謝榛生平
-
謝榛是一位布衣詩人,一生浪跡四方,未曾入仕。出身寒微,眇一目,自幼喜通輕俠,愛好聲樂。15歲師從鄉(xiāng)丈蘇東皋學詩,16歲寫的樂府曲辭,即在臨清、德平一帶傳誦。30歲左右,西游彰德,獻詩于趙康王朱厚煜,為所賓禮,因成為趙王門客。彰德舊為鄴地,是漢末建安時期文人薈萃之地,而趙王亦富有文才,喜攬文士,這應該是謝榛居鄴的原因。此間,謝詩主要內容是寫鄴城風光及友人酬答。居久,謝榛不耐陪宴湊趣的幫閑生活,遂以鄴城為中心,開始了大河南北的浪游。20余年間,南向沿江而東,游廬山,至南京;溯江而上,觀覽荊襄形勝。北赴京都,登居庸關,游五峰山,寫下了不少紀游詩。與其交往者,大部分是地方官吏、宗室藩王,也有僧侶、隱逸、酒家、學子,其詩也大半是友人唱酬、抒情言懷之作。其間,他曾兩登嵩山,尋訪禪僧;朱仙鎮(zhèn)憑吊抗金英雄岳飛,吹臺悼念李白、杜甫、高適。雖其很少與農(nóng)民接觸,但對農(nóng)民的痛苦生活也有所了解,并表示了深切同情,如《漁樵嘆》?!≈x榛以“淡泊”自許,但仍關心時事。嘉靖二十七年(1548),內閣首輔夏言和兵部尚書曾銑,因反對權奸嚴嵩,遭讒被殺;一些友人亦因此而先后貶謫外地,他寫了不少安慰、鼓勵他們的詩歌。第二年,在河南他聽到??h盧柟冤獄,即北游赴京,奔走于公卿之間,終使冤獄得以平雪。
嘉靖二十九年(1550),韃靼攻入古北口,直抵北京城下,朝野震動。奸相嚴嵩不準諸將出擊,致使京畿之地慘遭虜掠。詩人睹此,憂憤無端,寫《秋日即事五首》、《哀哉行》、《元夕同李員外于鱗登西北城樓望郊外人家,時經(jīng)虜后,慨然有賦》諸詩以紀其事。
謝榛于嘉靖二十七年(1549)第一次赴京期間,與李攀龍、王世貞等相識。當時李、王初出茅廬,而謝已是聲聞遐邇的老詩人了。他們經(jīng)常在一起談詩、寫詩,探索詩歌創(chuàng)作的道路。至嘉靖三十一年(1552年)再度返京時,李、王與徐中行、梁有譽、宗臣、吳國倫等遂邀謝榛,結為詩社,史稱“后七子”。在結社之初,謝榛以布衣執(zhí)牛耳,為七子領袖,以后王世貞推尊李攀龍,而排斥謝榛;李詩名漸盛,遂成為“七子”魁首。
謝榛在“后七子”中,是唯一提出較完備的論詩主張的人,《四溟詩話》即其論詩言論的結集。他主張復古,認為詩至盛唐便發(fā)展到了頂點。但他反對尺尺寸寸的模擬、蹈襲古人成句,主張據(jù)眼前景翻出新意。因此,謝榛論詩主取法盛唐,與“前七子”及“后七子”諸人并無不同,而在如何取法古人的方法上,則有許多不同,并指出盛唐諸人有可瑕疵之處,并非盡善;宋詩亦時有佳句,未可全廢,持論較李、王諸人公允。同時,謝榛論詩,以格調為主,然也十分重視感興,與李、王諸人模擬論不同,已開啟性靈、神韻之漸。
嘉靖三十九年(1560),趙康王卒,年逾花甲的詩人幾十年浪跡四方,落拓一身,漁樵未定,只得返回故鄉(xiāng)謀生。不久,他又離家出游,四十三年(1564),應故人之召,客居晉陽,作《留窮詩》,在窮愁之中自我寬慰。后浪游關陜,仆仆道路,心境十分悲涼。這期間即興感懷,詩多寫其凄苦悲涼的心情。如《百花嘆》、《偶成》、《積雨感懷》,以及示兒諸詩。
萬歷元年(1573)冬,謝榛自關中還,過彰德,謁見趙康王的曾孫穆王朱常清。這位穆王也雅好茂秦詩,待以優(yōu)禮。在招待謝榛的宴席上,穆王命所愛賈姬奏其所制竹枝詞,榛大為感動,第二天一早獻新詞14闕,姬全部譜曲演奏。第二年元旦,穆王招待謝榛。宴后,“盛禮而歸姬于榛。榛游燕、趙間,至大名,客請賦壽詩百章,成80余首,投筆而逝。”(《明史》本傳)
謝榛詩文,著有《四溟集》24卷,一說10卷,《四溟詩話》(亦題《詩家直說》)4卷。
- 謝榛 謝榛(1495~1575)明代布衣詩人。字茂秦,號四溟山人、脫屣山人,山東臨清人。十六歲時作樂府商調,流傳頗廣,后折節(jié)讀書,刻意為歌詩,以聲律有聞于時。嘉靖間,挾詩卷游京師,與李攀龍、王世貞等結詩社,為“后七子”之一,倡導為詩摹擬盛唐,主張“選李杜十四家之最者,熟讀之以奪神氣,歌詠之以求聲調,玩味之以裒精華?!焙鬄槔钆数埮懦猓髅捌咦印敝?,客游諸藩王間,以布衣終其身。其詩以律句絕句見長,功力深厚,句響字穩(wěn),著有《四溟集》、《四溟詩話》。
作者介紹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由網(wǎng)友上傳(或整理自網(wǎng)絡),原作者已無法考證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古詩文網(wǎng)免費發(fā)布僅供學習參考,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轉載請注明:原文鏈接 | http://jydlqc.cn/wenzhang/366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