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隋書·志·卷六》
-
禮儀六
梁制,乘輿郊天、祀地、禮明堂、祠宗廟、元會臨軒,則黑介幘,通天冠平冕, 俗所謂平天冠者也。其制,玄表,硃綠里,廣七寸,長尺二寸,加于通天冠上。前 垂四寸,后垂三寸,前圓而后方。垂白玉珠,十有二旒,其長齊肩。以組為纓,各 如其綬色,傍垂黈纊,珫珠以玉瑱。其衣,皁上絳下,前三幅,后四幅。衣畫而裳 繡。衣則日、月、星辰、山、龍、華蟲、火、宗彝,畫以為繢。裳則藻、粉、米、 黼黻,以為繡。凡十二章。素帶,廣四寸,硃里,以硃繡裨飾其側(cè)。中衣以絳緣領(lǐng) 袖。赤皮為韠,蓋古之“X也。絳袴襪,赤舄。佩白玉,垂硃黃大綬,黃赤縹紺四 采,革帶,帶劍,緄帶以組為之,如綬色。黃金辟邪首為帶鐍,而飾以白玉珠。又 有通天冠,高九寸,前加金博山、述,黑介幘,絳紗袍,皁緣中衣,黑舄,是為朝 服。元正賀畢,還儲更衣,出所服也。其釋奠先圣,則皁紗袍,絳緣中衣,絳袴襪, 黑舄。臨軒亦服袞冕,未加元服,則空頂介幘。拜陵則箋布單衣,介幘。又有五梁 進(jìn)賢冠、遠(yuǎn)游、平上幘武冠。單衣,黑介幘,宴會則服之。
單衣、白帢,以代古之疑衰、皮弁為吊服,為群臣舉哀臨喪則服之。
天監(jiān)三年,何佟之議:“公卿以下祭服,里有中衣,即今之中單也。案后漢 《輿服志》明帝永平二年,初詔有司采《周官》、《禮記》、《尚書》,乘輿服, 從歐陽說;公卿以下服,從大小夏侯說。祭服,絳緣領(lǐng)袖為中衣,絳袴襪,示其赤 心奉神。今中衣絳緣,足有所明,無俟于袴。既非圣法,謂不可施?!彼煲雷h除之。
四年,有司言:平天冠等一百五條,自齊以來,隨故而毀,未詳所送。何佟之 議:“《禮》‘祭服敝則焚之’?!庇谑遣渲橛褚愿吨惺?。
七年,周舍議:“詔旨以王者袞服,宜畫鳳皇,以示差降。按《禮》:‘有虞 氏皇而祭,深衣而養(yǎng)老。’鄭玄所言皇,則是畫鳳皇羽也。又按《禮》所稱雜服, 皆以衣定名,猶如袞冕,則是袞衣而冕。明有虞言皇者,是衣名,非冕,明矣。畫 鳳之旨,事實(shí)灼然。”制:“可?!庇滞跎缭疲骸敖窦婪?,三公衣身畫獸,其腰 及袖,又有青獸,形與獸同,義應(yīng)是蜼,即宗彝也。兩袖各有禽鳥,形類鸞鳳,似 是華蟲。今畫宗彝,即是周禮。但鄭玄云:‘蜼,禺屬,昂鼻長尾。’是獸之輕 小者,謂宜不得同獸。尋冕服無鳳,應(yīng)改為雉。又裳有圓花,于禮無礙,疑是畫師 加葩L耳。藻米黼黻,并乖古制,今請改正,并去圓花。”帝曰:“古文日月星辰, 此以一辰攝三物也。山龍華蟲,又以一山攝三物也。藻火粉米,又以一藻攝三物也。 是為九章。今袞服畫龍,則宜應(yīng)畫鳳明矣。孔安國云:‘華者,花也。’則為花非 疑。若一向畫雉,差降之文,復(fù)將安寄?鄭義是所未允。”又帝曰:“《禮》: ‘王者祀昊天上帝,則大裘而冕,祀五帝亦如之?!衷疲骸赶?,而蒲越稿 秸之用?!菇灾辆礋o文,貴誠重質(zhì)。今郊用陶匏,與古不異,而大裘蒲秸,獨(dú)不 復(fù)存,其于質(zhì)敬,恐有未盡。且一獻(xiàn)為質(zhì),其劍佩之飾及公卿所著冕服,可共詳定?!?五經(jīng)博士陸瑋等并云:“祭天猶存掃地之質(zhì),而服章獨(dú)取黼黻為文,于義不可。今 南郊神座,皆用嵒席,此獨(dú)莞類,未盡質(zhì)素之理。宜以稿秸為下藉,蒲越為上席。 又《司服》云:‘王祀昊天,服大裘’,明諸臣禮不得同。自魏以來,皆用袞服, 今請依古,更制大裘?!敝疲骸翱??!爆|等又尋大裘之制,唯鄭玄注《司服》云 “大裘,羔裘也”,既無所出,未可為據(jù)。案六冕之服,皆玄上纁下。今宜以玄繒 為之。其制式如裘,其裳以纁,皆無文繡。冕則無旒。詔:“可”。
又乘輿宴會,服單衣,黑介幘。舊三日九日小會,初出乘金輅服之。八年,帝 改去還皆乘輦,服白紗帽。
九年,司馬筠等參議:“《禮記·玉藻》云:‘諸侯玄冕以祭,裨冕以朝?!?《雜記》又云:‘大夫冕而祭于公,弁而祭于己?!裰袝?,上異公侯,下非卿 士,止有朝衣,本無冕服。但既預(yù)齋祭,不容同在于朝,宜依太常及博士諸齋官例, 著皁衣,絳襈,中單,竹葉冠。若不親奉,則不須入廟?!钡蹚闹?。
十一年,尚書參議:“按《禮》,跣襪,事由燕坐,履不宜陳尊者之側(cè)。今則 極敬之所,莫不皆跣。清廟崇嚴(yán),既絕恆禮,凡有履行者,應(yīng)皆跣襪。”詔:“可。”
陳永定元年,武帝即位,徐陵白:“所定乘輿御服,皆采梁之舊制。”又以為 “冕旒,后漢用白玉珠,晉過江,服章多闕,遂用珊瑚雜珠,飾以翡翠”。侍中顧 和奏:“今不能備玉珠,可用白〔?!睆闹?。蕭驕子云:“白〔,蚌珠是也。”帝 曰:“形制依此。今天下初定,務(wù)從節(jié)儉。應(yīng)用繡、織成者,并可彩畫,金色宜涂, 珠玉之飾,任用蚌也。”至天嘉初,悉改易之,定令具依天監(jiān)舊事,然亦往往改革。 今不同者,皆隨事于注言之;不言者,蓋無所改制云。
皇太子,金璽龜鈕,硃綬,三百二十首朝服,遠(yuǎn)游冠,金博山,佩瑜玉翠緌, 垂組,硃衣,絳紗袍,皁緣白紗中衣,白曲領(lǐng),帶鹿盧劍,火珠首,素革帶,玉鉤 燮,獸頭鞶囊。其大小會、祠廟、朔望、五日還朝,皆朝服,常還上宮則硃服。若 釋奠,則遠(yuǎn)游冠,玄朝服,絳緣中單,絳袴襪,玄舄。講,則著介幘。又有三梁進(jìn) 賢冠。其侍祀則平冕九旒,袞衣九章,白紗絳緣中單,絳繒韠,赤舄,絳靺。若加 元服,則中舍執(zhí)冕從?;侍优f有五時朝服,自天監(jiān)之后則硃服。在上省則烏帽, 永福省則白帽云。
諸王,金璽龜鈕,纁硃綬,一百六十首朝服,遠(yuǎn)游冠,介幘,硃衣,絳紗袍, 皁緣中衣,素帶,黑舄。佩山玄玉,垂組,大帶,獸頭鞶,腰劍。若加余官,則服 其加官之服。
開國公,金章龜鈕,玄硃綬,一百四十首朝服,紗硃衣,進(jìn)賢三梁冠,佩水蒼 玉,獸頭鞶,腰劍。
開國公、伯,金章龜鈕,青硃綬,一百二十首朝服,紗硃衣,進(jìn)賢三梁冠,佩 水蒼玉,善頭鞶,腰劍。
開國子、男,金章龜鈕,青綬,一百首朝服,紗硃衣,進(jìn)賢三梁冠,佩水蒼玉, 獸頭鞶,腰劍。
縣、鄉(xiāng)、亭、關(guān)內(nèi)、關(guān)中及名號侯,金印龜鈕,紫綬,朝服,進(jìn)賢二梁冠,獸 頭鞶,腰劍。關(guān)內(nèi)、關(guān)中及名號侯則珪鈕。
關(guān)外侯,銀印珪鈕,青綬,朝服,進(jìn)賢二梁冠,獸頭鞶,腰劍。
諸王嗣子,金印珪鈕,紫綬,八十首朝服,進(jìn)賢二梁冠,佩山玄玉,獸頭鞶, 腰劍。
開國公、侯嗣子,銀印珪鈕,青綬,八十首朝服,進(jìn)賢二梁冠,佩水蒼玉,獸 頭鞶,腰劍。
太宰、太傅、太保、司徒、司空,金章龜鈕,紫綬八十首朝服,進(jìn)賢三梁冠, 佩山玄玉,獸頭鞶,腰劍。《陳令》加有相國丞相,服制同。
大司馬、大將軍、太尉、諸位從公者,金章龜鈕,紫綬,八十首朝服,武冠, 佩山玄玉,獸頭鞶,腰劍。直將軍則不帶劍。
凡公及位從公、言以將軍及以左右光祿、開府儀同者,各隨本位號。其文則曰 “某位號儀同之章”。五等諸侯,助祭郊廟,皆平冕九旒,青玉為珠,有前無后。 各以其綬色為組纓,旁垂黈纊。衣,玄上纁下,畫山龍已下九章,備五采,大佩, 赤舄,絇履。錄尚書無章綬品秩,悉以余官總司其任,服則余官之服,猶執(zhí)笏紫荷。 其在都坐,則東面最上。
尚書令、仆射、尚書,銅印墨綬,朝服,納言幘、進(jìn)賢冠,佩水蒼玉,尚書則 無印綬腰劍,紫荷,執(zhí)笏。陳尚書令、仆射,金章龜鈕,紫綬,八十首,獸頭鞶。 尚書無印綬及鞶。余并同梁。
侍中散騎常侍、通直常侍、員外常侍,朝服,武冠貂蟬,侍中左插,常侍右插。 皆腰劍,佩水蒼玉。其員外常侍不給佩舊至尊朝會登殿,侍中常侍夾御,御下輿, 則扶左右。侍中驂乘,則不帶劍。
中書監(jiān)、令、秘書監(jiān),銅印墨綬,朝服,進(jìn)賢兩梁冠,佩水蒼玉,腰劍,獸頭 鞶。陳制,銀章龜鈕,青綬,八十首,獸頭鞶,腰劍。余同梁。
左、右光祿大夫,皆與加金章紫綬同。其但加金紫者,謂之金紫光祿,但加銀 青者,謂之光祿大夫。《陳令》有特進(jìn),進(jìn)賢二梁冠,朝服,佩水蒼玉,腰劍《梁 令》不載。
光祿、太中、中散大夫,太常、光祿、弘訓(xùn)太仆、太仆、廷尉、宗正、大鴻臚、 大司農(nóng)、少府、大匠諸卿,丹陽尹,太子保、傅,大長秋,太子詹事,銀章龜鈕, 青綬,獸頭鞶,朝服,進(jìn)賢冠二梁,佩水蒼玉。卿大夫助祭,則冠平,冕五旒,黑 玉為珠,有前無后。各以其綬采為組纓,旁垂黈纊。衣,玄上纁下,畫華蟲七章, 皆佩五采大佩,赤舄,絇履。陳宮卿改云慈訓(xùn),余皆同梁。又有太舟卿,服章同。
驃騎、車騎、衛(wèi)將軍、中軍、冠軍、輔國將軍、四方中郎將,金章紫綬,中郎 將則青綬。朝服,武冠,佩水蒼玉?!蛾惲睢罚烘?zhèn)、衛(wèi)、驃騎、車騎、中軍、中衛(wèi)、 中撫軍、中權(quán)、四征、四鎮(zhèn)、四安、四翊、四平將軍,金章獸鈕。其冠軍、四方中 郎將,金章豹鈕,并紫綬,八十首,獸頭鞶,朝服,武冠,佩水蒼玉。自中軍已下 諸將軍及冠軍、四方中郎將,并官不給佩。
領(lǐng)、護(hù)軍,中領(lǐng)、護(hù)軍,五營校尉,銀印青綬,朝服,武冠,佩水蒼玉,獸頭 鞶。其屯騎,夾御日,假給佩,余校不給?!蛾惲睢罚侯I(lǐng)、護(hù),金章龜鈕,紫綬, 八十首。中領(lǐng)、護(hù),銀章龜鈕,青綬,八十首。其五營校尉,銀印珪鈕,青綬,八 十首。官不給佩。余并同梁。
弘訓(xùn)衛(wèi)尉,衛(wèi)尉,陳宮卿云慈訓(xùn),服同諸卿,但武冠。司隸校尉,陳無官服左 右衛(wèi)、驍騎、游擊、前、左、右、后軍將軍,龍驤、寧朔、建威、振威、奮威、揚(yáng) 威、廣威、武威、建武、振武、奮武、揚(yáng)武、廣武等將軍,積弩、積射、強(qiáng)弩將軍, 監(jiān)軍,銀章青綬,朝服,武冠,佩水蒼玉,獸頭珪。驍、游已下,并不給佩。驍、 游夾侍日,假給。《陳令》:左、右衛(wèi),銀章龜鈕,不給劍。左右驍騎、游擊、云 騎、游騎、前、左、右、后軍將軍,左右中郎將,銀印珪鈕。余服飾同梁,亦官不 給佩。其驍、游、云騎,夾御日,假給。其積弩、積射、強(qiáng)弩,銅印環(huán)鈕,墨綬, 帶劍。余服同梁。又有忠武、軍師、武臣、爪牙、龍騎、云麾、鎮(zhèn)兵、翊帥、宣惠、 宣毅、智威、仁威、勇威、信威、嚴(yán)威、智武、仁武、勇武、信武、嚴(yán)武,金章豹 鈕,紫綬,八十首。官不給。輕車、鎮(zhèn)朔、武旅、貞毅、明威、寧遠(yuǎn)、安遠(yuǎn)、征遠(yuǎn)、 振遠(yuǎn)、宣遠(yuǎn)等將軍,金章貔鈕,紫綬,并獸頭鞶,朝服,武冠,佩水蒼玉。
國子祭酒,皁朝服,進(jìn)賢二梁冠,佩水蒼玉。
御史中丞、都水使者,銀印,墨綬,朝服,進(jìn)賢二梁冠,獸頭鞶,腰劍,佩水 蒼玉。陳中丞,銀章龜鈕,青綬,八十首,二梁冠。余同梁。其都水,陳、梁改為 太舟卿,服在諸卿中見。
謁者仆射,銅印環(huán)鈕,墨綬,八十首。朝服,高山冠,獸頭鞶,佩水蒼玉,腰 劍。
諸軍司,銀章龜鈕,青綬,朝服,武冠,獸頭鞶。
給事中、黃門侍郎、散騎通直員外、散騎侍郎、奉朝請、太子中庶子、庶子、 武衛(wèi)將軍、武騎常侍,朝服,武冠,腰劍?!蛾惲睢罚菏右焉萧⒐P。其武衛(wèi)不劍, 正直夾御,白布袴褶。
中書侍郎,朝服,進(jìn)賢一梁冠,腰劍。冗從仆射、太子衛(wèi)率,銅印,墨綬,獸 頭鞶,朝服,武冠。陳衛(wèi)率,銀章龜鈕,青綬,不劍。冗從,銅印環(huán)鈕,墨綬,腰 劍。余并同梁。
武賁中郎將、羽林監(jiān),銅印環(huán)鈕,墨綬,朝服,武冠,獸頭鞶,腰劍。其在陛 牙及備鹵簿,著毼尾,絳紗縠單衣。
護(hù)匈奴中郎將,護(hù)羌、戎、夷、蠻、越、烏丸、西域校尉,銀印珪鈕,青綬, 朝服,武冠,獸頭鞶?!蛾惲睢窡o此官。其庶子,鎮(zhèn)蠻、寧蠻、平戎、西戎校尉, 平越中郎將,服章同。
安夷、撫夷護(hù)軍,州郡國都尉,奉車、駙馬、騎都尉,諸護(hù)軍,銀印珪鈕,青 綬,獸頭鞶,朝服,武冠。陳安遠(yuǎn)、鎮(zhèn)蠻護(hù)軍,州、郡、國都尉,奉車、駙馬、騎 都尉,諸護(hù)軍,服章同。無余文。
州刺史,銅印,墨綬,獸頭鞶,腰劍,絳朝服,進(jìn)賢二梁冠。陳銅章龜鈕,青 綬。余同梁。
郡國太守、相、內(nèi)史,銀章龜鈕,青綬,獸頭鞶,單衣,介幘。加中二千石, 依卿尹冠服劍佩。
尚書左、右丞,秘書丞,銅印環(huán)鈕,黃綬,獸爪鞶,朝服,進(jìn)賢一梁冠。
尚書,秘書著作郎,太子中舍人、洗馬、舍人,朝服,進(jìn)賢一梁冠,腰劍。
諸王友、文學(xué),硃服,進(jìn)賢一梁冠?!蛾惲睢?,諸王師服同。
治書侍御史、侍御史,朝服,腰劍,法冠。治書侍御史,則有銅印環(huán)鈕,墨綬。 陳又有殿中、蘭臺侍御史,朝服,法冠,腰劍,簪筆。
諸博士,給皁朝服,進(jìn)賢兩梁冠,佩水蒼玉。
太學(xué)博士,正限八人,著佩,限外六人不給。
廷尉律博士,無佩。并簪筆。
國子助教,皁朝服,進(jìn)賢一梁冠,簪筆。
公府長史,獸頭鞶。諸卿尹丞,黃綬,獸爪鞶,簪筆。
諸縣署令、秩千石者,獸爪鞶,銅印環(huán)鈕,墨綬,朝服,進(jìn)賢兩梁冠。長史硃 服,諸卿尹丞、建康令,玄服。
公府掾?qū)?、主簿、祭酒,硃服,進(jìn)賢一梁冠。公府令史亦同。
領(lǐng)、護(hù)軍長史,硃服,獸頭鞶。諸軍長史,單衣,介幘,獸頭鞶。
諸卿部丞、獄丞,并皁朝服,一梁冠,黃綬,獸爪鞶,簪筆。
太子保、傅、詹事丞,早朝服,一梁冠,簪筆,獸爪鞶,黃綬。
郡國相、內(nèi)史丞、長史,單衣,介幘。長史,獸頭鞶,其丞,黃綬,獸爪鞶。
諸縣署令、長、相,單衣,介幘,獸頭鞶,銅印環(huán)鈕,墨綬,朝服,進(jìn)賢一梁 冠。諸署令,硃衣,武冠。州都大中正、郡中正,單衣,介幘。
太子門大夫,獸頭鞶,陵令、長,獸爪鞶,銅印環(huán)鈕,墨綬,朝服,進(jìn)賢一梁 冠。令、長硃服,率更、家令、仆,朝服,兩梁冠,獸頭鞶,腰劍。
黃門諸署令、仆、長丞,硃服,進(jìn)賢一梁冠,銅印環(huán)鈕,墨綬。丞,黃綬。黃 門冗從仆射監(jiān)、太子寺人監(jiān),銅印環(huán)鈕,墨綬,朝服,武冠,獸頭般。
公府司馬,領(lǐng)、護(hù)軍司馬,諸軍司馬,護(hù)匈奴中郎將,護(hù)羌、戎、夷、蠻、越、 烏丸、戊己校尉長史、司馬,銅印環(huán)鈕,墨綬,獸頭鞶,朝服,武冠。諸軍司馬, 單衣,平巾幘。長史,介幘?!蛾惲睢罚汗抉R,領(lǐng)、護(hù)軍司馬,諸軍司馬,鎮(zhèn) 安蠻安遠(yuǎn)護(hù)軍,蠻、戎、越校尉中郎將長史、司馬,其服章與梁官同。
公府從事中郎,硃服,進(jìn)賢一梁冠。諸將軍開府功曹、主簿,單衣,介幘,革 帶。廷尉,建康正、監(jiān)平,銅印環(huán)鈕,墨綬,皁零辟,朝服,法冠,獸爪鞶。
左、右衛(wèi)司馬,銅印環(huán)鈕,墨綬,單衣,帶,平巾幘,獸頭鞶。
諸府參軍,單衣,平巾幘。
諸州別駕、治中、從事、主簿、西曹從事,玄朝服,進(jìn)賢一梁冠,簪筆。常公 事,單衣,介幘,硃衣。
直閣將軍,硃服,武冠,銅印珪鈕,青綬,獸頭鞶。
直閣將軍、諸殿主帥,硃服,武冠。正直絳衫,從則衤雨襠衫。
諸開國郎中令、大農(nóng)、公、傅中尉,銅印環(huán)鈕,青綬,朝服,進(jìn)賢兩梁冠,中 尉武冠,皆獸頭鞶。
諸開國三將軍,銅印環(huán)鈕,青綬,朝服,武冠。限外者不給印。陳制:墨綬, 余并同梁。
開國掌書中尉、司馬,陵廟食官,廄牧長,典醫(yī)典府丞,銅印。
常侍、侍郎、世子、庶子、謁者、中大夫、舍人,不給印。典書、典祠、學(xué)官 令,典膳丞、長,銅印。限外者不給印。
左右常侍、侍郎,典衛(wèi)中尉司馬,朝服,武冠。典書、典祠、學(xué)官令,朝服, 進(jìn)賢一梁冠。余悉硃服,一梁冠。常侍、侍郎、典書、典祠、學(xué)官令,簪筆,腰劍。
太子衛(wèi)率、率更、家令丞,銅印環(huán)鈕,黃綬,皁朝服,進(jìn)賢一梁冠,獸爪鞶。
太子常從武賁督,銅印環(huán)鈕,墨綬,朝服,武冠,獸爪鞶。
殿中將軍、員外將軍,硃服,武冠。
州郡國都尉司馬,銅印環(huán)鈕,墨綬,硃服,武冠,獸頭鞶。
諸謁者,朝服,高山冠。
中書通事舍人門下令史、主書典書令史、門下朝廷局書令史、太子門下通事守 舍人、主書典守舍人、二宮齋內(nèi)職左右職局齋干已上,硃服,武冠。
殿中內(nèi)外局監(jiān)、太子內(nèi)外監(jiān)、殿中守舍人,銅印環(huán)鈕,硃服,武冠。
內(nèi)外監(jiān)典事書吏,硃服,進(jìn)賢一梁冠。內(nèi)監(jiān)朝廷人領(lǐng)局典事、外監(jiān)統(tǒng)軍隊(duì)諮詳 發(fā)遣局典事,武冠。外監(jiān)及典事書吏,悉著硃衣,唯正直及齋監(jiān)并受使,不在例。 其東宮內(nèi)外監(jiān)、殿典事書吏,依臺格。五校、三將將軍主事,內(nèi)監(jiān)主事,外監(jiān)主事, 三校主事,硃服,武冠。
尚書都令史,都水參事,門下書令史,集書、中書、尚書、秘書著作掌書主書 主圖主譜典客令史書令史,監(jiān)、令、仆射省事,蘭臺、殿中蘭臺、謁、都水令史, 公府令史書令史,太子導(dǎo)客、次客守舍人及諸省典事,硃衣,進(jìn)賢一梁冠。
尚書都算、度支算、左右校吏,硃服,進(jìn)賢一梁冠。
諸縣署丞、太子諸署丞、王公侯諸署及公主家令丞、仆,銅印環(huán)鈕,黃綬,硃 服,進(jìn)賢一梁冠。太官、太醫(yī)丞,武冠。
諸縣尉,銅印環(huán)鈕,單衣,介幘,黃綬,獸爪鞶。節(jié)騎郎,硃服,武冠。其在 陛列及備鹵簿者,毼尾,絳紗縠單衣。御節(jié)郎、黃鉞郎,朝服,赤介幘,簪筆。典 儀、唱警、唱奏事、持兵、主麾等諸職,公事及備鹵簿,硃服,武冠。
殿中中郎將、校尉、都尉,銀印珪鈕,青綬,硃服,武冠,獸頭鞶。
城門侯,銅印環(huán)鈕,墨綬,硃服,武冠,獸頭鞶。
部曲督、司馬吏、部曲將,銅印環(huán)鈕,硃服,武冠。司馬吏,假墨綬,獸爪鞶。
太中、中散、諫議大夫,議郎、中郎、郎中、舍人,硃服,進(jìn)賢一梁冠。
諸門郎、仆射、佐吏,東宮門吏,其郎硃服,仆射皁零辟,朝服,進(jìn)賢冠,吏 卻非冠,佐吏著進(jìn)賢冠。
總章協(xié)律,銅印環(huán)鈕,艾綬,獸爪鞶,硃服,武冠。
黃門后閣舍人、主書、齋帥、監(jiān)食、主食、主客、扶侍、鼓吹,硃服,武冠。 鼓吹進(jìn)賢冠,齋帥墨綬,獸頭鞶。
殿中司馬,銅印環(huán)鈕,墨綬,硃服,武冠,獸頭鞶。
總章監(jiān)、鼓吹監(jiān),銅印環(huán)鈕,艾綬,硃服,武冠。
諸四品將兵都尉、牙門將、崇毅、材官、折難、輕騎、揚(yáng)烈、威遠(yuǎn)、寧遠(yuǎn)、宣 威、光威、驤威、威烈、威虜、平戎、綏遠(yuǎn)、綏狄、綏邊、綏戎、獸威、威武、烈 武、毅武、奮武、討寇、討虜、殄難、討難、討夷、厲武、橫野、陵江、鷹揚(yáng)、執(zhí) 訊、蕩寇、蕩虜、蕩難、蕩逆、殄虜、掃虜、掃難、掃逆、掃寇、厲鋒、武奮、武 牙、廣野,領(lǐng)兵滿五十人,給銀章,不滿五十,除板而已,不給章,硃服,武冠。 以此官為刺史、太守,皆青綬。此條已下,皆陳制,與梁不同。
典儀但帥、典儀正帥,硃衣,武冠。其本資有殿但、正帥,得帶艾綬,獸頭鞶。 殿但帥、正帥,艾綬,獸頭鞶,硃服,武冠。殿帥、羽儀帥、員外帥,硃衣,武冠。
威雄、猛、烈、振、信、勝、略、風(fēng)、力、光等十威將軍,武猛、略、勝、力、 毅、健、烈、威、銳、勇等十武將軍,并銀章熊鈕,青綬,獸頭鞶,武冠,朝服。
猛毅、烈、威、銳、震、進(jìn)、智、武、勝、駿等十猛將軍,銀章羆鈕,青綬, 獸頭鞶,武冠,朝服。
壯武、勇、烈、猛、銳、威、毅、志、意、力等十壯將軍,驍雄、桀、猛、烈、 武、勇、銳、名、勝、迅等十驍將軍,雄猛、威、明、烈、信、武、勇、毅、壯、 健等十雄將軍,并銀章羔鈕,青綬,獸頭鞶,武冠,朝服。
忠勇、烈、猛、銳、壯、毅、捍、信、義、勝等十忠將軍,明智、略、遠(yuǎn)、勇、 烈、威、勝、進(jìn)、銳、毅等十明將軍,光烈、明、英、遠(yuǎn)、勝、銳、命、勇、武、 野等十光將軍,飚勇、猛、烈、銳、奇、決、起、略、勝、出等十飚將軍,并銀章 鹿鈕,青綬,獸頭鞶,武冠,朝服。
龍驤、武視、云旗、風(fēng)烈、電威、雷音、馳、銳、進(jìn)銳、羽騎、突騎、折沖、 冠武、和戎、安壘、起猛、英果、掃虜、掃狄、武銳、摧鋒、開遠(yuǎn)、略遠(yuǎn)、貞威、 決勝、清野、堅銳、輕銳、拔山、云勇、振旅等三十號將軍,銀印菟鈕,青綬,獸 頭鞶,朝服,武冠。
超武、鐵騎、樓船、宣猛、樹功、克狄、平虜、棱威、戎昭、威戎、伏波、雄 戟、長劍、沖冠、雕騎、佽飛、勇騎、破敵、克敵、威虜、前鋒、武毅、開邊、招 遠(yuǎn)、全威、破陣、蕩寇、殄虜、橫野、馳射等三十號將軍,銅印環(huán)鈕,墨綬,獸頭 鞶,朝服,武冠。并左十二件將軍,除并假給章印綬,板則止硃服、武冠而已。其 勛選除,亦給章印。
建威、牙門、期門已下諸將軍,并銅印環(huán)鈕,墨綬,獸頭鞶,硃服,武冠。板 則無印綬,止冠服而已。其在將官,以功次轉(zhuǎn)進(jìn),應(yīng)署建威已下諸號,不限板除, 悉給印綬。若武官署位轉(zhuǎn)進(jìn),登上條九品馳射已上諸戎號,亦不限板除,悉給印綬。
千人督、校督司馬,武賁督、牙門將、騎督督、守將兵都尉、太子常從督別部 司馬、假司馬,假銅印環(huán)鈕,硃服,武冠,墨綬,獸頭鞶。
武猛中郎將、校尉、都尉,銅印環(huán)鈕,硃服,武冠。其以此官為千人司馬、道 賁督已上及司馬,皆假墨綬,獸頭鞶。已上陳制,梁所無及不同者。
陛長、甲仆射、主事吏將騎、廷上五牛旗假吏武賁,在陛列及備鹵簿,服錦文 衣,武冠,毼尾。陛長者,假銅印環(huán)鈕,墨綬,獸頭鞶。
假旄頭羽林,在陛列及備鹵簿,服絳單衣,上著韋畫腰襦,假旄頭。輿輦、跡 禽、前驅(qū)、由基強(qiáng)弩司馬,給絳科單衣,武冠。其本位佩武猛都尉已上印者,假墨 綬,別部司馬已下假墨綬,并獸頭鞶。
殿中冗從武賁、殿中武賁、持钑戟冗從武賁,假青綬,絳科單衣,武冠。《陳 令》:絳科單衣,其本位職佩武猛、都尉等印,假鞶綬,依前條。
持椎斧武騎武賁、五騎傳詔武賁、殿中羽林、太官尚食武賁、稱飯宰人、諸宮 尚食武賁,假墨綬,給絳褠,武冠。其佩武猛、都尉等位印,皆依上條假鞶綬之例。
其在陛列及備鹵簿,五騎武賁,服錦文衣,毼尾。宰人服離支衣。領(lǐng)軍捉刃人, 烏總帽,袴褶,皮帶。
絓是羽葆毦鼓吹,悉改著進(jìn)賢冠,外給系毦。鼓吹著武冠。諸官鼓吹,尚書廊 下都坐門下使守藏守閣、殿中威儀騶,武賁常直殿門云龍門者、門下左右部武賁羽 林騶,給傳事者諸導(dǎo)騶門下中書守閣、尚書門下武賁羽林騶,蘭臺五曹節(jié)藏仆射廊 下守閣、威儀發(fā)符騶,都水使者廊下守給騶,謁者威儀騶,諸宮謁者騶,絳曈,武 冠,衣服如舊。大誰、天門士,皁科單衣,樊噲冠。衛(wèi)士,涅布曈,卻敵冠。
諸將軍、使持節(jié)、都督執(zhí)節(jié)史,硃衣,進(jìn)賢一梁冠。自此條已下皆陳制,梁所 無。
持節(jié)節(jié)史,單衣,介幘。其纂戎戒嚴(yán)時,同使持節(jié)。制假節(jié)節(jié)史,單衣,介幘。 凡節(jié)趺,以石為之。持節(jié)皆刻為鞶螭形,假節(jié)及給蠻夷節(jié),皆刻為狗頭趺。
諸王典簽帥,單衣,平巾幘。典簽書吏,袴褶,平巾幘。
諸王書佐,單衣,介幘。
公府書佐,硃衣,進(jìn)賢冠。
諸王國舍人、司理、謁者、閤下令史、中衛(wèi)都尉,硃衣,進(jìn)賢一梁冠。司理假 銅印,謁者高山冠,令史已下武冠。
太子太傅五官功曹、主簿,皁朝服,進(jìn)賢一梁冠。
太子二傅門下主記、錄事、功曹書佐,門下書佐,記室?guī)は露?、都督省事,?曹書佐,太傅外都督,皁衣,進(jìn)賢一梁冠。
太子妃家令,絳朝服,進(jìn)賢一梁冠。
太子三校、二將,積弩、殿中將軍,衣服皆與上宮官同。
太子正員司馬督、題閣監(jiān),銅印墨綬三校內(nèi)主事、主章、扶侍,守舍人,衣帶 仗局、服飾衣局、珍寶朝廷主衣統(tǒng),奏事干,內(nèi)局內(nèi)干,硃衣,武冠。
諸公府御屬及省事,錄尚書省事,太子門下及內(nèi)外監(jiān)丞、典事、導(dǎo)客、算書吏, 次功、典書函、典書、典經(jīng)、五經(jīng)典書諸守宮舍人,市買清慎食官督,內(nèi)直兵吏, 宣華、崇賢二門舍人,諸門吏,硃衣,進(jìn)賢一梁冠。
太子妃傳令,硃衣,武冠,執(zhí)刀,烏信幡。
太子二傅騎吏,玄衣,赤幘,武冠,常行則袴褶。執(zhí)儀、齋帥、殿帥、典儀帥、 傳令、執(zhí)刀戟、主蓋扇麾傘、殿上持兵、車?yán)?、扶車、注疏、萌床、齋閣食司馬、 唱導(dǎo)飯、主食、殿前帥、殿前威儀、武賁威儀、散給使、閣將、鼓吹士帥副,武冠, 〓。案軛、小輿、持車、軺車給使,平巾幘,黃布袴褶,赤罽帶。
太子諸門將,涅布曈,樊噲冠。
太子鹵簿戟吏,赤幘,武冠,絳褠。廉帥、整陣、禁防,平巾幘,白布袴褶。 銚角五音帥、長麾,青布袴褶,岑帽,絳絞帶。都伯,平巾幘,黃布袴褶。
文官曹干,白紗單衣、介幘。尚書二臺曹干亦同。
武官問訊、將士給使,平巾幘,白布袴褶。
通天冠,高九寸,正豎頂,少斜卻,乃直下,鐵為卷梁,前有展筒,冠前加金 博山、述。乘輿所常服。
遠(yuǎn)游冠,制似通天,而前無山、述,有展筒,橫于冠前?;侍蛹巴跽吆?、諸 王服之。諸王加官者,自服其官之冠服,唯太子及王者后常冠焉。太子則以翠羽為 緌,綴以白珠。其余但青絲而已。
進(jìn)賢冠,古緇布冠遺象也,斯蓋文儒者之服。前高七寸,后高三寸,長八寸。 有五梁、三梁、二梁、一梁之別。五梁唯天子所服,其三梁已下,為臣高卑之別云。
武冠,一名武弁,一名大冠,一名繁冠,一名建冠,今人名曰籠冠,即古惠文 冠也。天子元服,亦先加大冠。今左右侍臣及諸將軍武官通服之。侍中常侍,則加 金珰附蟬焉,插以貂尾,黃金為飾云。
高山冠,一名側(cè)注,高九寸,鐵為卷梁。制似通天,頂直豎,不斜,無山述展 筒。高山者,取其矜莊賓遠(yuǎn),中外謁者仆射服之。
法冠,一名柱后,或謂之獬豸冠,高五寸,以縰為展筒,鐵為柱卷,取其不曲 撓也。侍御史、廷尉正監(jiān)平,凡執(zhí)法官皆服之。
鹖冠,猶大冠也,加雙鹖尾,豎插兩邊,故以名焉。武賁中郎將、羽林監(jiān)、節(jié) 騎郎,在陛列及鹵簿者服之。
長冠,一名齋冠。高七寸,廣三寸,漆“O為之。制如版,以竹為里。漢高祖 微時,以竹皮為此冠,所謂劉氏冠。后除竹,用漆“O焉。司馬彪曰:“長冠,楚 制也。人間或謂之鵲尾冠,非也?!焙蟠詾榧婪鹁粗?。至天監(jiān)三年,祠部 郎沈宏議:“案竹葉冠,是高祖為亭長時所服,安可綿代為祭服哉?《禮》:‘士 弁祭于公?!埩钐X?、博士奉齋之服,宜改用爵弁?!泵魃劫e同宏議。司馬褧 云:“若必遵三王,則懼所改非一。長冠謂宜仍舊。案今之宗丞博士之服,未有可 非?!钡劬共桓摹?
建華冠,以鐵為柱卷,貫大銅珠九枚。祀天地、五郊、明堂,舞人服之。
樊噲冠,廣九寸,高七寸,前后出各四寸,制似平冕。凡殿門司馬衛(wèi)士服之。
卻敵冠,高四寸,通長四寸,后高三寸,制似進(jìn)賢冠。凡宮殿門衛(wèi)士服之。
卻非冠,高五寸,制似長冠。宮殿門吏仆射冠之。
幘,尊卑貴賤皆服之。文者長耳,謂之介幘;武者短耳,謂之平上幘。各稱其 冠而制之。尚書令、仆射、尚書幘,收方三寸,名曰納言。未冠童子幘,無屋,施 假髻者,示未成人也。
幍,《傅子》云:“先未有歧,荀文若巾觸樹成歧,時人慕之,因而弗改?!?今通為慶吊之服。白紗為之,或單或裌。初婚冠送餞亦服之。
巾,國子生服,白紗為之。晉太元中,國子生見祭酒博士,單衣,角巾,執(zhí)經(jīng) 一卷,以代手版。宋末,闕其制。齊立學(xué),太尉王儉更造。今形如之。
帽,自天子下及士人,通冠之。以白紗者,名高頂帽?;侍釉谏鲜t烏紗, 在永福省則白紗。又有繒皁雜紗為之,高屋下裙,蓋無定準(zhǔn)。
袴褶,近代服以從戎。今纂嚴(yán),則文武百官咸服之。車駕親戎,則縛袴,不舒 散也。中官紫褶,外官絳褶,腰皮帶,以代鞶革。
笏,中世以來,唯八座尚書執(zhí)笏。笏者白筆綴其頭,以紫囊裹之。其余公卿, 但執(zhí)手版。荷紫者,以紫生為裌囊,綴之服外,加于左肩。周遷云:“昔周公負(fù)成 王,制此衣,至今以為朝服?!笔掤溩釉疲骸懊跄??!卑浮囤w充國傳》云:“張 子孺持囊簪筆,事孝武帝?!睆堦淘疲骸澳遥跄乙?。近臣負(fù)囊簪筆,從備顧問, 有所記也?!?
入殿門,有籠冠者著之,有纓則下之。緣廂行,得提衣。省閣內(nèi)得著履、烏紗 帽。入齋閣及橫度殿庭,不得人提衣及捉服飾。入閣則執(zhí)手板,自摳衣。幾席不得 入齋正閣。介幘不得上正殿及東西堂。儀仗傘扇,有幰牽車,不得入臺門。臺官問 訊皇太子,亦皆硃服,著襪;謁諸王,單衣,幘;庶姓,單衣,帢。詣三公,必衣 帢。至黃閣,下履,過閣還,著履。
古者君臣佩玉,尊卑有序,綬者,所以貫佩相承受也。又上下施“X,如蔽膝, 貴賤亦各有殊。五霸之后,戰(zhàn)兵不息,佩非兵器,“X非戰(zhàn)儀,于是解去佩“X, 留其系禭而已。“X佩既廢,秦乃以采組連結(jié)于禭,轉(zhuǎn)相結(jié)受,又謂之綬。漢承用 之。至明帝始復(fù)制佩,而漢末又亡絕。魏侍中王粲識其形,乃復(fù)造焉。今之佩,粲 所制也。
皇后謁廟,服袿衤屬大衣,蓋嫁服也,謂之袆衣,皁上皁下。親蠶則青上縹下。 皆深衣制,隱領(lǐng)袖,緣以條。首飾則假髻、步搖,俗謂之珠松是也。簪珥步搖,以 黃金為山題,貫白珠,為桂枝相繆。八爵九華,熊、獸、赤羆、天鹿、辟邪、南山 豐大特六獸。諸爵獸皆以翡翠為華。綬佩同乘輿。
貴妃、貴嬪、貴姬,是為三夫人,金章龜紐,紫綬,八十首佩于闐玉,獸頭鞶。
淑嬡、淑儀、淑容、昭華、昭儀、昭容、修華、修儀,修容,是為九嬪,金章 龜鈕,青綬,八十首獸頭鞶,佩采瓄玉。
婕妤、容華、充華、承徽、列榮五職,亞九嬪,銀印珪鈕,艾綬,獸頭鞶。
美人、才人、良人三職,散位,銅印環(huán)鈕,墨綬,獸頭鞶。
皇太子妃,金璽龜鈕,纁硃綬,一百六十首佩瑜玉,獸頭鞶。
良娣,銀印珪鈕,佩采瓄玉,青綬,八十首獸爪鞶。
保林,銀印珪鈕,佩水蒼玉,青綬,八十首獸爪鞶。
諸王太妃、妃、諸長公主、公主、封君,金印龜鈕,紫綬,八十首佩山玄玉, 獸頭鞶。
開國公、侯太夫人,銀印珪鈕,青綬,八十首佩水蒼玉,獸頭鞶。
公主、三夫人,大手髻,七鈿蔽髻。九嬪及公夫人,五鈿;世婦,三鈿。其長 公主得有步搖。公主、封君已上,皆帶綬。以彩組為緄帶,各以其綬色。金辟邪, 首為帶玦。
公、特進(jìn)、列侯、卿、校、中二千石夫人,紺繒幗,黃金龍首銜白珠,魚須擿, 長一尺,為簪珥。入廟佐祭者,皁絹上下,助蠶者,縹絹上下,皆深衣制,緣自二 千石夫人已上至皇后,皆以蠶衣為朝服。
自晉左遷,中原禮儀多缺。后魏天興六年,詔有司始制冠冕,各依品秩,以示 等差,然未能皆得舊制。至太和中,方考故實(shí),正定前謬,更造衣冠,尚不能周洽。 及至熙平二年,太傅、清河王懌、黃門侍郎韋廷祥等,奏定五時朝服,準(zhǔn)漢故事, 五郊衣幘,各如方色焉。及后齊因之。河清中,改易舊物,著令定制云。
乘輿,平冕,黑介幘,垂白珠十二旒,飾以五采玉,以組為纓,色如其綬,黈 纊,玉笄。白玉璽,黃赤綬,五采,黃赤縹綠紺,純黃質(zhì),長二丈九尺,五百首, 廣一尺二寸。小綬長三尺二寸,與綬同采,而首半之。袞服,皁衣,絳裳,裳前三 幅,后四幅,織成為之,十二章,緣絳中單,織成緄帶,硃紱,佩白玉,帶鹿盧劍, 絳袴襪,赤舄。未加元服,則空頂介幘。又有通天金博山冠,則絳紗袍,皁緣中單。 其五時服,則五色介幘,進(jìn)賢五梁冠,五色紗袍。又有遠(yuǎn)游五梁冠,并不通于下。 四時祭廟、圓丘、方澤、明堂、五郊、封禪、大雩、出宮行事、正旦受朝及臨軒拜 王公,皆服袞冕之服。還宮及齋,則服通天冠。籍田則冠冕,璪十二旒,佩蒼玉, 黃綬,青帶,青襪,青舄。拜陵則黑介幘,白紗單衣。釋奠則服通天金博山冠,玄 紗袍。春分朝日,則青紗朝服,青舄,秋分夕月,則白紗朝服,緗舄,俱冠五梁進(jìn) 賢冠。合朔,服通天金博山冠,絳紗袍。季秋講武、出征告廟,冠武弁,黃金附蟬, 左貂。祃類宜社,武弁,硃衣。纂嚴(yán)升殿,服通天金博山冠,絳紗袍。入溫、涼室, 冠武弁,右貂附蟬,絳紗服。征還飲至,服通天冠。廟中遣上將,則袞冕,還宮則 通天金博山冠。賞祖罰社,則武弁,左貂附蟬。元日、冬至大小會,皆通天金博山 冠。四時畋、出宮,服通天冠,并赤舄。明堂則五時俱通天冠,各以其色服。東、 西堂舉哀,服白帢。
天子六璽:文曰“皇帝行璽”,封常行詔敕則用之?!盎实壑t”,賜諸王書 則用之?!盎实坌怒t”,下銅獸符,發(fā)諸州征鎮(zhèn)兵,下竹使符,拜代征召諸州刺史, 則用之。并白玉為之,方一寸二分,螭獸鈕。“天子行璽”,封拜外國則用之。 “天子之璽”,賜諸外國書則用之?!疤熳有怒t”,發(fā)兵外國,若征召外國,及有 事鬼神,則用之。并黃金為之,方一寸二分,螭獸鈕。又有傳國璽,白玉為之,方 四寸,螭獸鈕,上交五蟠螭,隱起鳥篆書。文曰“受天之命,皇帝壽昌”,凡八字。 在六璽外,唯封禪以封石函。又有督攝萬機(jī)印一鈕,以木為之,長一尺二寸,廣二 寸五分。背上為鼻鈕,鈕長九寸,厚一寸,廣七分。腹下隱起篆書為“督攝萬機(jī)”, 凡四字。此印常在內(nèi),唯以印籍縫。用則左戶郎中、度支尚書奏取,印訖輸內(nèi)。
皇太子平冕,黑介幘,垂白珠九旒,飾以三采玉,以組為纓,色如其綬,金璽, 硃綬,四采,赤黃縹紺。綬硃質(zhì),長二丈一尺,三百二十首,廣九寸。小綬長三尺 二寸,與綬同色,而首半之。袞服,同乘輿而九章,絳紱,佩瑜玉,玉具劍、火珠 標(biāo)首,絳袴襪,赤舄。非謁廟則不服。未加元服,則空頂黑介幘,雙童髻,雙玉導(dǎo)。 中舍人執(zhí)遠(yuǎn)游冠以從。其遠(yuǎn)游三梁冠,黑介幘,翠緌纓,絳紗袍,皁緣中單,黑舄。 大朝所服,亦服進(jìn)賢三梁冠,黑介幘,皁朝服,絳緣中單,玄舄。為宮臣舉哀,白 帢,單衣,烏皮履。未加元服,則素服。
皇太子璽,黃金為之,方一寸,龜鈕,文曰“皇太子璽”。宮中大事用璽,小 事用門下典書坊印。
諸公卿平冕,黑介幘,青珠為旒,上公九,三公八,諸卿六,以組為纓,色如 其綬。衣皆玄上纁下。三公山龍八章,降皇太子一等,九卿藻火六章,唯郊祀天地 宗廟服之。
遠(yuǎn)游三梁,諸王所服。其未冠,則空頂黑介幘。開國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及五 等散爵未冠者,通如之。
進(jìn)賢冠,文官二品已上,并三梁,四品已上,并兩梁,五品已下,流外九品已 上,皆一梁。致事者,通著委貌冠。主兵官及侍臣,通著武弁。侍臣加貂珰。御史、 大理著法冠。諸謁者、太子中導(dǎo)客舍人,著高山冠。宮門仆射、殿門吏、亭長、太 子率更寺、宮門督、太子內(nèi)坊察非吏、諸門吏等,皆著卻非冠。羽林、武賁,著鹖 冠。錄令已下,尚書以上,著納言幘。又有赤幘,卑賤者所服。救日蝕,文武官皆 免冠,著赤介幘,對朝服。賤者平巾,赤幘,示威武,以助于陽也。止雨亦服之。 請雨則服緗幘,東耕則服青幘,庖人則服綠幘。
印綬,二品已上,并金章,紫綬;三品銀章,青綬;三品已上,凡是五省官及 中侍中省,皆為印,不為章。四品得印者,銀印,青綬;五品、六品得印者,銅印, 墨綬,四品已下,凡是開國子、男及五等散品名號侯,皆為銀章,不為印。七品、 八品、九品得印者,銅印,黃綬。金銀章印及銅印,并方一寸,皆龜鈕。東西南北 四籓諸國王章,上籓用中金,中籓用下金,下籓用銀,并方寸,龜鈕。佐官唯公府 長史、尚書二丞,給印綬。六品已下,九品已上,唯當(dāng)曹為官長者給印。余自非長 官,雖位尊,并不給。
諸王纁硃綬,四采,赤黃縹紺,純硃質(zhì),纁文織,長二丈一尺,二百四十首, 廣九寸。開國郡縣公、散郡縣公,玄硃綬,四采,玄赤縹紺,硃質(zhì),玄文織,長一 丈八尺,百八十首,廣八寸。開國縣侯伯、散縣侯伯,青硃綬,四采,青赤白縹, 硃質(zhì),青文織,長一丈六尺,百四十首,廣七寸。開國縣子男、散縣子男、名號侯、 開國鄉(xiāng)男,素硃綬,三采,青赤白,硃質(zhì),白文織,長一丈四尺,百二十首,廣六 寸。一品、二品,紫綬,三采,紫黃赤,純紫質(zhì),長一丈八尺,百八十首,廣八寸。 三品、四品,青綬,三采,青白紅,純青質(zhì),長一丈六尺,百四十首,廣七寸。五 品、六品,墨綬,二采,青紺,純紺質(zhì),長一丈四尺,百首,廣六寸。七品、八品、 九品,黃綬,二采,黃白,純黃質(zhì),長一丈二尺,六十首,廣五寸。官品從第二已 上,小綬間得施玉環(huán)。凡綬,先合單紡為一絲,絲四為一扶,扶五為一首,首五成 一文。采純?yōu)橘|(zhì)。首多者絲細(xì),首少者絲粗。官有綬者,則有紛,皆長八尺,廣三 寸,各隨綬色。若服朝服則佩綬,服公服則佩紛。官無綬者,不合佩紛。
鞶囊,二品已上金縷,三品金銀縷,四品銀縷,五品、六品彩縷,七、八、九 品彩縷,獸爪鞶。官無印綬者,并不合佩鞶囊及爪。
一品,玉具劍,佩山玄玉。二品,金裝劍,佩水蒼玉。三品及開國子男、五等 散品名號侯雖四、五品,并銀裝劍,佩水蒼玉。侍中已下,通直郎已上,陪位則像 劍。帶真劍者,入宗廟及升殿,若在仗內(nèi),皆解劍。一品及散郡公、開國公侯伯, 皆雙佩。二品、三品及開國子男、五等散品名號侯,皆雙佩。綬亦如之。
百官朝服公服,皆執(zhí)手板。尚書錄令、仆射、吏部尚書,手板頭復(fù)有白筆,以 紫皮裹之,名曰笏。朝服綴紫荷,錄令、左仆射左荷,右仆射、吏部尚書右荷。七 品已上文官朝服,皆簪白筆。正王公侯伯子男、卿尹及武職,并不簪。朝服,冠、 幘各一,絳紗單衣,白紗中單,皁領(lǐng)袖,皁襈,革帶,曲領(lǐng),方心,蔽膝,白筆、 舄、襪,兩綬,劍佩,簪導(dǎo),鉤灊,為具服。七品已上服也。公服,冠、幘,紗單 衣,深衣,革帶,假帶,履襪,鉤灊,謂之從省服。八品已下,流外四品已上服也。
流外五品已下,九品已上,皆著褠衣為公服。
皇后璽、綬、佩同乘輿,假髻,步搖,十二鈿,八雀九華。助祭朝會以袆衣, 祠郊禖以褕狄,小宴以闕狄,親蠶以鞠衣,禮見皇帝以展衣,宴居以褖衣。六服俱 有蔽膝、織成緄帶。皇太后、皇后璽,并以白玉為之,方一寸二分,螭獸鈕,文各 如其號。璽不行用,有令,則太后以宮名衛(wèi)尉印,皇后則以長秋印。
內(nèi)外命婦從五品已上,蔽髻,唯以鈿數(shù)花釵多少為品秩。二品已上金玉飾,三 品已下金飾。內(nèi)命婦、左右昭儀、三夫人視一品,假髻,九鈿,金章,紫綬,服褕 翟,雙佩山玄玉。九嬪視三品,五鈿蔽髻,銀章,青綬,服鞠衣,佩水蒼玉。世婦 視四品,三鈿,銀印,青綬,服展衣,無佩。八十一御女視五品,一鈿,銅印,墨 綬,服褖衣。又有宮人女官服制,第二品七鈿蔽髻,服闕翟;三品五鈿,鞠衣;四 品三鈿,展衣;五品一鈿,褖衣;六品褖衣;七品青紗公服。俱大首髻。八品、九 品,俱青紗公服,偏髾髻。
皇太子妃璽、綬、佩同皇太子,假髻,步搖,九鈿,服褕翟。從蠶則青紗公服。
皇太子妃璽,以黃金,方一寸,龜鈕,文曰“皇太子妃之璽”。若有封書,則 用內(nèi)坊印。
郡長公主、公主、王國太妃、妃,纁硃綬,髻章服佩同內(nèi)命婦一品??らL君七 鈿蔽髻,玄硃綬,闕翟,章佩與公主同??ぞ⒖h主,佩水蒼玉,余與郡長君同。 太子良娣視九嬪服??h主青硃綬,余與良娣同。女侍中五鈿,假金印、紫綬,服鞠 衣,佩水蒼玉。縣君銀章,青硃綬,余與女侍中同。太子孺人同世婦。太子家人子 同御女。鄉(xiāng)主、鄉(xiāng)君,素硃綬,佩水蒼玉,余與御女同。外命婦章印綬佩,皆如其 夫。若夫假章印綬佩,妻則不假。一品、二品,七鈿蔽髻,服闕翟。三品五鈿,服 鞠衣。四品三鈿,服展衣。五品一鈿,服褖衣。內(nèi)外命婦、宮人女官從蠶,則各依 品次,還著蔽髻,皆服青紗公服。如外命婦,綬帶鞶囊,皆準(zhǔn)其夫公服之例。百官 之母詔加太夫人者,朝服公服,各與其命婦服同。
后周設(shè)司服之官,掌皇帝十二服。祀昊天上帝,則蒼衣蒼冕;祀東方上帝及朝 日,則青衣青冕;祀南方上帝,則硃衣硃冕;祭皇地祇、祀中央上帝,則黃衣黃冕; 祀西方上帝及夕月,則素衣素冕;祀北方上帝,祭神州、社稷,則玄衣玄冕;享先 皇、加元服、納后、朝諸侯,則象衣象冕。十有二章,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六章在衣, 火宗彝藻粉米黼黻六章在裳,凡十二等。享諸先帝、大貞于龜、食三老五更、享諸 侯、耕籍,則服袞冕,自龍已下,凡九章十二等。宗彝已下五章在衣,藻、火已下 四章在裳,衣重宗彝。祀星辰、祭四望、視朔、大射、饗群臣、巡犧牲、養(yǎng)國老, 則服山冕,八章十二等。衣裳各四章,衣重火與宗彝。群祀、視朝、臨太學(xué)、入道 法門、宴諸侯與群臣及燕射、養(yǎng)庶老、適諸侯家,則服冕,七章十二等。衣三章, 裳四章,衣重三章。袞、山、三冕,皆裳重黼黻,俱十有二等。通以升龍為領(lǐng)褾。 冕通十有二旒。巡兵即戎,則服韋弁,謂以韎韋為弁,又以為裳衣也。田獵行鄉(xiāng)畿, 則服皮弁,謂以鹿子皮為弁,白布衣而素裳也。皇帝兇服斬衰。父母之喪上下達(dá)其 吊服,錫衰以哭三公,緦衰以哭諸侯,皆十五升抽其半。錫者,浣其布,不浣其縷, 哀在內(nèi),緦者皆素弁,如爵弁之?dāng)?shù)環(huán)绖。一服纏绖。凡大疫、大荒、大災(zāi)則素服縞 冠。凡疫病、荒饑、年災(zāi)水旱也。
諸公之服九:一曰方冕。二曰袞冕,九章,宗彝已上五章在衣,藻已下四章在 裳。三曰山冕,八章,衣裳各四章,衣重宗彝,為九等。四曰冕,七章,衣三章, 裳四章,衣重火與宗彝。五曰火冕,六章,衣裳各三章,衣重宗彝及藻,裳重黻。 六曰毳冕,五章,衣三章,裳二章,衣重藻粉米,裳重黼黻。山冕已下俱九等,皆 以山為領(lǐng)褾,冕俱九旒。七曰韋弁。八曰皮弁。九曰玄冠。
諸侯服,自方冕而下八,無袞冕。山冕八章,衣裳各四章。冕七章,衣三章, 裳四章,衣重宗彝?;鹈崃?,衣裳各三章,衣重藻,裳重黻。毳冕五章,衣三章, 裳二章,衣重粉米,裳重黼黻?,济嵋严戮惆说龋砸匀A蟲為領(lǐng)褾。冕俱八旒。
諸伯服,自方冕而下七,又無山冕?,济崞哒拢氯?,裳四章?;鹈崃?, 衣裳各三章,裳重黻。毳冕五章,衣三章,裳二章,裳重黼黻。火冕已下俱七等, 皆以火為領(lǐng)褾。冕俱七旒。
諸子服,自方冕而下六,又無冕。火冕六章,衣裳各三章。毳冕五章,衣三 章,裳二章,裳重黻。毳冕已下俱六等,皆以宗彝為領(lǐng)褾。冕俱六旒。
諸男服,自方冕而下五,又無火冕。毳冕五章,衣三章,裳二章。以藻為領(lǐng)褾。 冕五旒。
三公之服九:一曰祀冕。二曰火冕,六章,衣裳各三章,衣重宗彝與藻,裳重 黻。三曰毳冕,五章,衣三章,裳二章,衣重藻與粉米,裳重黼黻。四曰藻冕,四 章,衣裳俱二章,衣重藻與粉米,裳重黼黻。五曰繡冕,三章,衣一章,裳二章, 衣重粉米,裳重黼黻。俱九等,皆以宗彝為領(lǐng)褾。六曰爵弁。七曰韋弁。八曰皮弁。 九曰玄冠。
三孤之服,自祀冕而下八,無火冕。毳冕五章,衣三章,裳二章,衣重粉米, 裳重黼黻。藻冕四章,衣裳各二章,衣重藻與粉米,裳重黼黻,俱八等,皆以藻為 領(lǐng)褾。繡冕三章,衣一章,裳二章,衣重粉米,裳重黼黻,為八等。
公卿之服,自祀冕而下七,又無毳冕。藻冕四章,衣裳各二章,衣重粉米,裳 重黼黻,為七等,皆以粉米為領(lǐng)褾,各七。繡冕三章,衣一章,裳二章,衣重粉米, 裳重黼黻,為七等。
上大夫之服,自祀冕而下六,又無藻冕。繡冕三章,衣一章,裳二章,衣重粉 米,裳重黼,為六等。
中大夫之服,自祀冕而下五,又無皮弁。繡冕三章,衣一章,裳二章,衣重粉 米,為五等。
下大夫之服,自祀冕而下四,又無爵弁。繡冕三章,衣一章,裳二章,衣重粉 米,為四等。
士之服三:一曰祀弁,二曰爵弁,三曰玄冠。玄冠皆玄衣。其裳,上士以玄, 中士以黃,下士雜裳,謂前玄后黃也。庶士之服一:玄冠。庶士,庶人在官,府史 之屬。其服緇衣裳。
后令文武俱著常服,冠形如魏帢,無簪有纓。其兇服皆與庶人同。其吊服,諸 侯于其卿大夫,錫衰;同姓,緦衰;于士,疑衰。其當(dāng)事則弁绖,否則皮弁。公孤 卿大夫之吊服,錫衰弁绖,皮弁亦如之。士之吊服,疑衰素裳,當(dāng)事弁绖,否則徒 弁。
皇后衣十二等。其翟衣六,從皇帝祀郊禖,享先皇,朝皇太后,則服翚衣。素 質(zhì),五色。祭陰社,朝命婦,則服騑衣。青質(zhì),五色。祭群小祀,受獻(xiàn)繭,則服 衣。赤色采桑則服鳪衣。黃色從皇帝見賓客,聽女教,則服鵫衣。白色食命婦,歸 寧,則服衣。玄色俱十有二等,以翚雉為領(lǐng)褾,各有二。臨婦學(xué)及法道門,燕命婦, 有時見命婦,則蒼衣。春齋及祭還,則青衣。夏齋及祭還,則硃衣。采桑齋及采桑 還,則黃衣。秋齋及祭還,則素衣。冬齋及祭還,則玄衣。自青衣而下,其領(lǐng)褾以 相生之色。
諸公夫人九服,其翟衣雉皆九等,俱以騑雉為領(lǐng)褾,各九。自騑衣已下五,曰 騑衣、衣、鳪衣、鵫衣、衣,并硃衣、黃衣、素衣、玄衣而九。自硃衣而下,其 領(lǐng)褾亦同用相生之色。
諸侯夫人,自而下八。其翟衣雉皆八等,俱以雉為領(lǐng)褾。無騑衣。
諸伯夫人,自鳪而下七。其翟衣雉皆七等,俱以鳪雉為領(lǐng)襟,又無鵫衣。
諸子夫人,自鵫而下六。其翟衣俱以鵫雉為領(lǐng)褾。又無鳪衣。
諸男夫人,自而下五。其翟衣雉皆五等,俱以雉為領(lǐng)褾。又無鳪衣。
三妃,三公夫人之服九:一曰鳪衣,二曰鵫衣、三曰衣,四曰青衣,五曰硃衣, 六曰黃衣,七曰素衣,八曰玄衣,九曰衣。似發(fā)華皆九樹。其雉衣亦皆九等,以 褾雉為領(lǐng)褾,各九。
三弋,三孤之內(nèi)子,自鵫衣而下八。雉衣皆八等,以鵫雉為領(lǐng)褾,各八。
六嬪,六卿之內(nèi)子,自衣而下七。雉衣皆七等,以雉為領(lǐng)褾,各七。
上媛,上大夫之孺人,自青衣而下六。
中媛,中大夫之孺人,自硃衣而下五。
下媛,下大夫之孺人,自黃衣而下四。
御婉士之婦人,自素衣而下三。
中宮六尚,緅衣。其色赤而微玄
諸命秩之服,曰公服,其余常服,曰私衣?;屎笕A皆有十二樹。諸侯之夫人, 亦皆以命數(shù)為之節(jié)。三妃,三公夫人已下,又各依其命。一命再命者,又俱以三為 節(jié)。
皇后及諸侯夫人之服,皆舄履。三妃,三公夫人已下,翟衣則舄,其余皆屨。 舄、履各如其裳之色。
皇后之兇服,斬衰、齊衰,降旁期已下吊服。為妃、嬪、三公之夫人、孤卿內(nèi) 子之喪,錫衰。錫者,十五升去其半。無事其縷,有事其布,哀在內(nèi)也。為諸侯夫 人之喪,緦衰。緦亦十五升去其半。有事其縷,無事其布,哀在外也。為媛、御婉 及大夫孺人、士之婦人之喪,疑衰。十四升,疑于吉。皆吉笄,無首。象笄,去首 飾。太陰虧則素服。蕩天下之陰事諸侯之夫人及三妃與三公之夫人已下兇事,則五 衰:自緦已上皆服之其吊,諸侯夫人于卿之內(nèi)子、大夫孺人,錫衰。于己之同姓之 臣,緦衰。于士之婦人,疑衰。皆吉笄,無首。其三妃已下及媛,三公夫人已下及 孺人,其吊服錫衰。御婉及士之婦人,吊服疑衰,疑衰同笄。九族已下皆骨笄
韠,皇帝三章,龍、火、山;諸侯二章,去龍;卿大夫一章,以山。皆織彩以 成之。
皇帝八璽,有神璽,有傳國璽,皆寶而不用。神璽明受之于天,傳國璽明受之 于運(yùn)?;实圬?fù)扆,則置神璽于筵前之右,置傳國璽于筵前之左。又有六璽。其一 “皇帝行璽”,封命諸侯及三公用之。其二“皇帝之璽”,與諸侯及三公書用之。 其三“皇帝信璽”,發(fā)諸夏之兵用之。其四“天子行璽”,封命蕃國之君用之。其 五“天子之璽”,與蕃國之君書用之。其六“天子信璽”,征蕃國之兵用之。六璽 皆白玉為之,方一寸五分,高寸,螭獸鈕。
皇后璽,文曰“皇后之璽”,白玉為之,方寸五分,高寸,麟鈕。
三公諸侯皆金印,方寸二分,高八分,龜鈕。七命已上銀,四命已上銅,皆龜 鈕。三命已上,銅印銅鼻。其方皆寸,其高六分,文曰“某公官之印”。
皇帝之組綬以蒼,以青,以硃,以黃,以白,以玄,以纁,以紅,以紫,以緅, 以碧,以綠,十有二色。諸公九色,自黃以下。諸侯八色,自白以下。諸伯七色, 自玄以下。諸子六色,自纁已下。諸男五色,自紅已下。三公之綬,如諸公。三孤 之綬,如諸侯。六卿之綬,如諸伯。上大夫之綬,如諸子。中大夫之綬,如諸男。 下大夫綬,自紫已下。士之綬,自緅已下。其璽印之綬,亦如之。
保定四年,百官始執(zhí)笏,常服上焉。宇文護(hù)始命袍加下襕。
宣帝即位,受朝于路門,初服通天冠,絳紗袍。群臣皆服漢魏衣冠。大象元年, 制冕二十四旒,衣服以二十四章為準(zhǔn)。二年下詔,天臺近侍及宿衛(wèi)之官,皆著五色 衣,以錦綺繢繡為緣,名曰品色衣。有大禮則服冕。內(nèi)外命婦皆執(zhí)笏,其拜俯伏方 興。
『上一章』『隋書章節(jié)目錄』 『下一章』
相關(guān)翻譯
相關(guān)賞析
版權(quán)聲明:本文內(nèi)容由網(wǎng)友上傳(或整理自網(wǎng)絡(luò)),原作者已無法考證,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。古詩文網(wǎng)免費(fèi)發(fā)布僅供學(xué)習(xí)參考,其觀點(diǎn)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轉(zhuǎn)載請注明:原文鏈接 | http://jydlqc.cn/bookview/7200.html
熱門詩詞
- 浣溪沙(漫興作) [辛棄疾]
- 五洲夜發(fā) [陰鏗]
- 鴛湖曲 [吳偉業(yè)]
- 好事近(青陽道中見梅花。是日微風(fēng),花已有落者) [周紫芝]
- 高士詠。顏歜 [吳筠]
- 浪淘沙(琴) [李之儀]
- 臨江仙(壁上紅旗飄落照) [毛澤東]
古文典籍
- 「詩經(jīng)」
- 「論語」
- 「史記」
- 「周易」
- 「易傳」
- 「左傳」
- 「大學(xué)」
- 「中庸」
- 「尚書」
- 「禮記」
- 「周禮」
- 「孟子」
- 「老子」
- 「吳子」
- 「荀子」
- 「莊子」
- 「墨子」
- 「管子」
- 「列子」
- 「宋書」
- 「漢書」
- 「晉書」
- 「素書」
- 「儀禮」
- 「周書」
- 「梁書」
- 「隋書」
- 「陳書」
- 「魏書」
- 「孝經(jīng)」
- 「將苑」
- 「南齊書」
- 「北齊書」
- 「新唐書」
- 「后漢書」
- 「南史」
- 「司馬法」
- 「水經(jīng)注」
- 「商君書」
- 「尉繚子」
- 「北史」
- 「逸周書」
- 「舊唐書」
- 「三字經(jīng)」
- 「淮南子」
- 「六韜」
- 「鬼谷子」
- 「三國志」
- 「千字文」
- 「傷寒論」
- 「反經(jīng)」
- 「百家姓」
- 「菜根譚」
- 「弟子規(guī)」
- 「金剛經(jīng)」
- 「論衡」
- 「韓非子」
- 「山海經(jīng)」
- 「戰(zhàn)國策」
- 「地藏經(jīng)」
- 「冰鑒」
- 「圍爐夜話」
- 「六祖壇經(jīng)」
- 「睡虎地秦墓竹簡」
- 「資治通鑒」
- 「續(xù)資治通鑒」
- 「夢溪筆談」
- 「舊五代史」
- 「文昌孝經(jīng)」
- 「四十二章經(jīng)」
- 「呂氏春秋」
- 「了凡四訓(xùn)」
- 「三十六計」
- 「徐霞客游記」
- 「黃帝內(nèi)經(jīng)」
- 「黃帝四經(jīng)」
- 「孫子兵法」
- 「孫臏兵法」
- 「本草綱目」
- 「孔子家語」
- 「世說新語」
- 「貞觀政要」
- 「顏氏家訓(xùn)」
- 「容齋隨筆」
- 「文心雕龍」
- 「農(nóng)桑輯要」
- 「搜神記」
熱門名句
- 今人不見古時月,今月曾經(jīng)照古人
- 白云初下天山外,浮云直向五原間
- 息徒蘭圃,秣馬華山
- 人情已厭南中苦,鴻雁那從北地來
- 只在此山中,云深不知處
- 鄉(xiāng)夢不曾休,惹甚閑愁忠州過了又涪州
- 掩柴扉,謝他梅竹伴我冷書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