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77日屄视频,国产精品国色综合久久,欧洲亚洲精品久久久久,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

舊唐書_列傳卷五十部分譯文

查閱典籍:《舊唐書》——「舊唐書·列傳卷五十」原文

  尹思貞,京兆長安人。二十歲應(yīng)試中舉,任隆州參軍。當(dāng)時晉安縣有土豪蒲氏,橫行霸道,無法無天,前后官吏,誰也奈何不得他。州官令尹思貞處理。他查出了蒲氏奸贓數(shù)以萬計,依法將他斬首。遠(yuǎn)近的人無不拍手稱快,并刻石來記下這件事,由此尹思貞知名。后調(diào)任明堂縣,以善政聞名。后升任殿中少監(jiān)、檢校氵名州刺史。正當(dāng)契丹孫萬榮叛亂,河朔一帶極不安寧,尹思貞善于綏撫,只有他的治地沒有被驚擾,武則天特別下璽書褒揚贊美他。

  長安年中(703),七次遷任秋官侍郎,因不聽從奸臣張昌宗而被誣構(gòu)罪名,降職到定州任刺史,又調(diào)任晉州刺史。不久,又調(diào)入朝廷任司府少卿。當(dāng)時司府少卿中有侯如一,處事也極嚴(yán)厲,吏人曾傳這樣一句話:“不怕侯卿杖,只怕尹卿筆。”他為眾人所敬服達(dá)到如此地步。不久,加銀青光祿大夫,在住宅中挖出古戟十二,接著門前有了有衣之戟,時人很是驚異。

  神龍初年(705),尹思貞任大理卿。當(dāng)時武三思專權(quán),御史大夫李承嘉隨聲附合,雍州人韋月將告武三思謀反,唐中宗大怒,下命將韋月將處死。尹思貞以春季是萬物得生的月份,堅持奏請不可行刑,便改為杖刑流配嶺南。武三思令有司非法加害,尹思貞又堅持抵制。李承嘉領(lǐng)會武三思的旨意,托以另外的事,不許尹思貞入朝廷。尹思貞對李承嘉說“:你擅作威福,不顧國法,附和奸臣,謀圖不軌,是要除掉忠良來為所欲為嗎?”李承嘉大怒,便劾奏尹思貞,尹思貞被貶為青州刺史。青州境內(nèi)有蠶一年四熟。黜陟使、衛(wèi)州司馬路敬潛八月到青州,見蠶繭嘆道:“不是善政所致,誰又能出現(xiàn)這種盛況呢!”特意上表薦舉尹思貞。尹思貞前后任十三州刺史,皆是清廉治政。

  睿宗即位,征用為將作大匠,封為天水郡公。當(dāng)時左仆射竇懷貞興土木建金仙、玉真兩座道觀,調(diào)動工匠,尹思貞常節(jié)減人員財物。竇懷貞怒,頻頻指責(zé)尹思貞。尹思貞道:“閣下身為宰相,任重在輔弼諧和,然不能贊助圣明,卻大興土木,害及百姓,難道不感到慚愧嗎?又受小人的譖言,輕視侮辱朝臣,今日之事,不能隨便了事?!闭f罷拂衣而去,閉門數(shù)天,皇上聽說就特令他不要放棄職守。那一年竇懷貞伏法處死,皇帝下詔表彰他賢良方正,能“折佞臣之枯權(quán),拂衣而謝”。不久尹思貞兼任申王府長史,又遷任戶部尚書,因年老多病多次上表請求告老還鄉(xiāng),后得準(zhǔn)允。開元四年(716)去世,享年七十七歲,贈黃門監(jiān),謚號為簡。

  李杰,本名務(wù)光,相州滏陽人。他是后魏并州刺史李寶的后代。其先人由隴西遷至滏陽。李杰少年時就以孝友著稱,中舉,累任天官員外郎,明敏有治政的才能,深得人們的贊譽。神龍初年(705),遷任衛(wèi)尉少卿,任河?xùn)|道巡察黜陟使,在所有黜陟使中他考核評議最好。開元初,李杰任河南尹,勤于治理,每有公事,無論是如何難辦,也從不擱置不處理,由此官府內(nèi)無積壓的公事,吏民都很敬愛他。先是河、汴之間有梁公堰,年久失修堰破,致使江、淮的漕運不通。李杰上奏調(diào)撥汴、鄭的人工來疏通,省功而且很快完工,于公于私都帶來很大的便利,于是在水岸邊刻石來記他的功績。

  不久,他代宋王景任御史大夫。當(dāng)時皇后的妹婿尚衣奉御長孫昕與他的妹婿楊仙玉因在里巷遇見李杰,便毆打李杰?;噬洗笈?,下令斬長孫昕等。散騎常侍馬懷素認(rèn)為中春陽和的月份,不可行刑,多次上表陳請?;噬嫌谑窍铝睢埃盒蟹顟?yīng)由近及遠(yuǎn),行罪應(yīng)先親后疏。長孫昕、楊仙玉等憑自己是皇親國戚,恣行兇險,違法亂紀(jì),損辱大臣,情特難容,故令斬決。今群臣多次上表,誠心誠意堅持相請,以陽春季節(jié),非肅殺之時,援引古今,詞義懇切。朕雖想聽取眾臣的意見,情也惜法,但既應(yīng)當(dāng)寬異門之法,順應(yīng)枯木的凋敝,就應(yīng)決殺,以謝百僚?!?/p>

  李杰第二年監(jiān)督橋陵的建造,賜爵武陵子。開始,李杰監(jiān)督建造,引薦侍御史王旭為判官。王旭貪財受贓,李杰將要依法處理但未得證據(jù),反被王旭所誣陷,貶為衢州刺史。不久,調(diào)任揚州大都督府長史,又被所劾奏,免官歸鄉(xiāng)。不久去世。追贈戶部尚書。

  解琬,魏州元城人。少年應(yīng)試中舉,任新政縣尉,又調(diào)任成都縣丞。因為奏章很合皇上的心意,超升監(jiān)察御史,因父喪丁憂而離職。武則天認(rèn)為解琬善于處理邊防事務(wù),起用他復(fù)任原官,令他去西域安撫少數(shù)民族,他因守喪而堅持辭拒。武則天很稱贊他的孝心,并下旨:“解琬孝性很是淳正,哀情懇切,堅辭任官之榮譽,乞請完成喪禮,這實可以激揚風(fēng)俗,勉勵名節(jié),允其所請。還是讓他守喪完而赴任?!?/p>

  圣歷初年(698),解琬任侍御史,充當(dāng)使節(jié)去安撫烏質(zhì)勒及十姓部落,都處理得順利而且合適,藩人大悅,因有功遷升御史中丞,兼任北庭都護、持節(jié)西域安撫使。解琬平素與郭元振同官,很友好,于是被宗楚客所誹謗,因此降任滄州刺史,任職時治政務(wù)求存大體,有全局觀,很得人和。景龍年中(708),升任右臺御史大夫,兼持節(jié)朔方行軍大總管。解琬前后在軍中任職二十余年,屯田習(xí)戰(zhàn),多有所利益,邊境安寧。

  景云二年(711),他仍為朔方軍大總管。解琬分派隨軍要籍官河南縣丞張冠宗、肥鄉(xiāng)縣令韋景駿、普安縣令于處忠等校檢三城的軍員,在這里減兵十萬人。不久授右武衛(wèi)大將軍、兼檢校晉州刺史,賜爵濟南縣男。以年老多病,上表請求告老還鄉(xiāng),上方還未批準(zhǔn)便離去。隨后皇上也特別優(yōu)待了下詔加授他金紫光祿大夫之榮譽職務(wù),準(zhǔn)許他告老還鄉(xiāng),俸祿按品級全給。不久皇上又降璽書慰勞他“:卿才識氣度堅正高遠(yuǎn),以忠正彰明立身,正行為而治事。類似張騫出使,等同魏絳和戎。職兼連文事武備,獨當(dāng)一面建功,勤于國事,實在是國家元老。今脫靴歸閑,拂衣高謝,其高尚品德本可以激勵端正民俗,其清正廉潔可以作為做官的典范,良可嘉善,宜很好地安養(yǎng)以求百年長壽?!?/p>

  不多久,吐蕃侵犯邊土,又召回解琬任散騎常侍,令他與吐蕃劃定地界,兼處置十姓的降戶。解琬說吐蕃一定暗懷叛計,請求派兵十萬在秦、渭等州嚴(yán)加防范,那年冬季,吐蕃果然侵犯邊境,被解琬所布署的軍隊擊敗逃走。不久,解琬又上表請求解甲歸田,未得允許,調(diào)任太子賓客。開元五年(717),外調(diào)任同州刺史。第二年去世,享年八十余歲。

  王丘,是光祿卿王同皎的堂兄的兒子。父親王同日至,左庶子。王丘十一歲時,應(yīng)童子科考試登第,當(dāng)時所有的童子都是以背經(jīng)文應(yīng)試,只有王丘獨以文章考中,因此知名。他二十歲時,又應(yīng)試中舉,拜奉禮郎。王丘神氣清古,而且志行修潔,特別善于詞賦。族人左庶子王方慶和御史大夫魏元忠皆稱揚推薦他。長安年中,他由偃師主簿提拔,拜監(jiān)察御史。

  開元初年(713),調(diào)任考功員外郎。原先,考功舉人,開后門拉關(guān)系盛行,取士很濫,每年達(dá)數(shù)百人之多。王丘一一復(fù)核材料,登科的僅只有一百人。人們議論,認(rèn)為從武則天以后數(shù)十年,沒有誰能趕得上王丘的,其后席豫、嚴(yán)挺之再其次。王丘三任紫微舍人,以主管制誥的勤謹(jǐn),加朝散大夫之職,又調(diào)任吏部侍郎。選拔人才多年,都很公平恰當(dāng),他提拔任用了山陰縣尉孫逖、桃林縣尉張鏡微、湖城縣尉張晉明、進士王泠然,都被世人稱為一時之秀。不久換職尚書左丞。

  開元十一年(723),王丘任黃門侍郎,那一年,山東大旱歉收,朝廷從朝臣中選刺史去安撫貧民,下旨道:“古代咎繇對大禹說:‘在知人,在安人。’這都是說心上想著國家的根本,光大帝業(yè),小心謹(jǐn)慎,無一日遺忘。但是長吏中有不稱職的,百姓中有不能安生的,朕深思依循良好的政治,來矯正過失,依舊要很重視諸侯的選拔?!边@樣就派王丘為懷州刺史,又派中書侍郎崔沔等數(shù)人都去任山東諸州的刺史。到任,皆沒有什么可稱道的,只有王丘在職清嚴(yán),官民又敬又畏。不久,又分管吏部選拔人才的工作,入臺閣任尚書左丞。父喪去職,期滿,拜右散騎常侍,仍管天子的詔書等制誥之事。

  開元二十一年(733),侍中裴光庭病卒,中書令肖嵩與王丘有老交情,將推薦王丘任宰相,王丘得知堅決辭謝,并且極力推薦尚書右丞韓休,肖嵩也固請上奏,到韓休做了宰相,便推薦王丘代崔琳任御史大夫。王丘因不善言辭,奏對多不稱皇上的心意。不久調(diào)任太子賓客,襲父爵為宿預(yù)男。不久帶病拜任禮部尚書,后告老還鄉(xiāng)。

  王丘雖然歷任要職,但卻固守清廉,從不受人饋送,住宅車馬,均是很敝陋的。辭官歸田以后,病了連吃藥的錢都有困難?;噬下勚潎@,下書道:“王丘一向富有才華,累升要位,由于多病,借此辭官在家。聞其家道屢空,醫(yī)藥不給,長期做官,竟無余資。持操如此,離古圣人何遠(yuǎn)!王丘俸祿,應(yīng)當(dāng)全給,以此來表示殊常的待遇,用來表彰廉潔之吏?!碧鞂毝?743)去世,追贈荊州大都督。

  ○尹思貞 李杰 解琬 畢構(gòu) 蘇珦 子晉

  鄭惟忠 王志愔盧從愿李朝 隱 裴漼 從祖弟寬

  王丘

  尹思貞,京兆長安人也。弱冠明經(jīng)舉,補隆州參軍。時晉安縣有豪族蒲氏,縱 橫不法,前后官吏莫能制。州司令思貞推按,發(fā)其奸贓萬計,竟論殺之,遠(yuǎn)近稱慶, 刻石以紀(jì)其事,由是知名。累轉(zhuǎn)明堂令,以善政聞。三遷殿中少監(jiān),檢校洺州刺史。 會契丹孫萬榮作亂,河朔不安,思貞善于綏撫,境內(nèi)獨無驚擾,則天降璽書褒美之。

  長安中,七遷秋官侍郎,以忤張昌宗被構(gòu),出為定州刺史,轉(zhuǎn)晉州刺史。尋復(fù) 入為司府少卿。時卿侯知一亦厲威嚴(yán),吏人為之語曰:“不畏侯卿杖,惟畏尹卿筆?!?其為人所伏若此。尋加銀青光祿大夫。于宅中掘得古戟十二,俄而門加棨戟,時人 異焉。

  神龍初,為大理卿,時武三思擅權(quán),御史大夫李承嘉附會之。壅州人韋月將上 變,告三思謀逆,中宗大怒,命斬之。思貞以發(fā)生之月,固執(zhí)奏以為不可行刑,竟 有敕決杖配流嶺南。三思令所司因此非法害之,思貞又固爭之。承嘉希三思旨,托 以他事,不許思貞入朝廷。謂承嘉曰:“公擅作威福,不顧憲章,附托奸臣,以圖 不軌,將先除忠良以自恣耶?”承嘉大怒,遂劾奏思貞,出為青州刺史。境內(nèi)有蠶 一年四熟者,黜陟使、衛(wèi)州司馬路敬潛八月至州,見繭嘆曰:“非善政所致,孰能 至于此乎!”特表薦之。思貞前后為十三州刺史,皆以清簡為政,奏課連最。

  睿宗即位,征為將作大匠,累封天水郡公。時左仆射竇懷貞興造金仙、玉真兩 觀,調(diào)發(fā)夫匠,思貞常節(jié)減之。懷貞怒,頻詰責(zé)思貞,思貞曰:“公職居端揆,任 重弼諧,不能翼贊圣明,光宣大化,而乃盛興土木,害及黎元,豈不愧也!又受小 人之譖,輕辱朝臣,今日之事,不能茍免,請從此辭?!狈饕露?,闔門累日,上 聞而特令視事。其年,懷貞伏誅,乃下制曰:“國之副相,位亞中臺,自匪邦直, 孰司天憲?將作大匠尹思貞,賢良方正,碩儒耆德,剛不護缺,清而畏知,簡言易 從,莊色難犯。征先王之體要,敷衽必陳;折佞臣之怙權(quán),拂衣而謝。故以事聞海 內(nèi),名動京師,鷹隼是擊,豺狼自遠(yuǎn)。必能條理前弊,發(fā)揮舊章,宜承弄印之榮, 式允登車之志??捎反蠓??!倍砑嫔晖醺L史,遷戶部尚書,轉(zhuǎn)工部尚書。以老 疾累表請致仕,許之。開元四年卒,年七十七,贈黃門監(jiān),謚曰簡。

  李杰,本名務(wù)光,相州滏陽人。后魏并州刺史寶之后也,其先自隴西徙焉。杰 少以孝友著稱,舉明經(jīng),累遷天官員外郎,明敏有吏才,甚得當(dāng)時之譽。神龍初, 累遷衛(wèi)尉少卿,為河?xùn)|道巡察黜陟使,奏課為諸使之最。開元初,為河南尹。杰既 勤于聽理,每有訴列,雖衢路當(dāng)食,無廢處斷。由是官無留事,人吏愛之。先是, 河、汴之間有梁公堰,年久堰破,江、淮漕運不通。杰奏調(diào)發(fā)汴、鄭丁夫以浚之, 省功速就,公私深以為利,刊石水濱,以紀(jì)其績。

  尋代宋璟為御史大夫。時皇后妹婿尚衣奉御長孫昕與其妹婿楊仙玉因于里巷遇 杰,遂毆擊之,上大怒,令斬昕等。散騎常侍馬情素以為陽和之月,不可行刑,累 表陳請。乃下敕曰:“夫為令者自近而及遠(yuǎn),行罰者先親而后疏。長孫昕、楊仙玉 等憑恃姻戚,恣行兇險,輕侮常憲,損辱大臣,情特難容,故令斬決。今群官等累 陳表疏,固有誠請,以陽和之節(jié),非肅殺之時,援引古今,詞義懇切。朕志從深諫, 情亦惜法,宜寬異門之罰,聽從枯木之?dāng)?。即宜決殺,以謝百僚?!?

  杰明年以護橋陵作,賜爵武威子。初,杰護作時,引侍御史王旭為判官。旭貪 冒受贓,杰將繩之而不得其實,反為旭所構(gòu),出為衢州刺史。俄轉(zhuǎn)揚州大都督府長 史,又為御史所劾,免官歸第。尋卒,贈戶部尚書。

  解琬,魏州元城人也。少應(yīng)幽素舉,拜新政尉,累轉(zhuǎn)成都丞。因奏事稱旨,超 遷監(jiān)察御史,丁憂離職。則天以琬識練邊事,起復(fù)舊官,令往西域安撫夷虜,抗疏 固辭。則天嘉之,下敕曰:“解琬孝性淳至,哀情懇切,固辭權(quán)奪之榮,乞就終憂 之典。足可以激揚風(fēng)俗,敦獎名教,宜遂雅懷,允其所請。仍令服闋后赴上?!?

  圣歷初,遷侍御史,充使安撫烏質(zhì)勒及十姓部落,咸得其便宜,蕃人大悅,以 功擢拜御史中丞,兼北庭都護、持節(jié)西域安撫使。琬素與郭元振同官相善,遂為宗 楚客所毀,由是左遷滄州刺史。為政務(wù)存大體,甚得人和。景龍中,遷右臺御史大 夫,兼持節(jié)朔方行軍大總管。琬前后在軍二十余載,務(wù)農(nóng)習(xí)戰(zhàn),多所利益,邊境安 之。

  景云二年,復(fù)為朔方軍大總管。琬分遣隨軍要籍官河陽丞張冠宗、肥鄉(xiāng)令韋景 駿、普安令于處忠等校料三城兵募,于是減十萬人,奏罷之。尋授右武衛(wèi)大將軍, 兼檢校晉州刺史,賜爵濟南縣男。以年老乞骸骨,拜表訖,不待報而去。優(yōu)詔加金 紫光祿大夫,聽致仕,其祿準(zhǔn)品全給。尋降璽書勞之曰:“卿器局堅正,才識高遠(yuǎn), 公忠彰其立身,貞固足以干事。類張騫之出使,同魏絳之和戎。職綰文武,功申方 面,勤于王家,是為國老。頃者,顧斯側(cè)景,愿言勇退,深惜馬援之能,未遂祁奚 之請。然章疏頻上,雅懷難奪。今知脫屣歸閑,拂衣高謝,固可以激勵頹俗,儀刑 庶僚。永言終始,良可嘉尚。宜善攝養(yǎng),以介期頤。”

  未幾,吐蕃寇邊,復(fù)召拜左散騎常侍,令與吐蕃分定地界,兼處置十姓降戶。 琬言吐蕃必潛懷叛計,請預(yù)支兵十萬于秦、渭等州嚴(yán)加防遏。其年冬,吐蕃果入寇, 竟為支兵所擊走之。俄又表請致仕,不許,遷太子賓客。開元五年,出為同州刺史。 明年卒,年八十余。

  畢構(gòu),河南偃師人也。父憬,則天時為司衛(wèi)少卿。構(gòu)少舉進士。神龍初,累遷 中書舍人。時敬暉等奏請降削武氏諸王,構(gòu)次當(dāng)讀表,既聲韻朗暢,兼分析其文句, 左右聽者皆歷然可曉。由是武三思惡之,出為潤州刺史。累除益州大都督府長史。 景云初,召拜左御史大夫,轉(zhuǎn)陜州刺史,加銀青光祿大夫,封魏縣男。頃之,復(fù)授 益州大都督府長史,兼充劍南道按察使。所歷州府,咸著聲績,在蜀中尤革舊弊, 政號清嚴(yán)。睿宗聞而善之,璽書勞曰:

  我國家創(chuàng)開天地,再造黎元,四夷來王,萬邦會至,置州立郡,分職設(shè)官。貞 觀、永徽之前,皇猷惟穆;咸亨、垂拱之后,淳風(fēng)漸替。征賦將急,調(diào)役頗繁,選 吏舉人,涉于浮濫。省閣臺寺,罕有公直,茍貪祿秩,以度歲時。中外因循,紀(jì)綱 弛紊,且無懲革,弊乃滋深。為官既不擇人,非親即賄;為法又不按罪,作孽寧逃? 貪殘放手者相仍,清白潔己者斯絕。蓋由賞罰不舉,生殺莫行。更以水旱時乖,邊 隅未謐,日損一日,征斂不休,大東小東,杼軸為怨,就更割剝,何以克堪!

  昔聞當(dāng)官,以留犢還珠為上。今之從職,以充車聯(lián)駟為能?;蚪唤Y(jié)富家,抑棄 貧弱;或矜假典正,樹立腹心。邑屋之間,囊篋俱委,或地有椿干梓漆,或家有畜 產(chǎn)資財,即被暗通,并從取奪。若有固吝,即因事以繩,粗杖大枷,動傾性命,懷 冤抱痛,無所告陳。比差御史委令巡察,或有貴要所囑,未能不避權(quán)豪;或有親故 在官,又罕絕于顏面。載馳原隰,徒煩出使之名;安問狐貍,未見埋車之節(jié)。揚清 激濁,涇、渭不分;嫉惡好善,蕭、蘭莫別。官守既其若此,下人豈以聊生。數(shù)年 已來,凋殘更甚。

  卿孤潔獨行,有古人之風(fēng),自臨蜀川,弊化頓易。覽卿前后執(zhí)奏,何異破柱求 奸?諸使之中,在卿為最。并能盡節(jié)似卿如此,百郡何憂乎不理,萬人何慮乎不安? 卿當(dāng)益堅,勿為后顧。朕嘉卿直道,今賜袍帶并衣一副。

  尋拜戶部尚書,轉(zhuǎn)吏部尚書,并遙領(lǐng)益州大都督府長史。玄宗即位,累拜河南 尹,遷戶部尚書。開元四年,遇疾,上手疏醫(yī)方以賜之。時議戶部尚書為兇官,遽 改授太子詹事,冀其有瘳。尋卒,贈黃門監(jiān),謚曰景。

  構(gòu)初喪繼母時,有二妹在襁褓,親加鞠養(yǎng),咸得成立。及構(gòu)卒,二妹號絕久之, 以撫育恩,遂制三年之服。其弟栩亦甚哀毀,并為當(dāng)時所稱。栩官至荊州司馬。

  蘇珦,雍州藍(lán)田人。明經(jīng)舉,累授鄠縣尉。雍州長史李義琰召而謂曰:“鄠縣 本多訴訟,近日遂絕,訪問果由明公為其疏理?!币蝾欀浮F事曰:“此座即明公座 也,但恨非遲暮所見耳?!?

  垂拱初,拜右臺監(jiān)察御史。時則天將誅韓、魯?shù)戎T王,使珦按其密狀,珦訊問 皆無征驗?;蛘_告珦與韓、魯?shù)韧?,則天召見詰問,珦抗議不回。則天不悅,曰: “卿大雅之士,朕當(dāng)別有驅(qū)使,此獄不假卿也?!彼炝瞰撚诤游鞅O(jiān)軍。五遷右司郎 中。時御史王弘義托附來俊臣,構(gòu)陷無罪,朝廷疾之。嘗受詔于虢州采木,役使不 節(jié),丁夫多死,珦按奏其事,弘義竟以坐黜。珦尋遷給事中,累授左肅政臺御史大 夫。時有詔白司馬坂營大像,糜費巨億,珦以妨農(nóng),上疏切諫,則天納焉。

  神龍初,武三思擅權(quán),韋月將告三思將有逆謀,反為三思所構(gòu),中宗令斬之。 珦奏非時不可行刑,由是忤三思旨,轉(zhuǎn)為右御史大夫。尋出為岐州刺史,復(fù)為右臺 大夫。會節(jié)愍太子敗,詔珦窮其黨與。時睿宗在籓,為得罪者所引,珦因辯析事狀, 密奏以保持之。中宗意解,因是多所原免,擢珦為戶部尚書,賜爵河內(nèi)郡公。尋授 太子賓客、檢校詹事,以年老致仕。開元三年卒,年八十一,贈兗州都督,謚曰文。 子晉,亦知名。

  晉,數(shù)歲能屬文,作《八卦論》,吏部侍郎房穎敘、秘書少監(jiān)王紹宗見而賞嘆 曰:“此后來王粲也。”弱冠舉進士,又應(yīng)大禮舉,皆居上第。先天中,累遷中書 舍人,兼崇文館學(xué)士。玄宗監(jiān)國,每有制命,皆令晉及賈曾為之。晉亦數(shù)進讜言, 深見嘉納。俄出為泗州刺史,以父老乞辭職歸侍,許之。父卒后,歷戶部侍郎,襲 爵河內(nèi)郡公。開元十四年,遷吏部侍郎。時開府宋璟兼尚書事,晉及齊澣遞于京都 知選事,既糊名考判,晉獨多賞拔,甚得當(dāng)時之譽。俄而侍中裴光庭知尚書事,每 遇官應(yīng)批退者,但對眾披簿,以硃筆點頭而已。晉遂榜選院云:“門下點頭者,更 引注擬。”光庭以為侮己,甚不悅,遂出為汝州刺史。三遷魏州刺史,加銀青光祿 大夫,入為太子左庶子。二十二年卒,年五十九。

  初,晉與洛陽人張循之、仲之兄弟友善,循之等并以學(xué)業(yè)著名。循之,則天時 上書忤旨被誅。仲之,神龍中謀殺武三思,為友人宋之愻所發(fā),下獄死。晉厚撫仲 之子漸,有如己子,教之書記,為營婚宦。及晉卒,漸制猶子之服,時人甚以此稱 之。

  鄭惟忠,宋州宋城人也。儀鳳中,進士舉,授井陘尉,轉(zhuǎn)湯陰尉。天授中,應(yīng) 舉召見,則天臨軒問諸舉人:“何者為忠?”諸人對不稱旨。惟忠對曰:“臣聞忠 者,外揚君之美,內(nèi)匡君之惡。”則天曰:“善?!笔谧笏居矢胁軈④?,累遷 水部員外郎。則天幸長安,惟忠待制引見,則天謂曰:“朕識卿,前于東都言‘忠 臣外揚君之美,內(nèi)匡君之惡’,至今不忘。”尋加朝散大夫,再遷鳳閣舍人。

  中宗即位,甚敬重之,擢拜黃門侍郎。時議請禁嶺南首領(lǐng)家畜兵器,惟忠曰: “夫為政不可革以習(xí)俗,且《吳都賦》云:‘家有鶴膝,戶有犀渠?!缁蚪?, 豈無驚擾耶?”遂寢。無何,守大理卿。節(jié)愍太子與將軍李多祚等舉兵誅武三思, 事變伏誅。其詿誤守門者并配流,將行,有韋氏黨與密奏請盡誅之。中宗令推斷, 惟忠奏曰:“今大獄始決,人心未寧,若更改推,必遞相驚恐,則反側(cè)之子,無由 自安?!彪妨畎偎咀h,遂依舊斷,所全者甚多。俄拜御史大夫,持節(jié)賑給河北道, 仍黜陟牧宰。還,敷奏稱旨,加銀青光祿大夫,封滎陽縣男。開元初,為禮部尚書, 轉(zhuǎn)太子賓客。十年卒,贈太子少保。

  王志愔,博州聊城人也。少以進士擢第。神龍年,累除左臺御史,加朝散大夫。 執(zhí)法剛正,百僚畏憚,時人呼為“皁雕”,言其顧瞻人吏,如雕鶚之視燕雀也。尋 遷大理正,嘗奏言:“法令者,人之堤防,堤防不立,則人無所禁。竊見大理官僚, 多不奉法,以縱罪為寬恕,以守文為苛刻。臣濫執(zhí)刑典,實恐為眾所謗?!彼毂砩?所著《應(yīng)正論》以見志,其詞曰:

  嘗讀《易》至“萃,利見大人,亨,聚以正也。六二,引吉無咎?!弊⒃唬?“居萃之時,體柔當(dāng)位。處《坤》之中,己獨處正。異操而聚,獨正者危,未能變 體,以遠(yuǎn)于害。故必見引,然后乃吉而無咎?!蓖趺C曰:“六二與九五相應(yīng),俱履 貞正。引由迎也,為吉所迎,何咎之有?”未嘗不輟書而嘆曰:“居中履正,事之 常體,見引無咎,道亦宜然。

  有客聞而惑之,因謂仆曰:今主上文明,域中理定,君累司典憲,不務(wù)和同。 處正之志雖存,見引之吉誰應(yīng)?行之不已,余竊懼焉。

  仆斂襟降階揖而謝曰:補遺闕于袞職,用忠讜為己任,以蒙養(yǎng)正,見引獲吉, 應(yīng)此道也,仁何遠(yuǎn)哉!昔咎繇謨虞,登朝作士,設(shè)教理物,開訓(xùn)成務(wù)。是以五流有 宅,五宅三居,怙終賊刑,刑故無小。于是舜美其事曰:“汝明于五刑,以弼五教, 期于予理,刑期于無刑,人協(xié)于中,時乃功,懋哉!”故孔子嘆其政曰:“舜舉咎 繇,不仁者遠(yuǎn)?!贝朔敲鞅賵?zhí)法,大人見引之應(yīng)乎?季孫行父之事君也,舉竊寶之 愆,黜授邑之賞,明善惡而糾慝,議僭賞以塞違。在虞舜之功,居二十之一,主司 得行其道,時君不以為嫌,此非己獨處正,應(yīng)正而無咎。觀魚于棠,臧伯正色;賂 鼎在廟,哀伯抗詞。言者得盡其忠,聞之不加其罪。故《春秋》稱臧氏之正,曰: “積善之家,必有余慶?!贝朔钱惒俣郏潞??魏絳理直,晉侯乃復(fù)其 位;邾人辭順,趙盾不伐其國。此非正體未變,為吉所迎者乎?

  夫在上垂拱,臣下守制,若正應(yīng)乎上,乃引吉于下。而中士聞道,若存若亡, 交戰(zhàn)于譎正之門,懷疑乎語默之境,懼獨正之莫引,忘此正之必亨。吁嗟乎!行己 立身,居正踐義,其動也直,其正也方。維正直而是與,何往而非攸利。何以明之? 《坤》六二:“直方大,不習(xí)無不利?!薄段难浴吩唬骸爸逼湔玻狡淞x也,君 子敬以直內(nèi),義以方外。敬義立而德不孤,直方大則不疑其所行也。”嵇康撰《釋 私論》,曹羲著《至公篇》,皆以崇公激俗,抑私事主,一言可以蔽之,歸于體正 而已矣。《禮記》曰:“刑者侀也,侀者成也,一成而不可變,故君子盡心焉?!?若以喜怒制刑,輕重設(shè)比,是則橋前驚馬,用希旨論人,苑中獵兔,以從欲廢法。 理有違而合道,物貴和而不同,不同之和,正在其中矣。

  昔任延為武威太守,漢帝誡之曰:“善事上官,無失名譽。”延對曰:“臣聞 忠臣不私,私臣不忠,上下雷同,非國家之福。善事上官,臣不敢奉詔?!比窝友?奏,漢主是其言。此則歸正不回,乖旨順義,不以忤懷見忌,斯亦違而合道。《晏 子春秋》:景公見梁丘據(jù)曰:“據(jù)與我和?!标套釉唬骸按送?。和者,君甘則臣 酸,君淡則臣咸。今據(jù)也,君甘亦甘,所謂同也,安得為和?”是以濟鹽梅以調(diào)羹, 乃適平心之味;獻(xiàn)可否而論道,方恢政體之節(jié)。俟引正而遵度,故曰物貴和而不同。 劉曼山辯和同之義,有旨哉!若以不同見譏,未敢聞?wù)d。

  客曰:和同乖訓(xùn),則已聞之。援法成而不變者,豈恤獄之寬憲耶?《書》曰: “御眾以寬?!薄秱鳌吩唬骸皩拕t得眾。”若以嚴(yán)統(tǒng)物,異乎寬政矣。

  對曰:刑賞二柄,唯人主操之,崇厚任寬,是謂帝王之德。慎子曰:“以力役 法者,百姓也;以死守法者,有司也;以道變法者,君上也。”然則匪人臣所操。 后魏游肇之為廷尉也,魏帝嘗私敕肇有所降恕,肇執(zhí)而不從曰:“陛下自能恕之, 豈足令臣曲筆也?”是知寬恕是君道,曲從非臣節(jié)。人或未達(dá)斯旨,不料其務(wù),以 平刑為峻,將曲法為寬,謹(jǐn)守憲章,號為深密?!秲?nèi)律》:“釋種虧戒,一誅五百 人,如來不救其罪。”豈謂佛法為殘刻耶?老子《道德經(jīng)》云:“天網(wǎng)恢恢,疏而 不漏?!必M謂道教為凝峻耶?《家語》曰:“王者之誅有五,而寢盜不預(yù)焉。”即 心辯言偽之流?!抖Y記》亦陳四殺,破律亂名之謂。豈是儒家執(zhí)禁,孔子之深文哉? 此三教之用法者,所以明真諦,重玄猷,存天綱,立人極也。

  然則乾象震曜,天道明威。齊眾惟刑,百王所以垂范;析人以法,三后于是成 功。所務(wù)掌憲決平,斯廷尉之職耳?!兑住吩唬骸凹胰藛蹎?,無咎;婦子嘻嘻,終 吝?!眹?yán)于其家,可移于國。昔崔實達(dá)于理而作《政論》,仲長統(tǒng)曰:“凡為人主, 宜寫《政論》一通,置諸坐側(cè)?!逼浯蟮衷茷閲咭試?yán)致平,非以寬致平者也。然 則稱嚴(yán)者不必逾條越制,凝網(wǎng)重罰,在于施隱括以矯枉,用平典以禁非。刑故有常, 罰輕無舍,人不易犯,防之難越故也。但人慢吏濁,偽積贓深,而曰以寬理之,可 以無過。何異乎命王良御駻,舍銜策于奔踶;請俞跗攻疾,停藥石于膚腠!適見秋 駕轉(zhuǎn)逸,膏肓更深,醫(yī)人仆夫,何功之有?

  又謂仆曰:成法而變,唯帝王之命歟?對曰:何為其然也?昔漢武帝甥昭平君 殺人,以公主子,廷尉上請論。左右為言,武帝垂涕嘆曰:“法令者,先帝之所造 也,用親故誣先帝子法,吾何面目入高廟乎?又下負(fù)萬人!”乃可其奏。近代隋文 帝子秦王俊為并州總管,以奢縱免官。仆射楊素奏言:“王,陛下愛子,請舍其過?!?文帝曰:“法不可違。若如公意,我是五兒之父,非兆人之父,何不別制天子兒律 乎?我安能虧法!”卒不許。此是帝王操法,協(xié)于禮經(jīng)不變之義。況于秋官典職, 司寇肅事,而可變動者乎!我皇睿哲登圖,高視巖廊之上;宰衡明允就列,輯穆廟 堂之下。乾坤交泰,日月光華,庶績其凝,眾工咸理。聚以正也,仆幸利見大人; 引其吉焉,期養(yǎng)正于下位。中正是托,予何懼乎?

  夫君子百行之基,出處二途而已。出則策名委質(zhì),行直道以事人,進善納忠, 仰太階而緝政。諤諤其節(jié),思為社稷之臣;謇謇匪躬,愿參柱石之任。處則高謝公 卿,孝友揚名,是亦為政。煙霞尚志,其用永貞,行藏事業(yè),心跡斯在。至如水中 泛泛,天下悠悠,執(zhí)馭為榮,掃門自媚,拜塵邀勢,括囊守祿,從來長息,以為深 恥??湍隋已膊粚?,遂無以間仆也。

  中宗覽而嘉之。稍遷駕部郎中。

  景云元年,累轉(zhuǎn)左御史中丞,尋遷大理少卿。二年,制依漢置刺史監(jiān)郡,于天 下沖要大州置都督二十人,妙選有威重者為之,遂拜志愔齊州都督,事竟不行。又 授齊州刺史,充河南道按察使。未幾,遷汴州刺史,仍舊充河南道按察使。太極元 年,又令以本官兼御史中丞、內(nèi)供奉,特賜實封一百戶。尋加銀青光祿大夫,拜戶 部侍郎。出為魏州刺史,轉(zhuǎn)揚州大都督府長史,俱充本道按察使。所在令行禁止, 奸猾屏跡,境內(nèi)肅然。久之,召拜刑部尚書。

  開元九年,上幸東都,令充京師留守。十年,有京兆人權(quán)梁山偽稱襄王男,自 號光帝,與其黨及左右屯營押官謀反。夜半時擁左屯營兵百余人自景風(fēng)、長樂等門 斬關(guān)入宮城,將殺志愔,志愔逾墻避賊。俄而屯營兵潰散,翻殺梁山等五人,傳首 東都,志愔遂以駭卒。

  盧從愿,相州臨漳人,后魏度支尚書昶六代孫也。自范陽徙家焉,世為山東著 姓。冠明經(jīng)舉,授絳州夏縣尉,又應(yīng)制舉,拜右拾遺。俄遷右肅政監(jiān)察御史,充山 南道黜陟巡撫使,奉使稱旨,拜殿中侍御史。累遷中書舍人。

  睿宗踐祚,拜吏部侍郎。中宗之后,選司頗失綱紀(jì),從愿精心條理,大稱平允。 其有冒名偽選及虛增功狀之類,皆能擿發(fā)其事。典選六年,前后無及之者。上嘉之, 特與一子太子通事舍人。從愿上疏乞回恩贈父,乃贈其父吉陽丞敬一為鄭州長史。 初,高宗時裴行儉、馬載為吏部,最為稱職。及是,從愿與李朝隱同時典選,亦有 美譽。時人稱曰:吏部前有馬、裴,后有盧、李。

  開元四年,上盡召新授縣令,一時于殿庭策試,考入下第者,一切放歸學(xué)問。 從愿以注擬非才,左遷豫州刺史。為政嚴(yán)簡,按察使奏課為天下第一等,璽書勞問, 賜絹百匹。無幾,入為工部侍郎,轉(zhuǎn)尚書左丞。又與楊滔及吏部侍郎裴漼、禮部侍 郎王丘、中書舍人劉令植刪定《開元后格》,遷中書侍郎。十一年,拜工部尚書, 加銀青光祿大夫,仍令東都留守。十三年,從升泰山,又加金紫光祿大夫,代韋抗 為刑部尚書。頻年充校京外官考使,前后咸稱允當(dāng)。

  御史中丞宇文融承恩用事,以括獲田戶之功,本司??紴樯舷拢瑥脑敢植慌c之。 融頗以為恨,密奏從愿廣占良田,至有百余頃。其后,上嘗擇堪為宰相者,或薦從 愿,上曰:“從愿廣占田園,是不廉也?!彼熘共挥?。從愿又因早朝,途中為人所 射,中其從者,捕賊竟不獲。時議從愿久在選司,為被抑者所讎。

  十六年,東都留守。時坐子起居郎論糶米入官有剩利,為憲司所糾,出為絳州 刺史,再遷太子賓客。二十年,河北谷貴,敕從愿為宣撫處置使,開倉以救饑餒。 使回,以年老抗表乞骸骨,乃拜吏部尚書,聽致仕,給全祿。二十五年卒,年七十 余,贈益州大都督,謚曰文。

  李朝隱,京兆三原人也。少以明法舉,拜臨汾尉,累授大理丞。神龍年,功臣 敬暉、桓彥范為武三思所構(gòu),諷侍御史鄭愔奏請誅之,敕大理結(jié)其罪。朝隱以暉等 所犯,不經(jīng)推窮,未可即正刑名。時裴談為大理卿,異筆斷斬,仍籍沒其家,朝隱 由是忤旨。中宗令貶嶺南惡處,侍中韋巨源、中書令李嶠奏曰:“朝隱素稱清正, 斷獄亦甚當(dāng)事,一朝遠(yuǎn)徙嶺表,恐天下疑其罪。”中宗意解,出為聞喜令。

  尋遷侍御史,三遷長安令,有宦官閭興貴詣縣請托,朝隱命拽出之。睿宗聞而 嘉嘆,廷召朝隱,勞曰:“卿為京縣令能如此,朕復(fù)何憂?!蹦讼轮圃唬骸胺虿煌?剛而謅上、不茹柔而黷下者,君子之事也。踐霤必繩、登車無屈者,正人之務(wù)也。 長安縣令李朝隱,德義不回,清強自遂,亟聞嘉政,累著能名。近者品官入縣,有 乖儀式,遂能責(zé)之以禮,繩之以愆。但閹豎之流,多有憑恃,柔寬之代,必弄威權(quán)。 歷觀載籍,常所嘆息。朕規(guī)誡前古,勤求典憲,能副朕意,實賴斯人。昔虞延持皇 后之客,梅陶鞭太子之傅,古稱遺直,復(fù)見于今。思欲旌其美行,遷以重職,為時 屬閱戶,政在養(yǎng)人,宜加一階,用表剛烈??商写蠓?。特賜中上考,兼絹百匹?!?七遷絳州刺史,兼知吏部選事。

  開元二年,遷吏部侍郎,銓敘平允,甚為當(dāng)時所稱,降璽書褒美,授一子太子 通事舍人。四年春,以授縣令非其人,出為滑州刺史,轉(zhuǎn)同州刺史。駕幸東都,路 由同州,朝隱蒙旨召見賞慰,賜衣一副、絹百匹。尋遷河南尹,政甚清嚴(yán),豪右屏 跡。時太子舅趙常奴恃勢侵害平人,朝隱曰:“此而不繩,何以為政?”執(zhí)而杖之。 上聞,又降敕書慰勉之。

  十年,遷大理卿。時武強令裴景仙犯乞取贓積五千匹,事發(fā)逃走。上大怒,令 集眾殺之。朝隱執(zhí)奏曰:“裴景仙緣是乞贓,犯不至死。又景仙曾祖故司空寂,往 屬締構(gòu),首預(yù)元勛。載初年中,家陷非罪,凡有兄弟皆被誅夷,唯景仙獨存,今見 承嫡。據(jù)贓未當(dāng)死坐,準(zhǔn)犯猶入請條。十代宥賢,功實宜錄;一門絕祀,情或可哀。 愿寬暴市之刑,俾就投荒之役,則舊勛斯允?!笔衷t不許。朝隱又奏曰:

  有斷自天,處之極法。生殺之柄,人主合專;輕生有條,臣下當(dāng)守。枉法者, 枉理而取,十五匹便抵死刑;乞取者,因乞為贓,數(shù)千匹止當(dāng)流坐。今若乞取得罪, 便處斬刑,后有枉法當(dāng)科,欲加何辟?所以為國惜法,期守律文,非敢以法隨人, 曲矜仙命。射兔魏苑,驚馬漢橋,初震皇赫,竟從廷議,豈威不能制,而法貴有常。 又景仙曾祖寂,草昧忠節(jié),定為元勛,位至臺司,恩倍常數(shù)。載初之際,被枉破家, 諸子各犯非辜,唯仙今見承嫡。若寂勛都棄,仙罪特加,則叔向之賢何足稱者,若 敖之鬼不其餧而?舍罪念功,乞垂天聽。應(yīng)敕決杖及有犯配流,近發(fā)德音,普標(biāo)殊 澤,杖者既聽減數(shù),流者仍許給程。天下颙颙,孰不幸甚!瞻彼四海,已被深恩, 豈于一人,獨峻常典?伏乞采臣之議,致仙于法。

  乃下制曰:“罪不在大,本乎情;罰在必行,不在重。朕垂范作訓(xùn),庶動植咸 若,豈嚴(yán)刑逞戮,使手足無措者哉?裴景仙幸藉緒余,超升令宰,輕我憲法,蠹我 風(fēng)猷,不慎畏知之金,詎識無貪之寶,家盈黷貨,身乃逃亡。殊不知天孽可違,自 愆難逭,所以不從本法,加以殊刑,冀懲貪暴之流,以塞侵漁之路。然以其祖父昔 預(yù)經(jīng)綸,佐命有功,締構(gòu)斯重,緬懷賞延之義,俾協(xié)政寬之典,宜舍其極法,以竄 遐荒。仍決杖一百,流嶺南惡處。”

  朝隱俄轉(zhuǎn)岐州刺史,母憂去官。起為揚州大都督府長史,抗疏固辭,制許之。 朝隱性孝友,時年已衰暮,在喪尤加毀瘠。明年,制又起為揚州長史,不獲已而就 職,復(fù)入為大理卿,累封金城伯,代崔隱甫為御史大夫。朝隱素有公直之譽,每御 史大夫缺,時議咸許之。及居其職,竟無所糾劾,唯煩于細(xì)務(wù),時望由是稍減。俄 轉(zhuǎn)太常卿。二十一年,兼判廣州事,仍攝御史大夫,充嶺南采訪處置使。明年,卒 于嶺外,年七十,贈吏部尚書,官給靈輿,兼家口給遞還鄉(xiāng),謚曰貞。

  裴漼,絳州聞喜人也。世為著姓。父琰之,永徽中,為同州司戶參軍,時年少, 美容儀,刺史李崇義初甚輕之。先是,州中有積年舊案數(shù)百道,崇義促琰之使斷之, 琰之命書吏數(shù)人,連紙進筆,斯須剖斷并畢,文翰俱美,且盡與奪之理。崇義大驚, 謝曰:“公何忍藏鋒以成鄙夫之過!”由是大知名,號為“霹靂手”。后為永年令, 有惠政,人吏刊石頌之。歷任倉部郎中,以老疾廢于家。

  漼色養(yǎng)劬勞,十?dāng)?shù)年不求仕進。父卒后,應(yīng)大禮舉,拜陳留主簿,累遷監(jiān)察御 史。時吏部侍郎崔湜、鄭愔坐贓為御史李尚隱所劾,漼同鞫其獄。安樂公主及上官 昭容阿黨湜等,漼竟執(zhí)正奏其罪,甚為當(dāng)時所稱。三遷中書舍人。

  太極元年,睿宗為金仙、玉真公主造觀及寺等,時屬春旱,興役不止。漼上疏 諫曰:

  臣謹(jǐn)案《禮記》春、秋令曰:無聚大眾,無起大役,不可興土功,恐妨農(nóng)事。 若號令乖度,役使不時,則加疾疫之危,國有水旱之災(zāi),此五行之必應(yīng)也。今自春 至夏,時雨愆期,下人憂心,莫知所出。陛下雖降哀矜之旨,兩都仍有寺觀之作, 時旱之應(yīng),實此之由。且春令告期,東作方始,正是丁壯就功之日,而土木方興, 臣恐所妨尤多,所益尤少,耕夫蠶妾,饑寒之源。故《春秋》“莊公三十一年冬, 不雨”,《五行傳》以為“歲三筑臺”;“僖公二十一年夏,大旱”,《五行傳》 以“時作南門,勞人興役”。陛下每以萬方為念,睿旨殷勤,安國濟人,防微慮遠(yuǎn)。 伏愿下明制,發(fā)德音,順天時,副人望,兩京公私營造及諸和市木石等并請且停, 則蒼生幸甚。農(nóng)桑失時,戶口流散,縱寺觀營構(gòu),豈救黎元饑寒之弊哉!

  疏奏不報。尋轉(zhuǎn)兵部侍郎,以銓敘平允,持授一子為太子通事舍人。

  開元五年,遷吏部侍郎,典選數(shù)年,多所持拔。再轉(zhuǎn)黃門侍郎,代韋抗為御史 大夫。漼早與張說特相友善,時說在相位,數(shù)稱薦之。漼又善于敷奏,上亦嘉重焉。 由是擢拜吏部尚書,尋轉(zhuǎn)太子賓客。漼家世儉約,既久居清要,頗飾妓妾,后庭有 綺羅之賞,由是為時論所譏。二十四年卒,年七十余,贈禮部尚書,謚曰懿。

  漼從祖弟寬。寬父無晦,袁州刺史。寬通略,以文詞進,騎射、彈棋、投壺特 妙。景云中,為潤州參軍,刺史韋銑為按察使,引為判官,清干善于剖斷,銑重其 才,以女妻之。后應(yīng)拔萃,舉河南丞。再轉(zhuǎn)為長安尉。時宇文融為侍御史,括天下 田戶,使奏差為江南東道勾當(dāng)租庸地稅兼覆田判官。轉(zhuǎn)太常博士。禮部擬國忌之辰 享廟用樂,下太常,寬深達(dá)禮節(jié),特建新意,以為廟尊忌卑則登歌,廟卑忌尊則去 龠。中書令張說謂寬明識,舉而行之。再遷為刑部員外郎。有萬騎將軍馬崇正晝殺 人,時開府、霍國公王毛仲恩幸用事,將鬻其獄,寬執(zhí)之不回。兵部尚書蕭嵩為河 西節(jié)度使,奏寬及郭虛己為判官,累年專見委任,嵩加中書令,寬歷中書舍人、御 史中丞、兵部侍郎。開元二十一年冬,裴耀卿以黃門侍郎知政事,扈從出關(guān),知江、 淮轉(zhuǎn)運,于河陰置倉,奏寬為戶部侍郎,為其副。

  寬性友愛,弟兄多宦達(dá),子侄亦有名稱,于東京立第同居,八院相對,甥侄皆 有休憩所,擊鼓而食,當(dāng)世榮之。選吏部侍郎,及玄宗還京,又改蒲州刺史。州境 久旱,入境,雨乃大浹。遷河南尹,不附權(quán)貴,務(wù)于恤隱,政乃大理。改左金吾衛(wèi) 大將軍,一年,除太原尹,賜紫金魚袋。玄宗賦詩而餞之,曰:“德比岱云布,心 如晉水清?!?

  天寶初,除陳留太守,兼采訪使。尋而范陽節(jié)度李適之入為御史大夫,除寬范 陽節(jié)度兼采訪使河北替之。其年,又加御史大夫,時北平軍使烏承恩恃以蕃酋與中 貴通,恣求貨賄,寬以法按之。檀州刺史何僧獻(xiàn)生口數(shù)十人,寬悉命歸之,故夷夏 感悅。

  三載,以安祿山為范陽節(jié)度,寬為戶部尚書、兼御史大夫。玄宗素重寬,日加 恩顧。刑部尚書裴敦復(fù)討海賊回,頗張賊勢,又廣敘功以開請托之路,寬嘗幾微奏 之。居數(shù)日,有河北將士入奏,盛言寬在范陽能政,塞上思之,玄宗嗟賞久之。李 林甫懼其入相,又惡寬與李適之善,乃呼裴敦復(fù),且以寬之語告之。敦復(fù)使氣性疏, 與寬素不相下,以為林甫推誠于己,因愿結(jié)之,且訴其冤。先是,寬以親故名囑敦 復(fù),求請軍功。至是敦復(fù)氣憤發(fā)其事,林甫曰:“公宜速奏,無后于人。”尋而敦 復(fù)扈從幸溫泉宮,寬在京城未發(fā)。遇有敦復(fù)下軍將程藏曜、郎將曹鑒。鑒,郴州富 人;藏曜,嶺南首領(lǐng)之子。皆有他事,與人詣臺告訴,寬受其狀,捕鑒等鞫之。敦 復(fù)判官太常博士王悅聞之,謂寬求其過,連夜詣湯所以告。敦復(fù)大懼,促裝待罪, 因令子婿以五百金賂于貴妃姊楊三娘。楊氏遽為言之,明日貶寬為睢陽太守。

  寬以清簡為政,故所蒞人皆愛之。當(dāng)時望為宰輔。及韋堅構(gòu)禍,寬又以親累貶 為安陸別駕員外置。林甫使羅希奭南殺李適之,紆路至安陸過,擬怖死之。寬叩頭 祈請,希奭不宿而過。寬又懼死,上表請為僧,詔不許。然崇信釋典,常與僧徒往 來,焚香禮懺,老而彌篤。累遷東海太守、襄州采訪使、銀青光祿大夫,轉(zhuǎn)馮翊太 守,入拜禮部尚書。十四載卒,年七十五。詔贈太子少傅,賻帛一百五十段、粟一 百五十石。兄弟八人,皆明經(jīng)及第,入臺省、典郡者五人。

  寬歿之后,弟珣為河內(nèi)郡太守。安祿山反,以執(zhí)父喪,將投闕庭,恐累其母, 乃詣河?xùn)|節(jié)度訴誠而退。后在母憂,又陷史思明,授其偽官委任,使弟朗密奉表疏 至上京。代宗時,為左司郎中、兼侍御史、河?xùn)|道租庸判官。

  王丘,光祿卿同皎從兄子也。父同晊,左庶子。丘年十一,童子舉擢第,時類 皆以誦經(jīng)為課,丘獨以屬文見擢,由是知名。弱冠,又應(yīng)制舉,拜奉禮郎。丘神氣 清古,而志行修潔,尤善詞賦,族人左庶子方慶及御史大夫魏元忠皆稱薦之。長安 中,自偃師主簿擢第,拜監(jiān)察御史。

  開元初,累遷考功員外郎。先是,考功舉人,請托大行,取士頗濫,每年至數(shù) 百人,丘一切核其實材,登科者僅滿百人。議者以為自則天已后凡數(shù)十年,無如丘 者,其后席豫、嚴(yán)挺之為其次焉。三遷紫微舍人,以知制誥之勤,加朝散大夫,再 轉(zhuǎn)吏部侍郎。典選累年,甚稱平允。擢用山陰尉孫逖、桃林尉張鏡微、湖城尉張晉 明、進士王泠然,皆稱一時之秀。俄換尚書左丞。

  十一年,拜黃門侍郎。其年,山東旱儉,朝議選朝臣為刺史以撫貧民,制曰: “昔咎繇與禹言曰:‘在知人,在安人。’此皆念存邦本,光于帝載,乾乾夕惕, 無忘一日。而長吏或不稱,蒼生或未寧,深思循良,以矯過弊,仍重諸侯之選,故 自朝廷始之。”于是以丘為懷州刺史,又以中書侍郎崔沔等數(shù)人皆為山東諸州刺史。 至任,皆無可稱,唯丘在職清嚴(yán),人吏甚畏慕之。俄又分知吏部選事,入為尚書左 丞,丁父憂去職,服闋,拜右散騎常侍,仍知制誥。

  二十一年,侍中裴光庭病卒,中書令蕭嵩與丘有舊,將薦丘知政事,丘知而固 辭,且盛推尚書右丞韓休,嵩因而奏之。及休作相,遂薦丘代崔琳為御史大夫。丘 既訥于言詞,敷奏多不稱旨。俄轉(zhuǎn)太子賓客,襲父爵宿預(yù)男,尋以疾拜禮部尚書, 仍聽致仕。

  丘雖歷要職,固守清儉,未嘗受人饋遺,第宅輿馬,稱為敝陋。致仕之后,藥 餌殆將不給。上聞而嘉嘆,下制曰:“王丘夙負(fù)良材,累升茂秩,比緣疾疹,假以 優(yōu)閑。聞其家道屢空,醫(yī)藥靡給,久此從宦,遂無余資。持操若斯,古人何遠(yuǎn)!且 優(yōu)賢之義,方冊所先,周急之宜,沮勸攸在。其俸祿一事已上,并宜全給,式表殊 常之澤,用旌貞白之吏?!碧鞂毝曜?,贈荊州大都督。

  史臣曰:有唐之興,綿歷年所,骨鯁清廉之士,懷忠抱義之臣,臺省之間,駕 肩接武。但時有夷險,道有污隆,用與不用而已。睿、玄之世,若李杰、畢構(gòu)、蘇 珦、鄭惟忠、王志愔、盧從愿、裴漼、王丘并位歷亞臺,名德兼著。如尹思貞、李 朝隱折李承嘉、竇懷貞,辱閭興貴、趙常奴,詩人所謂不畏強御者也。解琬總兵朔 野,料敵如神,功遂身退,深知止足,茲亦有足多也。

  贊曰:尚書亞臺,京尹方伯。我朝重官,云誰稱職?杰、構(gòu)、珦、忠,能竭其 力。愔、愿、漼、丘,聿修厥德。貞蔑大僚,隱繩貴戚。琬馳令名,燕、蜀之北。

版權(quán)聲明:本文內(nèi)容由網(wǎng)友上傳(或整理自網(wǎng)絡(luò)),原作者已無法考證,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。古詩文網(wǎng)免費發(fā)布僅供學(xué)習(xí)參考,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
轉(zhuǎn)載請注明:原文鏈接 | http://jydlqc.cn/wenzhang/17907.html

古文典籍

熱門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