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霞客游記_江右游日記一譯文
-
查閱典籍:《徐霞客游記》——「徐霞客游記·江右游日記一」原文
丙子年十月十七日雞叫頭遍時起床吃飯,叫第二遍時出發(fā)。走五里,到蔣蓮鋪,月色特別皎潔。折向南行,山巒又簇?fù)碓谥車?,并開始有村莊。又走五里,到白石灣,太陽才升起。又走五里,到白石鋪。仍轉(zhuǎn)向西行,又走了七里,到草萍公館,這里是常山、玉山兩縣交界處,以前設(shè)有釋站,如今已經(jīng)撤銷。又往西三里,就是南面的主山脈往北越的山脊。這條山脈從南邊江山縣二十七都的小覃嶺,轉(zhuǎn)往西到江西永豐縣東界,再曲折綿延到此處。山脊的南北部都聳立著一座圓形的山峰,但山脊低伏而不高,并且也狹窄而不寬闊。山脊西面就有一條山溝水向南流,下游一直流入都陽湖。山溝西面用石頭累砌成門,門的南北兩邊都連著山,是東西的分界線。又走十里為古城鋪,然后折往南,逐漸出了山。又走五里,為金雞洞嶺。仍舊轉(zhuǎn)向西,又走五里,到山塘鋪,山勢便大為開闊。又走十里,到東津橋,一座石橋高高橫架在溪流上。橋下的水自北流往南,橋后的山高高聳立,像是在后面立起一道倚天屏障,然而那山遠(yuǎn)在玉山縣北面三十里外。大約山脈從草萍往北越過后,便在西面聳起為此山,〔它一名大嶺,又叫三清山?!成降谋泵婢褪丘堉莞牡屡d縣,東北面就是徽州府的姿源縣,東面就是衡州府的開化縣和常山縣,浙江、南直隸、江西三面的水,都是從此山分流的。我從前從竭埠到裘里,就是取道它的東南山谷中。越過橋向西走五里,由東門進(jìn)入玉山縣城,一里左右,出了西門。城中荒涼衰敗得很,而西城外的市集店鋪聚集,因為船舶的下水碼頭在那里。東津橋來的水,繞過城南往西流,到此處便能夠行船。當(dāng)時已下午,河水干枯沒有大船可搭乘,找到一只到府城去的小船,便請求船夫開船。行二十里天黑下來,船夫乘月蕩漿夜航。行三十里,經(jīng)過沙溪。又行五十里,停泊在廣信縣城南門外,這時才三更。沙溪的集市店鋪很繁盛,停泊在河中的小船有一百多艘,河兩岸水雄的聲響此伏彼起,然而聽說這地方盜賊多,月色中見有人挽起衣裳渡過溪流,所以不能無防備之心?!矎V信縣西二十里有座石橋瀕臨溪流,下游又有一棵九股松,一根樹干分出九股枝權(quán),枝葉聳入云霄,爭相竟秀,但都來不及登臨了?!?/p>
十八日早晨起來,仍然找到昨天乘的那只船坐到鉛山縣的河口。我原打算從廣信向北游覽靈山,并且聽說靈山北山寺廟宇興盛,想前往一觀。因驟然生膿瘡,一切行動都受妨礙,而這船是到河口去的,于是請求船夫開船,這樣就兩次經(jīng)過廣信都沒能停留。廣信府城呈帶狀橫向坐落在溪流北岸,城墻上排列如齒的矮墻不很雄峻,城外的房舍集市與它遙相控扼,也是山城中的一個大村落。城東有條靈溪,是靈山的水泄流的河道;城西有條永豐溪,永豐縣的水流注其中。往西南下航三十里,有座山峰呈圓狀橫亙,顏色赤褐,崖壁盤曲,名叫仙來山。起初船經(jīng)過山下時,我仍躺著沒有起來,等過了二十里潭,到馬鞍山下,回頭望見,已經(jīng)來不及去攀登了。從仙來山到雷打石,二十里內(nèi),石山分立在溪流左右兩岸,一座座都像翻蓋著的鍋,臥伏的牛,或斷開或相連,不僅形態(tài)獨特空靈,并且表面平滑無褶皺,以至絲毫泥土和極短小的樹草莖桿都沒有。到了石山斷開有泥沙的地方,霜的痕印和楓葉的顏色掩映村舍,呈現(xiàn)在眼前,石頭的縫隙間像是經(jīng)過了一番點綴。又行二十里,經(jīng)過旁羅,向南眺望鵝峰,尖峭陡直地聳立在天際,這里就是以前我經(jīng)過分水關(guān)前往慢亭的出發(fā)地,轉(zhuǎn)眼已經(jīng)二十年了。歲月流逝,江山依舊,怎能不令人產(chǎn)生秉燭思舊的念頭呢衛(wèi)又行二十里,到達(dá)鉛山縣河口,太陽已經(jīng)下山,因為水流平緩風(fēng)又逆向所以才這樣慢。河口有條水從東南的分水關(guān)發(fā)源,流經(jīng)鉛山縣城,到此處匯入大溪??h城里買賣店鋪很多,排列在大溪的左岸,這是因為兩溪匯合在此可以航行載重量大的船只的緣敵。
十九日早餐后,找到去貴溪縣的船,船艙很窄。因等候其他乘客,許久后才出發(fā)。這天早上天空布滿云彩,不時飄落零星小雨。行三十里,往西到達(dá)叫巖。瀕臨溪流的石崖盤曲突兀,下插深潭,潭水清澈碧綠如靛,崖間有橫向的孔穴,曲折橫貫在山峰半腰,孔穴穿透巖石通到里面,如同走廊閣道,門窗都依稀可辨。崖上寫著“漁翁隱次”四個大字,崖的右側(cè)就有石瞪映照出溪中流波。我急忙叫船夫停下船來,攀援而上。石頭縱橫排列,穿過一條石縫繞到后面,看到一條山路,于是沿山路往上進(jìn)入深谷中。深谷后面眾多山峰連綿環(huán)繞,樹草叢密交錯,我心里知道已經(jīng)走錯了路,卻更加想探尋到山路盡頭。溝壑曲折山峰盤繞,許多居民切斷山塢砌起池塘養(yǎng)魚。坐落在山腳的一戶山村人家,房屋在山間云霞和樹木翠色中,隱約間顯出幽趣。趕忙過去打探,則那里已屬于興安縣。房屋前面對著的呈圓形橫亙而聳起的山,叫團(tuán)雞石嶺,它是鉛山縣的西界。團(tuán)雞石嶺的西面就是叫巖寺。叫巖前面瀕臨大溪,漁隱崖高聳在左邊,又有一座山崖與它對著,高聳在右邊。右邊山崖的前面,有一座圓形山峰直立在溪中,正如揚(yáng)子江中的金山、焦山和得陽江中的小孤山,但此峰更為渾圓齊整,它就是所稱的印山。叫巖寺后面的巖石中間是空的,兩旁回環(huán)突兀,巖間架著一軒,這就是叫巖。叫巖被叫巖寺掩蔽著,美好空闊的景致在漁隱崖而不在這里。叫巖往西十里為弋陽縣界,那里又有座方形的山屹立在溪流右岸,如同列置著一道齊整的屏風(fēng),山上有佛宇,但不知名稱,因為船急于向前航行來不及攀登,大概也是一個神奇的地方。又行三十里,太陽已落山,西南方云霧逐漸散盡,遠(yuǎn)遠(yuǎn)望去,一座孤峰高插天際,詢問后知道是龜巖,它在弋陽縣南邊十五里。我心中艷羨龜巖,但已找了到貴溪縣去的船,不能中途停止。又行十里到弋陽縣東關(guān),于是把行李交托給靜聞隨船先去,我和顧仆停留在東關(guān)外旅店中,為的是明日到龜巖去游覽。半夜時狂風(fēng)怒吼,下起了雨。
二十日早晨起來,雨下個不停。天大亮?xí)r打著雨傘出了旅店,進(jìn)入弋陽縣城東門內(nèi)??h城南臨溪流,溪流到這里稍微折向南,于是瀕臨城墻又開挖了一條支流作為城壕,它的下游又與溪流匯合。雨中經(jīng)過縣衙前,又往西到西南門,遇到一個姓舒的龜巖人打算回家,便跟隨他出了城。越過護(hù)城河上的橋,走三里,渡過大溪。溪南岸有座塔,這里是弋陽縣的水口。從這里起都是在山岡間走,石頭高高低低,都是整塊整塊的,沒有花紋,沒有絲毫的泥土。這時雨下得更大,從淋漓的雨幕中眺望龜峰,杳不可見。忽然看見路口有座山峰,形狀如同龜峰,只是小一些,我懷疑它就是昨晚所見的那高插在天際誘我心動的山峰,詢間后知道它是羊角嬌,離龜峰還有五里遠(yuǎn)。等到了山峰前,遠(yuǎn)遠(yuǎn)望去,一座山峰中間破裂開,如一道門。隨后見石門的南面忽然岔出一片石塊,如同圭玉,那里就是天柱峰。等到了那片石塊處,路忽然折向南去。我轉(zhuǎn)往東進(jìn)去,先經(jīng)過一座攔水壩,壩南面匯積了一池水,它就是放生池。池水浸沒了兩邊的崖腳,沿著山崖的左邊,有一條鑿開石壁筑成的棧道,這里就是展旗峰。上面是高聳的崖壁,下面是清澈的水潭,潭的盡頭,竹子樹木枝葉茂盛,疏密有致,掩映滿整個山谷,山谷兩邊崖壁上飛瀑交注,如同玉龍亂舞,這些都是雨師山靈一起顯示的奇幻景象。進(jìn)入山谷,忽然看見南邊山崖的最高處,有個通著光亮的孔穴,就像耳朵依附在頭顱上,我先疑心它是凝滯的一片白云,走到最近處才知道是一條石縫。等抵達(dá)寺中方丈,見庭院中有人站立,有人起身,因為云氣氮氯,人影忽隱忽現(xiàn)。這時雨勢更大,我的衣服鞋子都濕透了,貫心上人急忙脫下他的衣服給我換上,燒著火讓我們烘烤。我深知這里眾峰很奇異,然而不能撥開云朵驅(qū)散霧氣看個究竟??!這一天雨從早到晚一直下著,為此我作了一首《五緣詩》。晚上睡在振衣臺下的靜室中。
丙子(公元1636年)十月十七日 雞鳴起飯,再鳴而行。五里,蔣蓮鋪,月色皎甚。轉(zhuǎn)而南行,山勢復(fù)簇,始有村居。又五里,白石灣,曉日甫升。又五里,白石鋪。仍轉(zhuǎn)西行,又七里,草萍公館,〔為常山、玉山兩縣界,〕昔有驛,今已革革除矣。又西三里,即南龍北度之脊也。其脈南自江山縣二十七都之小筸gān嶺,西轉(zhuǎn)江西永豐東界,迤邐至此。南北俱圓峙一峰,而度處伏而不高,亦束而不闊。脊西即有一澗南流,下流已入鄱陽矣。洞西累石為門,南北俱屬于山,是為東西分界。又十里為古城鋪,轉(zhuǎn)而南行,漸出山矣。又五里,為金雞洞嶺。仍轉(zhuǎn)而西,又五里,山塘鋪,山遂大豁。又十里,東津橋,石梁高跨溪上。其水自北南流,其山高聳若負(fù)扆,然在玉山縣北三十里外。蓋自草萍北度,即西峙此山,一名大嶺,一名三清山。山之陰即為饒之德興,東北即為徽之婺wù源,東即為衢之開化、常山,蓋浙、直、豫章三面之水,俱于此分焉。余昔從堨yè埠山裘里,乃取道其東南谷中者也。渡橋西五里,由玉山東門入,里許,出西門。城中荒落殊甚,而西,城外市肆聚焉,以下水之埠在也。東津橋之水,繞城南而西,至此勝舟。時已下午,水涸無長舟可附,得小舟至府,遂倩之行。二十里而暮,舟人乘月鼓棹夜行。三十里,過沙溪。又五十里,泊于廣信之南門,甫三鼓也。沙溪市肆甚盛,小舟次停河下者百余艇,夾岸水舂之聲不絕,然聞其地多盜,月中見有揭而涉溪者,不能無戒心。廣信西二十里有名橋瀕溪,下流又有九股松,一本九分,參霄競秀,俱不及登。
十八日 早起,仍覓其舟至鉛山之河口。余初擬由廣信北游靈山,且聞其地北山寺叢林甚盛,欲往一觀。因驟發(fā)膿瘡,行動俱妨,以其為河口舟,遂倩之行,兩過廣信俱不及停也??こ菣M帶溪北,雉堞不甚雄峻,而城外居市遙控,亦山城之大聚落也。城東有靈溪,則靈山之水所泄;城西有永豐溪,則永豐之流所注。西南下三十里,有峰圓亙,色赭崖盤,名曰仙來山。初過其下,猶臥未起,及過二十里潭,至馬鞍山之下,回望見之,已不及登矣。自仙來至雷打石,二十里之內(nèi),石山界溪左右,俱如覆釜伏牛,或斷或續(xù),〔不特形絕崆峒,并無波皺文,至纖土寸莖,亦不能受?!持辽綌嗌郴靥?,霜痕楓色,映村廬而出,石隙若經(jīng)一番點綴者。又二十里,過旁羅,南望鵝峰,峭削天際,此昔余假道分水關(guān)而趨幔亭之處,轉(zhuǎn)盼已二十年矣。人壽幾何,江山如昨,能不令人有秉燭之思耶!又二十里抵鉛山河口,日已下舂,因流平風(fēng)逆也。河口有水自東南分水關(guān)發(fā)源,經(jīng)鉛山縣,至此入大溪,市肆甚眾,在大溪之左,蓋兩溪合而始勝重舟也。
十九日 晨餐后,覓貴溪舡chuān即船。甚隘,待附舟者,久而后行。是早密云四布,時有零雨。三十里,西至叫巖。瀕溪石崖盤突,下插深潭,澄碧如靛,上開橫竇,回亙峰腰,〔穿穴內(nèi)徹,如行廊閣道,窗欞戶牖都辨。〕崖上懸書“漁翁隱次”四大字,崖右即有石磴吸波指石級緊貼水面而向上延伸。急呼舟子停舟而上。列石縱橫,穿一隙而繞其后,見一徑成蹊,遂溯源入壑。其后眾峰環(huán)亙,積翠交加,心知已誤,更欲窮源。壑轉(zhuǎn)峰回,居人多截塢為池種魚。繞麓一山家,廬云巢翠,恍有幽趣。亟投而問之,則其地已屬興安。其前對之山圓亙而起者,曰團(tuán)雞石嶺,是為鉛山之西界。團(tuán)雞之西即叫巖寺也。叫巖前臨大溪,漁隱崖突于左,又一崖對突于右。右崖之前,一圓峰兀立溪中,正如揚(yáng)子之金、焦,潯陽之小孤,而此更圓整,所稱印山也。寺后巖石中虛,兩旁回突,庋guǐ置放以一軒,即為叫巖。巖為寺蔽,景之佳曠,在漁隱不在此也。叫巖西十里為弋陽界,又有山方峙溪右,若列屏而整,上有梵宇,不知其名,以棹急不及登,蓋亦奇境也。又三十里,日已下舂,西南漸霽,遙望一峰孤插天際,詢之知為龜巖,在弋陽南十五里。余心艷之,而舟已覓貴溪者,不能中止。又十里至弋陽東關(guān),遂以行李托靜聞隨舟去,余與顧仆留東關(guān)外逆旅,為明日龜巖之行。夜半風(fēng)吼雨作。
二十日 早起,雨不止。平明持蓋草編雨具行,人弋陽東門。其城南臨溪上,溪至此稍遜而南,瀕城乃復(fù)浚支流為濠,下流復(fù)與溪合。雨中過縣前,又西至西南門,遇一龜巖人舒姓者欲歸,遂隨之出城。過濠梁,三里,渡大溪。溪南有塔,乃弋陽之水口也。自是俱從山岡行,陀石高下,俱成塊而無紋,纖土不受也。時雨愈甚,淋漓雨中,望龜峰杳不可睹。忽睹路口一峰,具體而小,疑即夜來插天誘余者,詢之知為羊角嶠,其去龜峰尚五里也。比至,遙望一峰中剖如門。已而,門之南忽岐出片石如圭,即天柱峰也。及抵其處,路忽南去。轉(zhuǎn)而東入,先過一堰,堰南匯水一池,即放生池也。池水兩浸崖足。循崖左鑿石成棧,〔即展旗峰也。〕上危壁而下澄潭,潭盡,竹樹扶疏,掩映一壑,兩崖飛瀑交注,如玉龍亂舞,皆雨師山靈合而競幻者也。既入,忽見南崖最高處,一竅通明,若耳之附顱,疑為白云所凝,最近而知其為石隙。及抵方丈,則庭中人立而起者不一,為云氣氤氳,隱現(xiàn)不定。時雨勢彌甚,衣履沾透,貫心上人急解衣代更,爇ruǒ火就炙,心知眾峰之奇,不能拔云驅(qū)霧矣。是日競?cè)找褂辏瑸樽鳌段寰壴姟贰M砼P于振衣臺下之靜室中。
版權(quán)聲明:本文內(nèi)容由網(wǎng)友上傳(或整理自網(wǎng)絡(luò)),原作者已無法考證,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。古詩文網(wǎng)免費發(fā)布僅供學(xué)習(xí)參考,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轉(zhuǎn)載請注明:原文鏈接 | http://jydlqc.cn/wenzhang/15058.html
古文典籍
- 「詩經(jīng)」
- 「論語」
- 「史記」
- 「周易」
- 「易傳」
- 「左傳」
- 「大學(xué)」
- 「中庸」
- 「尚書」
- 「禮記」
- 「周禮」
- 「孟子」
- 「老子」
- 「吳子」
- 「荀子」
- 「莊子」
- 「墨子」
- 「管子」
- 「列子」
- 「宋書」
- 「漢書」
- 「晉書」
- 「素書」
- 「儀禮」
- 「周書」
- 「梁書」
- 「隋書」
- 「陳書」
- 「魏書」
- 「孝經(jīng)」
- 「將苑」
- 「南齊書」
- 「北齊書」
- 「新唐書」
- 「后漢書」
- 「南史」
- 「司馬法」
- 「水經(jīng)注」
- 「商君書」
- 「尉繚子」
- 「北史」
- 「逸周書」
- 「舊唐書」
- 「三字經(jīng)」
- 「淮南子」
- 「六韜」
- 「鬼谷子」
- 「三國志」
- 「千字文」
- 「傷寒論」
- 「反經(jīng)」
- 「百家姓」
- 「菜根譚」
- 「弟子規(guī)」
- 「金剛經(jīng)」
- 「論衡」
- 「韓非子」
- 「山海經(jīng)」
- 「戰(zhàn)國策」
- 「地藏經(jīng)」
- 「冰鑒」
- 「圍爐夜話」
- 「六祖壇經(jīng)」
- 「睡虎地秦墓竹簡」
- 「資治通鑒」
- 「續(xù)資治通鑒」
- 「夢溪筆談」
- 「舊五代史」
- 「文昌孝經(jīng)」
- 「四十二章經(jīng)」
- 「呂氏春秋」
- 「了凡四訓(xùn)」
- 「三十六計」
- 「徐霞客游記」
- 「黃帝內(nèi)經(jīng)」
- 「黃帝四經(jīng)」
- 「孫子兵法」
- 「孫臏兵法」
- 「本草綱目」
- 「孔子家語」
- 「世說新語」
- 「貞觀政要」
- 「顏氏家訓(xùn)」
- 「容齋隨筆」
- 「文心雕龍」
- 「農(nóng)桑輯要」
- 「搜神記」
熱門名句
- 肥水東流無盡期當(dāng)初不合種相思
- 窮且益堅,不墜青云之志
- 木葉紛紛下,東南日煙霜
- 白發(fā)漁樵江渚上,慣看秋月春風(fēng)
- 三湘愁鬢逢秋色,萬里歸心對月明
- 白雪卻嫌春色晚,故穿庭樹作飛花
- 綺席凝塵,香閨掩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