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史_列傳卷三十三部分譯文
-
查閱典籍:《南史》——「南史·列傳卷三十三」原文
○范曄
范曄字蔚宗,母親到廁所去產(chǎn)了他,額頭被磚碰傷,所以就以磚為小字。出門過繼給了堂伯范弘之,后來世襲封爵為武興縣五等侯。少年時候愛學(xué)習(xí),善于作文章,能寫隸書,通曉音律。擔(dān)任秘書丞,遇到父親的喪事離職。服喪期滿,擔(dān)任征南大將軍檀道濟的司馬,兼任新蔡太守。后來做尚書吏部郎。
元嘉九年(432),彭城太妃去世,將要埋葬,發(fā)送的那天晚上,同僚和舊友都聚集在東府,范曄和司徒左西屬王深以及他的弟弟司徒祭酒王廣夜里痛飲,打開北面的窗子聽唱挽歌作為娛樂。彭城王劉義康大怒,把他降職為宣城太守。他很不得志,便刪改眾家的《后漢書》為自己的一家之作,在寫到人物屈伸榮辱的地方,未嘗不深深地寄托著自己的心情。
調(diào)任長沙王劉義欣鎮(zhèn)軍長史。他的哥哥范詗做宜都太守,嫡母隨著哥哥在任職的地方去世,送信告訴他說是得了病,范曄沒有及時前往。等到出發(fā),又攜帶著伎妾跟隨自己,被御史中丞劉損上表檢舉。文帝愛他的才華,沒有治罪。服喪期滿,逐步升遷為左衛(wèi)參軍、太子詹事。
范曄身高不到七尺,肥胖而黑,禿眉禿鬢角,善于彈琵琶,能作新曲?;噬虾芟肼牭剑瑢掖挝竦亓髀哆@種意思,范曄假裝不懂,終于不肯彈?;噬显?jīng)在宴會上鼓勵他演奏,對范曄說:“我想唱歌,卿可以彈奏?!狈稌嫌谑欠钪肌;实鄹璩戤叄稌弦餐V沽饲傧?。
起初,魯國的孔熙先非常博學(xué),有縱橫家的才能和志向,文學(xué)、歷史、星相、算術(shù),無不擅長,擔(dān)任員外散騎侍郎,不為當時的人們所了解,久久不能升調(diào)。起初,孔熙先的父親孔默之做廣州刺史,因為貪贓被廷尉囚禁,大將軍彭城王劉義康為他擔(dān)保,所以免罪。劉義康被貶斥,孔熙先秘密地下定決心加以報效,因為范曄心懷不滿,打算對他進行拉攏,卻沒有機會談話。范曄的外甥謝綜很為范曄所賞識,孔熙先憑借嶺南的遺財,家中十分富足,于是就全身心地侍奉謝綜。開始與謝綜的幾個兄弟一起賭博,故意表現(xiàn)笨拙,把財物輸給他們,情意漸漸加深。謝綜于是便引孔熙先讓他與范曄玩賭,孔熙先故意裝作不是敵手,前后輸給范曄財物很多。范曄既得了他的財寶,又愛好他的文藝,于是與他結(jié)成了知心朋友??孜跸乳_始以精妙的話說動范曄,范曄不回答。范曄平時有很多的室內(nèi)和庭院議論,朝內(nèi)朝外都很聞名,所以門第雖然高華,但是國家卻不與他們通婚,孔熙先以此刺激他說:“您如果說是朝廷相待寬厚,為什么不與你們通婚,是因為門戶不合適嗎?別人把您當作豬狗來對待,而您卻為他們效命,不是太糊涂了嗎?”范曄沉默不答話,他的意向卻堅定了。
當時范曄與沈演之都被皇上所重視厚待,常常是同時被接見,范曄如果先到,一定要等待沈演之,沈演之先到,則常常獨自被引見。范曄又因此產(chǎn)生怨恨。范曄多次做過劉義康府中的輔佐官員,平素受到的待遇非常豐厚,在加封為宣城王之后,彼此的愛好不合。謝綜擔(dān)任劉義康的大將軍記室參軍,隨他去鎮(zhèn)守豫章。謝綜回來,把劉義康的心意說給范曄,請求消除后來的矛盾,恢復(fù)以往的友好。
范曄既然有了叛逆的謀劃,很想試探一下朝廷的意向,于是對皇上說:“臣綜觀前代歷史上兩漢時期的狀況,諸藩王正在以妖言詛咒、幸災(zāi)樂禍的時候,便以重大叛逆的大罪進行懲罰。何況劉義康的奸邪之心、挑釁之跡已經(jīng)十分顯明,遠近共知,卻至今沒有受到任何觸動,臣的心里暗自感到疑惑。而且大禍根一直存在,必將釀成禍患?!被噬喜挥璨杉{。
孔熙先素來擅長天文,他說:“文帝必定會由于不正常的原因去世,應(yīng)當是由于骨肉自相殘殺。江州應(yīng)當出現(xiàn)天子?!闭J為劉義康便是。謝綜的父親謝述也被劉義康所款待,謝綜的弟弟謝約又是劉義康女兒的丈夫,所以文帝讓謝綜隨從到南方去。他既然被孔熙先所獎勵欣賞,也有加以酬報的心意。
廣州人周靈甫擁有家兵和部隊,孔熙先把六十萬錢給了他,讓他在廣州招兵,周靈甫一去不回。大將軍府史仲承祖,是劉義康長期信賴的人,屢次帶著使命到京城去,也暗中結(jié)交了許多心腹,抱有異志。他聽說孔熙先有誠心,便秘密地前來結(jié)交。丹陽尹徐湛之平時被劉義康所喜愛,雖然是舅甥關(guān)系,而恩情超過子弟,仲承祖因此結(jié)識了徐湛之,把秘密計劃告訴了他。仲承祖南下,把劉義康的想法告訴了蕭思話和范曄,說:“本來想和蕭家結(jié)婚,遺憾的是開始的心意結(jié)果沒有實現(xiàn)。與范曄的感情本來不薄,中間失去了聯(lián)系,完全是由旁人造成的。”
有一個法略道人先前曾經(jīng)由劉義康所供養(yǎng),粗略地受到欣賞和款待。又有王國寺的法靜尼姑常常出入劉義康家中,都很感激舊日的恩情,準備加以救助,他們都與孔熙先往來。又讓法略停止了道人活動。法略本來姓孫,改名叫景玄,讓他擔(dān)任臧質(zhì)的寧遠參軍。
孔熙先善于治病兼能診脈,法靜尼姑的妹夫許耀在宮中擔(dān)任領(lǐng)隊,保衛(wèi)殿省,他曾經(jīng)得了病,通過法靜尼姑找孔熙先請求治療,得以減輕,于是有了交往。孔熙先認為許耀有膽略和才干,便把叛逆的計謀告訴了他,許耀答應(yīng)做內(nèi)應(yīng)。豫章人胡藩的兒子胡遵世和法靜很要好,也互相有著親密的往來。法靜尼姑去南方,孔熙先派遣婢女采藻隨他前往,交給她書信,解說圖讖。法靜回來,劉義康贈給孔熙先銅匕、銅鑷、袍緞、棋盒等物品。孔熙先怕事情泄露,用毒酒把采藻殺死。
徐湛之又對范曄等人說:“臧質(zhì)參與了異?;顒?,他和蕭思話交情親密,二人都受到大將軍的厚待,必定沒有異心,不怕兵力不足,只是不要失去時機。”于是詳備地加以安排:徐湛之為撫軍將軍、揚州刺史,范曄為中軍將軍、南徐州刺史,孔熙先為左軍將軍。其余的人都有安置。凡是平時關(guān)系不好和不依附劉義康的,又有另外的登記,都列入死者名單。
孔熙先讓他的弟弟孔休先預(yù)先寫好檄文,說是賊臣趙伯符發(fā)兵侵犯外出的皇上,災(zāi)禍流及太子宰相,于是擁戴劉義康。又認為既然是大事,應(yīng)該等待劉義康的意旨,于是便寫好了劉義康給徐湛之的信,向同黨們宣告。
元嘉二十二年(445)九月,征北將軍衡陽王劉義季、右將軍南平王劉鑠出京赴任,皇上在武帳岡祭祀路神。范曄等人預(yù)定在這一天作亂,許耀侍衛(wèi)皇上,按著刀柄盯著范曄,范曄不敢對視,不一會座席解散,發(fā)生了差錯不能引發(fā)。十一月,徐湛之上表報告情況,于是完全交出了檄文、委任計劃和同黨人名手稿。詔令拘捕謝綜等人,并且都已服罪,只有范曄拒不自首?;噬项l頻派人窮追細問,便說:“是孔熙先胡亂拉扯臣的名字。”孔熙先聽說范曄不認帳,笑著對殿中將軍沈邵之說:“其中的一切部署、符檄書信,都是范曄所寫或改定,為什么還要這樣抵賴?”皇上把范曄的墨跡拿出來看,范曄才服罪了。第二天把范曄送交給廷尉,關(guān)入獄中,然后才知道是由于徐湛之所告發(fā)。
孔熙先昂首遠望,吐露真情,辭氣不屈,皇上很驚異他的才華,讓人對他說:“以卿的才華而困頓于集書省,理應(yīng)有異志,這是我對不起卿!”孔熙先在獄中上書道謝,并且陳說天文占候,告誡皇上有骨肉相殘之禍,其言詞十分深切。
范曄后來與謝綜等人正好關(guān)在隔壁,范曄遙問謝綜說:“你懷疑是誰告發(fā)的?”謝綜說:“不知道?!狈稌媳惴Q徐湛之的小名說:“就是徐僮?!彼讵z中寫詩道:“禍福本無兆,性命歸有極,必至定前期,誰能延一息。在生已可知,來緣..無識,好丑共一丘,何足異枉直。豈論東陵上,寧辨首山側(cè),雖無嵇生琴,庶同夏侯色。寄言生存子,此路行復(fù)即。”皇上有白團扇極好,送給范曄讓他寫出詩賦美句。范曄接了旨令拿來筆寫道:“去白日之照照,襲長夜之悠悠?!被噬蠐崦^覽,神情凄涼。
范曄本來以為入獄便死,而皇上窮追案情,于是便經(jīng)過了兩旬,范曄又有了生存的希望。獄吏于是調(diào)戲他說:“外面?zhèn)髡f詹事可能要長期囚禁?!狈稌下犝f后十分驚喜。謝綜、孔熙先笑他說:“詹事曾經(jīng)共同討論事情,無不捋袖瞪眼,后來在西池的射堂上,躍馬回望,自以為是一世的英雄,而現(xiàn)在擾攘紛紜,卻是這樣怕死。假設(shè)現(xiàn)在賜給他性命,臣子謀害君主,有什么臉面可以生存?”范曄對衛(wèi)軍中的獄將說:“可惜呀,埋沒了這樣一個人!”獄將說:“不忠的人,又有什么可惜?”范曄說:“大將的話說得對。”
等將要去到刑場,范曄走在最前面,在監(jiān)獄門口他回頭望謝綜說:“行刑的順序會按照地位嗎?”謝綜說:“賊帥應(yīng)當在先?!痹诼飞嫌终f又笑,絲毫不覺得慚愧和恥辱。到了刑場問謝綜說:“時候快到了嗎?”謝綜說:“看樣子不會太久了。”范曄吃罷東西,又苦勸謝綜,謝綜說:“現(xiàn)在特異病情危重,何必還要勉強吃飯?”范曄家里的人也都到了刑場,監(jiān)刑的官吏問道:“還要相見嗎?”范曄問謝綜說:“家里的人已經(jīng)來了,幸好得以相見,還不暫且告別一下?”謝綜說:“告別與不告別,又有什么意義,來了一定是痛哭流涕,正足以讓人心亂?!狈稌险f:“痛哭流涕有什么關(guān)系,剛才看到路邊的親戚舊友對我觀望,我心里所以希望相見。”于是叫到了跟前。范曄的妻子先撫摸著他的兒子,回頭罵范曄說:“您不為百歲老母,不感謝天子的恩情,自身死去固然不足可惜,為什么要害死無辜的子孫?”范曄干笑,只是說罪過極大而已。范曄的生母對著他哭道:“皇上對你無限關(guān)懷,你竟然不能感恩,又不掛念我年老,今日還有什么辦法?”于是用手去打范曄的脖頸和臉頰。范曄的妻子說:“罪人,婆母不要想他念他。”妹妹和妓妾前來告別,范曄于是悲泣流淚。謝綜說:“舅舅遠不如夏侯的神色。”范曄收住眼淚不再哭泣。謝綜的母親因為兒子自陷于逆亂,獨不出來相見。范曄對謝綜說:“老人家現(xiàn)在不來,勝過其他人許多?!狈稌现饾u變醉,他的兒子范藹也醉了,抓起地上的土和果皮投擲范曄,呼為別駕幾十聲,范曄問他說:“你生我的氣了嗎?”范藹說:“今天為什么還要再生氣?只是父子同死,不能不悲傷罷了?!?/p>
范曄常把死說成滅,想建立無鬼論,到現(xiàn)在給徐湛之寫信說“讓我們到地下再去爭論”。他就是這樣的荒謬悖亂。他又告訴別人:“請轉(zhuǎn)告何仆射,天下絕沒有佛和鬼,如果有靈的話,自然當會相報答?!背⒊朔稌系募?,樂器服裝玩物都很珍貴華美,妓妾也都裝飾艷麗。而他母親住址簡陋,只有兩間廚房盛著柴禾。弟子冬天沒有被子,叔父只穿著單布衣服。
范曄和他的同黨都被處死,范曄當時年齡四十八歲。謝綜的弟弟謝緯流放廣州。范藹的兒子范魯連,是吳興昭公主的外孫,請求保全他的生命,也判為流放遠方。孝武帝即位,才返回來。
范曄性情精細,有思考能力,接觸的東西大多能夠通達。衣裳器物,無不超過或不夠規(guī)格,世上的人都仿效他。他撰寫了一部《和香方》,在序言中說:“麝香本來多有忌諱,過量必定有害。沈?qū)嵢菀渍{(diào)和,用足一斤也無損傷。零藿虛燥,詹唐黏濕。甘松、蘇合、安息、郁金、奈多、和羅之類,都在外國極受珍視,在中國沒有出產(chǎn)。又棗膏昏鈍,甲煎淺俗,不僅無助于減輕烈性疾病,還會更增加這種病情?!彼f的都用來比喻朝中的官員:麝香本來多有忌諱,比喻庾仲文;零藿虛燥,比喻何尚之;詹唐黏濕,比喻沈演之;棗膏昏鈍,比喻羊玄保;甲煎淺俗,比喻徐湛之;甘松蘇合,比喻慧林道人;沈?qū)嵰缀停瑒t用以自比。
范曄在獄中給眾子侄寫信以自敘生平,其中大略說:
“我少年的時候懶于求學(xué)問,年齡三十歲左右,才有了追求。自從那時以來,轉(zhuǎn)為心中融化,到了通達的地方,都是自己從胸中獲得。人們常說情志所托,所以應(yīng)當以意為主,以文傳意。以意為主,則他的主旨必定顯現(xiàn);以文傳意,則他的詞句不會流蕩。然后再提升它的芬芳氣息,調(diào)配它的金石聲音。觀察古今的文人大多數(shù)對這一點并不完全了然,少年當中謝莊最有這種才分,則因為手筆比較平易,在文字上不拘音韻的緣故。我的思路沒有固定的方向,只是多有官家語言,缺少事情以外的幽遠情致,以此為遺憾,也是由于沒有存心追求文名的緣故。
“我本來沒有閱讀史書,正是因為總覺得它不可理解。自從撰寫《后漢書》以后,轉(zhuǎn)而得到了脈絡(luò)。詳細觀察古今著述以及評論,幾乎很少有合意的。班氏最有高名,既然沒有感情豐滿的例子,就只有志向可以推尊。廣博豐富不可以趕上它,但是整理未必有愧。我在傳論中都融匯有精深的旨意,到了《循吏》以下和《六夷》各篇的序、論,筆勢縱放,實在是天下的奇作。其中寫得深切的,往往不亞于《過秦篇》。曾經(jīng)一齊比方為班氏的作品,不只是無愧于它們。我很想把各代的史志都做一遍,《前漢書》中所具有的都讓它具備,雖然事情不必記得太多,卻能使人看到文章就能全部了解。又打算就著事實在每卷內(nèi)發(fā)表議論,用以揭示每一朝代的得失,這個想法也沒有能夠?qū)崿F(xiàn)。論贊自然是我的文章中杰出思考的所在之處,幾乎沒有一個字是虛設(shè)的,奇異變化無窮,融合了不同的文體,連我自己也不知道應(yīng)該如何稱呼它。這部書問世以后,自然應(yīng)該有知音者對它表示欣賞。紀傳文章照例只是記錄一下大概情況,而其中的細致意思還有很多。自古以來文章體式宏大而思慮精微的,還沒有見過能像這樣的??峙率郎系娜瞬荒茴I(lǐng)會,大多是貴古賤今,所以便任情狂言了。
“我對于音樂,聆聽的功力不如自彈,只是我所精通的不是雅聲,是令人遺憾的,然而到了一個隔絕的地方,又有什么不同呢?其中的樂趣,是無法說盡的。弦外之意,空響之音,不知道是從什么地方來的。也曾經(jīng)把它教給別人,士人平民中沒有一毫與它相似的,這一技術(shù)將永遠不傳了。我的書法雖然小小有些意思,但筆勢不快,其余的最終都沒有什么成就,常常慚愧自己虛有名聲?!?/p>
范曄的自序都是實在的,所以把它保存下來。范藹幼年就很整潔,衣服上一年到頭也不曾有污點,死的時候年齡二十歲。范曄少年的時候,他的哥哥范晏常常說:“這個孩子貪利,終究會破壞門戶。”果然像他所說的那樣。
起初,何尚之掌管選拔官員,自稱天下沒有被遺漏的人才,等孔熙先被捕,文帝質(zhì)問何尚之說:“讓孔熙先三十歲還做散騎侍郎,怎么會不做賊?”孔熙先死后,又對何尚之說:“孔熙先有美好的才華,也可以稱得上是世族大家,卻在仕途中沉淪不顯,這難道不是主管官員的失誤嗎?”何尚之說:“臣過去曾經(jīng)勉強在選曹負責(zé),確實沒有能夠很好地貶斥庸才、任用賢能,然而君子具有智能,就像鳳凰具有文采,等待時機而舒展羽翼,哪用憂慮不高飛云霞之上。而像孔熙先這樣的人一定要隱藏自己的文采,自棄于污泥,就終于不值得討論了?!被噬险f:“從前有優(yōu)秀的才能而遇不上知己,哪能不給后人留下遺憾呢?”
○鄭鮮之
鄭鮮之字道子,滎陽開封人,是魏朝的將作大匠鄭渾的玄孫。祖父鄭襲,是大司農(nóng),曾經(jīng)做過江乘縣令,所以就住在了境內(nèi)。父親鄭遵,是尚書郎。
鄭鮮之閉門讀書,杜絕與人交往。起初做桓偉的輔國主簿。在這以前,兗州刺史滕恬被丁零的翟遼所消滅,尸體沒有返回內(nèi)地。滕恬的兒子滕羨照樣做官不誤,輿論對他不滿?;感谇G州,讓群僚對此進行廣泛議論,鄭鮮之說:“名教極大,忠孝而已。至于變通抑揚,常常事情不同。追根溯源,都是尋求心意而舍棄行跡。若看行跡,人們的遭遇可能不同。所以圣人有時通過事情來輔助教化,有時通過事情而定出罪名,屈伸予奪,很難等同,統(tǒng)觀各種情況,全都可以總而論之。天命可以逃脫嗎?而伊尹廢了君主;君王可以脅迫嗎?而鬻拳受到稱贊;忠誠可以愚昧嗎?而箕子同樣仁義。由此以下,情況不同而聲望一致、贊譽異樣而美名同等的例子,不可勝數(shù)?,F(xiàn)在像滕羨這種情況,或者終身隱居,隔絕人間雜事;或者入朝從政,前人無可譏諷。贊成滕羨做官的就以無譏為證據(jù),反對滕羨做官的則以隱居為美談。兩者折中,則情況的異同就可以看清了。圣人設(shè)立禮教,還曾說過有禮教而無時機,君子也無法通行。有禮教而無時機,正因為事情有所變通,是不可固守一種模式的?!?/p>
宋武帝興起義兵后,他逐步升為御史中丞。性格剛直,很合乎司直的職務(wù)特點。他的外甥劉毅在當時權(quán)力很大,朝野人士無不歸附,鄭鮮之盡心于武帝,獨獨不肯屈從劉毅,劉毅非常憤恨。因為他和劉毅是舅甥關(guān)系,制度規(guī)定不能互相糾彈,便讓侍御史丘垣奏表彈劾劉毅專擅赦免傳詔羅道盛。詔令沒作處理。
當時的新制度規(guī)定,長吏因為父母的疾病離職,三年內(nèi)不準做官。山陰令沈叔任由于父親生病離職,鄭鮮之因此建議說:“現(xiàn)在因為探望父母的疾病而加給罪名,違背義理,沒有比這更大的。我以為應(yīng)該依從舊章規(guī)定,在理義上才恰當?!背⒉杉{了他的建議。從此自二品以上,做父母或做祖父母較晚的,墳?zāi)贡罋б约吧屑膊?,族屬就可以離職去照看,都不加禁罰。
劉毅將去鎮(zhèn)守江陵,武帝在江寧和他舉行宴會,朝士都參加了。劉毅平素愛玩詂..,便在這里一塊游戲。武帝和劉毅在收局時各得了其中的一半,錢幣堆得很多,劉毅呼叫武帝合在一起。劉毅先擲得了雉,武帝很不高興,過了好一陣才作答,四座的人們都聚精會神地注視著。結(jié)果擲得了盧,劉毅心里十分厭惡,對武帝說:“我知道您不會把大座席讓給別人?!编嶕r之大喜,光著腳繞床大叫,一聲接著一聲,劉毅感到非常不滿,對著他說:“這位鄭君是干什么的?”不再有甥舅間的恭敬。
武帝少年參加軍隊,不曾涉獵學(xué)問,等做了宰相,很羨慕風(fēng)流。當時一塊交談,人們都是順著他的意思說,不敢辯駁。鄭鮮之則是猛力駁難,不曾放松。和武帝說話,務(wù)必讓他理屈,然后才罷休。武帝有時慚愧變色,感念他的能講真情,當時的人們稱贊他是破除諂媚的“格佞”。
義熙十二年(416),武帝北伐,以他為右軍長史。鄭鮮之的曾祖晉朝江州長史鄭哲的墓在開封,他請求去參拜,武帝派騎兵送他。等入了咸陽,武帝遍看了阿房宮、未央宮故地,凄愴動容,問鄭鮮之秦、漢滅亡的原因。鄭鮮之以賈誼的《過秦論》作了回答。武帝說:“到了子嬰而亡,已經(jīng)算是很晚了。然而看秦始皇的為人,智力足以分出是非,任用的卻不是良臣,這是為什么?”回答說:“那些佞言仿佛忠義,奸言好似真實,中人以上,才算明智,秦始皇不及中人,所以不能識別賢士。”前行走到渭水旁邊,武帝又慨嘆說:“此地難道還會有呂望么?”鄭鮮之說:“從前葉公好龍而真龍出現(xiàn),燕昭買骨而駿馬到來。明公您以誠懇態(tài)度待士,還用擔(dān)憂海內(nèi)無人?”武帝接連稱贊了好久。
宋國初建時期,他轉(zhuǎn)為奉常。赫連勃勃攻陷了關(guān)中,武帝又想北伐,鄭鮮之上表諫阻。登基以后,升任太常、都官尚書。當時傅亮、謝晦的地位和恩遇日益隆盛,范泰曾經(jīng)在公眾場合譏誚鄭鮮之說:“您與傅、謝都跟隨圣主在關(guān)中、洛陽立功,您位居臣僚之首,今天頹喪,距離別人遙遠,多么無能??!”鄭鮮之一直看著他,并不回答。
鄭鮮之為人通達直率,在武帝座前,說話無所隱晦,人們都很怕他。但他敦厚實在,關(guān)心親友。乘車出游,有時茫無目的,隨便御手走向哪里。他尤其被武帝所親昵?;噬显趦?nèi)殿宴飲,朝廷顯貴都到了,惟獨不召鄭鮮之。坐定以后,武帝對群臣說:“鄭鮮之一定會自己跑來。”不一會外面稟報尚書鄭鮮之來到神獸門請求奏事,武帝大笑引入。他就是這樣受到厚待。因為跟隨征戰(zhàn)的功勞,被封為龍陽縣五等子。
景平年間(423~424),徐羨之、傅亮當權(quán),把他調(diào)出京城任豫章太守。當時王弘為江州刺史,私下對人說:“鄭公道德純樸,先朝十分禮遇,以前代作比,是鐘元常、王景興一類人物?,F(xiàn)在徐、傅調(diào)他出京為郡官,或許當有緣故?!辈痪镁桶l(fā)生了廢立君王的事。
元嘉三年(426),王弘入京為宰相,舉薦鄭鮮之為尚書右仆射。元嘉四年去世。文集流傳在世間。
○裴松之
裴松之字世期,河?xùn)|聞喜人。祖父裴昧,是光祿大夫。父親裴圭,是正員外郎。
裴松之博覽典籍,立身簡素。二十歲時,被任命為殿中將軍。這個官職是在皇帝身邊值班警衛(wèi),晉孝武帝太元年間(376~396),選任名家作為顧問,開始起用瑯笽王茂之、會稽謝..,都是南北方的著名人物。
義熙元年(405),他擔(dān)任吳興故彰令,在縣里很有政績。入京擔(dān)任尚書祠部郎。裴松之因為世人立有私碑,有的碑文不合事實,便上表陳奏,認為“那些想立碑的人,應(yīng)該都讓他們向上級申請,經(jīng)朝廷討論同意,然后進行,這樣大概才能防止虛假,顯揚實情”。從此普遍杜絕了這種現(xiàn)象。
武帝北伐,兼任司州刺史,以裴松之為州主簿,轉(zhuǎn)為中從事。攻克洛陽后,裴松之居州行事。宋國初建,毛德祖出使洛陽,武帝指示他說:“裴松之是棟梁之才,不應(yīng)長久地擔(dān)任邊地事務(wù),現(xiàn)在召他為太子洗馬,與殷景仁相同,可以讓他知道?!?/p>
當時議論設(shè)立五廟樂,裴松之認為妃子張氏廟用樂也應(yīng)該與四廟相同。任命為零陵內(nèi)史,征他為國子博士。
元嘉三年(426),處死了司徒徐羨之等人,分別派遣大使巡視天下,都兼任散騎常侍,宣布二十四條詔書。裴松之出使湘州,很符合出使的目的,受到了輿論的贊美。
后轉(zhuǎn)任中書侍郎?;噬吓伤㈥悏鄣摹度龂尽罚崴芍奂瘋饔?,廣增異聞。完成以后上奏,皇上看了說:“裴世期將永垂不朽了?!?/p>
出京后擔(dān)任了永嘉太守,勤懇愛護百姓,吏人感到方便。后來做南瑯笽太守,離休后,封為中散大夫。不久做了國子博士,晉升為太中大夫。派他續(xù)成何承天編寫的國史,還沒來得及撰述,就去世了。
他的兒子裴馬因,任南中郎參軍。裴松之所著的文論和《晉記》,裴馬因注的司馬遷《史記》,一起流行在世上。
○裴子野
裴子野字幾原,一生下來,他的母親魏氏就去世了,為祖母殷氏所撫養(yǎng)。殷氏溫柔明達而懂文章,以章句學(xué)問向他講授。九歲的時候,殷氏去世,他泣血哀痛,家里的人感到非常詫異。
他少年好學(xué),善于寫文章,在齊朝做官擔(dān)任江夏王行參軍。遭到父親的喪事離職。起初,他的父親臥床整整一年,裴子野求神靈,請醫(yī)生,努力備至,淚濕衣衫。父親夜里夢見了他的面容,早晨召見他,好像夢中的樣子,很快病就好了,他認為是虔誠的孝心所傳感。讓他撰寫《孝感傳》,他堅持推辭,才算罷了。后來為父親居喪,每當?shù)搅四沟兀菥鸵蛩菸?。有白兔白鳩馴順地活動在他身邊。梁朝天監(jiān)元年(502),尚書仆射范云贊賞他的模范行為,將要上表舉薦他,遇上范云去世,沒有做成。樂安人任窻當時名聲很大,為后進人士所仰慕,上門和他交往的,他必定加以推薦。裴子野和任窻為中表親戚,獨獨不去,任窻也很惱恨,所以對他不好。
很久以后,他兼任廷尉正,當時三官一同在案卷上署名,裴子野曾經(jīng)不在,同僚們就把他的名字給署上了。奏表沒有得到批準,裴子野也隨同被免職。有人勸他向有關(guān)部門說明情況,提出請求,可以免受處分,裴子野笑著說:“即使羞慚于柳季的辦法,豈能借著訟案而求官?”從此貶抑了很久,始終沒有什么恨意。中書郎范縝與裴子野沒見過面,聽說了他的情況十分贊賞。正趕上升任國子博士,于是便上表謙讓給裴子野,有關(guān)部門因為資歷不合,沒有為他們通融。
他后來做了諸暨令,在縣里不施行鞭打,眾人有了爭執(zhí),就給他們講理,百姓們很高興,全縣境內(nèi)沒人來打官司。
起初,裴子野的曾祖裴松之,宋朝元嘉年間(424~453)接受詔令續(xù)修何承天的宋史,沒有修成就死了,裴子野常常想要繼承先人的事業(yè)。到了齊朝的永明末年,沈約所撰的《宋書》中說“裴松之以后便沒有聲息了”。裴子野另撰為《宋略》二十卷,其中敘事評論大多很好,曾說“殺死淮南太守沈璞,是因為他不隨從義師的緣故”。沈約害怕了,光著腳前往謝罪,請兩方消除隔閡。又慨嘆他的述作說:“我比不上的?!碧m陵人蕭琛說他的評論可以與《過秦》、《王命》分道揚鑣。于是吏部尚書徐勉告訴了武帝,讓他做了著作郎,掌管修撰國史和起居注。不久,兼任了中書通事舍人,很快又任命為通直員外,著作、舍人依舊?;实塾置钏乒苤袝t誥。
當時西北遠方邊疆有白題和滑國派遣使者由岷山道路前來進貢,這兩個國家歷代都不曾賓從,不知道是從哪里出現(xiàn)的。裴子野說:“漢朝的潁陰侯斬了胡白題的將官一人。服虔注釋說:‘白題,胡人國名?!譂h朝的定遠侯攻打敵虜,八滑做他的隨從,這恐怕是他們的后代!”當時的人很佩服他的博識?;实勖钊匀蛔屗珜憽斗絿箞D》,廣述鄰國來朝的盛況,從中原到海外,共二十國。裴子野與沛國劉顯、南陽劉之遴、陳郡殷蕓、陳留阮孝緒、吳郡顧協(xié)、京兆韋棱都很博學(xué),互相深深地賞識和友好,劉顯尤其推重他。當時吳平侯蕭勱、范陽人張纘常常討論典籍,都是以裴子野為正確準則。
繼母曹氏去世,他居喪超過常禮,服喪期滿后,兩次改任做了員外郎。普通七年(526),大舉北伐,詔令裴子野撰寫《移魏文》,他接了詔令立即寫成。武帝因為這事關(guān)系重大,召集尚書仆射徐勉、太子詹事周舍、鴻臚卿劉之遴、中書侍郎朱異聚會在壽光殿共同觀看,當時都很嘆服。武帝看著裴子野說:“身體雖弱,文章甚壯。”很快又詔令他寫信給魏朝宰相元叉。那天夜里接了指示,裴子野想著可以等第二天早晨上奏,沒有馬上便寫,等到了五更,詔令催促趕快交上。裴子野慢慢起身操起筆來,拂曉時便寫成了。奏上以后,武帝深深贊賞。從此諸種符檄都讓他起草。
裴子野寫文章典雅而迅速,不崇尚靡麗,風(fēng)格大多取法古人,和當今的文體不同。當時也有的人對他加以指責(zé),但到最后,卻又變?yōu)橘澩椭匾暳?。有人問他寫文章為何這么快,裴子野回答說:“別人都是成在手里,而我卻是成在心里?!?/p>
升為中書侍郎、鴻臚卿,兼任步兵校尉。裴子野在禁省十余年,靜默自守,不曾向誰拜請。外公和中表家里貧困,所得薪水都供給了他們。他沒有宅院,借了官地二畝,建了茅屋數(shù)間,妻子兒女一直苦于饑寒,只以教誨為根本,子侄非常敬畏,如同侍奉嚴厲的君王。劉顯以師長之道推尊他。末年深信佛教,終身只吃麥子和蔬菜。中大通二年(530)去世。在此以前,裴子野自己占卜死期不會超過庚戌年(530),這年看到自己生病,便對同官劉之亨說:“我要死了!”遺命安排喪葬務(wù)必儉約。武帝悼念惋惜,為之流淚。追贈為散騎常侍,即日舉行葬禮。先前,五等君和侍中以上才有謚號,到了裴子野,特別以名望美好受到嘉獎,賜給謚號為貞子。
裴子野年少時曾經(jīng)集注《喪服》、續(xù)《裴氏家傳》各二卷,抄錄后漢事跡四十余卷。又詔令他撰寫《眾僧傳》二十卷,《百官九品》二卷,《附益謚法》一卷,《方國使圖》一卷,文集二十卷。一并在世上流傳。他又想撰寫《齊梁春秋》,剛剛草創(chuàng),還沒寫成就死了。埋葬的時候,湘東王為他寫了墓志銘,陳放起來。邵陵王又立了墓志,堵在入墓的隧道里,墓道里放置墓志,就是從這時開始的
○何遜
何遜字仲言,八歲就能作詩,二十歲時,州中選為秀才。南鄉(xiāng)人范云看見何遜對皇上策問的回答,大加贊賞,因而與他結(jié)為忘年交。范云對關(guān)系親近的人說:“近來我觀察文人,質(zhì)樸的過于柔弱,華麗的又失于庸俗,那種能夠清而不濁,適合古今標準的,可以在何遜身上看到。”沈約曾經(jīng)對何遜說:“我每次讀您的詩,一日三遍,還是放不下?!焙芜d就是這樣受到名流人士的稱贊。
梁朝天監(jiān)年間(502~519),何遜兼任尚書水部郎,南平王把他引為賓客,掌管記室事務(wù),后來推薦給武帝,和吳均一起受到寵幸。后來逐漸失意,武帝說:“吳均不均,何遜不遜。不如我有朱異,確實很異的?!睆拇耸柽h隔膜,很少能再見到。死在仁威廬陵王記室的職位上。
起初,何遜被南平王所賞識,深深地受到恩澤和禮遇,等到聽說何遜去世,便命令迎來他的靈柩而加以埋葬,并且給他的妻子兒女贈送食物。東海人王僧儒收集他的文章編為八卷。
起初,何遜的文章與劉孝綽一齊被推重,當時稱作何、劉。梁元帝寫文章評論說:“詩寫得多而且擅長的是沈約,寫得少而且擅長的是謝緿、何遜?!?/p>
何遜的堂叔何亻間字彥夷,也以文才著名,官路不夠通達,便作了一篇《拍張賦》來寄托自己的心意。末尾說:“東方曼倩從少年時代就發(fā)憤努力,結(jié)果與掌管炊事的火頭、奉祭祀的供養(yǎng)者待遇相同?!彼穆毼贿_到臺郎。
當時會稽有個虞騫善于作五言詩,名氣與何遜相同,官做到王國侍郎。后來又有會稽人孔翁歸、濟陽人江避,都是南平王大司馬的記室。孔翁歸善于作詩,江避博學(xué)富有思考能力,注了《論語》、《孝經(jīng)》。二人都有文集。
范泰 荀伯子 徐廣 鄭鮮之 裴松之 何承天
泰初爲太學(xué)博士,外弟荊州刺史王忱請爲天門太守。忱嗜 酒,醉輒累旬,及醒則儼然端肅。泰陳酒既傷生,所宜深誡, 其言甚切。忱嗟嘆久之,曰:“見規(guī)者衆(zhòng),未有若此者也。” 或問忱,范泰何如謝邈,忱曰:“茂度漫?!庇謫柡稳缫笥J, 忱曰:“伯通易。”忱常有意立功,謂泰曰:“今城池既立, 軍甲亦充,將欲掃除中原,以申宿昔之志。伯通意銳,當令擁 戈前驅(qū);以君持重,欲相委留事,何如?”泰曰:“百年逋寇, 前賢挫屈者多矣,功名雖貴,鄙生所不敢謀。”
會忱病卒,召泰爲驃騎諮議參軍,遷中書郎。時會稽世子 元顯專權(quán),內(nèi)外百官請假,不復(fù)表聞,唯簽元顯而已。泰言以 爲非宜,元顯不納。以父憂去職,襲爵陽遂鄉(xiāng)侯。
桓玄輔晉,使御史中丞祖臺之奏泰及前司徒左長史王準之、 輔國將軍司馬珣之并居喪無禮,泰坐廢,徙丹徒。
宋武帝義旗建,累遷黃門侍郎、御史中丞,坐議殷祠事謬, 白衣領(lǐng)職。出爲東陽太守。歷侍中,度支尚書。時仆射陳郡謝 混后進知名,武帝嘗從容問混:“泰名輩誰比?”對曰:“王 元太一流人也。”徙爲太常。
初,司徒道規(guī)無子,養(yǎng)文帝。及道規(guī)薨,以兄道憐第二子 義慶爲嗣。武帝以道規(guī)素愛文帝,又令居重。及道規(guī)追封南郡 公,應(yīng)以先華容縣公賜文帝。泰議以爲“禮無二主”,由是文 帝還本屬。
后加散騎常侍,爲尚書兼司空,與右仆射袁湛授宋公九錫, 隨軍到洛陽。武帝還彭城,與泰登城。泰有足疾,特命乘輿。 泰好酒,不拘小節(jié),通率任心。雖公坐,笑言不異私室,武帝 甚賞愛之。然短于爲政,故不得在政事官。
武帝受命,議建國學(xué),以泰領(lǐng)國子祭酒,泰上表陳獎進之 道。時學(xué)竟不立。又言事者多以錢貨減少,國用不足,欲更造 五銖。泰又諫曰:
臣聞爲國拯弊,莫若務(wù)本 ?!鞍傩詹蛔悖肱c足”,未 有人貧而國富,本不足而末有馀者也。故囊漏貯中,識者不吝, 反裘負薪,存毛實難。王者不言有無,諸侯不說多少,食祿之 家,不與百姓爭利。故拔葵所以明政,織蒲謂之不仁。是以貴 賤有章,職分無爽。今之所憂,在農(nóng)人尚寡,倉廩未充,轉(zhuǎn)運 無已,資食者衆(zhòng),家無私積,難以御荒耳。夫貨存貿(mào)易,不在 少多,昔日之貴,今者之賤,彼此共之,其揆一也。但令官人 均通,則無患不足。若使必資貨廣以收國用者,則龜貝之屬, 自古所行。尋銅之爲器,在用也博矣,鍾律所通者遠,機衡所 揆者大,夏鼎負圖,實冠衆(zhòng)瑞,晉鐸呈象,亦啓休征。器有要 用,則貴賤同資,物有適宜,則家國共急。今毀必資之器,而 爲無施之錢,于貨則功不補勞,在用則君人俱困,校之以實, 損多益少。伏愿思可久之道,探欲速之情,弘山海之納,擇芻 牧之說。
景平初,加位特進,明年致仕,解國子祭酒。少帝在位, 多諸愆失,泰上封事極諫。少帝雖不能納,亦不加譴。徐羨之、 傅亮等與泰素不平,及廬陵王義真、少帝見害,泰謂所親曰: “吾觀古今多矣,未有受遺顧托,而嗣君見殺,賢王嬰戮者也?!?元嘉二年,泰表賀元正并陳旱災(zāi),多所獎勸。拜表遂輕舟 游東陽,任心行止,不關(guān)朝廷。有司劾奏之,文帝不問。時文 帝雖當陽親覽,而羨之等猶執(zhí)重權(quán),泰復(fù)上表論得失,言及執(zhí) 事。諸子禁之,表竟不奏。
三年,羨之伏誅,進位侍中、左光祿大夫、國子祭酒,領(lǐng) 江夏王師,特進如故。上以泰先朝舊臣,恩禮甚重。以有腳疾, 宴見之日,特聽乘輿到坐。所陳時事,上每優(yōu)容之。
其年秋,旱蝗,又上表言:“有蝗之處,縣官多課人捕之, 無益于枯苗,有傷于殺害。又女人被宥,由來尚矣,謝晦婦女 猶在尚方,匹婦一至,亦能有所感激?!睍?,上乃原謝晦婦 女。
時司徒王弘輔政,泰謂弘曰:“彭城王,帝之次弟,宜征 還入朝,共參朝政?!焙爰{其言。時旱災(zāi)未已,加以疾疫,泰 又上表有所勸誡。
泰博覽篇籍,好爲文章,愛獎后生,孜孜無倦。撰古今善 言二十四篇及文集傳于世。暮年事佛甚精,于宅西立只洹精舍。 五年卒。初議贈開府,殷景仁曰:“泰素望不重,不可擬議臺 司。”竟不果。及葬,王弘撫棺哭曰:“君生平重殷鐵,今以 此爲報?!弊焚涇囼T將軍,諡曰宣侯。第四子曄最知名。
曄字蔚宗,母如廁産之,額爲磚所傷,故以磚爲小字。出 繼從伯弘之,后襲封武興縣五等侯。少好學(xué),善爲文章,能隸 書,曉音律。爲秘書丞,父憂去職。服闋,爲征南大將軍檀道 濟司馬,領(lǐng)新蔡太守。后爲尚書吏部郎。
元嘉九年,彭城太妃薨,將葬,祖夕,僚故并集東府,曄 與司徒左西屬王深及弟司徒祭酒廣夜中酣飲,開北牖聽挽歌爲 樂。彭城王義康大怒,左遷宣城太守。不得志,乃刪衆(zhòng)家后漢 書爲一家之作,至于屈伸榮辱之際,未嘗不致意焉。
遷長沙王義欣鎮(zhèn)軍長史。兄暠爲宜都太守,嫡母隨暠在官 亡,報之以疾,曄不時奔赴。及行,又攜伎妾自隨,爲御史中 丞劉損所奏。文帝愛其才,不罪也。服闋,累遷左衛(wèi)將軍、太 子詹事。
曄長不滿七尺,肥黑,禿眉鬢,善彈琵琶,能爲新聲。上 欲聞之,屢諷以微旨,曄僞若不曉,終不肯爲。上嘗宴飲勸適, 謂曄曰:“我欲歌,卿可彈。”曄乃奉旨。上歌既畢,曄亦止 弦。
初,魯國孔熙先博學(xué)有從橫才志,文史星算,無不兼善, 爲員外散騎侍郎,不爲時知,久不得調(diào)。初,熙先父默之爲廣 州刺史,以贓貨下廷尉,大將軍彭城王義康保持之,故免。及 義康被黜,熙先密懷報效,以曄意志不滿,欲引之,無因進說。 曄甥謝綜雅爲曄所知,熙先藉嶺南遺財,家甚富足,乃傾身事 綜。始與綜諸弟共博,故爲拙行,以物輸之,情意稍款。綜乃 引熙先與曄戲,熙先故爲不敵,前后輸曄物甚多。曄既利其財 寶,又愛其文藝,遂與申莫逆之好。熙先始以微言動曄,曄不 回。曄素有閨庭論議,朝野所知,故門胄雖華,而國家不與姻, 以此激之曰:“丈人若謂朝廷相待厚者,何故不與丈人婚,爲 是門戶不得邪?人作犬豕相遇,而丈人欲爲之死,不亦惑乎?!?曄默然不答,其意乃定。
時曄與沈演之并爲上所知待,每被見多同,曄若先至,必 待演之,演之先至,常獨被引,曄又以此爲怨。曄累經(jīng)義康府 佐,見待素厚,及宣城之授,意好乖離。綜爲義康大將軍記室 參軍,隨鎮(zhèn)豫章。綜還,申義康意于曄,求解晚隙,復(fù)敦往好。
曄既有逆謀,欲探時旨,乃言于上曰:“臣歷觀前史二漢 故事,諸蕃王政以妖詛幸災(zāi),便正大逆之罰。況義康奸心釁跡, 彰著遐邇,而至今無恙,臣竊惑焉。且大梗常存,將成亂階?!?上不納。
熙先素善天文,云:“文帝必以非道晏駕,當由骨肉相殘。 江州應(yīng)出天子?!币誀懥x康當之。綜父述亦爲義康所遇,綜弟 約又是義康女夫,故文帝使綜隨從南上。既爲熙先獎?wù)f,亦有 酬報之心。
廣州人周靈甫有家兵部曲,熙先以六十萬錢與之,使于廣 州合兵。靈甫一去不反。大將軍府史仲承祖,義康舊所信念, 屢銜命下都,亦潛結(jié)腹心,規(guī)有異志。聞熙先有誠,密相結(jié)納。 丹陽尹徐湛之素爲義康所愛,雖爲舅甥,恩過子弟,承祖因此 結(jié)事湛之,告以密計。承祖南下,申義康意于蕭思話及曄,云: “本欲與蕭結(jié)婚,恨始意不果。與范本情不薄,中間相失,傍 人爲之耳?!?
有法略道人先爲義康所養(yǎng),粗被知待。又有王國寺法靜尼 出入義康家內(nèi),皆感激舊恩,規(guī)相拯拔,并與熙先往來。使法 略罷道。法略本姓孫,改名景玄,以爲臧質(zhì)寧遠參軍。
熙先善療病兼能診脈,法靜尼妹夫許耀領(lǐng)隊在臺,宿衛(wèi)殿 省,嘗有疾,因法靜尼就熙先乞療得損,因成周旋。熙先以耀 膽干,因告逆謀,耀許爲內(nèi)應(yīng)。豫章胡藩子遵世與法靜甚款, 亦密相酬和。法靜尼南上,熙先遣婢采藻隨之,付以箋書,陳 說圖讖。法靜還,義康餉熙先銅匕銅鑷袍段棋奩等物。熙先慮 事泄,酖采藻殺之。
湛之又謂曄等:“臧質(zhì)見與異常,質(zhì)與蕭思話款密,二人 并受大將軍眷遇,必?zé)o異同,不憂兵力不足,但當勿失機耳?!?乃備相署置 :湛之爲撫軍將軍、揚州刺史,曄中軍將軍、南 徐州刺史,熙先左衛(wèi)將軍。其馀皆有選擬。凡素所不善及不附 義康者,又有別簿,并入死目。
熙先使弟休先豫爲檄文,言賊臣趙伯符肆兵犯蹕,禍流儲 宰,乃奉戴義康。又以既爲大事,宜須義康意旨,乃作義康與 湛之書,宣示同黨。
二十二年九月,征北將軍衡陽王義季、右將軍南平王鑠出 鎮(zhèn),上于武帳岡祖道。曄等期以其日爲亂,許耀侍上,扣刀以 目曄,曄不敢視,俄而坐散,差互不得發(fā)。十一月,徐湛之上 表告狀,于是悉出檄書選事及同惡人名手跡。詔收綜等,并皆 款服,唯曄不首。上頻使窮詰,乃曰:“熙先茍誣引臣?!蔽?先聞曄不服,笑謂殿中將軍沈邵之曰:“凡諸處分、符檄書疏, 皆曄所造及改定,云何方作此抵?!鄙鲜疽詴夏E,曄乃引罪。 明日送曄付廷尉,入獄,然后知爲湛之所發(fā)。
熙先望風(fēng)吐款,辭氣不撓,上奇其才,使謂曰:“以卿之 才而滯于集書省,理應(yīng)有異志,此乃我負卿也?!蔽跸扔讵z中 上書陳謝,并陳天文占候,誡上有骨肉相殘之禍,其言深切。
曄后與謝綜等得隔壁,遙問綜曰:“疑誰所告。”綜曰: “不知?!睍夏朔Q徐湛之小名曰:“乃是徐僮也?!痹讵z爲詩 曰:“禍福本無兆,性命歸有極,必至定前期,誰能延一息。 在生已可知,來緣或無識,好丑共一丘,何足異枉直。豈論東 陵上,寧辨首山側(cè),雖無嵇生琴,庶同夏侯色。寄言生存子, 此路行復(fù)即?!鄙嫌邪讏F扇甚佳,送曄令書出詩賦美句。曄受 旨援筆而書曰:“去白日之照照,襲長夜之悠悠?!鄙涎[凄 然。
曄本謂入獄便死,而上窮其獄,遂經(jīng)二旬,曄更有生望。 獄吏因戲之曰:“外傳詹事或當長系?!睍下勚@喜。綜、熙 先笑之曰:“詹事嘗共論事,無不攘袂瞋目,及在西池射堂上, 躍馬顧眄,自以爲一世之雄,而今擾攘紛紜,畏死乃爾。設(shè)令 今時賜以性命,人臣圖主,何顔可以生存?!睍现^衛(wèi)獄將曰: “惜哉,埋如此人?!睂⒃唬骸安恢抑?,亦何足惜?!睍显唬?“大將言是也?!?及將詣市,曄最在前,于獄門顧謂綜曰:“次第當以位邪?” 綜曰:“賊帥當爲先。”在道語笑,初無慚恥。至市問綜曰: “時欲至未?”綜曰:“勢不復(fù)久。”曄既食,又苦勸綜,綜 曰:“此異疾篤,何事強飯?!睍霞胰讼ぶ潦?,監(jiān)刑職司問 曰:“須相見不?”曄問綜曰:“家人已來,幸得相見,將不 暫別?”綜曰:“別與不別,亦何所存,來必當號泣,正足亂 人意。”曄曰:“號泣何關(guān)人,向見道邊親故相瞻望,吾意故 欲相見?!庇谑呛羟啊掀尴葥崞渥?,回罵曄曰:“君不爲百 歲阿家,不感天子恩遇,身死固不足塞罪,奈何枉殺子孫。” 曄乾笑,云罪至而已。曄所生母對泣曰:“主上念汝無極,汝 曾不能感恩,又不念我老,今日奈何!”仍以手擊曄頸及頰。 曄妻云:“罪人,阿家莫憶莫念?!泵眉凹随獊韯e,曄乃悲泣 流漣。綜曰:“舅殊不及夏侯色。”曄收淚而已。綜母以子弟 自陷逆亂,獨不出視。曄語綜曰:“姊今不來,勝人多也。” 曄轉(zhuǎn)醉,子藹亦醉,取地土及果皮以擲曄,呼爲別駕數(shù)十聲。 曄問曰:“汝瞋我邪?”藹曰:“今日何緣復(fù)瞋,但父子同死, 不能不悲耳?!?
曄常謂死爲滅,欲著無鬼論,至是與徐湛之書“當相訟地 下”。其繆亂如此。又語人:“寄語何仆射,天下決無佛鬼, 若有靈,自當相報?!笔諘霞?,樂器服玩并皆珍麗,妓妾亦盛 飾。母住止單陋,唯有二廚盛櫵薪。弟子冬無被,叔父單布衣。 曄及黨與并伏誅,曄時年四十八。謝綜弟緯徙廣州。藹子 魯連,吳興昭公主外孫,請全生命,亦得遠徙。孝武即位,乃 還。
曄性精微,有思致,觸類多善,衣裳器服,莫不增損制度, 世人皆法學(xué)之。撰和香方,其序之曰:“麝本多忌,過分必害。 沈?qū)嵰缀停餆o傷。零藿虛燥,詹唐黏濕。甘松、蘇合、安 息、郁金、奈多、和羅之屬,并被珍于外國,無取于中土。又 棗膏昏鈍,甲煎淺俗,非唯無助于馨烈,乃當彌增于尤疾也?!?所言悉以比類朝士:麝本多忌,比庾仲文;零藿虛燥,比何 尚之;詹唐黏濕,比沈演之;棗膏昏鈍,比羊玄保;甲煎淺俗, 比徐湛之;甘松蘇合,比慧琳道人;沈?qū)嵰缀?,以自比也?
曄獄中與諸生侄書以自序,其略曰:
吾少懶學(xué)問,年三十許,始有尚耳。自爾以來,轉(zhuǎn)爲心化, 至于所通處,皆自得之胸懷。常謂情志所托,故當以意爲主, 以文傳意。以意爲主,則其旨必見;以文傳意,則其辭不流。 然后抽其芬芳,振其金石耳。觀古今文人多不全了此處,年少 中謝莊最有其分,手筆差易,于文不拘韻故也。吾思乃無定方, 但多公家之言,少于事外遠致,以此爲恨,亦由無意于文名故 也。
本未開史書,政恒覺其不可解耳。既造后漢,轉(zhuǎn)得統(tǒng)緒。 詳觀古今著述及評論,殆少可意者。班氏最有高名,既任情無 例,唯志可推耳。博贍不可及之,整理未必愧也。吾雜傳論皆 有精意深旨,至于循吏以下及六夷諸序論,筆勢縱放,實天下 之奇作。其中合者,往往不減過秦篇。嘗共比方班氏所作,非 但不愧之而已。欲遍作諸志,前漢所有者悉令備,雖事不必多, 且使見文得盡。又欲因事就卷內(nèi)發(fā)論,以正一代得失,意復(fù)不 果。贊自是吾文杰思,殆無一字空設(shè),奇變不窮,同合異體, 乃自不知所以稱之。此書行,故應(yīng)有賞音者。紀傳例爲舉其大 略耳,諸細意甚多。自古體大而思精,未有此也。恐世人不能 盡之,多貴古賤今,所以稱情狂言耳。
吾于音樂,聽功不及自揮,但所精非雅聲爲可恨,然至于 一絕處,亦復(fù)何異邪。其中體趣,言之不可盡。弦外之意,虛 響之音,不知所從而來。亦嘗以授人,士庶中未有一毫似者, 此永不傳矣。吾書雖小小有意,筆勢不快,馀竟不成就,每愧 此名。曄自序并實,故存之。藹幼而整潔,衣服竟歲未嘗有塵 點,死時年二十。曄少時,兄晏常云:“此兒進利,終破門戶?!?果如其言。
初,何尚之處銓衡,自謂天下無滯才,及熙先就拘,帝詰 尚之曰:“使孔熙先年三十猶作散騎侍郎,那不作賊?!蔽跸?死后,又謂尚之曰:“孔熙先有美才,地胄猶可論,而翳跡仕 流,豈非時匠失乎?”尚之曰:“臣昔謬得待罪選曹,誠無以 濯汙揚清;然君子之有智慧,猶鵷鳳之有文采,俟時而振羽翼, 何患不出云霞之上。若熙先必蘊文采,自棄于污泥,終無論矣?!?上曰:“昔有良才而不遇知己者,何嘗不遺恨于后哉?!?
荀伯子,潁川潁陰人,晉驃騎將軍羨之孫也。父猗,秘書 郎。伯子少好學(xué),博覽經(jīng)傳,而通率好爲雜語,遨游閭里,故 以此失清途。解褐駙馬都尉、奉朝請、員外散騎侍郎。著作郎 徐廣重其才學(xué),舉伯子及王韶之并爲佐郎,同撰晉史及著桓玄 等傳。 遷尚書祠部郎。義熙元年,上表稱:“故太傅鉅平侯羊祜 勛參佐命,功盛平吳,而享嗣闕然,蒸嘗莫寄。漢以蕭何元功, 故絕世輒紹,愚謂鉅平之封,宜同酇國。故太尉廣陵公陳準黨 翼孫秀,禍加淮南,竊饗大國,因罪爲利。會西朝政刑失裁, 中興復(fù)因而不奪,今王道惟新,豈可不大判臧否?謂廣陵之國, 宜在削除。故太保衛(wèi)瓘本爵菑陽縣公,既被橫禍,乃進第秩, 加贈蘭陵,又轉(zhuǎn)江夏。中朝公輔,多非理終,瓘功德不殊,亦 無緣獨受偏賞。宜復(fù)本封,以正國章。”詔付門下。前散騎常 侍江夏公衛(wèi)璵及潁川陳茂先各自陳先代勛,不伏貶降。詔皆付 門下,并不施行。
伯子爲妻弟謝晦薦達,爲尚書左丞,出補臨川內(nèi)史。車騎 將軍王弘稱伯子“沈重不華,有平陽侯之風(fēng)”。伯子常自矜藉 蔭之美,謂弘曰:“天下膏粱,唯使君與下官耳,宣明之徒不 足數(shù)也?!边w散騎常侍,又上表曰:“百官位次,陳留王在零 陵王上,臣愚竊以爲疑。昔武王克殷,封神農(nóng)后于焦,黃帝后 于祝,帝堯后于薊,帝舜后于陳,夏后后于杞,殷后于宋。杞、 陳并爲列國,而薊、祝、焦無聞。斯則褒崇所承,優(yōu)于遠代之 顯驗也。是以春秋次序諸侯,宋居杞、陳之上,考之近代,事 亦有征。晉泰始元年,詔賜山陽公劉康子弟一人爵關(guān)內(nèi)侯,衛(wèi) 公姬署、宋侯孔紹子弟一人駙馬都尉。又泰始三年,太常上言 博士劉嘉等議,稱衛(wèi)公署于大晉在三恪之數(shù),應(yīng)降稱侯。臣以 爲零陵王位宜在陳留之上。”從之。
爲御史中丞,蒞職勤恪,有匪躬之稱。立朝正色,衆(zhòng)咸憚 之。凡所奏劾,莫不深相訶毀,或延及祖禰,示其切直。又頗 雜嘲戲,故世人以此非之。補司徒左長史,卒于東陽太守。文 集傳于世。
子赤松,爲尚書右丞,以徐湛之黨,爲元兇所殺。
伯子族弟昶字茂祖,與伯子絕服,元嘉初,以文義至中書 郎。昶子萬秋。
萬秋字元寶,亦用才學(xué)自顯。昶見釋慧琳,謂曰:“昨萬 秋對策,欲以相示?!贝鹪唬骸按瞬豁毧?。若非先見而答,貧 道不能爲;若先見而答,貧道奴皆能爲?!标圃唬骸按藢⒉粋?道德耶?”答曰:“大德所以不德?!蹦讼鄬π?,竟不看焉。 萬秋孝武初爲晉陵太守,坐于郡立華林合,置主衣、主書,下 獄免。前廢帝末,爲御史中丞,卒官。
徐廣字野人,東莞姑幕人也。父藻,都水使者。兄邈,太 子前衛(wèi)率。家世好學(xué),至廣尤精。百家數(shù)術(shù),無不研覽。家貧, 未嘗以産業(yè)爲意,妻中山劉謐之女忿之,數(shù)以相讓,廣終不改。 如此十數(shù)年,家道日弊,遂與廣離。后晉孝武帝以廣博學(xué),除 爲秘書郎,校書秘閣,增置職僚。
隆安中,尚書令王珣舉爲祠部郎。李太后崩,廣議服曰: “太皇太后名位既正,體同皇極,理制備盡,情禮彌申。陽秋 之義,母以子貴。既稱夫人,禮服從正。故成風(fēng)顯夫人之號, 文公服三年之喪,子于父之所生,體尊義重。且禮祖不厭孫, 固宜遂服無屈。而緣情立制,若嫌明文不存,則疑斯從重。謂 應(yīng)同于爲祖母后,齊衰三年?!睍r從其議。
及會稽王世子元顯錄尚書,欲使百僚致敬,臺內(nèi)使廣立議, 由是內(nèi)外并執(zhí)下官禮,廣常爲愧恨。
義熙初,宋武帝使撰車服儀注,仍除鎮(zhèn)軍諮議參軍,領(lǐng)記 室,封樂成縣五等侯。轉(zhuǎn)員外散騎常侍,領(lǐng)著作郎。二年,尚 書奏廣撰成晉史。六年,遷驍騎將軍。時有風(fēng)雹爲災(zāi),廣獻言 武帝,多所勸勉。又轉(zhuǎn)大司農(nóng),領(lǐng)著作郎,遷秘書監(jiān)。
初,桓玄篡位,安帝出宮,廣陪列悲慟,哀動左右。及武 帝受禪,恭帝遜位,廣又哀感,涕泗交流。謝晦見之,謂曰: “徐公將無小過?!睆V收淚答曰:“身與君不同,君佐命興王, 逢千載嘉運。身世荷晉德,眷戀故主。”因更歔欷。
永初元年,詔除中散大夫。廣言墳?zāi)乖跁x陵丹徒,又生長 京口,息道玄忝宰此邑,乞隨之官,歸終桑梓。許之,贈賜甚 厚。性好讀書,年過八十,猶歲讀五經(jīng)一遍 。元嘉二年卒。 廣所撰晉紀四十二卷,義熙十二年成,表上之。又有答禮 問百余條,行于世。
時有高平郗紹亦作晉中興書,數(shù)以示何法盛。法盛有意圖 之,謂紹曰:“卿名位貴達,不復(fù)俟此延譽。我寒士,無聞于 時,如袁宏、干寶之徒,賴有著述,流聲于后。宜以爲惠?!?紹不與。至?xí)桑邶S內(nèi)廚中,法盛詣紹,紹不在,直入竊書。 紹還失之,無復(fù)兼本,于是遂行何書。
徐豁字萬同,廣兄子也。父邈,晉太子前衛(wèi)率?;硭斡莱?初,爲尚書左丞、山陰令,精練法理,爲時所推。元嘉初,爲 始興太守,表陳三事。文帝嘉之,賜絹二百匹,谷一千斛。徙 廣州刺史,未拜卒。
鄭鮮之字道子,滎陽開封人,魏將作大匠渾之玄孫也。祖 襲,大司農(nóng),經(jīng)爲江乘令,因居縣境。父遵,尚書郎。
鮮之下帷讀書,絕交游之務(wù)。初爲桓偉輔國主簿。先是, 兗州刺史滕恬爲丁零翟遼所沒,尸喪不反。恬子羨仕宦不廢, 論者嫌之?;感谇G州,使群僚博議。鮮之議曰:“名教大極, 忠孝而已。至乎變通抑引,每事輒殊。本而尋之,皆求心而遺 跡。跡之所乘,遭遇或異。故圣人或就跡以助教,或因跡以成 罪,屈申與奪,難可等齊,舉其阡陌,皆可終言矣。天可逃乎? 而伊尹廢君;君可脅乎?而鬻拳見善 ;忠可愚乎 ?而箕子同 仁。自此以還,殊實而齊聲,異譽而等美者,不可勝言。今如 滕羨情事者,或終身隱處,不關(guān)人事,或升朝理務(wù),無譏前哲。 通滕者則以無譏爲證,塞滕者則以隱處爲美。折其兩中,則異 同之情可見矣。夫圣人立教,猶言有禮無時,君子不行。有禮 無時,政以事有變通,不可宗一故耳?!?
宋武帝起義兵,累遷御史中丞。性剛直,甚得司直之體。 外甥劉毅權(quán)重當時,朝野莫不歸附,鮮之盡心武帝,獨不屈意 于毅,毅甚恨焉。以與毅舅甥制不相糾,使書侍御史丘洹奏彈 毅輒宥傳詔羅道盛。詔無所問。
時新制,長吏以父母疾去官,禁錮三年。山陰令沈叔任父 疾去職,鮮之因此上議曰:“今省父母之疾而加以罪名,悖義 疾理,莫此爲大。謂宜從舊,于義爲允。”從之。于是自二品 以上,父母及爲祖父母后者,墳?zāi)贡罋Ъ凹膊?,族屬輒去,并 不禁錮。
劉毅當鎮(zhèn)江陵,武帝會于江寧,朝士畢集。毅素好摴蒱, 于是會戲。帝與毅斂局各得其半,積錢隱人,毅呼帝并之。先 擲得雉,帝甚不悅,良久乃答之,四坐傾屬。既擲得盧,毅意 大惡,謂帝曰:“知公不以大坐席與人?!滨r之大喜,徒跣繞 床大叫,聲聲相續(xù),毅甚不平,謂之曰:“此鄭君何爲者?” 無復(fù)甥舅之敬。
帝少事戎旅,不經(jīng)涉學(xué),及爲宰相,頗慕風(fēng)流。時或談?wù)摚?人皆依違不敢難。鮮之難必切至,未嘗寬假。與帝言,要須帝 理屈,然后置之。帝有時慚恧變色,感其輸情,時人謂爲“格 佞”。 十二年,武帝北伐,以爲右長史。鮮之曾祖晉江州長史哲 墓在開封,求拜省,帝以騎送之。及入咸陽,帝遍視阿房、未 央故地,凄愴動容,問鮮之秦、漢所以得喪。鮮之具以賈誼過 秦對。帝曰:“及子嬰而亡,已爲晚矣。然觀始皇爲人,智足 見是非,所任不得人,何也?”答曰:“夫佞言似忠,奸言似 信,中人以上,乃可語上。始皇未及中人,所以暗于識士。” 前至渭濱,帝復(fù)嘆曰:“此地甯復(fù)有呂望邪?”鮮之曰:“昔 葉公好龍而真龍見,燕昭市骨而駿足至。明公以旰食待士,豈 患海內(nèi)無人?!钡鄯Q善者久之。
宋國初建,轉(zhuǎn)奉常。赫連勃勃陷關(guān)中,武帝復(fù)欲北討,鮮 之表諫。及踐阼,遷太常、都官尚書。時傅亮、謝晦位遇日隆, 范泰嘗衆(zhòng)中讓誚鮮之曰:“卿與傅、謝俱從圣主有功關(guān)、洛, 卿乃居僚首,今日答颯,去人遼遠,何不肖之甚?!滨r之熟視 不對。 鮮之爲人通率,在武帝坐,言無所隱晦,亦甚憚焉。而隱 厚篤實,贍恤親故,游行命駕,或不知所適,隨御者所之。尤 爲武帝所狎。上曾內(nèi)殿宴飲,朝貴畢至,唯不召鮮之。坐定, 謂群臣曰:“鄭鮮之必當自來?!倍矶鈫櫳袝嶕r之詣神獸 門求啓事,帝大笑引入。其被遇如此。以從征功,封龍陽縣五 等子。 景平中,徐、傅當權(quán),出爲豫章太守。時王弘爲江州刺史, 竊謂人曰:“鄭公德素,先朝所禮,方于前代,鍾元常、王景 興之流。今徐、傅出以爲郡,抑當有以?!睂び袕U立事。 元嘉三年,弘入爲相,舉鮮之爲尚書右仆射。四年卒。文 集行于世。子愔,始安太守。
裴松之字世期,河?xùn)|聞喜人也。祖昧,光祿大夫。父珪, 正員外郎。
松之博覽墳籍,立身簡素。年二十,拜殿中將軍。此官直 衛(wèi)左右,晉孝武太元中,革選名家以參顧問,始用瑯邪王茂之、 會稽謝輶,皆南北之望。
義熙初,爲吳興故彰令,在縣有績。入爲尚書祠部郎。松 之以世立私碑,有乖事實,上表陳之,以爲“諸欲立碑者,宜 悉令言上,爲朝議所許,然后聽之,庶可以防遏無征,顯彰茂 實”。由是普斷。
武帝北伐,領(lǐng)司州刺史,以松之爲州主簿,轉(zhuǎn)中從事。既 克洛陽,松之居州行事。宋國初建,毛德祖使洛陽,武帝敕之 曰:“裴松之廊廟之才,不宜久居邊務(wù),今召爲世子洗馬,與 殷景仁同,可令知之。”
時議立五廟樂,松之以妃臧氏廟用樂亦宜與四廟同。除零 陵內(nèi)史,征爲國子博士。
元嘉三年,誅司徒徐羨之等,分遣大使巡行天下,并兼散 騎常侍,班宣二十四條詔書。松之使湘州,甚得奉使之義,論 者美之。
轉(zhuǎn)中書侍郎。上使注陳壽三國志,松之鳩集傳記,廣增異 聞。既成奏之,上覽之曰:“裴世期爲不朽矣?!?
出爲永嘉太守,勤恤百姓,吏人便之。后爲南瑯邪太守, 致仕,拜中散大夫。尋爲國子博士,進太中大夫。使續(xù)成何承 天國史,未及撰述,卒。
子駰,南中郎參軍。松之所著文論及晉記,駰注司馬遷史 記,并行于世。駰子昭明。
昭明少傳儒史之業(yè),宋泰始中爲太學(xué)博士。有司奏太子婚, 納徵用玉璧虎皮,未詳何所準擬。昭明議:“禮‘納征儷皮 ’。 鄭云:‘皮爲庭實,鹿皮也’,晉太子納妃注‘以虎皮二 ’。 太元中,公主納征,虎豹皮各一。此豈謂婚禮不詳。王公之差, 故取虎豹文蔚以尊其事。虎豹雖文,而征禮所不言;熊羆雖古, 而婚禮所不及;珪璋雖美,或爲用各異。今宜準經(jīng)誥,凡諸僻 謬,一皆詳正?!庇谑怯兴緟⒆h,加珪璋豹熊羆皮各二。
元徽中,出爲長沙郡丞。罷任,刺史王蘊謂曰:“卿清貧 必?zé)o還資,湘中人士有須一禮之命者,我不愛也?!闭衙髟唬?“下官忝爲郡佐,不能光益上府,豈以鴻都之事,仰累清風(fēng)?!?歷祠部通直郎。
齊永明三年使魏,武帝謂曰:“以卿有將命之才,使還當 以一郡相賞?!边€爲始安內(nèi)史??と她徯嗽疲骸吧袢伺c其玉 印玉板書,不須筆,吹紙便成字。”自稱龔圣人,以此惑衆(zhòng), 前后郡太守敬事之。昭明付獄案罪。及還,甚貧罄,武帝曰: “裴昭明當罷郡,還遂無宅,我不讀書,不知古人中誰可比之。” 遷射聲校尉。
九年復(fù)北使。建武初,爲王玄邈安北長史、廣陵太守。明 帝以其在事無啓奏,代還責(zé)之,昭明曰:“臣不欲競執(zhí)關(guān)鍵故 耳?!?昭明歷郡皆清勤,常謂人曰:“人生何事須聚畜,一身之 外亦復(fù)何須。子孫若不才,我聚彼散。若能自立,則不如一經(jīng)?!?故終身一不事産業(yè)。中興二年卒。子子野。
子野字幾原,生而母魏氏亡,爲祖母殷氏所養(yǎng)。殷柔明有 文義,以章句授之。年九歲,殷氏亡,泣血哀慟,家人異之。 少好學(xué),善屬文,仕齊爲江夏王行參軍。遭父憂去職。初, 父寢疾彌年,子野禱請備至,涕泗沾濡。父夜夢見其容,旦召 視如夢,俄而疾間,以爲至孝所感。命著孝感傳,固辭乃止。 及居喪,每之墓所,草爲之枯。有白兔白鳩馴擾其側(cè)。
梁天監(jiān)初,尚書仆射范云嘉其至行,將表奏之,會云卒不 果。樂安任昉有盛名,爲后進所慕,游其門者,昉必推薦。子 野于昉爲從中表,獨不至,昉亦恨焉,故不之善。
久之兼廷尉正,時三官通署獄,子野嘗不在,同僚輒署其 名。奏有不允,子野從坐免職?;騽裱哉堄兴?,可無咎,子野 笑曰:“雖慚柳季之道,豈因訟以受服?!弊源嗣怊砭弥?,終 無恨意。中書郎范縝與子野未遇,聞其行業(yè)而善焉。會遷國子 博士,乃上表讓之,有司以資歷非次,不爲通。
后爲諸暨令,在縣不行鞭罰,人有爭者,示之以理,百姓 稱悅,合境無訟。
初,子野曾祖松之,宋元嘉中受詔續(xù)修何承天宋史,未成 而卒,子野常欲繼成先業(yè)。及齊永明末,沈約所撰宋書稱“松 之已后無聞焉”。子野更撰爲宋略二十卷,其敍事評論多善, 而云“戮淮南太守沈璞,以其不從義師故也”。約懼,徒跣謝 之,請兩釋焉。嘆其述作曰:“吾弗逮也。”蘭陵蕭琛言其評 論可與過秦、王命分路揚鑣。于是吏部尚書徐勉言之于武帝, 以爲著作郎,掌修國史及起居注。頃之,兼中書通事舍人,尋 除通直員外,著作、舍人如故。敕又掌中書詔誥。
時西北遠邊有白題及滑國遣使由岷山道入貢,此二國歷代 弗賓,莫知所出。子野曰:“漢潁陰侯斬胡白題將一人。服虔 注云:‘白題,胡名也。’又漢定遠侯擊虜,八滑從之,此其 后乎?!睍r人服其博識。敕仍使撰方國使圖,廣述懷來之盛, 自要服至于海表,凡二十國。子野與沛國劉顯、南陽劉之遴、 陳郡殷蕓、陳留阮孝緒、吳郡顧協(xié)、京兆韋棱皆博學(xué),深相賞 好,顯尤推重之。時吳平侯蕭勱、范陽張纘每討論墳籍,咸折 衷于子野。
繼母曹氏亡,居喪過禮,服闋,再遷員外郎。普通七年, 大舉北侵,敕子野爲移魏文,受詔立成。武帝以其事體大,召 尚書仆射徐勉、太子詹事周舍、鴻臚卿劉之遴、中書侍郎朱異 集壽光殿以觀之,時并嘆服。武帝目子野曰:“其形雖弱,其 文甚壯?!倍碛蛛窢憰魑合嘣?。其夜受旨,子野謂可待旦 方奏,未之爲也,及五鼓,敕催令速上。子野徐起操筆,昧爽 便就。及奏,武帝深嘉焉。自是諸符檄皆令具草。
子野爲文典而速,不尚靡麗,制多法古,與今文體異。當 時或有詆訶者,及其末,翕然重之。或問其爲文速者,子野答 云:“人皆成于手,我獨成于心?!?
遷中書侍郎、鴻臚卿,領(lǐng)步兵校尉。子野在禁省十馀年, 默靜自守,未嘗有所請謁。外家及中表貧乏,所得奉悉給之。 無宅,借官地二畝,起茅屋數(shù)間,妻子恒苦饑寒,唯以教誨爲 本,子侄祗畏,若奉嚴君。劉顯常以師道推高之。末年深信釋 教,終身飯麥食蔬。中大通二年卒。先是,子野自占死期不過 庚戌歲,是年自省移疾,謂同官劉之亨曰:“吾其逝矣。”遺 命務(wù)存儉約。武帝悼惜,爲之流涕。贈散騎常侍,即日舉哀。 先是,五等君及侍中以上乃有諡,及子野特以令望見嘉,賜諡 貞子。
子野少時集注喪服、續(xù)裴氏家傳各二卷,抄合后漢事四十 馀卷。又敕撰衆(zhòng)僧傳二十卷,百官九品二卷,附益諡法一卷, 方國使圖一卷,文集二十卷:并行于世。又欲撰齊梁春秋,始 草創(chuàng),未就而卒。及葬,湘東王爲之墓志銘,陳于藏內(nèi)。邵陵 王又立墓志,堙于羨道。羨道列志,自此始焉。子騫,官至通 直郎。 何承天,東海郯人也。五歲喪父。母徐廣姊也,聰明博學(xué), 故承天幼漸訓(xùn)義。宋武起義初,撫軍將軍劉毅鎮(zhèn)姑孰,板爲行 參軍。毅嘗出行,而鄢陵縣吏陳滿射鳥,箭誤中直帥,雖不傷 人,處法棄市。承天議曰:“獄貴情斷,疑則從輕。昔有驚漢 文帝乘輿馬者,張釋之劾以犯蹕,罪止罰金。何者?明其無心 于驚馬也。故不以乘輿之重,加于異制。今滿意在射鳥,非有 心于中人。案律過誤傷人三歲刑,況不傷乎?微罰可也。”
宋臺建,爲尚書祠部郎,與傅亮共撰朝儀。謝晦鎮(zhèn)江陵, 請爲南蠻長史。晦進號衛(wèi)將軍,轉(zhuǎn)諮議參軍,領(lǐng)記室。
元嘉三年,晦將見討,間計于承天,曰:“大小既殊,逆 順又異,境外求全,上計也。以腹心領(lǐng)兵戍義陽,將軍率衆(zhòng)于 夏口一戰(zhàn)。若敗,即趨義陽,以出北境,此其次也?!被蘖季?曰:“荊楚用武之國,且當決戰(zhàn),走不晚也。”及晦下,承天 留府不從。到彥之至馬頭,承天自詣歸罪,見宥。后兼尚書左 丞。
吳興余杭人薄道舉爲劫,制同籍期親補兵。道舉從弟代公、 道生等并爲劫大功親,非應(yīng)在補謫之例。法以代公等母存爲期 親,則子宜隨母補兵。承天議曰:“尋劫制,同籍期親補兵, 大功則不在此例。婦人三從,既嫁從夫,夫死從子。今道舉爲 劫,若其叔父尚存,制應(yīng)補謫,妻子營居,固其宜也。但爲劫 之時,叔父已歿,代公、道生并是從弟,大功之親,不合補謫。 今若以叔母爲期親,令代公隨母補兵,既乖大功不謫之制,又 失婦人三從之道。由于主者守期親之文,不辨男女之異。謂代 公等母子并宜見原。”
承天爲性剛愎,不能屈意朝右,頗以所長侮同列,不爲仆 射殷景仁所平。出爲衡陽內(nèi)史。昔在西方與士人多不協(xié),在郡 又不公清,爲州司所糾,被收系獄,會赦免。
十六年,除著作佐郎,撰國史。承天年已老,而諸佐郎并 名家年少。潁川荀伯子嘲之,常呼爲奶母。承天曰:“卿當云 鳳凰將九子,奶母何言邪?”尋轉(zhuǎn)太子率更令,著作如故。
時丹陽溧陽丁況等久喪而不棺葬,承天議曰:“禮云‘還 葬’,當謂荒儉一時,故許其稱財而不求備 。丁況三家數(shù)年中 葬輒無棺櫬,實由淺情薄恩同于禽獸者耳。竊以丁寶等同伍積 年,未嘗勸之以義,繩之以法。十六年冬,既無新科,又未申 明舊制,有何嚴切,欻然相糾?;蛴舌徢譅帲耘d此言。如 聞在東諸處,此例既多,江西、淮北尤爲不少。若但謫此三人, 殆無所肅,開其一端,則互相恐動。臣愚謂況等三家,且可勿 問,因此附定制旨:若人葬不如法,同伍當即糾言。三年除服 之后,不得追相告引?!?
十九年,立國子學(xué),以本官領(lǐng)國子博士?;侍又v孝經(jīng), 承天與中庶子顔延之同爲執(zhí)經(jīng)。頃之,遷御史中丞。
時魏軍南伐,文帝訪群臣捍御之略。承天上安邊論,凡陳 四事:其一,移遠就近,以實內(nèi)地;其二,浚復(fù)城隍,以增阻 防;其三,纂偶車牛,以飾戎械;其四,計丁課仗,勿使有闕。 文多不載。
承天素好弈棋,頗用廢事。又善彈箏。文帝賜以局子及銀 裝箏。承天奉表陳謝,上答曰:“局子之賜,何必非張武之金 邪。”
承天博見古今,爲一時所重。張永嘗開玄武湖遇古冢,冢 上得一銅斗,有柄。文帝以訪朝士。承天曰:“此亡新威斗。 王莽三公亡,皆賜之。一在冢外,一在冢內(nèi)。時三臺居江左者, 唯甄邯爲大司徒,必邯之墓?!倍矶烙謫欄?nèi)更得一斗,復(fù) 有一石銘“大司徒甄邯之墓”。時帝每有疑議,必先訪之,信 命相望于道。承天性褊促,嘗對主者厲聲曰:“天何言哉,四 時行焉,百物生焉?!蔽牡壑?,應(yīng)遣先戒曰:“善候何顔色, 如其不悅,無須多陳?!?
二十四年,承天遷廷尉,未拜,上欲以爲吏部郎,已受密 旨,承天宣漏之,坐免官。卒于家,年七十八。
先是禮論有八百卷,承天刪減并合,以類相從,凡爲三百 卷,并前傳、雜語、所纂文及文集,并傳于世。又改定元嘉歷, 改漏刻用二十五箭,皆從之。曾孫遜。
遜字仲言,八歲能賦詩,弱冠,州舉秀才。南鄉(xiāng)范云見其 對策,大相稱賞,因結(jié)忘年交。謂所親曰:“頃觀文人,質(zhì)則 過儒,麗則傷俗,其能含清濁,中今古,見之何生矣?!鄙蚣s 嘗謂遜曰:“吾每讀卿詩,一日三復(fù),猶不能已?!逼錉懨?所稱如此。
梁天監(jiān)中,兼尚書水部郎,南平王引爲賓客,掌記室事, 后薦之武帝,與吳均俱進幸。后稍失意,帝曰:“吳均不均, 何遜不遜。未若吾有朱異,信則異矣?!弊允鞘韪?,希復(fù)得見。 卒于仁威廬陵王記室。
初,遜爲南平王所知,深被恩禮,及聞遜卒,命迎其柩而 殯藏焉,并餼其妻子。東海王僧孺集其文爲八卷。
初,遜文章與劉孝綽并見重,時謂之何、劉。梁元帝著論 論之云:“詩多而能者沈約,少而能者謝朓、何遜?!?
遜從叔澗字彥夷,亦以才著聞,宦游不達,作拍張賦以喻 意。末云:“東方曼倩發(fā)憤于侏儒,遂與火頭食子稟賜不殊?!?位至臺郎。
時有會稽虞騫工爲五言,名與遜埒,官至王國侍郎。后又 有會稽孔翁歸、濟陽江避并爲南平王大司馬府記室。翁歸工爲 詩,避博學(xué)有思理,注論語、孝經(jīng)。二人并有文集。
論曰:夫令問令望,詩人所以作詠,有禮有法,前哲由斯 播美。觀夫范、荀二公,并以學(xué)業(yè)自著,而干時之譽,本期俱 不爲弘。雖才則有馀而望乃不足。蔚宗藝用有過人之美,跡其 行事,何利害之相傾。徐廣動不違仁,義兼儒行。鮮之時稱“ 格佞”,斯不佞矣。松之雅道爲貴,實光載德。承天素訓(xùn)所資, 無慚舅氏,美矣乎。
版權(quán)聲明:本文內(nèi)容由網(wǎng)友上傳(或整理自網(wǎng)絡(luò)),原作者已無法考證,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。古詩文網(wǎng)免費發(fā)布僅供學(xué)習(xí)參考,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轉(zhuǎn)載請注明:原文鏈接 | http://jydlqc.cn/wenzhang/17710.html
古文典籍
- 「詩經(jīng)」
- 「論語」
- 「史記」
- 「周易」
- 「易傳」
- 「左傳」
- 「大學(xué)」
- 「中庸」
- 「尚書」
- 「禮記」
- 「周禮」
- 「孟子」
- 「老子」
- 「吳子」
- 「荀子」
- 「莊子」
- 「墨子」
- 「管子」
- 「列子」
- 「宋書」
- 「漢書」
- 「晉書」
- 「素書」
- 「儀禮」
- 「周書」
- 「梁書」
- 「隋書」
- 「陳書」
- 「魏書」
- 「孝經(jīng)」
- 「將苑」
- 「南齊書」
- 「北齊書」
- 「新唐書」
- 「后漢書」
- 「南史」
- 「司馬法」
- 「水經(jīng)注」
- 「商君書」
- 「尉繚子」
- 「北史」
- 「逸周書」
- 「舊唐書」
- 「三字經(jīng)」
- 「淮南子」
- 「六韜」
- 「鬼谷子」
- 「三國志」
- 「千字文」
- 「傷寒論」
- 「反經(jīng)」
- 「百家姓」
- 「菜根譚」
- 「弟子規(guī)」
- 「金剛經(jīng)」
- 「論衡」
- 「韓非子」
- 「山海經(jīng)」
- 「戰(zhàn)國策」
- 「地藏經(jīng)」
- 「冰鑒」
- 「圍爐夜話」
- 「六祖壇經(jīng)」
- 「睡虎地秦墓竹簡」
- 「資治通鑒」
- 「續(xù)資治通鑒」
- 「夢溪筆談」
- 「舊五代史」
- 「文昌孝經(jīng)」
- 「四十二章經(jīng)」
- 「呂氏春秋」
- 「了凡四訓(xùn)」
- 「三十六計」
- 「徐霞客游記」
- 「黃帝內(nèi)經(jīng)」
- 「黃帝四經(jīng)」
- 「孫子兵法」
- 「孫臏兵法」
- 「本草綱目」
- 「孔子家語」
- 「世說新語」
- 「貞觀政要」
- 「顏氏家訓(xùn)」
- 「容齋隨筆」
- 「文心雕龍」
- 「農(nóng)桑輯要」
- 「搜神記」
熱門名句
- 相望試登高,心隨雁飛滅
- 一葉漁船兩小童,收篙停棹坐船中
- 闌風(fēng)伏雨催寒食,櫻桃一夜花狼藉
- 湖水無端浸白云,故人書斷孤鴻沒
- 魂來楓葉青,魂返關(guān)塞黑
- 暗教愁損蘭成,可憐夜夜關(guān)情
- 薄幸郎君何日到,想自當初,莫要相逢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