袁黃生平
-
初入朝廷 明嘉靖四十四年(1565),知縣辟書院,令高材生從袁受經(jīng)學。萬歷五年(1577)會試,初擬取第一,因策論違逆主試官而落第。后更名黃。十四年中進士,為萬歷初嘉興府三名家之一。奉命清核蘇松錢糧,上《賦役議》,又請減免額外加征米銀10余條款,被豪紳所阻而作罷。任河北寶坻知縣,時該縣賦役倍于他縣,積欠糧賦達萬石,袁黃上條陳請減免舊額,建議由會通河水運皇木代替車運,朝廷允準。于是寶坻(今天津市寶坻區(qū))得以減免舊賦,革除運木重夫、重馬、采石及箭手諸勞役。袁黃還下令疏浚河道,植樹挖沙,筑堤開渠,墾荒種植,成績斐然。時薊鎮(zhèn)諸主、客軍近20萬,年例銀及屯田民運各項開支計150萬兩,巡撫因袁黃通曉邊疆事宜,遂召之共議大計,乃獻革養(yǎng)軍虛費、汰臺兵冗員等十策。
入軍 萬歷二十年(1592),調(diào)任兵部職方主事,適日本侵略朝鮮,朝廷大舉東征,薊遼經(jīng)略宋應昌上疏請袁黃到軍營贊劃,與劉黃裳浮海渡鴨綠江。平壤戰(zhàn)役時,提督李如松以誘兵迎戰(zhàn)日軍獲勝,袁黃禁止李部下諸將割首級報功,李深為惱恨而引兵東去,派袁黃守平壤,不增撥一兵一卒。后突遇日軍攻城,袁黃率領(lǐng)部下及3000名朝鮮兵擊退之。不久,李如松兵敗碧蹄館,兵部尚書石星主張撥款議和,袁黃上書提出將驕應罷兵。提督李如松誣袁黃以十大罪狀,袁黃遂罷歸家居,閉戶著書。卒年74歲。天啟元年(1621),吏部尚書趙南星追敘袁黃東征功勛,贈尚寶司少卿。清乾隆二年(1737)入祀魏塘書院六賢祠,浙江巡撫納蘭常安撰《祠堂記》,贊袁黃“揮擊閹豎,九死不悔”。
著述 有:《祈嗣真詮》、《皇都水利考》、《評注八代文宗》、《春秋義例》、《論語箋疏》、《袁氏易傳》、《史記定本》、《袁氏政書》、《兩行齋集》、《寶坻勸農(nóng)書》、《袁了凡家訓》、《袁了凡綱鑒》、《群書備考》、《石經(jīng)大學解》、《歷法新書》、《中庸疏意》、《攝生三要》等?! 』蛟涣朔采錇?533-1606,或1546-1618。其壽74或確。
- 袁黃 袁黃 初名表,字坤儀,號了凡。袁黃是(浙江嘉善人,又有資料稱其為江蘇吳江人)。據(jù)日本學者酒井忠夫考證,袁家祖居嘉興陶莊(明代并入嘉善縣),元末時家境富足。明初,因燕王朱棣奪取皇位,發(fā)生“靖難之役”,袁家因與反對燕王的人有交往,而受到牽連被抄家。袁了凡的曾祖的父親幸免于被捕,開始四處奔走逃亡,后定居于江蘇吳江。少即聰穎敏悟,卓有異才,對天文、術(shù)數(shù)、水利、兵書、政事、醫(yī)藥等無不研究,補諸生。明嘉靖四十四年(1565)知縣辟書院,令高材生從其受業(yè)。萬歷五年(1577)會試,因策論違主試官意而落第。
作者介紹
版權(quán)聲明:本文內(nèi)容由網(wǎng)友上傳(或整理自網(wǎng)絡(luò)),原作者已無法考證,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。古詩文網(wǎng)免費發(fā)布僅供學習參考,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轉(zhuǎn)載請注明:原文鏈接 | http://jydlqc.cn/wenzhang/1122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