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孝孺生平
-
師從宋濂 方孝孺師從“開國文臣之首”的翰林學士(正五品)宋濂,歷任陜西漢中府學教授(從九品1392-1398年),翰林侍講(正六品1398-1399年),侍講學士(從五品,1399-1400年),直至按照《周禮》更定官制,將侍講學士和侍讀學士(皆為從五品)合并為文學博士,并升任文學博士(正五品,1400-1402年)。建文年間(1399-1402年)擔任建文帝的老師,主持京試,推行新政?! ∮茁敾?,6歲能詩,人奇其才。呼為“小韓子”15歲隨父兄北上濟寧,勵志攻讀。及長,承學于宋濂,深受器重。洪武十五年(1382年),東閣大學士吳沉等起薦方孝孺,應征至京,在奉天門奉旨作《靈芝》、《甘露》二詩,甚合上意。賜宴時,太祖朱元璋有意使人欹斜幾具,試其為人,方孝孺正之而后坐。朱喜其舉止端莊,學問淵博,有期待日后輔佐子孫之意,厚禮遣回鄉(xiāng)。由于方孝孺力主施行仁政,先德化而后政刑;而太祖則主張以猛治國,運用嚴刑峻法控制官民,所以他沒有對方孝孺加以重用。[2]此后十年,居家讀書寫作,著《周易考次》《宋吏要言》等篇。31歲時,仇家于叔爭訟,詞連孝孺,官府籍其家,械押至京問罪。朱元璋見孝孺名,特名釋放,洪武二十五年,再次受薦,授漢中府學教授,深為蜀獻王賞識,聘為世子師。洪武三十一年,朱允炆(建文帝)繼位,召孝孺入京,任翰林侍講學士,次年,值文淵閣,尊師以禮,帝讀書有疑,即召講解。凡國家大事,常命孝孺就坐前批答,時宮中纂修《太祖實錄》及《類要》,孝孺任副總裁。后調(diào)文學博士,奉命與董倫、高遜志等主持京考。
被殺爭議 明初靖難之變中的方孝孺之死,是論史者繞不開的一個沉重話題。對方孝孺的評說日見分歧,一種觀點是秉承前說,將方孝孺定位為忠節(jié)奇儒,而另一種新出的說法卻將其稱作愚忠的典型。這兩種截然相反的評說,使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方孝孺之死的真正意義?! 〗ㄎ牡奂次缓螅窒鞣?,方孝孺積極參與其事,削藩弱宗本是封建王朝加強中央集權(quán)的題中之意,此事上關(guān)皇位大統(tǒng),下系黎庶福祉。而燕王朱棣以藩王身份篡逆大統(tǒng),破壞的是立嗣以嫡以長的成憲,用今天的術(shù)語而言,就是破壞了憲法。方孝孺在燕王攻破南京城后,以不奉詔而身死,我以為這決不是殉于一家一姓,更不是愚忠,方孝孺之死,乃是死于維護成憲,維護制度。身死于削藩,在中國歷史上,方孝孺不是第一個,其前有西漢文帝時的晁錯,在其同時有黃子澄、齊泰等人,方孝孺之所以更為出名,一是因為方孝孺案株連人數(shù)之多(達873人),二是因為方孝孺文名之盛。至于方孝孺在削藩一事上的失誤,當然也是明顯的,此節(jié)已被明清史專家孟森先生論定為帝暗臣疏,在此也無妨提及,在此前(帝甫即位,當洪武三十一年,未改建文之號之日),高巍已上言,削藩宜用賈誼分建諸侯之說和主父偃推恩之策,勿行晁錯削奪之謀,而方孝孺作為建文帝倚信的大臣,卻未能使建文帝聽服高巍的建言,而其后遂有燕王靖難之禍。
以身護法 言及君主制度,皇帝作為一種存在,在更大的意義上只是一種名氣,一種象征。真正有效地統(tǒng)治國家,治理國家的乃是文官集團,乃是皇帝在“天子”名義下統(tǒng)率的文官集團。我們不能把皇帝的權(quán)力和權(quán)威視作無限制的大,正如錢穆先生在《中國歷代政治得失》一書中分析的那樣:君權(quán)與相權(quán)的分設(shè),政府對皇權(quán)的制衡,足以證明傳統(tǒng)政治體制并非出于一二人之私心,亦非出于一二人之私利,不可以專制二字抹殺之。美籍學者何炳棣曾花費數(shù)年時間,搜集了上萬份明代監(jiān)生、貢生、舉人、進士的履歷表,統(tǒng)計研究后得出了一個結(jié)論,由科舉取士所形成的文官集團,其成員不僅經(jīng)常變動,而且多來自于社會中下層,亦即并沒有形成壟斷統(tǒng)治權(quán)的文官貴族集團,這是中國封建社會中后期政治生活相對穩(wěn)定的一個重要原因,以至于有的論者說,中國自宋代以后無史,循環(huán)而已。這也正從另一側(cè)面說明了文官制度的成熟完備及其與所依賴的經(jīng)濟制度的配套適應。靖難之變中還有一處歷史細節(jié),當南京城破后,燕王朱棣(成祖)對方孝孺說:“先生毋自苦,予欲效周公輔成王耳?!弊鳛槲墓偌瘓F代表的方孝孺質(zhì)問朱棣:“成王安在?”成祖曰:“彼自焚死?!狈秸f:“何不立成王之子。”成祖曰:“國賴長君。”方說:“何不立成王之弟。”成祖曰:“此朕家事?!敝链?,朱棣已理屈詞窮,然朱棣能以馬上得天下,終不可以馬上治天下,能以非法手段取之,但不得以非法手段治之,這也正是方孝孺以身護法的意義和效果,當然這已是后話了?! ≈链耍蚁氲搅酥问返膬煞N方法,即顯微鏡目光和望遠鏡目光,亦即分析與綜合手法,上述何炳棣先生分析文官集團成分的構(gòu)成是分析手法(顯微鏡目光)的典型例子。而后者,綜合手法(望遠鏡目光)即是說:一個具體的歷史事件或制度要放在大的歷史框架內(nèi),較長的歷史階段去考量,方可明了其真正意義,有以對其正確定位?!皵⑹虏环良氈?,而結(jié)論則要看遠不顧近”,這便是黃仁宇先生所謂的大歷史觀。由此而言,我們將某種似是而非的榮譽或責任推加到某個歷史人物身上,即便這個人是皇帝,而對事件、制度背后深層的地理、經(jīng)濟原因(中國所處的亞洲大陸地理環(huán)境以及在此基礎(chǔ)上形成的農(nóng)耕文明)視而不見,是于事無補的?! ‘斘覀兝潇o、客觀地面對歷史時,我們應當作出這樣的評說:方孝孺之死固然是忠于氣節(jié),但更多的是忠于制度,方孝孺為人不免空疏迂闊,但決非是愚忠二字所能涵蓋的。
克勤之子 官歷文學博士,子希直。娶鄭氏,誥授夫人。同治癸亥,旨準崇祀文廟。妣生于元至正十九年九月初九日申時。建文四年殉難,葬南京聚寶門外雨花臺有碑。幸蒼天不泯忠,不乏嗣,子彥祥年九歲,蒙金陵魏司寇效程嬰故事,隱居興國州鴻濱橋,生三子,省一。省二。省三,省一居興國州守先人墓,省二。省三遷湖北羅田縣石橋鋪,見山水秀麗,肇基茲土而有家焉。迄今二十余世,人丁蕃衍,星羅棋布,丁男日盛,南北縱橫五十余里,可謂義城望族。省三復遷回林家沖原籍。遷羅第一世省二公任六安州牧,擢江南糧儲道。子四人:宗甫。衡甫。權(quán)甫。憲甫。宗甫長子維邦。維谷居方家山,(憲甫居匡家沖另譜)。維魁生添瑀祖,瑀生四子。長應松生三子:長曰钅錄,開榮張戶;次曰鉛,開啟先戶。省二戶。璟瑄 戶;三曰钅鼎,開官武戶。應株開均仲戶。愿后嗣毋忠血統(tǒng),當思水源木本之義。致于列祖分遷,親疏夫子派不在此限,后嗣勿替之耳。《敦睦堂~方匡八修宗譜》 明蜀王賜正學公像贊: 綠鬢紅顏,金精玉粹。聘束帛于山林,膺綸言于殿陛。身游乎蓬島方壸之間,道溯乎伊洛洙泗之澨。潛溪之后學,名聞九重;元英之云孫,華間奕世。是所謂孝于父母,友于兄弟者也?! ⌒⑷嬷?彥八公 正一評事,誥贈禮部主事。生于明洪武甲戌年正月二十日午時。原配饒氏,誥封夫人,生于洪武乙亥年二月初三日寅時。生子三:省一。省二。省三。繼娶魏氏,誥封夫人。公卒于明宣德丙午年七月初六日辰時。妣卒于洪熙乙巳年十二月十三日未時。公妣合葬興國州南門外龜形有碑。
誅滅十族 方孝孺的妻子鄭氏和兩個兒子方中憲、方中愈上吊死了,兩個女兒投秦淮河而死。家人之后,他的親戚朋友也都遭了殃。每抓到一個,都帶到方孝孺的面前,讓他看看,再行千刀萬剮,一共殺了七天,八百七十三人。方孝孺鎮(zhèn)定自若,不為所動,還忙里偷閑,做了一首絕命詩,古色古香——“天降亂離兮,孰知其由?奸臣得計兮,謀國用猶。忠臣發(fā)憤兮,血淚交流。以此殉君兮,抑又何求?嗚呼哀哉兮,孰不我尤!”平心而論,詩做得很一般。當?shù)艿芊叫⒂驯焕Φ剿拿媲皶r,他罕見地留下了眼淚。方孝友也做了一首七絕告別哥哥:“阿兄何必淚潸潸,取義成仁在此間。華表柱頭千載后,旅魂依舊回家山?!笨磥磉@弟兄倆還真是一樣的驢脾氣。八百多人殺完了,輪到方孝孺了,明成祖殺方孝孺就是用腰斬,傳說一刀下去之后,方孝孺還以肘撐地爬行,以手沾血連書“篡”字,一共寫了二十四個半才斷氣。他的學生也是高干子弟,德慶侯、廖永忠的兩個孫子廖鏞、廖銘,偷偷撿拾他的骨骸葬于聚寶門外山上,隨后這兩個仗義的學生隨即被殺。方孝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、也是唯一被誅十族的人?! 〕⒌娜?,此案還入獄、充軍、流放一千多人。方孝孺的詩文在永樂年間是禁書,誰敢藏有,殺頭。方孝孺死了,被用世界上最殘酷但是最露臉的殺人法殺死了。在此之前,八百多姓方的、不姓方的,和方有血緣關(guān)系、沒血緣關(guān)系,甚至連面都沒見過的人像牲畜一樣被殺掉了 直到明仁宗即位,喻禮部:“建文諸臣,已蒙顯戮。家屬籍在官者,悉宥為民,還其田土。其外親戍邊者,留一人戍所,余放還?!钡饺f歷十三年三月,也就是方孝孺死后一百八十三年,“釋坐孝孺謫戍者后裔,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四川、廣東凡千三百余人”?!坝性t褒錄建文忠臣,建表忠祠于南京,首徐輝祖,次孝孺云”?! ”缓θ朔叫⑷姹粌词种扉Φ暮笕似搅朔?。
- 方孝孺 方孝孺(1357-1402年),浙江寧海人,明代大臣、著名學者、文學家、散文家、思想家,字希直,一字希古,號遜志,曾以“遜志”名其書齋,蜀獻王替他改為“正學”,因此世稱“正學先生”。福王時追謚文正。在“靖難之役”期間,拒絕為篡位的燕王朱棣草擬即位詔書,剛直不阿,孤忠赴難,不屈而亡。
作者介紹
版權(quán)聲明:本文內(nèi)容由網(wǎng)友上傳(或整理自網(wǎng)絡),原作者已無法考證,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。古詩文網(wǎng)免費發(fā)布僅供學習參考,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轉(zhuǎn)載請注明:原文鏈接 | http://jydlqc.cn/wenzhang/441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