孝經(jīng)_圣治讀解
-
查閱典籍:《孝經(jīng)》——「孝經(jīng)·圣治」原文
這一章書,是因曾子聽到孔子講說明王以孝治天下而天下很容易實現(xiàn)和平以后,再問圣人之德,有更大于孝的沒有?孔子因問而說明圣人以德治天下,沒有再比孝道更大的了。孝治主德。圣治主威,德威并重,方成圣治。列為第九章。
曾子聽了孔子說明孝道之廣大,與極高的效果,以為政教之所以好的原因,皆本于孝的德行。所以又問圣人之德還有大過孝道莫有??鬃诱f:‘天地之間,人連物,都是一樣的得到天地之氣以成形,稟天地之理以成性。但物得氣之偏,其氣蠢,人得氣之全,其質(zhì)靈。因此,人能全其性,盡其情,故能與天地相參,而物不能。故天地之性,惟人為貴重。若以人的行為來講,再沒有大過孝的德行了。
萬物出于天,人倫始于父,因此孝行之大,莫過于尊嚴其父,尊嚴其父,如能尊到祭天時,配天享受祭禮,那就尊到極點了。自古以來,只有周公作到這一點。所以配天之禮,是他創(chuàng)作的。
從前周朝的時候,武王逝世,周公輔相成王,攝理國家政治。制禮作樂。他為了報本追遠的孝道,創(chuàng)制在郊外祭天的祭禮。乃以始祖后稷配享。另制定宗廟,祭祀上帝于明堂,以其父文王配享。周公這樣追尊他的祖與父,乃是以德教倡率,而示范于四海。因此海內(nèi)的諸侯,各帶官職來助祭,光先耀祖,何大于此。孝德感人知此之深,這圣人的德行,又何能大過孝道呢?
圣人教人以孝,是順人性之自然,非有所勉強。因為一個人的親愛之心,是在父母膝下玩耍之時就生出來的,因為父母把他養(yǎng)育漸漸長大,他便對父母一日一日的尊敬起來。這是人生的本性,是良知良能的表現(xiàn)。圣人就因他對父母日加尊敬的心理。就教以敬的道理,因他對父母親愛的心理,就教以愛的道理。本來愛敬出于自然。圣人不過啟發(fā)人之良心,因其人之本性教敬教愛,并非有所勉強。故圣人之教,不待肅戒而自會成功。圣人的政,不持嚴厲而自會治埋。他所憑借的就是人生固有的本性。
天下做父親的,一定愛他們的兒子,天下做兒子的,一定愛他們的父親,父子之愛,是天生的,不待勉強的,這個父子之愛的里邊還含著敬意,父如嚴君,故包藏著君臣之義。父母生下的兒子,上為祖宗流傳后代。下生子孫繼承宗嗣。家族的繼續(xù)綿延,莫大于此。父親對子,即是嚴君,又是慈親,有兩重恩愛,所以恩愛之厚,莫重于此。
由于以上的原因,愛敬當由自己的父母起始。假如有人不愛自己的父母,而去愛別人,那就叫悖德。不敬自己父母而去敬別人,那就叫悖禮。愛親敬親,是順道而行的善行,不愛不敬,就是逆道而行的兇德。立教的人,應(yīng)該以順德教化,使民知所愛敬,如果倒行逆施,悖德悖禮,民將怎樣取法呢?今不站在順的善行上邊去作,反而站在惡的兇德方面去行,假定得了一官半職,有道德觀念的君子,他絕不會以那個官職為貴重的。
有道德的君子,卻不是那樣的作法,他講出話來,必定思量可以使人稱道他才講,他行出事來,必定思量可以快慰于人心他才行,他所做的德行和義理,必定為人尊敬他才做。他所作的每一件事,必定可以為人取法他才作。他的容貌和舉止,必定端莊偉大可以觀看,一進一退,都是合乎禮儀,可為法度。照這樣的居上臨下,駕馭百姓,那老百姓,自然又怕懼的畏服他,愛敬他,并以他為模范而仿效實行,所以能夠很順利的完成其德教,而政令不待嚴格督促,自然就推行了。
孔子引詩經(jīng)曹風(fēng)篇鸤鳩章的這兩句話,就是說明‘一個負責(zé)管轄百姓的善良君子,他的威儀禮節(jié),一定沒有差錯,他才能夠為人作模范,而為老百姓所取法了。
曾子曰:「敢問圣人之德,無以加于孝乎?」子曰:「天地之性,人為貴。 人之行,莫大于孝。孝莫大于嚴父。嚴父莫大于配天,則周公其人也。昔者,周 公郊祀后稷以配天,宗祀文王于明堂,以配上帝。是以四海之內(nèi),各以其職來祭。 夫圣人之德,又何以加于孝乎?故親生之膝下,以養(yǎng)父母日嚴。圣人因嚴以教敬, 因親以教愛。圣人之教,不肅而成,其政不嚴而治,其所因者本也。父子之道, 天性也,君臣之義也。父母生之,續(xù)莫大焉。君親臨之,厚莫重焉。故不愛其親 而愛他人者,謂之悖德;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,謂之悖禮。以順則逆,民無則焉。 不在于善,而皆在于兇德,雖得之,君子不貴也。君子則不然,言思可道,行思 可樂,德義可尊,作事可法,容止可觀,進退可度,以臨其民。是以其民畏而愛 之,則而象之。故能成其德教,而行其政令?!对姟吩疲骸菏缛司?,其儀不 忒。』」
版權(quán)聲明:本文內(nèi)容由網(wǎng)友上傳(或整理自網(wǎng)絡(luò)),原作者已無法考證,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。古詩文網(wǎng)免費發(fā)布僅供學(xué)習(xí)參考,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轉(zhuǎn)載請注明:原文鏈接 | http://jydlqc.cn/wenzhang/3043.html
古文典籍
- 「詩經(jīng)」
- 「論語」
- 「史記」
- 「周易」
- 「易傳」
- 「左傳」
- 「大學(xué)」
- 「中庸」
- 「尚書」
- 「禮記」
- 「周禮」
- 「孟子」
- 「老子」
- 「吳子」
- 「荀子」
- 「莊子」
- 「墨子」
- 「管子」
- 「列子」
- 「宋書」
- 「漢書」
- 「晉書」
- 「素書」
- 「儀禮」
- 「周書」
- 「梁書」
- 「隋書」
- 「陳書」
- 「魏書」
- 「孝經(jīng)」
- 「將苑」
- 「南齊書」
- 「北齊書」
- 「新唐書」
- 「后漢書」
- 「南史」
- 「司馬法」
- 「水經(jīng)注」
- 「商君書」
- 「尉繚子」
- 「北史」
- 「逸周書」
- 「舊唐書」
- 「三字經(jīng)」
- 「淮南子」
- 「六韜」
- 「鬼谷子」
- 「三國志」
- 「千字文」
- 「傷寒論」
- 「反經(jīng)」
- 「百家姓」
- 「菜根譚」
- 「弟子規(guī)」
- 「金剛經(jīng)」
- 「論衡」
- 「韓非子」
- 「山海經(jīng)」
- 「戰(zhàn)國策」
- 「地藏經(jīng)」
- 「冰鑒」
- 「圍爐夜話」
- 「六祖壇經(jīng)」
- 「睡虎地秦墓竹簡」
- 「資治通鑒」
- 「續(xù)資治通鑒」
- 「夢溪筆談」
- 「舊五代史」
- 「文昌孝經(jīng)」
- 「四十二章經(jīng)」
- 「呂氏春秋」
- 「了凡四訓(xùn)」
- 「三十六計」
- 「徐霞客游記」
- 「黃帝內(nèi)經(jīng)」
- 「黃帝四經(jīng)」
- 「孫子兵法」
- 「孫臏兵法」
- 「本草綱目」
- 「孔子家語」
- 「世說新語」
- 「貞觀政要」
- 「顏氏家訓(xùn)」
- 「容齋隨筆」
- 「文心雕龍」
- 「農(nóng)桑輯要」
- 「搜神記」
熱門名句
- 草滿池塘水滿陂,山銜落日浸寒漪
- 日上,正赤如丹,下有紅光,動搖承之
- 假令風(fēng)歇時下來,猶能簸卻滄溟水
- 天上人間何處去,舊歡新夢覺來時,黃昏微雨畫簾垂
- 入世冷挑紅雪去,離塵香割紫云來
- 東飛伯勞西飛燕,黃姑織女時相見
- 人老去西風(fēng)白發(fā),蝶愁來明日黃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