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反經(jīng)·知人》
-
臣聞主將之法,務覽英雄之心。然人未易知,知人未易。漢光武,聰聽之主也,謬于龐萌;曹孟德,知人之哲也,弊于張邈。何則?夫物類者,世之所惑亂也。故曰:狙者類智而非智也,(狙,音自舒反。慢也。)愚者類君子而非君子也,戇者類勇而非勇也。亡國之主似智,亡國之臣似忠,幽莠之幼似禾,驪牛之黃似虎,白骨疑象,碔砆類玉。此皆似是而非也。
(《人物志》曰:“輕諾似烈而寡信,多易似能而無效,進銳似精而去速,訶者似察而事煩,詐施似惠而無終,面從似忠而退違。此似是而非者也。亦有似非而是者:有大權(quán)似奸而有功,大智似愚而內(nèi)明,博愛似虛而實厚,正言似訐而情忠。非天下之至精,孰能得其實也?”)
孔子曰:“凡人心險于山川,難知于天。天猶有春秋冬夏、旦暮之期,人者厚貌深情,故有貌愿而益,有長若不肖(長,音竹兩反。),有順懁而達,有堅而縵,有緩而焊(音汗)。”
太公曰:“士有嚴而不肖者,有溫良而為盜者,有外貌恭敬、中心欺慢者,有精精而無情者,有威威而無成者,有如敢斷而不能斷者,有恍恍惚惚而反忠實者,有倭倭迤迤而有效者,有貌勇狠而內(nèi)怯者,有夢夢而反易人者。無使不至,無使不遂,天下所賤,圣人所貴,凡人莫知,惟有大明,乃見其際?!贝耸恐饷捕慌c中情相應者也。
(桓范曰:“夫賢愚之異,使若葵之與莧,何得不知其然?若其莠之似禾,類是而非是,類賢而非賢。”揚子《法言》曰:“或問難知曰:‘太山之與蟻蛭,江河之與行潦,非難也。大圣與大佞,難也!于乎!唯能別似者,為無難矣!’”)
知此士者而有術(shù)焉。微察問之,以觀其辭;窮之以辭,以觀其變;與之間謀,以觀其誠;明白顯問,以觀其德;遠使以財,以觀其廉(又曰:委之以財,以觀其仁;臨之以利,以觀其廉。);試之以色,以觀其貞(又曰:悅之以色,以觀其不淫。);告之以難,以觀其勇(又曰:告之以危,而觀其勇。又曰:懼之,以驗其特。);醉之以酒,以觀其態(tài)(又曰:醉之以酒,而觀其則。又曰:醉之以酒,觀其不失。)。
《莊子》曰:“遠使之,而觀其忠(又曰:遠使之,以觀其不二。);近使之,而觀其敬(又曰:近之以昵,觀其不狎。);煩使之,而觀其能(又曰:煩之以事,以觀其理。);卒然問焉,而觀其智(又曰:設(shè)之以謀,以觀其智。太公曰:事之而不窮者,謀。);急與之期,而觀其信(太公曰:使之而不隱者,謂信也。);雜之以處,而觀其色(又曰:縱之以視,觀其無變。)?!?
《呂氏春秋》曰:“通,則觀其所禮(通,達也。);貴,則觀其所進(又曰:達,視其所舉也。);富,則觀其所養(yǎng)(又曰:富,視其所與。又曰:見富貴人,觀其有禮施。太公曰:富之而不犯驕逸者,謂仁也。);聽,則觀其所行(行則行仁);近,則觀其所好(又曰:居,視其所親。又曰:省其居處,觀其貞良;省其交游,觀其志比。);習,則觀其所言(好則好義,言則言道。);窮,則觀其所不愛(又曰:窮,則視其所不為非。又曰:貧,視其所不取。);賤,則觀其所不為(又曰:貧賤人,觀其有德守也。)。喜之,以驗其守(守,慎守也。又曰:喜之,以觀其輕。);樂之,以驗其僻(僻,邪僻也。又曰:娛之以樂,以觀其儉。);怒之,以驗其節(jié)(節(jié),性也。又曰:怒之仇,以觀其不怨也。);哀之,以驗其仁(仁人,見可哀者則哀。);苦之,以驗其志(又曰:檢之,以觀其能安。)?!?
《經(jīng)》曰:“任寵之人,觀其不驕奢(太公曰:貴之,而不驕奢者,義也。);疏廢之人,觀其不背越;榮顯之人,觀其不矜夸;隱約之人,觀其不懾懼;少者,觀其恭敬好學而能悌(《人物志》曰:“夫幼智之人,在于童[齒乙],皆有端緒。故文本辭繁,辯始給口,仁出慈恤,施發(fā)過與,慎生畏懼,廉起不取者也?!?;壯者,觀其廉絜務行而勝其私;老者,觀其思慎,強其所不足而不逾。父子之間,觀其慈孝;兄弟之間,觀其和友;鄉(xiāng)黨之間,觀其信義;君臣之間,觀其忠惠(太公曰:付之而不轉(zhuǎn)者,忠也。)?!贝酥^觀誠。
(傅子曰:“知人之難,莫難于別真?zhèn)?。設(shè)所修出于為道者,則言自然而貴玄虛;所修出于為儒者,則言分制而貴公正;所修出于為縱橫者,則言權(quán)宜而貴變常。九家殊務,各有所長,非所謂難。所謂難者,以默者觀其行,以語者觀其辭,以出者觀其治,以處者觀其學。四德或異,所觀有微,又非所謂難也。所謂難者,典說詭合,轉(zhuǎn)應無窮,辱而言高,貪而言廉,賊而言仁,怯而言勇,詐而言信,淫而言貞。能設(shè)似而亂真,多端以疑暗。此凡人之所?;螅髦髦跫惨?。君子內(nèi)洗其心,以虛受人,立不易方,貞觀之道也。九流有主,貞一之道也。內(nèi)貞觀而外貞一,則執(zhí)偽者無地而逃矣。夫空言易設(shè),但責其實事之效,則是非之驗立可見也。”
故韓子曰:“人皆寐,盲者不知;人皆默,喑者不識。覺而使之視,問而使之對,則喑、盲窮矣。發(fā)齒吻,視毛色,雖良、樂不能必馬;連車蹴駕,試之行途,則臧獲定其駑良。觀青黃,察鍛銷,雖歐冶不能必劍;陸斷狗馬,水截蛟龍,雖愚者識其利鈍矣。是知明試責實,乃圣功也?!?
《人物志》曰(凡有血氣者,莫不稟陰陽以立性,體五行而著形。其在體也,木骨、金筋、火氣、土肌、水血,五物之象也。五物之實,各有所濟也。):“骨植而柔立者,謂之宏毅。宏毅也者,仁之質(zhì)也(木則垂陰,為仁之質(zhì)。質(zhì)不宏毅,不能成仁。)。
氣清而朗者,謂之文理。文理也者,禮之本也(火則照察,為禮之本。本無文理,不能成禮。)。
體端而實者,謂之貞固。貞固也者,信之基也(土必吐生,為信之基?;回懝?,不能成信也。)。
筋勁而精者,謂之勇敢。勇敢也者,義之決也(金能斷割,為義之決。決不勇敢,不能成義也。)。
色平而暢者,謂之通微。通微也者,智之原也(水流疏達,為智之原。原不通微,不能成智。)。五質(zhì)恒性,故謂之五常。
故曰:直而不柔則木(木強僥訐,失其正色。),勁而不精則力(負鼎絕髕,失其正勁。),固而不端則愚(專己自是,陷于愚戇。),氣而不清則越(辭不清順,發(fā)越無成。),暢而不平則蕩(好智無涯,蕩然失絕。)。然則平陂之質(zhì)在于神(神者,質(zhì)之主也。故神平則質(zhì)平,神陂則質(zhì)陂也。),明暗之實在于精(精者,實之本。精清則實明,精濁則實暗。),勇怯之勢在于筋(筋者,勢之用也。故筋勁則勢勇,筋弱則勢怯。),強弱之植在于骨(骨者,植之機。故骨粗則植強,骨細則植弱。),躁靜之決在于氣(氣者,決之地也。氣盛,決于躁;氣沖,決于靜。),慘懌之情在于色(色者,情之候。故色悴由情慘,色悅由情懌也。),衰正之形在于儀(儀者,形之表。故儀衰由形殆,儀正由形肅。),態(tài)度之動在于容(容者,動之符。故哀動則容哀,態(tài)正則容度也。),緩急之狀在于言(言者,心之狀。故心恕則言緩,心偏則言急也。)。
若質(zhì)素平淡,中睿外朗,筋勁植固,聲清色懌,儀崇容直,則純粹之德也?!?
夫人有氣。氣也者,謂誠在其中,必見諸外。故心氣粗訟者,其聲沉散;心氣詳慎者,其聲和節(jié);心氣鄙戾者,其聲粗獷;心氣寬柔者,其聲溫潤。信氣中易,義氣時舒,和氣簡略,勇氣壯立。此之謂聽氣。
(以其聲,處其實。氣生物,物生有聲。聲有剛?cè)崆鍧?,咸發(fā)乎聲。聽其聲,察其氣,考其所為,皆可知矣。)
又有察色。察色,謂心氣內(nèi)蓄,皆可以色取之。夫誠智,必有難盡之色(又曰:誠智,必有明達之色。);誠仁,必有可尊之色(又曰:誠仁,必有溫柔之色。);誠勇,必有難懾之色(又曰:誠勇,必有矜奮之色也);誠忠,必有可觀之色;誠絜,必有難污之色;誠貞,必有可信之色。質(zhì)色浩然固以安,偽色曼然亂以煩。此之謂察色。
(《人物志》曰:“夫心質(zhì)亮直,其儀勁固;心質(zhì)平理,其儀安閑。夫仁目之精,愨然以端;勇膽之精,曄然以強。夫憂患之色,乏而且荒;疾疢之色,亂而垢理;喜色,愉然以懌;慍色,厲然以揚;妒惑之色,冒昧無常。是故其言甚懌而精色不從者,中有違也;其言有違而精色可信者,辭不敏也;言未發(fā)而怒色先見者,意憤溢也;言已發(fā)而怒氣送之者,強所不然也?!狈泊酥悾m欲違之,精色不從,威愕以明,雖變可知也。)
又有考志??贾菊撸^方與之言,以察其志。其氣寬以柔,其色檢而不諂,其禮先人,其言后人,每自見其所不足者,是益人也。若好臨人以色、高人以氣、勝人以言,防其所不足,而廢其所不能者,是損人也。(太公曰:“博文辯辭,高行論議,而非時俗,此奸人也。王者慎勿寵之也。”)
其貌直而不侮,其言正而不私,不飾其美、不隱其惡、不防其過者,是質(zhì)人也。(又曰:與之不為喜,奪之不為怒,沉靜而寡言,多信而寡貌者,是質(zhì)靜人也。議曰:太公曰:“樸其身頭,惡其衣服,語無為以求名,言無欲以求得,此偽人也。王者慎勿近之。夫質(zhì)人之中有如此之偽者也?!?
若其貌曲媚,其言諛巧,飾其見物,務其小證,以故自說者,是無質(zhì)人也。(議曰:晏子云:“讒夫佞人之在君側(cè),材能皆非常也。夫藏大不誠于中者,必謹小誠于外,以成其大不誠。此難得而知也。荀悅曰:“察人情術(shù),觀其言行,未必合道,而悅于己者,必佞人也;觀其言行,未必悅己而合于道者,必正人也。”此察人之情之一端也。)
喜怒以物而色不作,煩亂以事而志不惑,深導以利而心不移,臨懾以威而氣不卑者,是平心固守人也。(又曰:榮之以物而不娛,犯之以卒而不懼,置義而不遷,臨貨而不回者,是果正人也。議曰:孔子稱:“取人之法,無取健。健,貪也。夫健之弊有如此者矣?!?
若喜怒以物而心變易,亂之以事而志不治,示之以利而心遷動,懾之以威而氣恇懼者,是鄙心而假氣人也。(又曰:若格易以言,志不能固,已諾而不決者,是情弱之人也。)
設(shè)之以物而數(shù)決,驚之以卒而屢應,不文而慧者,是有智思之人。(議曰:太公云:“有名而無實,出入異言,揚美掩惡,進退為功,王者慎勿與謀。夫智思之人,弊于是矣。”)
若難設(shè)以物,難說以言,守一而不知變,固執(zhí)而不知改,是愚佷人也。(議曰:志士守操,愚佷難變。夫不變是同,而愚智異者,以道為管也。何以言之?《新語》云:“夫長于變者,不可窮以詐;通于道者,不可驚以怪;審于辭者,不可惑以言;達于義者,不可動以利。故君子聞見欲眾而采擇欲謹,學問欲博而行己欲敦。目不淫炫耀之色,耳不亂阿諛之辭。雖利以齊魯之富而志不移,設(shè)以松喬之壽而行不改,然后能一其道而定其操,致其事而立其功,觀其道業(yè)。”此其所以與愚佷異也。)
若屏言而勿顧,自私而不護,非是而強之,是誣嫉人也。(議曰:劉備以客見諸葛亮而賢之,亮曰:“觀客色動而神懼,視低而忤數(shù)。奸形外露,邪心內(nèi)藏。必曹氏刺客。”后果然。夫奸人容止,大抵如是。
何晏、夏侯玄、鄧揚等,求交于傅嘏而不納也?;蚬侄鴨栔?,嘏曰:“泰初志大,其量能合虛聲而無實才;何平叔言遠而情近,好辯而無誠,所謂利口覆國之人也;鄧玄茂有為而無終,外要名利,內(nèi)無關(guān)鑰,貴同而惡異,多言而妒前。多言多敗釁,妒前而無功。以吾觀此三人,皆敗德也。遠之猶恐禍及,況昵之乎?”后皆如嘏言。夫妒者之行,有如此者。)
此之謂考志。
(《人物志》曰:“夫精欲深微,質(zhì)欲懿重,志欲宏大,心欲嗛小。精微所以入神妙也,懿重所以崇德宇也,志大所以堪物侄也,心小所以慎咎悔也。故《詩》詠文王:‘小心翼翼’,不大聲以色,心小也;‘王赫斯怒’,以對于天下,志大也。由此論之,心小志大者,圣賢之倫也;心大志大者,豪杰之雋也;心大志小者,傲蕩之類也;心小志小者,拘懦之人也。”)
又有測隱。測隱者,若小施而好得,小讓而大爭,言愿以為質(zhì),偽愛以為忠,尊其行以收其名。此隱于仁賢。(孫卿曰:“仲尼之門,五尺童子羞言霸道者,何也?彼非本政教也,非服人心也,以讓飾爭,依乎仁而蹈利者也。小人之桀耳,曷足稱大君子之門乎?”)
若問則不對,詳而不窮,貌示有余,假道自從,困之以物,窮則托深。此隱于藝文也。(又曰:慮誠不及而佯為不言,內(nèi)誠不足而色亦有余,此隱于智術(shù)者也。《人物志》曰:“有處后持長,從眾所安,似能聽斷者;有避難不應,似若有余而實不解者;有因勝情錯失、窮而稱妙,似理不可屈者。此數(shù)似者,眾人之所惑也?!?
若高言以為廉,矯厲以為勇,內(nèi)恐外夸,亟而稱說,以詐氣臨人。此隱于廉勇也。(議曰:太公云:“無智略大謀,而以重賞尊爵之故,強勇輕戰(zhàn),僥幸于外。王者慎勿使將?!贝嗽p勇之弊也。)
若自事君親而好以告人,飾其見物而不誠于內(nèi),發(fā)名以君親,因名以私身。此隱于忠孝也。此謂測隱矣。(《人物志》曰:“尤妙之人,含精內(nèi)真,外無飾姿;尤虛之人,碩言瑰姿,內(nèi)實乖違。而人之求奇,不以精微測其玄機,或以貌少為不足,或以瑰姿為巨偉,或以真露為虛華,或以巧飾為真實?!焙巫缘迷眨抗薯殰y隱焉。)
夫人言行不類,終始相悖,外內(nèi)不合,而立假節(jié)以惑視聽者,曰毀志者也。(《人物志》曰:“夫純訐性違,不能公正,依訐似直,以計訐善;純宕似流,不能信道,依宕似通,行傲過節(jié)。故曰:直者亦訐,訐者亦訐,其訐則同,其所以為訐則異;通者亦宕,宕者亦宕,其宕則同,其所以為宕則異。觀其依似,則毀志可知也?!?
若飲食以親,貨賂以交,損利以合,得其權(quán)譽而隱于物者,曰貪鄙者也。(太公曰:“果敢輕死,茍以貪得,尊爵重祿,不圖大事,待利而動,王者慎勿使也?!?
若小知而不大解,小能而不大成,規(guī)小物而不知大倫,曰華誕者也。(文子曰:“夫人情莫不有所短:誠其大略是也,雖有小過,不足以為累;誠其大略非也,閭里之行,未足多也?!?
又有揆德。揆德者,其有言忠行夷,秉志無私,施不求反,情忠而察,貌拙而安者,曰仁心者也。有事變而能治效,窮而能達,措身立功而能遂,曰有知者也。有富貴恭儉而能威嚴,有禮而不驕,曰有德者也。(議曰:魚豢云:“貪不學儉,卑不學恭,非人性分,處所然耳?!笔侵獎e恭儉者,必在于富貴人也。)有隱約而不懾,安樂而不奢,勛勞而不變,喜怒而有度,曰有守者也。有恭敬以事君,恩愛以事親,情乖而不叛,力竭而無違,曰忠孝者也。此之謂揆德。
(桓范曰:“夫帝王之君,歷代相踵,莫不慕霸王之任賢,惡亡國之失士。然猶授在兇愚,破亡相屬,其故何哉?由取人不求合道,而求合己也?!惫省度宋镏尽吩唬骸扒骞?jié)之人,以正直為度,故其歷眾材也,能識性行之常而或疑法術(shù)之詭;術(shù)謀之人,以思謀為度,故能識策略之奇而或失遵法之良;伎倆之人,以邀功為度,故能識進趨之功而不信道德之化;言語之人,以辯析為度,故能識捷給之慧而不知含章之美,是以互相非駁,莫肯相是。凡此之類,皆謂一流。故一流之人能識一流之善,二流之人能識二流之美。盡有諸流,則亦能兼達眾材矣。”又曰:“夫務名者不能出陵己之后,是故,性同而材傾,則相援而相賴也;性同而勢均,則相競而相害也。此又同體之變,不可不察也。”)
夫賢圣之所美,莫美乎聰明;聰明之所貴,莫貴乎知人。知人識智,則眾材得其序,而庶績之業(yè)興矣。(又曰:夫天下之人不可盡與游處。何以知之?欲觀其一隅,則終朝足以識之;將究其詳,必三日而后足。何謂三日而后足?夫國體之人,兼有三材,故談不三日,不足以盡之。一以論道德,二以論法制,三以論策術(shù)。然后乃能竭其所長,而舉之不疑。然則何以知其兼偏而與之言乎?其為人務以流數(shù),抒人之所長,而為之名目。如是者,謂兼也;好陳己善,欲人稱之,不欲知人之所有。如是者,謂偏也。)是故,仲尼訓“六蔽”,以戒偏材之失(仁者愛物,蔽在無斷;信者露誠,蔽在無隱。此偏材之常失也)。思狂狷以通拘抗之材,疾悾悾而無信,以明為似之難保。察其所安,觀其所由,以知居止之行。率此道也,人焉廋哉!人焉廋哉!
『反經(jīng)章節(jié)目錄』
反經(jīng) 知人譯文
我聽說領(lǐng)導將帥的原則是,一定要了解手下英雄的內(nèi)心世界。然而,人不容易了解,了解人不容易。漢光武帝劉秀是很善于聽其言知其人的皇帝,但卻被龐萌迷惑;曹操是明察將士的高手,還是給張逸騙了…詳情
相關(guān)翻譯
相關(guān)賞析
版權(quán)聲明:本文內(nèi)容由網(wǎng)友上傳(或整理自網(wǎng)絡(luò)),原作者已無法考證,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。古詩文網(wǎng)免費發(fā)布僅供學習參考,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轉(zhuǎn)載請注明:原文鏈接 | http://jydlqc.cn/bookview/5005.html
熱門詩詞
- 朝中措(送袁提舉) [曹勛]
- 太常引·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[辛棄疾]
- 水調(diào)歌頭(垂虹亭) [張孝祥]
- 水調(diào)歌頭(客有言存心者,未得其序,因賦) [汪莘]
- 書憤(早歲那知世事艱) [陸游]
- 醉思仙 [呂渭老]
- 雜劇·馮玉蘭夜月泣江舟 [未知作者]
古文典籍
- 「詩經(jīng)」
- 「論語」
- 「史記」
- 「周易」
- 「易傳」
- 「左傳」
- 「大學」
- 「中庸」
- 「尚書」
- 「禮記」
- 「周禮」
- 「孟子」
- 「老子」
- 「吳子」
- 「荀子」
- 「莊子」
- 「墨子」
- 「管子」
- 「列子」
- 「宋書」
- 「漢書」
- 「晉書」
- 「素書」
- 「儀禮」
- 「周書」
- 「梁書」
- 「隋書」
- 「陳書」
- 「魏書」
- 「孝經(jīng)」
- 「將苑」
- 「南齊書」
- 「北齊書」
- 「新唐書」
- 「后漢書」
- 「南史」
- 「司馬法」
- 「水經(jīng)注」
- 「商君書」
- 「尉繚子」
- 「北史」
- 「逸周書」
- 「舊唐書」
- 「三字經(jīng)」
- 「淮南子」
- 「六韜」
- 「鬼谷子」
- 「三國志」
- 「千字文」
- 「傷寒論」
- 「反經(jīng)」
- 「百家姓」
- 「菜根譚」
- 「弟子規(guī)」
- 「金剛經(jīng)」
- 「論衡」
- 「韓非子」
- 「山海經(jīng)」
- 「戰(zhàn)國策」
- 「地藏經(jīng)」
- 「冰鑒」
- 「圍爐夜話」
- 「六祖壇經(jīng)」
- 「睡虎地秦墓竹簡」
- 「資治通鑒」
- 「續(xù)資治通鑒」
- 「夢溪筆談」
- 「舊五代史」
- 「文昌孝經(jīng)」
- 「四十二章經(jīng)」
- 「呂氏春秋」
- 「了凡四訓」
- 「三十六計」
- 「徐霞客游記」
- 「黃帝內(nèi)經(jīng)」
- 「黃帝四經(jīng)」
- 「孫子兵法」
- 「孫臏兵法」
- 「本草綱目」
- 「孔子家語」
- 「世說新語」
- 「貞觀政要」
- 「顏氏家訓」
- 「容齋隨筆」
- 「文心雕龍」
- 「農(nóng)桑輯要」
- 「搜神記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