙寅,蜀郡岷山崩,壅江三日,江水竭。劉向大惡之,曰:“昔周岐山崩,三川竭,而幽王亡。岐山者,周所興也。漢家本起于蜀、漢,今所起之地,山崩川竭,星孛又及攝提、大角,從參至辰,殆必亡矣!”
二月,丙午,封淳于長為定陵侯。
三月,上行幸雍,祠五畤。
上將大夸胡人以多禽獸。秋,命右扶風發(fā)民入南山,西自褒、斜,東至弘農(nóng),南驅(qū)漢中,張羅罔罝罘,捕熊羆禽獸,載以檻車,輸長楊射熊館,以罔為周阹,縱禽獸其中,令胡人手搏之,自取其獲,上親臨觀焉。◎ 元延四年壬子,公元前九年
春,正月,上行幸甘泉,郊泰畤。
中山王興,定陶王欣皆來朝,中山王獨從傅,定陶王盡從傅、相、中尉。上怪之,以問定陶王,對曰:“令:諸侯王朝,得從其國二千石。傅、相、中尉,皆國二千石,故盡從之?!鄙狭钫b《詩》,通習,能說。佗日,問中山王:“獨從傅在何法令?”不能對;令誦《尚書》,又廢;及賜食于前,后飽;起下,襪系解。帝由此以為不能,而賢定陶王,數(shù)稱其材。是時諸侯王唯二人于帝為至親,定陶王祖母傅太后隨王來朝,私賂遺趙皇后、昭儀及票騎將軍王根。后、昭儀、根見上無子,亦欲豫自結(jié),為長久計,皆更稱定陶王,勸帝以為嗣。帝亦自美其材,為加元服而遣之,時年十七矣。
三月,上行幸河東,祠后土。
隕石于關(guān)東二。
王根薦谷永,征入,為大司農(nóng)。永前后所上四十馀事,略相反覆,專攻上身與后宮而已;黨于王氏,上亦知之,不甚親信也。為大司農(nóng)歲馀,?。粷M三月,上不賜告,即時免。數(shù)月,卒。◎ 綏和元年癸丑,公元前八年
春,正月,大赦天下。
上召丞相翟方進、御史大夫孔光、右將軍廉褒、后將軍硃博入禁中,議“中山、定陶王誰宜為嗣者”。方進、根、褒、博皆以為:“定陶王,帝弟之子,《禮》曰:‘昆弟之子,猶子也。為其后者,為之子也,’定陶王宜為嗣?!惫猹氁詾椋骸岸Y,立嗣以親。以《尚書·盤庚》殷之及王為比,兄終弟及。中山王,先帝之子,帝親弟,宜為嗣。”上以“中山王不材;又禮,兄弟不得相入廟,”不從光議。二月,癸丑,詔立定陶王欣為皇太子,封中山王舅諫大夫馮參為宜鄉(xiāng)侯,益中山國三萬戶,以慰其意;使執(zhí)金吾任宏守大鴻臚,持節(jié)征定陶王。定陶王謝曰:“臣材質(zhì)不足以假充太子之宮;臣愿且得留國邸,旦夕奉問起居,俟有圣嗣,歸國守籓?!睍啵熳訄舐?。戊午,孔光以議不合意,左遷廷尉;何武為御史大夫。
初,詔求殷后,分散為十馀姓,推求其嫡,不能得??锖?、梅福皆以為宜封孔子世為湯后,上從之,封孔吉為殷紹嘉侯。三月,與周承休侯皆進爵為公,地各百里。
上行幸雍,祠五畤。
初,何武之為廷尉也,建言:“末俗之敝,政事煩多,宰相之材不能及古,而丞相獨兼三公之事,所以久廢而不治也。宜建三公官?!鄙蠌闹?。夏,四月,賜曲陽侯根大司馬印綬,置官屬,罷票騎將軍官;以御史大夫何武為大司空,封汜鄉(xiāng)侯。皆增奉如丞相,以備三公焉。
秋,八月,庚戌,中山孝王興薨。
匈奴車牙單于死;弟囊知牙斯立,為烏珠留若鞮單于。烏珠留單于立,以弟樂為左賢王,輿為右賢王,漢遣中郎將夏侯籓、副校尉韓容使匈奴。
或說王根曰:“匈奴有斗入漢地,直張掖郡,生奇材木箭竿,鷲羽;如得之,于邊甚饒,國家有廣地之實,將軍顯功垂于無窮!”根為上言其利,上直欲從單于求之,為有不得,傷命損威。根即但以上指曉籓,令從籓所說而求之。籓至匈奴,以語次說單于曰:“竊見匈奴斗入漢地,直張掖郡,漢三都尉居塞上,士卒數(shù)百人,寒苦,候望久勞,單于宜上書獻此地,直斷割之,省兩都尉士卒數(shù)百人,以復天子厚恩,其報必大?!眴斡谠唬骸按颂熳釉t語邪,將從使者所求也?”籓曰:“詔指也;然籓亦為單于畫善計耳?!眴斡谠唬骸按藴嘏简B王所居地也,未曉其形狀、所生,請遣使問之?!被O、容歸漢;后復使匈奴,至則求地。單于曰:“父兄傳五世,漢不求此地,至知獨求,何也?已問溫偶駼王,匈奴西邊諸侯作穹廬及車,皆仰此山材木,且先父地,不敢失也。”籓還,遷為太原太守。單于遣使上書,以籓求地狀聞。詔報單于曰:“籓擅稱詔,從單于求地,法當死;更大赦二,令徙籓為濟南太守,不令當匈奴?!?br /> 冬,十月,甲寅,王根病免。
上以太子既奉大宗后,不得顧私親,十一月,立楚孝王孫景為定陶王,以奉恭王后。太子議欲謝;少傅閻崇以為為人后之禮,不得顧私親,不當謝;太傅趙玄以為當謝,太子從之。詔問所以謝狀,尚書劾奏玄,左遷少府;以光祿勛師丹為太傅。初,太子之幼也,王祖母傅太后躬自養(yǎng)視;及為太子,詔傅太后與太子母丁姬自居定陶國邸,不得相見。頃之,王太后欲令傅太后、丁姬十日一至太子家,帝曰:“太子承正統(tǒng),當共養(yǎng)陛下,不得復顧私親。”王太后曰:“太子小而傅太后抱養(yǎng)之;今至太子家,以乳母恩耳,不足有所妨?!庇谑橇罡堤蟮弥撂蛹?;丁姬以不養(yǎng)太子,獨不得。
衛(wèi)尉、侍中淳于長有寵于上,大見信用,貴傾公卿,外交諸侯、牧、守,賂遺、賞賜累巨萬,淫于聲色。許后姊孊為龍雒思侯夫人,寡居;長與孊私通,因取為小妻。許后時居長定宮,因?qū)B賂遺長,欲求復為婕妤。長受許后金錢、乘輿、服御物前后千馀萬,詐許為白上,立以為左皇后。孊每入長定宮,輒與孊書,戲侮許后,嫚易無不言;交通書記,賂遺連年。時曲陽侯根輔政,久病,數(shù)乞骸骨。長以外親居九卿位,次第當代根。侍中、騎都尉、光祿大夫王莽心害長寵,私聞其事。莽侍曲陽侯病,因言:“長見將軍久病意喜,自以當代輔政,至對及冠議語署置。”具言其罪過。根怒曰:“即如是,何不白也”?莽曰:“未知將軍意,故未敢言!”根曰:“趣白東宮!”莽求見太后,具言長驕佚,欲代曲陽侯;私與長定貴人姊通,受取其衣物。太后亦怒曰:“兒至如此!往,白之帝!”莽白上;上以太后故,免長官,勿治罪,遣就國。
初,紅陽侯立不得輔政,疑為長毀譖,常怨毒長;上知之。及長當就國,立嗣子融從長請車騎,長以珍寶因融重遺立。立因上封事,為長求留,曰:“陛下既托文以皇太后故,誠不可更有它計?!庇谑翘熳右裳桑掠兴景打?。吏捕融,立令融自殺以滅口。上愈疑其有大奸,遂逮長系洛陽詔獄,窮治。長具服戲侮長定宮,謀立左皇后,罪至大逆,死獄中。妻子當坐者徙合浦;母若歸故郡。上使廷尉孔光持節(jié)賜廢后藥,自殺。丞相方進復劾奏“紅陽侯立,狡猾不閫,請下獄?!鄙显唬骸凹t陽侯,朕之舅,不忍致法;遣就國?!庇谑欠竭M復奏立黨友后將軍硃博、巨鹿太守孫閎,皆免官,與故光祿大夫陳咸皆歸故郡。咸自知廢錮,以憂死。
方進智能有馀,兼通文法吏事,以儒雅緣飾法律,號為通明相,天子器重之;又善求人主微指,奏事無不當意。方淳于長用事,方進獨與長交,稱薦之;及長坐大逆誅,上以方進大臣,為之隱諱,方進內(nèi)慚,上疏謝罪乞骸骨。上報曰:“定陵侯長已伏其辜,君雖交通,《傳》不云乎:‘朝過夕改,君子與之?!我裳?!其專心壹意,毋怠醫(yī)藥,以自持。”方進起視事,復條奏長所厚善京光尹孫寶、右扶風蕭育,刺史二千石以上,免二十馀人。函谷都尉、建平侯杜業(yè),素與方進不平,方進奏“業(yè)受紅陽侯書聽請,不敬,”免,就國。
上以王莽首發(fā)大奸,稱其忠直;王根因薦莽自代。丙寅,以莽為大司馬,時年三十八。莽既拔出同列,繼四父而輔政,欲令名譽過前人,遂克己不倦。聘諸賢良以為掾、史,賞賜、邑錢悉以享士,愈為儉約,母病,公卿列侯遣夫人問疾,莽妻迎之,衣不曳地,布蔽膝,見之者以為僮使,問知其夫人,皆驚。其飾名如此。
丞相方進、大司空武奏言:“《春秋》之義,用貴治賤,不以卑臨尊。刺史位下大夫而臨二千石,輕重不相準。臣請罷刺史,更置州牧以應古制!”十二月,罷刺史,更置州牧,秩二千石。
犍為郡于水濱得古磬十六枚,議者以為善祥。劉向因是說上:“宜興辟雍,設(shè)庠序,陳禮樂,隆雅頌之聲,盛揖讓之容,以風化天下。如此而不治者,未之有也。或曰:不能具禮。禮以養(yǎng)人為本,如有過差,是過而養(yǎng)人也。刑罰之過或至死傷,今之刑非皋陶之法也,而有司請定法,削則削,筆則筆,救時務(wù)也。至于禮樂,則曰不敢,是敢于殺人、不敢于養(yǎng)人也。為其俎豆、管弦之間小不備,因是絕而不為,是去小不備而就大不備,惑莫甚焉!夫教化之比于刑法,刑法輕,是舍所重而急所輕也。教化,所恃以為治也;刑法,所以助治也;今廢所恃而獨立其所助,非所以致太平也。自京師有悖逆不順之子孫,至于陷大辟、受刑戮者不絕,由不習五常之道也。夫承千歲之衰周,繼暴秦之馀敝,民漸漬惡俗,貪饕險诐,不閑義理,不示以大化而獨歐以刑罰,終已不改!”帝以向言下公卿議,丞相、大司空奏請立辟雍,按行長安城南營表;未作而罷。時又有言“孔子布衣,養(yǎng)徒三千人,今天子太學弟子少。”于是增弟子員三千人,歲馀,復如故。
劉向自見得信于上,故常顯訟宗室,譏刺王氏及在位大臣,其言多痛切,發(fā)于至誠。上數(shù)欲用向為九卿,輒不為王氏居位者及丞相、御史所持,故終不遷,居列大夫官前后三十馀年而卒。后十三歲而王氏代漢。『上一章』『資治通鑒章節(jié)目錄』 『下一章』
資治通鑒 漢紀漢紀二十四段譯
孝成皇帝中永始四年(戊申、前13) 漢紀二十四 漢成帝永始四年(戊申,公元前13年) [1]春,正月,上行幸甘泉,郊泰;大赦天下。三月,行幸河東,祠后土?! 1]春季,正月,…詳情
相關(guān)翻譯
相關(guān)賞析
版權(quán)聲明:本文內(nèi)容由網(wǎng)友上傳(或整理自網(wǎng)絡(luò)),原作者已無法考證,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。古詩文網(wǎng)免費發(fā)布僅供學習參考,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轉(zhuǎn)載請注明:原文鏈接 | http://jydlqc.cn/bookview/481.html
熱門詩詞
- 峽中酬荊南鄭準 [尚顏]
- 野老歌(老農(nóng)家貧在山?。?[張籍]
- 【商調(diào)】集賢賓 [馬致遠]
- 沁園春(己未初度) [李曾伯]
- 青玉案(和雅守蹇少劉席上韻) [李流謙]
- 【正宮】塞鴻秋 [鄭光祖]
- 鷓鴣天(詠荼_五首) [趙長卿]
古文典籍
- 「詩經(jīng)」
- 「論語」
- 「史記」
- 「周易」
- 「易傳」
- 「左傳」
- 「大學」
- 「中庸」
- 「尚書」
- 「禮記」
- 「周禮」
- 「孟子」
- 「老子」
- 「吳子」
- 「荀子」
- 「莊子」
- 「墨子」
- 「管子」
- 「列子」
- 「宋書」
- 「漢書」
- 「晉書」
- 「素書」
- 「儀禮」
- 「周書」
- 「梁書」
- 「隋書」
- 「陳書」
- 「魏書」
- 「孝經(jīng)」
- 「將苑」
- 「南齊書」
- 「北齊書」
- 「新唐書」
- 「后漢書」
- 「南史」
- 「司馬法」
- 「水經(jīng)注」
- 「商君書」
- 「尉繚子」
- 「北史」
- 「逸周書」
- 「舊唐書」
- 「三字經(jīng)」
- 「淮南子」
- 「六韜」
- 「鬼谷子」
- 「三國志」
- 「千字文」
- 「傷寒論」
- 「反經(jīng)」
- 「百家姓」
- 「菜根譚」
- 「弟子規(guī)」
- 「金剛經(jīng)」
- 「論衡」
- 「韓非子」
- 「山海經(jīng)」
- 「戰(zhàn)國策」
- 「地藏經(jīng)」
- 「冰鑒」
- 「圍爐夜話」
- 「六祖壇經(jīng)」
- 「睡虎地秦墓竹簡」
- 「資治通鑒」
- 「續(xù)資治通鑒」
- 「夢溪筆談」
- 「舊五代史」
- 「文昌孝經(jīng)」
- 「四十二章經(jīng)」
- 「呂氏春秋」
- 「了凡四訓」
- 「三十六計」
- 「徐霞客游記」
- 「黃帝內(nèi)經(jīng)」
- 「黃帝四經(jīng)」
- 「孫子兵法」
- 「孫臏兵法」
- 「本草綱目」
- 「孔子家語」
- 「世說新語」
- 「貞觀政要」
- 「顏氏家訓」
- 「容齋隨筆」
- 「文心雕龍」
- 「農(nóng)桑輯要」
- 「搜神記」
熱門名句
- 云母屏風燭影深,長河漸落曉星沉
- 相思難表,夢魂無據(jù),惟有歸來是
- 承恩不在貌,教妾若為容
- 芳草平沙,斜陽遠樹,無情桃葉江頭渡
- 嘆年光過盡,功名未立,書生老去,機會方來
- 是無貓邪,是不會蓄貓也
- 宣和舊日,臨安南渡,芳景猶自如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