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國志_吳書孫破虜討逆?zhèn)髯g文
-
查閱典籍:《三國志》——「三國志·吳書孫破虜討逆?zhèn)鳌?/a>原文
?。▽O堅傳)
孫堅傳,孫堅,字文臺,吳郡富春人,孫武的后代。他年輕時做過縣吏。
十七歲那年,他與父親一同坐船到錢塘,正碰上海盜胡玉等,從匏里上岸搶掠商人錢財后,在岸上分贓,來往行人都不敢行近,過路船只也不敢前行。孫堅對其父說:“這些強盜可以捉拿住,請讓我去干?!彼母赣H說:“這種事不是你能干得了的?!睂O堅當即拿起刀上了岸,用手東指西指的,就像在分派幾股隊伍去包圍強盜的樣子。那些盜人見他如此情形,以為是官兵來捕捉他們,嚇得趕緊扔掉搶來的錢財四散而逃。孫堅緊追上去,砍下一個強盜的腦袋帶轉(zhuǎn)來,他的父親對此大為驚訝。自此孫堅聲名大振,州府召他為假尉。
熹平元年(172),會稽郡賊人許昌在句章縣謀反,自稱為陽明皇帝,與他的兒子許韶煽動起周圍各縣,共招集幾萬人。孫堅以郡司馬的身份召募精兵,共得千余人。與州郡共同合作討伐并消滅了許昌。刺史臧旻上奏羅列孫堅的功績,皇帝下詔任命孫堅為鹽瀆丞,幾年后改為盱眙縣丞,后又改任下邳縣丞。紅潮網(wǎng)
中平元年(184),黃巾軍首領(lǐng)張角在魏郡發(fā)動起義,假托自己受神靈保佑,派遣八人前往青、徐、幽、冀、荊、揚、兗、豫八州宣揚太平道來教化民眾。而各州暗中互相串連,自稱黃天泰平。三月初五,三十六方一同舉起義旗,天下百姓紛紛響應,焚郡燒縣,斬官殺吏。漢朝廷派遣車騎將軍皇甫嵩、中郎將朱俊,領(lǐng)兵征討。朱俊上表請派任孫堅為佐軍司馬,自在家鄉(xiāng)起,一直跟隨孫堅多年的,當時在下邳的青年們都自愿隨他去從軍戰(zhàn)斗。孫堅又招募各路商人及淮河、泗水一帶的精兵一千多名,與朱俊協(xié)力奮戰(zhàn),所向無敵。汝、潁一帶的起義軍戰(zhàn)斗失利,逃至宛城堅守。孫堅獨當一面,身先士卒,登上城墻,眾兵卒蜂擁而上,大破起義軍。朱俊將孫堅作戰(zhàn)行為奏明朝廷,詔命孫堅為別部司馬。邊章、韓遂在涼州作亂,中郎將董卓征御無功。
中平三年(186),朝廷派司空張溫代行車騎將軍職權(quán),西往討伐邊章等。張溫上表請派孫堅參與軍事,屯守長安。張溫以詔書召見董卓,董卓過了好久才來見張溫。張溫責備董卓,董卓回話很不客氣。孫堅當時也在座,向前與張溫耳語說:“董卓不害怕自己有罪反而出言狂妄,應當以不按時應召前來之罪,按軍法殺掉他?!睆垳卣f:“董卓一向在隴、蜀一帶享有威名,現(xiàn)在殺掉他,西進討伐沒有依靠了?!睂O堅說:“您親領(lǐng)皇家軍隊,威震天下,還依賴什么董卓?看董卓今天的談話,并不想聽您的,輕上無禮,是第一條罪狀。邊章、韓遂胡作非為已一年多,應當及時進討,而董卓反說不可,沮喪軍心,疑惑將士,是第二條罪狀。董卓接受重任而毫無戰(zhàn)功,召其前來又滯緩不前,反倒狂妄自傲,是第三條罪狀。古代名將,帶兵臨陣,無不果斷地斬處違犯軍紀者,來顯揚威嚴,故此有了穰苴斬莊賈、魏絳殺楊干的事?,F(xiàn)在您對董卓留情,不立即斬殺,如此必然使軍威受到損虧?!睆垳夭蝗绦膱?zhí)行軍法,于是就說:“你暫時先回營,免得董卓會懷疑你。”孫堅于是起身離去。邊章、韓遂聽說大兵壓境,其黨徒紛紛離散,都請求投降。軍隊班師后,朝廷議事大臣們認為軍隊并未與敵交戰(zhàn),不能判功論賞,然而他們聽說孫堅指陳董卓三大罪狀,勸張溫斬殺董卓,無不嘆息。孫堅被任為議郎。其時長沙賊寇區(qū)星自稱將軍,聚眾萬余人,圍攻長沙城邑,于是朝廷任命孫堅為長沙太守。
孫堅到長沙后親率將士,擬定進攻計劃,不及一月,就擊破區(qū)星等人眾。周朝、郭石也率領(lǐng)徒眾在零陵、桂陽等地起事,與區(qū)星相呼應。于是孫堅越境追尋討伐,三郡全都得以安定。漢朝廷根據(jù)孫堅前后建立的功績,封他為烏程侯。漢靈帝死后,董卓獨專朝政,橫行霸道于京城。各州郡都興起義兵,要討伐董卓。孫堅也舉兵響應。荊州刺史王睿又素日待孫堅無禮,孫堅過荊州時順道殺了他。軍至南陽,隊伍發(fā)展到幾萬人。南陽太守張咨聽說孫堅軍已到,泰然自若。孫堅以牛、酒向張咨獻禮,張咨次日也回訪酬答孫堅。飲酒正酣暢時,長沙主簿進來對孫堅說:“前有文書傳給南陽太守,但至今道路尚未修整,軍用錢糧尚未備足,請將他逮捕交付主簿問個明白。”張咨恐懼,打算離開,但兵士圍立四周不能出走。過了一會兒,長沙主簿又進來告知孫堅:“南陽太守故意拖延義兵,使之不能及時討伐賊寇,請將他逮捕按軍法處置?!庇谑前褟堊赏贤婇T外斬首。南陽郡城震驚萬分,義兵的要求都得到了滿足。孫堅兵進魯陽,與袁術(shù)相見。袁術(shù)上表推薦孫堅為破虜將軍,兼豫州刺史。于是孫堅駐守魯陽城整頓軍隊。當要進軍討伐董卓時,孫堅派長史公仇稱為從事,領(lǐng)兵回州督辦軍糧。孫堅在城東門外裝飾帳幔,設(shè)宴給公仇稱餞行,諸將及其下屬都會聚席間。董卓這時派遣步兵、騎兵數(shù)萬人來迎擊孫堅,有數(shù)十名輕騎兵先到。孫堅正飲酒談笑,命令部隊整頓軍陣,不得妄動。隨后騎兵漸漸地多起來,孫堅才慢慢離座帶領(lǐng)大家入城,于是對身邊人說:“剛才我之所以不立即起身,是怕兵士混亂擁擠,諸位不能進城來?!倍康能婈犚妼O堅的兵士頗為嚴整,于是不敢攻城,就退了兵。孫堅移軍駐扎梁郡東,受到了董卓軍隊的猛烈攻擊,孫堅與幾十個騎兵突圍而去,孫堅經(jīng)常戴著紅色包頭巾,這時便脫下頭巾令親近將領(lǐng)祖茂戴上。董卓的騎兵爭著追趕祖茂,所以孫堅揀小路逃脫。祖茂被追得走投無路,于是下馬把頭巾放在墳墓間的燒柱上,自己潛伏在草叢中。董卓騎兵望見,便將燒柱包圍了好幾層,等到走近看時,才發(fā)現(xiàn)是根柱子,于是離去。孫堅再收集自己的軍隊,在陽人這個地方與董卓軍隊交戰(zhàn),將董卓軍隊打得大敗,并將其都督華雄等斬首。這時,有人在袁術(shù)面前撥弄孫堅的是非,袁術(shù)對孫堅起了疑心,便不給他送運軍糧。陽人距魯陽一百多里地,孫堅連夜馳見袁術(shù),他用刀劃著地對袁術(shù)說:“我所以如此獻身不顧,上為國家討伐逆賊,下為將軍報家門私仇。我孫堅與董卓并無刻骨仇恨,而將軍您卻聽信小人撥弄之言,居然對我起懷疑!”袁術(shù)對孫堅頓時恭敬起來,并很不自在,當即調(diào)發(fā)軍糧。孫堅返回駐地。
董卓害怕孫堅勇猛激壯,于是派將軍李莈等前來請求孫堅和親,讓孫堅列出要任刺史、郡守的子弟的名單,答允上表任用他們。孫堅說:“董卓大逆不道,蕩覆王室,如今不誅其三族,示眾全國,我死也不瞑目,難道還要與他和親嗎?”再次進兵大谷關(guān),直抵洛陽九十里外之地。董卓立即遷都往西入函谷關(guān),焚燒了洛邑。孫堅于是前進到雒地,修復各座皇陵,將董卓所挖掘的墳墓填充好。完事之后,引軍返回,再次駐扎魯陽。
初平三年(192),袁術(shù)派孫堅出征荊州攻打劉表。劉表派黃祖在樊、鄧一帶迎擊。孫堅擊敗黃祖,追過漢水,于是包圍了襄陽,孫堅單身匹馬登上峴山,被黃祖的軍士用箭射死。孫堅的侄兒孫賁,率領(lǐng)將士投奔袁術(shù),袁術(shù)又上表,推薦孫賁為豫州刺史。孫堅有四個兒子:孫策、孫權(quán)、孫翊、孫匡。孫權(quán)稱帝登基后,追謚孫堅為“武烈皇帝”。孫策傳孫策,字伯符。孫堅當初興義兵,孫策領(lǐng)著母親遷往舒縣居住,與周瑜結(jié)為好友,招納會聚了很多上流社會人物,江、淮一帶的人都投奔他。孫堅死后,孫策將他歸葬曲阿。自己于是渡江居住在江都。徐州牧陶謙忌恨孫策。孫策的舅父吳景,當時任丹楊太守,孫策于是帶著母親遷居曲阿,與呂范、孫河一起投靠吳景,并依賴吳景召募得數(shù)百人。
興平元年(194),孫策前往跟隨袁術(shù)。袁術(shù)認識到孫策非同一般之人,便將孫堅的部隊交還孫策。太傅馬日石單執(zhí)符節(jié)安撫關(guān)東,在壽春以禮征召孫策,上表奏請任孫策為懷義校尉,袁術(shù)的大將喬蕤、張勛都傾心敬重孫策。袁術(shù)常常嘆息說:“如果我袁術(shù)有孫郎這樣的兒子,死也瞑目無憾??!”孫策有個騎兵犯了罪,逃進了袁術(shù)的軍營,藏躲在馬廄中,孫策派人前往殺掉他。過后,他又前往袁術(shù)處賠禮請罪。袁術(shù)說:“兵士叛變,理當共同懲處,有什么可請罪的呢?”從此軍中更加敬畏孫策。袁術(shù)當初答允讓孫策任九江太守,過后改用丹楊人陳紀。后來袁術(shù)準備攻打徐州,向廬江太守陸康求派軍糧三萬斛。陸康不給,袁術(shù)大怒。孫策以前曾求見過陸康,陸康不見,只讓自己的主簿接待他。孫策因此對陸康懷有恨心。袁術(shù)派孫策攻打陸康,對孫策說:“先前我錯用陳紀,常恨我的本意未能兌現(xiàn)。如今你如果能抓獲陸康,廬江就真正屬于你所有了?!睂O策攻打陸康,打敗了他,袁術(shù)再次任用他過去的下屬劉勛為廬江太守,孫策更為失望。
起先,劉繇為揚州刺史,州府原來設(shè)在壽春。袁術(shù)已占領(lǐng)壽春,劉繇于是渡江以曲阿為州府治所。此時,吳景尚在丹楊,孫策的堂兄孫賁又是丹楊都尉,劉繇到后,把他們都攆走了。吳景、孫賁退居歷陽。劉繇派樊能、于麋東往駐扎橫江津,張英駐扎當利口,以抵御袁術(shù)。袁術(shù)任用自己過去的下屬瑯王牙人惠衢為揚州刺史,又任用吳景為督軍中郎將,與孫賁共同領(lǐng)兵進擊張英等,一連幾年都未能攻克。孫策于是勸說袁術(shù),請他派自己前助吳景等人平定江東。袁術(shù)上表任命孫策為折沖校尉,代理殄寇將軍,只給他配備一千多的士卒及相應的軍需品,戰(zhàn)馬幾十匹,賓客中愿意跟隨者幾百人。及至歷陽,孫策的兵眾發(fā)展到五、六千人。孫策的母親已先從曲阿遷來歷陽,孫策又將母親遷往阜陵居住,然后渡江轉(zhuǎn)戰(zhàn),所向勢若破竹,無人敢與他交鋒,而且軍令很嚴整,百姓們都依附他。孫策為人喜好修飾外表,善于談笑,性格豁達開朗樂于接受意見,又善于用人,所以兵士和百姓對待他,沒有不盡心盡力的,都愿意效死于他。劉繇棄軍自己逃走,各州郡的太守們也都紛紛棄城逃跑。吳郡人嚴白虎等各率有一萬多人,駐扎嚴守各自的地盤。吳景等想先擊破嚴白虎等,然后再到會稽。孫策說:“嚴白虎等盜賊,心無大志,憑此就將其擒獲。”于是率兵渡過浙江,占據(jù)會稽,屠城東冶后,攻破嚴白虎等盜眾。孫策將原有長吏全部更換,自己兼任會稽太守,又以吳景為丹楊太守,以孫賁為豫章太守,分豫章另置廬陵郡,以孫賁弟弟孫輔為廬陵太守,丹楊人朱治為吳郡太守。
彭城人張昭、廣陵人張郃、秦松、陳端等為謀士。此時袁術(shù)擅自稱帝,孫策去信譴責并與他絕交。曹操上表舉薦孫策為討逆將軍,并封爵吳侯。后來袁術(shù)死后,長史楊弘、大將張勛等想率領(lǐng)部下投靠孫策,廬江太守劉勛半路截擊,并將他們?nèi)糠?,收繳了他們所帶的珍寶后返還。孫策聽說后,假意與劉勛結(jié)盟為友。劉勛得到袁術(shù)的軍隊,此時豫章上繚的宗民有一萬多戶在江東,孫策勸劉勛前往攻取。劉勛出兵后,孫策率領(lǐng)部下輕裝奔襲,一夜間即占有廬江,劉勛的軍隊全部投降,劉勛只帶著幾百個部下投歸曹操。這時袁紹的勢力正強大起來,而孫策又吞并了江東,曹操已無力東顧,就打算對孫策實行安撫。于是把弟弟的女兒許配孫策的小弟孫匡,又為兒子曹章娶取孫賁的女兒,用禮征召孫策的弟弟孫權(quán)、孫翊,并令揚州刺史嚴象舉薦孫權(quán)為秀才。
建安五年(200),曹操與袁紹在官渡對壘相持,孫策暗中盤算襲擊許昌,迎取漢獻帝,便秘密整頓軍隊、部署將領(lǐng)。還未行動,他就被過去的吳郡太守許貢的門客所殺害。起先,孫策殺許貢,許貢的小兒子與門客逃亡隱居在長江邊。這次孫策單身匹馬外出,猝然與許貢的門客相遇,門客擊傷了他。孫策傷勢甚重,就請張昭等前來說:“中原正在大亂之中,憑我們吳、越的兵眾,三江的險固,足以觀其虎斗成敗。您們要好好幫助我弟!”又招呼孫權(quán),將印綬交予他,對他說:“率領(lǐng)江東兵眾,決戰(zhàn)兩陣之間,橫行爭衡天下,你不如我;但舉賢任能,使其各盡其心,用以保守江東,我不如你?!钡揭归g孫策便死去,時年二十六歲。孫權(quán)登基稱帝后,追謚孫策為“長沙桓王”,封孫策的兒子孫紹為吳侯,后改封為上虞侯。孫紹死后,他的兒子孫奉繼承爵位。孫皓為帝時,謠傳孫奉應為皇帝,于是孫皓將其誅殺。
孫堅字文臺,吳郡富春人,蓋孫武之后也。
少為縣吏。年十七,與父共載船至錢唐,會海賊胡玉等從匏里上掠取賈人財物,方于岸上分之,行旅皆住,船不敢進。堅謂父曰:“此賊可擊,請討之?!备溉眨骸胺菭査鶊D也。”堅行操刀上岸,以手東西指麾,若分部人兵以羅遮賊狀。賊望見,以為官兵捕之,即委財物散走。堅追,斬得一級以還。父大驚。由是顯聞,府召署假尉。會稽妖賊許昌起于句章,自稱陽明皇帝,與其子韶扇動諸縣,眾以萬數(shù)。堅以郡司馬募召精勇,得千余人,與州郡合討破之。是歲,嘉平元年也。刺史臧旻列上功狀,詔書除堅監(jiān)瀆丞,數(shù)歲徙盱眙丞,又徙下邳丞。
中平元年,黃巾賊師張角起于魏郡。托有神靈,遣八使以善道教化天下,而潛相連結(jié),自稱黃天泰平。三月甲子,三十六(萬)一旦俱發(fā),天下響應,燔燒郡縣,殺害長吏。漢遣車騎將軍皇甫嵩、中郎將朱俊將兵討擊之。俊表請堅為佐軍司馬,鄉(xiāng)里少年隨在下邳者皆愿從。堅又募諸商旅及淮、泗精兵,合千許人,與俊并力奮擊,所向無前。
汝、潁賊困迫,走保宛城。堅身當一面,登城先入,眾乃蟻附,遂大破之。俊具以狀聞上,拜堅別部司馬。
邊章、韓遂作亂涼州,中郎將董卓拒討無功。中平三年,遣司空張溫行車騎將軍,西討章等。溫表請堅與參軍事,屯長安。溫以詔書召卓,卓良久乃詣溫。溫責讓卓,卓應對不順。堅時在坐,前耳語謂溫曰:“卓不怖罪而鴟張大語,宜以召不時至,陳軍法斬之?!睖卦唬骸白克刂陔]蜀之間,今日殺之,西行無依?!眻栽唬骸懊鞴H率王兵,威震天下,何賴于卓?觀卓所言,不假明公,輕上無禮,一罪也。章、遂跋扈經(jīng)年,當以時進討,而卓云未可,沮軍疑眾,二罪也。卓受任無功,應召稽留,而軒昂自高,三罪也。古之名將,仗鉞臨眾,未有不斷斬以示威者也。是以穰苴斬莊賈,魏絳戮楊干。今明公垂意于卓,不即加誅,虧損威刑。于是在矣。”溫不忍發(fā)舉,乃曰:“君且還,卓將疑人?!眻砸蚱鸪?。章、遂聞大兵向至,黨眾離散,皆乞降。軍還,議者以軍未臨敵,不斷功賞。然聞堅數(shù)卓三罪,勸溫斬之,無不嘆息。拜堅議郎。時長沙賊區(qū)星自稱將軍,眾萬余人攻圍城邑,乃以堅為長沙太守。到郡親率將士,施設(shè)方略,旬月之間,克破星等。周朝、郭石亦帥徒眾起于零、桂,與星相應。遂越境尋討,三郡肅然。
漢朝錄前后功,封堅為烏程侯。
靈帝崩,卓擅朝政,橫恣京城。諸州郡并興義兵,欲以討卓。堅亦舉兵。荊州刺史王睿素遇堅無禮,堅過殺之。比至南陽,眾數(shù)萬人。南陽太守張咨聞軍至,晏然自若。
堅以牛酒禮咨,咨明日亦答詣堅。酒酣,長沙主簿入白堅:“前移南陽,而道路不治,軍資不具,請收主簿推問意故。”咨大懼欲去,兵陳四周不得出。有頃,主簿復入白堅:“南陽太守稽停義兵,使賊不時討,請收出案軍法從事?!北銧孔捎谲婇T斬之。郡中震栗,無求不獲。
前到魯陽,與袁術(shù)相見。術(shù)表堅行破虜將軍,領(lǐng)豫州刺史。遂治兵于魯陽城。當進軍討卓,遣長史公仇稱將兵從事還州督促軍糧。施帳幔于城東門外,祖道送稱,官屬并會。卓遣步騎數(shù)萬人逆堅,輕騎數(shù)十先到。堅方行酒談笑,敕部曲整頓行陳,無得妄動。
后騎漸益,堅徐罷坐,導引入城。乃謂左右曰:“向堅所以不即起者,恐兵相蹈藉,諸君不得入耳。”卓兵見堅士眾甚整,不敢攻城,乃引還。堅移屯梁東,大為卓軍所攻,堅與數(shù)十騎潰圍而出。堅常著赤罽幘,乃脫幘令親近將祖茂著之。卓騎爭逐茂,故堅從間道得免。茂困迫,下馬,以幘冠冢閑燒柱,因伏草中。卓騎望見,圍繞數(shù)重,定近覺是柱,乃去。堅復相收兵,合戰(zhàn)于陽人,大破卓軍,梟其都督華雄等。是時,或間堅于術(shù),術(shù)懷疑,不運軍糧。陽人去魯陽百余里,堅夜馳見術(shù),畫地計校,曰:“所以出身不顧,上為國家討賊,下慰將軍家門之私仇。堅與卓非有骨肉之怨也,而將軍受譖潤之言,還相嫌疑!”術(shù)踧踖,即調(diào)發(fā)軍糧。堅還屯。卓憚堅猛壯,乃遣將軍李傕等來求和親。令堅列疏子弟任刺史、郡守者,許表用之。堅曰:“卓逆天無道,蕩覆王室。今不夷汝三族,懸示四海,則吾死不瞑目。豈將與乃和親邪?”復進軍大谷。拒雒九十里。
卓尋徙都西入關(guān),焚燒雒邑。堅乃前入至雒,修諸陵,平塞卓所發(fā)掘。訖,引軍還,住魯陽。
初平三年,術(shù)使堅征荊州,擊劉表。表遣黃祖逆于樊、鄧之間。堅擊破之,追渡漢水,遂圍襄陽,單馬行峴山,為祖軍士所射殺。兄子賁,帥將士眾就術(shù)。術(shù)復表賁為豫州刺史。
堅四子:策、權(quán)、翊、匡。權(quán)既稱尊號,謚堅曰武烈皇帝。
策字伯符。堅初興義兵,策將母徙居舒。與周瑜相友,收合士大夫,江、淮間人咸向之。堅薨,還葬曲阿。已乃渡江居江都。
徐州牧陶謙深忌策。策舅吳景,時為丹楊太守,策乃載母徙曲阿,與呂范,孫河俱就景。因緣召募得數(shù)百人。興平元年,從袁術(shù)。術(shù)甚奇之,以堅部曲還策。太傅馬日磾杖節(jié)安集關(guān)東,在壽春以禮辟策,表拜懷義校尉,術(shù)大將喬蕤、張勛皆傾心敬焉。術(shù)常嘆曰:“使術(shù)有子如孫郎,死復何恨!”策騎士有罪,逃入術(shù)營,隱于內(nèi)廄。策指使人就斬之,訖,詣術(shù)謝。術(shù)曰:“兵人好叛,當共疾之,何為謝也?”由是軍中益畏憚之。
術(shù)初許策為九江太守,已而更用丹楊陳紀。后術(shù)欲攻徐州,從廬江太守陸康求米三萬斛。
康不與,術(shù)大怒。策昔曾詣康,康不見,使主簿接之。策常銜恨。術(shù)遣策攻康,謂曰:“前錯用陳紀,每恨本意不遂。今若得康,廬江真卿有也?!辈吖タ?,拔之。術(shù)復用其故吏劉勛為太守,策益失望。先是,劉繇為揚州刺史,州舊治壽春。
壽春,術(shù)已據(jù)之,繇乃渡江治曲阿。時吳景尚在丹楊,策從兄賁又為丹揚都尉,繇至,皆迫逐之。景、賁退舍歷陽。繇遣樊能、于麋東屯橫江津,張英屯當利口,以距術(shù)。
術(shù)自用故吏瑯邪惠衢為揚州刺史,更以景為督軍中郎將,與賁共將兵擊英等,連年不克。
策乃說術(shù),乞助景等平定江東。術(shù)表策為折沖校尉,行殄寇將軍,兵財千余,騎數(shù)十匹,賓客愿從者數(shù)百人。比至歷陽,眾五六千。策母先自曲阿徙于歷陽,策又徙母阜陵,渡江轉(zhuǎn)斗,所向皆破。莫敢當其鋒,而軍令整肅,百姓懷之。
策為人,美姿顏,好笑語,性闊達聽受,善于用人。是以士民見者,莫不盡心,樂為致死。劉繇棄軍遁逃,諸郡守皆捐城郭奔走。吳人嚴白虎等眾各萬余人,處處屯聚。
吳景等欲先擊破虎等,乃至會稽。策曰:“虎等群盜,非有大志,此成禽耳?!彼煲烧憬?,據(jù)會稽,屠東冶,乃攻破虎等。盡更置長吏,策自領(lǐng)會稽太守,復以吳景為丹楊太守,以孫賁為豫章太守,分豫章為廬陵郡,以賁弟輔為廬陵太守,丹揚朱治為吳郡太守。彭城張昭、廣陵張纮、秦松、陳端等,為謀主。
時袁術(shù)僭號,策以書責而絕之。曹公表策為討逆將軍,封為吳侯。后術(shù)死,長史楊弘、大將張勛等將其眾欲就策,廬江太守劉勛要擊,悉虜之,收其珍寶以歸。策聞之,偽與勛好盟。勛新得術(shù)眾,時豫章上繚宗民萬余家在江東。策勸勛攻取之。勛既行,策輕軍晨夜襲拔廬江,勛眾盡降,勛獨與麾下數(shù)百人自歸曹公。是時袁紹方強,而策并江東,曹公力未能逞,且欲撫之。乃以弟女配策小弟匡,又為子章取賁女,皆禮辟策弟權(quán)、翊,又命揚州刺史嚴象舉權(quán)茂才。
建安五年,曹公與袁紹相拒于安渡,策陰欲襲許。迎漢帝,密治兵,部署諸將。未發(fā),會為故吳郡太守許貢客所殺。先是,策殺貢,貢小子與客亡匿江邊。策單騎出,卒與客遇,客擊傷策。創(chuàng)甚,請張昭等謂曰:“中國方亂,夫以吳、越之眾,三江之固,足以觀成敗。公等善相吾弟!”呼權(quán)佩以印綬,謂曰:“舉江東之眾,決機于兩陳之間,與天下爭衡,卿不如我。舉賢任能,各盡其心,以保江東,我不如卿?!敝烈棺洌瑫r年二十六。
權(quán)稱尊號,追謚策曰長沙桓王,封子紹為吳侯,后改封上虞侯。紹卒,子奉嗣。孫皓時,訛言謂奉當立,誅死。
評曰:“孫堅勇?lián)磩傄悖挛l(fā)跡,導溫戮卓,山陵杜塞,有忠壯之烈。策英氣杰濟,猛銳冠世,覽奇取異,志陵中夏。然皆輕佻果躁,隕身致敗。且割據(jù)江東,策之基兆也。而權(quán)尊祟未至,子止侯爵,于義儉矣。
版權(quán)聲明:本文內(nèi)容由網(wǎng)友上傳(或整理自網(wǎng)絡(luò)),原作者已無法考證,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。古詩文網(wǎng)免費發(fā)布僅供學習參考,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轉(zhuǎn)載請注明:原文鏈接 | http://jydlqc.cn/wenzhang/11702.html
古文典籍
- 「詩經(jīng)」
- 「論語」
- 「史記」
- 「周易」
- 「易傳」
- 「左傳」
- 「大學」
- 「中庸」
- 「尚書」
- 「禮記」
- 「周禮」
- 「孟子」
- 「老子」
- 「吳子」
- 「荀子」
- 「莊子」
- 「墨子」
- 「管子」
- 「列子」
- 「宋書」
- 「漢書」
- 「晉書」
- 「素書」
- 「儀禮」
- 「周書」
- 「梁書」
- 「隋書」
- 「陳書」
- 「魏書」
- 「孝經(jīng)」
- 「將苑」
- 「南齊書」
- 「北齊書」
- 「新唐書」
- 「后漢書」
- 「南史」
- 「司馬法」
- 「水經(jīng)注」
- 「商君書」
- 「尉繚子」
- 「北史」
- 「逸周書」
- 「舊唐書」
- 「三字經(jīng)」
- 「淮南子」
- 「六韜」
- 「鬼谷子」
- 「三國志」
- 「千字文」
- 「傷寒論」
- 「反經(jīng)」
- 「百家姓」
- 「菜根譚」
- 「弟子規(guī)」
- 「金剛經(jīng)」
- 「論衡」
- 「韓非子」
- 「山海經(jīng)」
- 「戰(zhàn)國策」
- 「地藏經(jīng)」
- 「冰鑒」
- 「圍爐夜話」
- 「六祖壇經(jīng)」
- 「睡虎地秦墓竹簡」
- 「資治通鑒」
- 「續(xù)資治通鑒」
- 「夢溪筆談」
- 「舊五代史」
- 「文昌孝經(jīng)」
- 「四十二章經(jīng)」
- 「呂氏春秋」
- 「了凡四訓」
- 「三十六計」
- 「徐霞客游記」
- 「黃帝內(nèi)經(jīng)」
- 「黃帝四經(jīng)」
- 「孫子兵法」
- 「孫臏兵法」
- 「本草綱目」
- 「孔子家語」
- 「世說新語」
- 「貞觀政要」
- 「顏氏家訓」
- 「容齋隨筆」
- 「文心雕龍」
- 「農(nóng)桑輯要」
- 「搜神記」
熱門名句
- 送客自傷身易老,不知何處待先生
- 為君持酒勸斜陽,且向花間留晚照
- 客行野田間,比屋皆閉戶
- 碧溪影里小橋橫,青簾市上孤煙起
- 怒發(fā)沖冠,憑欄處、瀟瀟雨歇
- 洛陽城東西,長作經(jīng)時別
- 蜀魂飛繞百鳥臣,夜半一聲山竹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