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晉書·列傳·第五十四章》
-
王恭,字孝伯,光祿大夫蘊子,定皇后之兄也。少有美譽,清操過人,自負才 地高華,恆有宰輔之望。與王忱齊名友善,慕劉惔之為人。謝安常曰:“王恭人地 可以為將來伯舅?!眹L從其父自會稽至都,忱訪之,見恭所坐六尺簟,忱謂其有余, 因求之。恭輒以送焉,遂坐薦上。忱聞而大驚,恭曰:“吾平生無長物?!逼浜喡?如此。
起家為佐著作郎,嘆曰:“仕宦不為宰相,才志何足以騁!”因以疾辭。俄為 秘書丞,轉(zhuǎn)中書郎,未拜,遭父憂。服闋,除吏部郎,歷建威將軍。太元中,代沈 嘉為丹陽尹,遷中書令,領(lǐng)太子詹事。
孝武帝以恭后兄,深相欽重。時陳郡袁悅之以傾巧事會稽王道子,恭言之于帝, 遂誅之。道子嘗集朝士,置酒于東府,尚書令謝石因醉為委巷之歌,恭正色曰: “居端右之重,集籓王之第,而肆淫聲,欲令群下何所取則!”石深銜之。淮陵內(nèi) 史虞珧子妻裴氏有服食之術(shù),常衣黃衣,狀如天師,道子甚悅之,令與賓客談?wù)摚?時人皆為降節(jié)。恭抗言曰:“未聞宰相之坐有失行婦人?!弊e莫不反側(cè),道子甚 愧之。其后帝將擢時望以為籓屏,乃以恭為都督兗青冀幽并徐州晉陵諸軍事、平北 將軍、兗青二州刺史、假節(jié),鎮(zhèn)京口。初,都督以“北”為號者,累有不祥,故桓 沖、王坦之、刁彝之徒不受鎮(zhèn)北之號。恭表讓軍號,以超受為辭,而實惡其名,于 是改號前將軍。慕容垂入青州,恭遣偏師御之,失利,降號輔國將軍。
及帝崩,會稽王道子執(zhí)政,寵昵王國寶,委以機權(quán)。恭每正色直言,道子深憚 而忿之。及赴山陵,罷朝,嘆曰:“榱棟雖新,便有《黍離》之嘆矣?!睍r國寶從 弟緒說國寶,因恭入覲相王,伏兵殺之,國寶不許。而道子亦欲輯和內(nèi)外,深布腹 心于恭,冀除舊惡。恭多不順,每言及時政,輒厲聲色。道子知恭不可和協(xié),王緒 之說遂行,于是國難始結(jié)?;騽窆б蛉顺员D國寶,而庾楷黨于國寶,士馬甚盛, 恭憚之,不敢發(fā),遂還鎮(zhèn)。臨別,謂道子曰:“主上諒闇,冢宰之任,伊周所難, 愿大王親萬機,納直言,遠鄭聲,放佞人?!鞭o色甚厲,故國寶等愈懼。以恭為安 北將軍,不拜。乃謀誅國寶,遣使與殷仲堪、桓玄相結(jié),仲堪偽許之。恭得書,大 喜,乃抗表京師曰:“后將軍國寶得以姻戚頻登顯列,不能感恩效力,以報時施, 而專寵肆威,將危社稷。先帝登遐,夜乃犯闔叩扉,欲矯遺詔。賴皇太后聰明,相 王神武,故逆謀不果。又割東宮見兵以為己府,讒疾二昆甚于仇敵。與其從弟緒同 黨兇狡,共相扇動。此不忠不義之明白也。以臣忠誠,必亡身殉國,是以譖臣非一。 賴先帝明鑒,浸潤不行。昔趙鞅興甲,誅君側(cè)之惡,臣雖駑劣,敢忘斯義!”表至, 內(nèi)外戒嚴(yán)。國寶及緒惶懼不知所為,用王珣計,請解職。道子收國寶,賜死,斬緒 于市,深謝愆失,恭乃還京口。
恭之初抗表也,慮事不捷,乃版前司徒左長史王廞為吳國內(nèi)史,令起兵于東。 會國寶死,令廞解軍去職。廞怒,以兵伐恭。恭遣劉牢之擊滅之,上疏自貶,詔不 許。譙王尚之復(fù)說道子以籓伯強盛,宰相權(quán)弱,宜多樹置以自衛(wèi)。道子然之,乃以 其司馬王愉為江州刺史,割庾楷豫州四郡使愉督之。由是楷怒,遣子鴻說恭曰: “尚之兄弟專弄相權(quán),欲假朝威貶削方鎮(zhèn),懲警前事,勢轉(zhuǎn)難測。及其議未成,宜 早圖之?!惫б詾槿?,復(fù)以謀告殷仲堪、桓玄。玄等從之,推恭為盟主,克期同赴 京師。
時內(nèi)外疑阻,津邏嚴(yán)急,仲堪之信因庾楷達之,以斜絹為書,內(nèi)箭稈中,合鏑 漆之,楷送于恭。恭發(fā)書,絹文角戾,不復(fù)可識,謂楷為詐。又料仲堪去年已不赴 盟,今無動理,乃先期舉兵。司馬劉牢之諫曰:“將軍今動以伯舅之重,執(zhí)忠貞之 節(jié),相王以姬旦之尊,時望所系,昔年已戮寶、緒,送王廞書,是深伏將軍也。頃 所授用,雖非皆允,未為大失。割庾楷四郡以配王愉,于將軍何損!晉陽之師,其 可再乎!”恭不從,乃上表以封王愉、司馬尚之兄弟為辭。朝廷使元顯及王珣、謝 琰等距之。
恭夢牢之坐其處,旦謂牢之曰:“事克,即以卿為北府?!鼻怖沃蕩は露筋?延先據(jù)竹里。元顯使說牢之,啖以重利,牢之乃斬顏延以降。是日,牢之遣其婿高 雅之、子敬宣,因恭曜軍。輕騎擊恭。恭敗,將還,雅之已閉城門,恭遂與弟履單 騎奔曲阿。恭久不騎乘,髀生瘡,不復(fù)能去。曲阿人殷確,恭故參軍也,以船載之, 藏于葦席之下,將奔桓玄。至長塘湖,遇商人錢強。強宿憾于確,以告湖浦尉。尉 收之,以送京師。道子聞其將至,欲出與語,面折之,而未之殺也。時桓玄等已至 石頭,懼其有變,即于建康之倪塘斬之。恭五男及弟爽、爽兄子秘書郎和及其黨孟 璞、張恪等皆殺之。
恭性抗直。深存節(jié)義,讀《左傳》至“奉王命討不庭”,每輟卷而嘆。為性不 弘,以暗于機會,自在北府,雖以簡惠為政,然自矜貴,與下殊隔。不閑用兵,尤 信佛道,調(diào)役百姓,修營佛寺,務(wù)在壯麗,士庶怨嗟。臨刑,猶誦佛經(jīng),自理須鬢, 神無懼容,謂監(jiān)刑者曰:“我暗于信人,所以致此,原其本心,豈不忠于社稷!但 令百代之下知有王恭耳?!奔覠o財帛,唯書籍而已,為識者所傷。
恭美姿儀,人多愛悅,或目之云“濯濯如春月柳”。嘗被鶴氅裘,涉雪而行, 孟昶窺見之,嘆曰:“此真神仙中人也!”初見執(zhí),遇故吏戴耆之為湖孰令,恭私 告之曰:“我有庶兒未舉,在乳母家,卿為我送寄桓南郡。”耆之遂送之于夏口。 桓玄撫養(yǎng)之,為立喪庭吊祭焉。及玄執(zhí)政,上表理恭,詔贈侍中、太保,謚曰忠簡。 爽贈太常,和及子簡并通直散騎郎,殷確散騎侍郎。腰斬湖浦尉及錢強等。恭庶子 曇亨,義熙中為給事中。
庾楷,征西將軍亮之孫,會稽內(nèi)史羲小子也。初拜侍中,代兄準(zhǔn)為西中郎將、 豫州刺史、假節(jié),鎮(zhèn)歷陽。隆安初,進號左將軍。時會稽王道子憚王恭、殷仲堪等 擅兵,故出王愉為江州,督豫州四郡,以為形援。楷上疏以江州非險塞之地,而西 府北帶寇戎,不應(yīng)使愉分督,詔不許。時楷懷恨,使子鴻說王恭,以譙王尚之兄弟 復(fù)握機權(quán),勢過國寶。恭亦素忌尚之。遂連謀舉兵。事在恭傳。詔使尚之討楷???遣汝南太守段方逆尚之,戰(zhàn)于慈湖,方大敗,被殺,楷奔于桓玄。及玄等盟于柴桑, 連名上疏自理,詔赦玄等而不赦恭、楷,楷遂依玄,玄用為武昌太守??髴中?敗,密遣使結(jié)會稽世子元顯:“若朝廷討玄,當(dāng)為內(nèi)應(yīng)?!奔靶弥?,楷以謀泄, 為玄所誅。
劉牢之,字道堅,彭城人也。曾祖羲,以善射事武帝,歷北地、雁門太守。父 建,有武干,為征虜將軍。世以壯勇稱。牢之面紫赤色,須目驚人,而沈毅多計畫。 太元初,謝玄北鎮(zhèn)廣陵,時苻堅方盛,玄多募勁勇,牢之與東海何謙、瑯邪諸葛侃、 樂安高衡、東平劉軌、西河田洛及晉陵孫無終等以驍猛應(yīng)選。玄以牢之為參軍,領(lǐng) 精銳為前鋒,百戰(zhàn)百勝,號為“北府兵”,敵人畏之。及堅將句難南侵,玄率何謙 等距之。牢之破難輜重于盱眙,獲其運船,遷鷹揚將軍、廣陵相。
時車騎將軍桓沖擊襄陽,宣城內(nèi)史胡彬率眾向壽陽,以為沖聲援。牢之領(lǐng)卒二 千,為彬后繼?;捶手郏迗郧财涞苋诩膀攲埾柟ハ輭坳?,謝玄使彬與牢之距 之。師次硤石,不敢進。堅將梁成又以二萬人屯洛澗,玄遣牢之以精卒五千距之。 去賊十里,成阻澗列陣。牢之率參軍劉襲、諸葛求等直進渡水,臨陣斬成及其弟云, 又分兵斷其歸津。賊步騎崩潰,爭赴淮水,殺獲萬余人,盡收其器械。堅尋亦大敗, 歸長安,余黨所在屯結(jié)。牢之進平譙城,使安豐太守戴寶戍之。遷龍驤將軍、彭城 內(nèi)史,以功賜爵武岡縣男,食邑五百戶。牢之進屯鄄城,討諸未服,河南城堡承風(fēng) 歸順者甚眾。
時苻堅子丕據(jù)鄴,為慕容垂所逼,請降,牢之引兵救之。垂聞軍至,出新城北 走。牢之與沛郡太守田次之追之,行二百里,至五橋澤中,爭趣輜重,稍亂,為垂 所擊,牢之?dāng)】?,士卒殲焉。牢之策馬跳五丈澗,得脫。會丕救至,因入臨漳,集 亡散,兵復(fù)少振。牢之以軍敗征還。頃之,復(fù)為龍驤將軍,守淮陰。后進戍彭城, 復(fù)領(lǐng)太守。祅賊劉黎僭尊號于皇丘,牢之討滅之。苻堅將張遇遣兵擊破金鄉(xiāng)。圍太 山太守羊邁,牢之遣參軍向欽之擊走之。會慕容垂叛將翟釗救遇,牢之引還。釗還, 牢之進平太山,追釗于鄄城,釗走河北,因獲張遇以歸之彭城。襖賊司馬徽聚黨馬 頭山,牢之遣參軍竺朗之討滅之。時慕容氏掠廩丘,高平太守徐含遠告急,牢之不 能救,坐畏懦免。
及王恭將討王國寶,引牢之為府司馬,領(lǐng)南彭城內(nèi)史,加輔國將軍。恭使牢之 討破王廞,以牢之領(lǐng)晉陵太守。恭本以才地陵物,及檄至京師,朝廷戮國寶、王緒, 自謂威德已著,雖杖牢之為爪牙,但以行陣武將相遇,禮之甚薄。牢之負其才能, 深懷恥恨。及恭之后舉,元顯遣廬江太守高素說牢之使叛恭,事成,當(dāng)即其位號, 牢之許焉。恭參軍何澹之以其謀告恭。牢之與澹之有隙,故恭疑而不納。乃置酒請 牢之于眾中,拜牢之為兄,精兵利器悉以配之,使為前鋒。行至竹里,牢之背恭歸 朝廷。恭既死,遂代恭為都督兗、青、冀、幽、并、徐、揚州、晉陵軍事。牢之本 自小將,一朝據(jù)恭位,眾情不悅,乃樹用腹心徐謙之等以自強。時楊佺期、桓玄將 兵上表理王恭,求誅牢之。牢之率北府之眾馳赴京師,次于新亭。玄等受詔退兵, 牢之還鎮(zhèn)京口。
及孫恩攻陷會稽,牢之遣將桓寶率師救三吳,復(fù)遣子敬宣為寶后繼。比至曲阿, 吳郡內(nèi)史桓謙已棄郡走,牢之乃率眾東討,拜表輒行。至吳,與衛(wèi)將軍謝琰擊賊, 屢勝,殺傷甚眾,徑臨浙江。進拜前將軍、都督吳郡諸軍事。時謝琰屯烏程,遣司 馬高素助牢之。牢之率眾軍濟浙江,恩懼,逃于海。牢之還鎮(zhèn),恩復(fù)入會稽,害謝 琰。牢之進號鎮(zhèn)北將軍、都督會稽五郡,率眾東征,屯上虞,分軍戍諸縣。恩復(fù)攻 破吳國,殺內(nèi)史袁山松。牢之使參軍劉裕討之,恩復(fù)入海。頃之。恩浮海奄至京口, 戰(zhàn)士十萬,樓船千余。牢之在山陰,使劉裕自海鹽赴難,牢之率大眾而還。裕兵不 滿千人,與賊戰(zhàn),破之。恩聞牢之已還京口,乃走郁洲,又為敬宣、劉裕等所破。 及恩死,牢之威名轉(zhuǎn)振。
元興初,朝廷將討桓玄,以牢之為前鋒都督、征西將軍,領(lǐng)江州事。元顯遣使 以討玄事諮牢之。牢之以玄少有雄名,杖全楚之眾,懼不能制,又慮平玄之后功蓋 天下,必不為元顯所容,深懷疑貳,不得已率北府文武屯洌洲?;感埠文抡f牢之 曰:“自古亂世君臣相信者有燕昭樂毅、玄德孔明,然皆勛業(yè)未卒而二主早世,設(shè) 使功成事遂,未保二臣之禍也。鄙語有之:‘高鳥盡,良弓藏;狡兔殫,獵犬烹?!?故文種誅于句踐,韓白戮于秦漢。彼皆英雄霸王之主,猶不敢信其功臣,況兇愚凡 庸之流乎!自開辟以來,戴震主之威,挾不賞之功,以見容于暗世者而誰?至如管 仲相齊,雍齒侯漢,則往往有之,況君見與無射鉤屢逼之仇邪!今君戰(zhàn)敗則傾宗, 戰(zhàn)勝亦覆族,欲以安歸乎?孰若翻然改圖,保其富貴,則身與金石等固,名與天壤 無窮,孰與頭足異處,身名俱滅,為天下笑哉!惟君圖之。”牢之自謂握強兵,才 能算略足以經(jīng)綸江表,時譙王尚之已敗,人情轉(zhuǎn)沮,乃頗納穆說,遣使與玄交通。 其甥何無忌與劉裕固諫之,并不從。俄令葆宣降玄。玄大喜,與敬宣置酒宴集,陰 謀誅之,陳法書畫圖與敬宣共觀,以安悅其志。敬宣不之覺,玄佐吏莫不相視而笑。
元顯既敗,玄以牢之為征東將軍、會稽太守,牢之乃嘆曰:“始爾,便奪我兵, 禍將至矣!”時玄屯相府,敬宣勸牢之襲玄,猶豫不決,移屯班瀆,將北奔廣陵相 高雅之,欲據(jù)江北以距玄,集眾大議。參軍劉襲曰:“事不可者莫大于反,而將軍 往年反王兗州,近日反司馬郎君,今復(fù)欲反桓公。一人而三反,豈得立也。”語畢, 趨出,佐吏多散走。而敬宣先還京口拔其家,失期不到。牢之謂其為劉襲所殺,乃 自縊而死。俄而敬宣至,不遑哭,奔于高雅之。將吏共殯斂牢之,喪歸丹徒?;感?令斫棺斬首,暴尸于市,及劉裕建義,追理牢之,乃復(fù)本官。
敬宣,牢之長子也。智略不及父,而技藝過之。孫恩之亂,隨父征討,所向有 功。為元顯從事中郎,又為桓玄諮議參軍。牢之?dāng)?,與廣陵相高雅之俱奔慕容超, 夢丸土而服之,既覺,喜曰:“丸者桓也,丸既吞矣,我當(dāng)復(fù)土也。”旬日而玄敗, 遂與司馬休之還京師。拜輔國將軍、晉陵太守。與諸葛長民破桓歆于芍陂,遷建威 將軍、江州刺史,鎮(zhèn)尋陽。又擊桓亮、苻宏于湘中,所在有功。安帝反政,征拜冠 軍將軍、宣城內(nèi)史,領(lǐng)襄城太守。譙縱反,以敬宣督征蜀軍事、假節(jié),與寧朔將軍 臧喜西伐。敬宣人自白帝,所攻皆克。軍次黃獸,與偽將譙道福相持六十余日,遇 癘疫,又以食盡,班師,為有司所劾,免官。頃之,為中軍諮議,加冠軍將軍,尋 遷鎮(zhèn)蠻護軍、安豐太守、梁國內(nèi)史。會盧循反,以冠軍將軍從大軍南討。循平,遷 左衛(wèi)將軍、散騎常侍,又遷征虜將軍、青州刺史。尋改鎮(zhèn)冀州,為其參軍司馬道賜 所害。
殷仲堪,陳郡人也。祖融,太常、吏部尚書。父師,驃騎諮議參軍、晉陵太守、 沙陽男。仲堪能清言,善屬文,每云三日不讀《道德論》,便覺舌本間強。其談理 與韓康伯齊名,士咸愛慕之。調(diào)補佐著作郎。冠軍謝玄鎮(zhèn)京口,請為參軍。除尚書 郎,不拜。玄以為長史,厚任遇之。仲堪致書于玄曰:
胡亡之后,中原子女鬻于江東者不可勝數(shù),骨肉星離,荼毒終年,怨苦之氣, 感傷和理,誠喪亂之常,足以懲戒,復(fù)非王澤廣潤,愛育蒼生之意也。當(dāng)世大人既 慨然經(jīng)略,將以救其涂炭,而使理至于此,良可嘆息!愿節(jié)下弘之以道德,運之以 神明,隱心以及物,垂理以禁暴,使足踐晉境者必?zé)o懷戚之心,枯槁之類莫不同漸 天潤,仁義與干戈并運,德心與功業(yè)俱隆,實所期于明德也。
頃聞抄掠所得,多皆采梠饑人,壯者欲以救子,少者志在存親,行者傾筐以顧 念,居者吁嗟以待延。而一旦幽縶,生離死絕,求之于情,可傷之甚。昔孟孫獵而 得麑,使秦西以之歸,其母隨而悲鳴,不忍而放之,孟孫赦其罪以傅其子。禽獸猶 不可離,況于人乎!夫飛鸮,惡鳥也,食桑葚,猶懷好音。雖曰戎狄,其無情乎! 茍感之有物,非難化也。必使邊界無貪小利,強弱不得相陵,德音一發(fā),必聲振沙 漠,二寇之黨,將靡然向風(fēng),何憂黃河之不濟,函谷之不開哉!
玄深然之。
領(lǐng)晉陵太守,居郡禁產(chǎn)子不舉,久喪不葬,錄父母以質(zhì)亡叛者,所下條教甚有 義理。父病積年,仲堪衣不解帶,躬學(xué)醫(yī)術(shù),究其精妙,執(zhí)藥揮淚,遂眇一目。居 喪哀毀,以孝聞。服闋,孝武帝召為太子中庶子,甚相親愛。仲堪父嘗患耳聰,聞 床下蟻動,謂之牛斗。帝素聞之而不知其人。至是,從容問仲堪曰:“患此者為誰?” 仲堪流涕而起曰:“臣進退惟谷。”帝有愧焉。復(fù)領(lǐng)黃門郎,寵任轉(zhuǎn)隆。帝嘗示仲 堪侍,乃曰:“勿以己才而笑不才?!钡垡詴醴巧琊⒅迹H幸以為籓捍, 乃授伸堪都督荊益寧三州軍事、振威將軍、荊州刺史、假節(jié),鎮(zhèn)江陵。將之任,又 詔曰:“卿去有日,使人酸然。常謂永為廊廟之寶,而忽為荊楚之珍,良以慨恨!” 其恩狎如此。
仲堪雖有英譽,議者未以分陜許之。既受腹心之任,居上流之重,朝野屬想, 謂有異政。及在州,綱目不舉,而好行小惠,夷夏頗安附之。先是,仲堪游于江濱, 見流棺,接而葬焉。旬日間,門前之溝忽起為岸。其夕,有人通仲堪,自稱徐伯玄, 云:“感君之惠,無以報也。”仲堪因問:“門前之岸是何祥乎?”對曰:“水中 有岸,其名為洲,君將為州?!毖越K而沒。至是,果臨荊州。桂陽人黃欽生父沒已 久,詐服衰麻,言迎父喪。府曹先依律詐取父母卒棄市,仲堪乃曰:“律詐取父母 寧依驅(qū)詈法棄市。原此之旨,當(dāng)以二親生存而橫言死沒,情事悖逆,忍所不當(dāng),故 同之驅(qū)詈之科,正以大辟之刑。今欽生父實終沒,墓在舊邦,積年久遠,方詐服迎 喪,以此為大妄耳。比之于父存言亡,相殊遠矣?!彼旎钪?。又以異姓相養(yǎng),禮律 所不許,子孫繼親族無后者,唯令主其蒸嘗,不聽別籍以避役也。佐史咸服之。
時朝廷征益州刺史郭銓,犍為太守卞苞于坐勸銓以蜀反,仲堪斬之以聞。朝廷 以仲堪事不預(yù)察,降號鷹揚將軍。尚書下以益州所統(tǒng)梁州三郡人丁一千番戍漢中, 益州未肯承遣。仲堪乃奏之曰:
夫制險分國,各有攸宜,劍閣之隘,實蜀之關(guān)鍵。巴西、梓潼、宕渠三郡去漢 中遼遠,在劍閣之內(nèi),成敗與蜀為一,而統(tǒng)屬梁州,蓋定鼎中華,慮在后伏,所以 分斗絕之勢,開荷戟之路。自皇居南遷,守在岷邛,衿帶之形,事異曩昔。是以李 勢初平,割此三郡配隸益州,將欲重復(fù)上流為習(xí)坎之防。事經(jīng)英略,歷年數(shù)紀(jì)。梁 州以統(tǒng)接曠遠,求還得三郡,忘王侯設(shè)險之義,背地勢內(nèi)外之實,盛陳事力之寡弱, 飾哀矜之苦言。今華陽乂清,隴順軌,關(guān)中余燼,自相魚肉,梁州以論求三郡, 益州以本統(tǒng)有定,更相牽制,莫知所從。致令巴、宕二郡為群獠所覆,城邑空虛, 士庶流亡,要害膏腴皆為獠有。今遠慮長規(guī),宜保全險塞。又蠻獠熾盛,兵力寡弱, 如遂經(jīng)理乖謬,號令不一,則劍閣非我保,丑類轉(zhuǎn)難制。此乃籓捍之大機,上流之 至要。
昔三郡全實,正差文武三百,以助梁州。今俘沒蠻獠,十不遺二,加逐食鳥散, 資生未立,茍順符指以副梁州,恐公私困弊,無以堪命,則劍閣之守?zé)o擊柝之儲, 號令選用不專于益州,虛有監(jiān)統(tǒng)之名,而無制御之用,懼非分位之本旨,經(jīng)國之遠 術(shù)。謂今正可更加梁州文武五百,合前為一千五百,自此之外,一仍舊貫。設(shè)梁州 有急,蜀當(dāng)傾力救之。
書奏,朝廷許焉。
桓玄在南郡,論四皓來儀漢庭,孝惠以立,而惠帝柔弱,呂后兇忌,此數(shù)公者, 觸彼埃塵,欲以救弊。二家之中,各有其黨,奪彼與此,其仇必興。不知匹夫之志, 四公何以逃其患?素履終吉,隱以保生者,其若是乎!以其文贈仲堪。仲堪乃答之 曰:
隱顯默語,非賢達之心,蓋所遇之時不同,故所乘之途必異。道無所屈而天下 以之獲寧,仁者之心未能無感。若夫四公者,養(yǎng)志巖阿,道高天下,秦網(wǎng)雖虐,游 之而莫懼,漢祖雖雄,請之而弗顧,徒以一理有感,泛然而應(yīng),事同賓客之禮,言 無是非之對,孝惠以之獲安,莫由報其德,如意以之定籓,無所容其怨。且爭奪滋 生,主非一姓,則百姓生心,祚無常人,則人皆自賢,況夫漢以劍起,人未知義, 式遏奸邪,特宜以正順為寶。天下,大器也,茍亂亡見懼,則滄海橫流。原夫若人 之振策,豈為一人之廢興哉!茍可以暢其仁義,與夫伏節(jié)委質(zhì)可榮可辱者,道跡懸 殊,理勢不同,君何疑之哉!
又謂諸呂強盛,幾危劉氏,如意若立,必?zé)o此患。夫禍福同門,倚伏萬端,又 未可斷也。于時天下新定,權(quán)由上制,高祖分王子弟,有磐石之固,社稷深謀之臣, 森然比肩,豈瑣瑣之祿產(chǎn)所能傾奪之哉!此或四公所預(yù),于今亦無以辯之,但求古 賢之心,宜存之遠大耳。端本正源者,雖不能無危,其危易持。茍啟競津,雖未必 不安,而其安難保。此最有國之要道。古今賢哲所同惜也。
玄屈之。
仲堪自在荊州,連年水旱,百姓饑饉,仲堪食常五碗,盤無余肴,飯粒落席間, 輒拾以啖之,雖欲率物,亦緣其性真素也。每語子弟云:“人物見我受任方州,謂 我豁平昔時意,今吾處之不易。貧者士之常,焉得登枝而捐其本?爾其存之!”其 后蜀水大出,漂浮江陵數(shù)千家。以堤防不嚴(yán),復(fù)降為寧遠將軍。安帝即位,進號冠 軍將軍,固讓不受。
初,桓玄將應(yīng)王恭,乃說仲堪,推恭為盟主,共興晉陽之舉,立桓文之功,仲 堪然之。仲堪以王恭在京口,去都不盈二百,自荊州道遠連兵,勢不相及,乃偽許 恭,而實不欲下。聞恭已誅王國寶等,始抗表興師,遣龍驤將軍楊佺期次巴陵。會 稽王道子遣書止之,仲堪乃還。
初,桓玄棄官歸國,仲堪憚其才地,深相交結(jié)。玄亦欲假其兵勢,誘而悅之。 國寶之役,仲堪既納玄之誘,乃外結(jié)雍州刺史郗恢,內(nèi)要從兄南蠻校尉顗、南郡相 江績等?;?、顗、績并不同之,乃以楊佺期代績,顗自遜位。
會王恭復(fù)與豫州刺史庾楷舉兵討江州刺史王愉及譙王尚之等,仲堪因集議,以 為朝廷去年自戮國寶,王恭威名已震,今其重舉,勢無不克。而我去年緩師,已失 信于彼,今可整棹晨征,參其霸功。于是使佺期舟師五千為前鋒,桓玄次之。仲堪 率兵二萬,相繼而下。佺期、玄至湓口,王愉奔于臨川,玄遣偏軍追獲之。佺期等 進至橫江,庾楷敗奔于玄,譙王尚之等退走,尚之弟恢之所領(lǐng)水軍皆沒。玄等至石 頭,仲堪至蕪湖,忽聞王恭已死,劉牢之反恭,領(lǐng)北府兵在新亭,玄等三軍失色, 無復(fù)固志,乃回師屯于蔡洲。
時朝廷新平恭、楷,且不測西方人心,仲堪等擁眾數(shù)萬,充斥郊畿,內(nèi)外憂逼。 玄從兄修告會稽王道子曰:“西軍可說而解也。修知其情矣。若許佺期以重利,無 不倒戈于仲堪者?!钡雷蛹{之,乃以玄為江州,佺期為雍州,黜仲堪為廣州,以桓 修為荊州,遣仲堪叔父太常茂宣詔回軍。仲堪恚被貶退,以王恭雖敗,己眾亦足以 立事,令玄等急進軍。玄等喜于寵授,并欲順朝命,猶豫未決。會仲堪弟遹為佺期 司馬,夜奔仲堪,說佺期受朝命,納桓修。仲堪遑遽,即于蕪湖南歸,使徇于玄等 軍曰:“若不各散而歸,大軍至江陵,當(dāng)悉戮余口。”仲堪將劉系先領(lǐng)二千人隸于 佺期,輒率眾而歸。玄等大懼,狼狽追仲堪,至尋陽,及之。于是仲堪失職,倚玄 為援,玄等又資仲堪之兵,雖互相疑阻,亦不得異。仲堪與佺期以子弟交質(zhì),遂于 尋陽結(jié)盟,玄為盟主,臨壇歃血,并不受詔,申理王恭,求誅劉牢之、譙王尚之等。 朝廷深憚之。于是詔仲堪曰:“間以以將軍憑寄失所,朝野懷憂。然既往之事,宜 其兩忘,用乃班師回旆,祗順朝旨,所以改授方任,蓋隨時之宜。將軍大義,誠感 朕心,今還復(fù)本位,即撫所鎮(zhèn),釋甲休兵,則內(nèi)外寧一,故遣太常茂具宣乃懷?!?仲堪等并奉詔,各旋所鎮(zhèn)。
頃之?;感⒂憗缙?,先告仲堪云:“今當(dāng)人沔討除佺期,已頓兵江口。若見 與無貳,可殺楊廣;若其不然,便當(dāng)率軍入江。”仲堪乃執(zhí)玄兄偉,遣從弟遹等水 軍七千至江西口。玄使郭銓、苻宏擊之,遹等敗走。玄頓巴陵,而館其谷。玄又破 楊廣于夏口。仲堪既失巴陵之積,又諸將皆敗,江陵震駭。城內(nèi)大饑,以胡麻為廩。 仲堪急召佺期。佺期率眾赴之,直濟江擊玄,為玄所敗,走還襄陽。仲堪出奔酂城, 為玄追兵所獲,逼令自殺,死于柞溪,弟子道獲、參軍羅企生等并被殺。仲堪少奉 天師道,又精心事神,不吝財賄,而怠行仁義,嗇于周急,及玄來攻,猶勤請禱。 然善取人情,病者自為診脈分藥,而用計倚伏煩密,少于鑒略,以至于敗。
子簡之,載喪下都,葬于丹徒,遂居墓側(cè)。義旗建,率私僮客隨義軍躡桓玄。 玄死,簡之食其肉?;刚裰?,義軍失利,簡之沒陣。弟曠之,有父風(fēng),仕至剡令。
楊佺期,弘農(nóng)華陰人,漢太尉震之后也。曾祖準(zhǔn),太常。自震至準(zhǔn),七世有名 德。祖林,少有才望,值亂沒胡。父亮,少仕偽朝,后歸國,終于梁州刺史,以貞 干知名。佺期沈勇果勁,而兄廣及弟思平等皆強獷粗暴。自云門戶承籍,江表莫比, 有以其門地比王珣者,猶恚恨,而時人以其晚過江,婚宦失類,每排抑之,恆慷慨 切齒,欲因事際以逞其志。
佺期少仕軍府。咸康中,領(lǐng)眾屯成固。苻堅將潘猛距守康回壘,佺期擊走之, 其眾悉降,拜廣威將軍、河南太守,戍洛陽。苻堅將竇沖率眾攻平陽太守張元熙于 皇天塢,佺期擊走之。佺期自湖城入潼關(guān),累戰(zhàn)皆捷,斬獲千計,降九百余家,歸 于洛陽,進號龍驤將軍。以病,改為新野太守,領(lǐng)建威司馬。遷唐邑太守,督石頭 軍事,以疾去職。荊州刺史殷仲堪引為司馬,代江績?yōu)槟峡は唷?/p>
仲堪與恆玄舉眾應(yīng)王恭、庾楷,仲堪素?zé)o戎略,軍旅之事一委佺期兄弟,以兵 五千人為前鋒,與桓玄相次而下。至石頭,恭死,楷敗,朝廷未測玄軍,乃以佺期 代郗恢為都督梁雍秦三州諸軍事、雍州刺史。仲堪、玄皆有遷換,于是俱還尋陽, 結(jié)盟不奉詔。俄而朝廷復(fù)仲堪本職,乃各還鎮(zhèn)。
初,玄未奉詔,欲自為雍州,以郗恢為廣州?;謶中畞恚瑔栍诒?,咸曰: “佺期來者,誰不戮力!若桓玄來,恐難與為敵?!奔戎獊缙诖?,乃謀于南陽太 守閭丘羨,稱兵距守。佺期慮事不濟,乃聲言玄來入沔,而佺期為前驅(qū)?;直娦胖?無復(fù)固志?;周娚⒄埥?,佺期入府?dāng)亻偳鹆w,放恢還都,撫將士,恤百姓,繕修城 池,簡練甲卒,甚得人情。
佺期、仲堪與桓玄素不穆,佺期屢欲相攻,仲堪每抑止之。玄以是告執(zhí)政,求 廣其所統(tǒng)。朝廷亦欲成其釁隙,故以桓偉為南蠻校尉。佺期內(nèi)懷忿懼,勒兵建牙, 聲云援洛,欲與仲堪襲玄。仲堪雖外結(jié)佺期,內(nèi)疑其心,苦止之,又遣從弟遹屯北 塞以駐之。佺期勢不獨舉,乃解兵。
隆安三年,桓玄遂舉兵討佺期,先攻仲堪。初,仲堪得玄書,急召佺期。佺期 曰:“江陵無食,當(dāng)何以待敵?可來見就,共守襄陽?!敝倏白砸员>橙姡瑹o緣 棄城逆走,憂佺期不赴,乃紿之曰:“比來收集,已有儲矣?!眮缙谛胖?,乃率眾 赴焉。步騎八千,精甲耀日。既至,仲堪唯以飯餉其軍。佺期大怒曰:“今茲敗矣!” 乃不見仲堪。時玄在零口,佺期與兄廣擊玄。玄畏佺期之銳,乃渡軍馬頭。明日, 佺期率殷道護等精銳萬人乘艦出戰(zhàn),玄距之,不得進。佺期乃率其麾下數(shù)十艦,直 濟江,徑向玄船。俄而回擊郭銓,殆獲銓,會玄諸軍至,佺期退走,余眾盡沒,單 馬奔襄陽。玄追軍至,佺期與兄廣俱死之,傳首京都,梟于硃雀門。弟思平,從弟 尚保、孜敬,俱逃于蠻。劉裕起義,始歸國,歷位州郡。
孜敬為人剽銳,果于行事。昔與佺期勸殷仲堪殺殷顗,仲堪不從,孜敬拔刃而 起,欲自己出取之,仲堪苦禁乃止。及為梁州刺史,常怏怏不滿其志。經(jīng)襄陽,見 魯宗之侍衛(wèi)皆佺期之舊也,孜敬愈憤,見于辭色。宗之參軍劉千期于座面折之,因 大發(fā)怒,抽劍刺千期立死。宗之表而斬之。思平、尚保后亦以罪誅,楊氏遂滅。
史臣曰:生靈道斷,忠貞路絕,棄彼弊冠,崇茲新履。牢之事非其主,抑亦不 臣,功多見疑,勢陵難信,而投兵散地,二三之甚。若夫司牧居愆,方隅作戾,口 順勤王,心乖抗節(jié)。王恭鯁言時政,有昔賢之風(fēng)。國寶就誅,而晉陽猶起。是以仲 堪僥幸,佺期無狀,雅志多隙,佳兵不和,足以亡身,不足以靜亂也。
贊曰:孝伯懷功,牢之總?cè)?。王因起釁,劉亦慚忠。殷楊乃武,抽旆爭雄。庾 君含怨,交斗其中。猗歟群采,道睽心異。是曰亂階,非關(guān)臣事。
『上一章』『晉書章節(jié)目錄』 『下一章』
相關(guān)翻譯
相關(guān)賞析
版權(quán)聲明:本文內(nèi)容由網(wǎng)友上傳(或整理自網(wǎng)絡(luò)),原作者已無法考證,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。古詩文網(wǎng)免費發(fā)布僅供學(xué)習(xí)參考,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轉(zhuǎn)載請注明:原文鏈接 | http://jydlqc.cn/bookview/6652.html
熱門詩詞
- 擬古(種桑長江邊) [陶淵明]
- 乞校正陸贄奏議進御札子 [蘇軾]
- 水調(diào)歌頭·題劍閣 [崔與之]
- 柳梢青(鄭宰母生日) [王炎]
- 遼東行 [王建]
- 春別詩四首·其三 [蕭子顯]
- 呂氏春秋引逸詩 [佚名]
古文典籍
- 「詩經(jīng)」
- 「論語」
- 「史記」
- 「周易」
- 「易傳」
- 「左傳」
- 「大學(xué)」
- 「中庸」
- 「尚書」
- 「禮記」
- 「周禮」
- 「孟子」
- 「老子」
- 「吳子」
- 「荀子」
- 「莊子」
- 「墨子」
- 「管子」
- 「列子」
- 「宋書」
- 「漢書」
- 「晉書」
- 「素書」
- 「儀禮」
- 「周書」
- 「梁書」
- 「隋書」
- 「陳書」
- 「魏書」
- 「孝經(jīng)」
- 「將苑」
- 「南齊書」
- 「北齊書」
- 「新唐書」
- 「后漢書」
- 「南史」
- 「司馬法」
- 「水經(jīng)注」
- 「商君書」
- 「尉繚子」
- 「北史」
- 「逸周書」
- 「舊唐書」
- 「三字經(jīng)」
- 「淮南子」
- 「六韜」
- 「鬼谷子」
- 「三國志」
- 「千字文」
- 「傷寒論」
- 「反經(jīng)」
- 「百家姓」
- 「菜根譚」
- 「弟子規(guī)」
- 「金剛經(jīng)」
- 「論衡」
- 「韓非子」
- 「山海經(jīng)」
- 「戰(zhàn)國策」
- 「地藏經(jīng)」
- 「冰鑒」
- 「圍爐夜話」
- 「六祖壇經(jīng)」
- 「睡虎地秦墓竹簡」
- 「資治通鑒」
- 「續(xù)資治通鑒」
- 「夢溪筆談」
- 「舊五代史」
- 「文昌孝經(jīng)」
- 「四十二章經(jīng)」
- 「呂氏春秋」
- 「了凡四訓(xùn)」
- 「三十六計」
- 「徐霞客游記」
- 「黃帝內(nèi)經(jīng)」
- 「黃帝四經(jīng)」
- 「孫子兵法」
- 「孫臏兵法」
- 「本草綱目」
- 「孔子家語」
- 「世說新語」
- 「貞觀政要」
- 「顏氏家訓(xùn)」
- 「容齋隨筆」
- 「文心雕龍」
- 「農(nóng)桑輯要」
- 「搜神記」
熱門名句
- 細影將圓質(zhì),人間幾處看。
- ??智镲L(fēng)早,飄零君不知
- 一條藤徑綠,萬點雪峰晴
- 秋娘渡與泰娘橋,風(fēng)又飄飄,雨又蕭蕭
- 春風(fēng)不解禁楊花,濛濛亂撲行人面
- 玲瓏骰子安紅豆,入骨相思知不知
-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,化作相思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