夢溪筆談_謬誤譎詐附部份譯文
-
查閱典籍:《夢溪筆談》——「夢溪筆談·謬誤譎詐附」原文
丁晉公被放逐,士大夫避嫌疑,沒有人敢與他互通聲息,以書信問訊往來。有一天,忽然有他的一封信投給執(zhí)政大臣,執(zhí)政大臣收信后不敢打開,立即報告給了皇上。等到打開信封,才知道里面裝的 是給皇上的奏表,表中用盡心機委婉陳述自己的處境,為自己開脫,言詞似乎懇切,心跡頗令人同情。其中有兩句說:“雖遷移先帝陵址之事罪大,還望皇上念及罪臣輔佐先帝之功多。”于是有仁宗允許他遷居內(nèi)地的詔命。丁謂多智術(shù)權(quán)變,以流放之人沒有途徑把私人章奏送到皇帝手上,于是假托為寫給執(zhí)政的書信,估計執(zhí)政會不敢開拆而報告給皇帝,竟因此獲得皇帝的寬恕而內(nèi)遷。
段成式的《酉陽雜俎》一書,記事多有荒誕不經(jīng)之處。其中記敘奇花異草、珍貴樹木尤多錯誤和歪曲,大抵記別國所出者幾乎沒有根底。如書中說:“有一種樹能產(chǎn)五種香料:它的根是檀香,枝節(jié)是 沉香,花是雞舌香,葉是藿香,流出的膠是薰陸香?!边@是特別荒謬的。檀香與沉香兩種樹木原是不同的。雞舌香就是現(xiàn)在的丁香,今日藥品中所用的雞舌香也不是真正的雞舌香。藿香自是草本植物,葉也是草葉,南方極為多見。薰陸香是小木本而大葉子,海南也有,所謂“薰陸”指的是它的膠,現(xiàn)在叫做“乳頭香”。這五種植物迥然不同,原不屬于同一類別。
包孝肅為權(quán)知開封府,以明察著稱。有個平民犯法當(dāng)受杖脊之刑,府中有個吏人受了他的賄賂,與他約定說:“今天府尹要提訊你,一定會把寫具結(jié)書的事交給我。你只管呼天喊地地為自己辯解,我 給你分擔(dān)罪責(zé),你被判打板子,我也被判打板子?!睕]過多會兒,包拯叫人押囚犯上堂審訊完畢,果然叫吏人起草案子的具結(jié)書,囚犯按吏人事先的囑咐,辯解個不停。吏人大聲訶斥說:“你只管受脊杖滾出去,何必啰唆!”包拯以為這吏人越職賣權(quán),把他揪到公堂上,打他屁股十七板,而特地寬減了囚犯的罪行,也只判他受臀杖,以抑制吏人的權(quán)勢。其實包拯不知道已為吏人所賣,判決的結(jié)果最終和吏人事先與犯人的約定一樣。小人做奸詐的勾當(dāng),本來就是很難防范的。包孝肅天性峭刻嚴厲,未嘗有笑容,時人稱“包拯笑比黃河清”。
李溥為江淮發(fā)運使,每年的年終進京奏報財計狀況,即以大船裝載東南地區(qū)珍貴土產(chǎn)交結(jié)賄賂朝中當(dāng)權(quán)大臣,肆無忌憚,不知收斂。章獻太后垂簾聽政時,李溥利用奏事的機會,盛稱浙江茶葉的優(yōu)美 精善,又說:“自來向皇宮進貢的,只有建州的餅茶,而浙江茶不曾修貢。本司用節(jié)余的錢買到浙江茶數(shù)千斤,請求允許貢入內(nèi)宮?!彼{(diào)度的運茶船,直接從京城大門下的汴水道牽挽到城里,號稱是“進奉皇帝的茶綱”,有關(guān)部門都不敢盤查。那些進貢剩余的茶葉,他都裝入了私囊。李溥晚年以賄賂遭查處落敗,被貶斥流放到海州,然而他所首開的茶貢卻從此成為江淮發(fā)運司每年例行的進貢。每當(dāng)發(fā)運使入奏茶綱進京,長長的大船遮蔽河面,從泗州連行七日到達京城。我出使淮南時,見有滿載著貨物準備入汴京的船只,曾設(shè)法弄到這些船只的貨物單,上面雖寫著“兩浙箋紙三暖船”,其實所運送的其他貢物或私載的貨物,都不亞于簿子上所登記的物品的數(shù)量。
海中有種生物叫硨磲,屬于蚌蛤之類。大的有簸箕那么大,背上有溝有壟,像蚶子的殼,所以人們用它的殼作裝飾器物,紋理細密,如同白玉。生于南海中?!渡袝髠鳌氛f:“文王被囚禁于羑里, 散宜生得一大貝如硨磲,以獻給紂王?!编嵖党删菇忉屨f:“渠,就是車輞?!贝蟾趴党刹恢朗裁词浅岉?,不過誤解之而已。
東南之美,有會稽之竹箭。竹為竹,箭為箭,蓋二物也。今采箭以為矢,而通謂矢為箭者,因其箭名之也。至于用木為笴,而謂之箭,則謬矣。
丁晉公之逐,土大夫遠嫌,莫敢與之通聲問。一日,忽有一書與執(zhí)政。執(zhí)政得之,不敢發(fā),立具上聞。洎發(fā)之,乃表也,深自敘致,詞頗哀切。其間兩句曰:“雖遷陵之罪大,念立主之功多。”遂有北還之命。謂多智變,以流人無因達章秦,遂托為執(zhí)政書。度以上聞,因蒙寬宥。
嘗有人自負才名,后為進士狀首,揚歷貴近。曾謫官知海州,有筆工善畫水,召使畫便廳掩障,自為之記,自書丁壁間。后人以其時名,至今嚴護之。其間敘畫水之因曰:“設(shè)于聽事,以代反坫?!比四还种S喔`意其心,以謂“邦君屏塞門,管氏亦屏塞門;邦君為兩君之好,有反坫,管氏亦有反坫?!逼湮南鄬伲士娨云翞榉篡愣?。 段成式《酉陽雜俎》記事多誕。其間敘草木異物,尤多謬妄。率記異國所出,欲無根柢。如云“一木五香:根旃檀,節(jié)沉香,花雞舌,葉藿,膠薰陸?!贝擞戎?。旃檀與沉香,兩木元異。雞舌即今丁香耳,今藥品中所用者亦非。藿香自是草葉,南方至多。薰陸,小木而大葉,海南亦有薰陸,乃其膠也,今謂之乳頭香。五物迥殊,元非同類。
丁晉公從車駕巡幸,禮成,有詔賜輔臣玉帶。時輔臣八人,行在祗侯庫止有七帶。尚衣有帶,謂之比玉,價直數(shù)百萬,上欲以賜輔臣,以足其數(shù)。晉公心欲之,而位在七人之下,度必不及已。乃諭有司,不須發(fā)尚衣帶,自有小私帶,且可服之以謝,候還京別賜可也。有司具以此聞。既各受賜,而晉公一帶僅如指闊。上顧謂近侍曰:“丁謂帶與同列大殊,速求一帶易之?!庇兴咀唷拔ㄓ猩幸掠鶐А?,遂以賜之。其帶熙寧中復(fù)歸內(nèi)府。
黃宗旦晚年病目。每奏事,先具奏目,成誦于口。至上前,展奏目誦之,其實不見也。同列害之。密以他書易其奏目,宗旦不知也。至上前,所誦與奏目不同,歸乃覺之。遂乞致仕。 京師賣卜者,唯利舉場時舉人占得失。取之各有術(shù):有求目下之利者,凡有人問,皆日“必得。”士人樂得所欲,竟往問之。有邀以后之利者,凡有人問,悉日“不得”。下第者常過十分之七,皆以謂術(shù)精而言直,后舉倍獲。有因此著名。終身饗利者。
包孝肅尹京,號為明察。有編民犯法,當(dāng)杖脊。吏受賕,與之約曰:“今見尹,必付我責(zé)狀。汝第呼號自辯,我與汝分此罪。汝決杖,我亦決杖?!奔榷魡柈叄独糌?zé)狀。囚如吏言,分辯不已。吏大聲訶之曰:“但受脊杖出去,何用多言!”包謂其市權(quán),捽吏于庭,杖之十七。特寬囚罪,止從杖坐,以抑吏勢。不知乃為所賣,卒如素約。小人為奸,固難防也。孝肅天性峭嚴,未嘗有笑容,人謂“包希仁笑比黃河清”。
李溥為江、淮發(fā)運使,每歳奏計,則以大船載東南美貨,結(jié)納當(dāng)途,莫知紀極。章獻太后垂簾時,溥因奏事,盛稱浙茶之美,云:“自來進御,唯建州餅茶,而浙茶未嘗修貢。本司以羨余錢買到數(shù)千斤,乞進入內(nèi)?!弊試T挽船而入,稱進奉茶綱,有司不敢問。所貢余者,悉入私室。溥晚年以賄敗,竄謫海州。然自此遂為發(fā)運司歳例,每發(fā)運使入奏,舳艫蔽川,自泗州七日至京。余出使淮南時,見有重載入汴者,求得其籍,言兩浙箋紙三暖船,他物稱是。
崔融為《瓦松賦》云:“謂之木也,訪山客而未詳;謂之草也,驗農(nóng)皇而罕記?!倍纬墒诫y之曰:“崔公博學(xué),無不該悉,豈不知瓦松已有著說?”引梁簡文詩:“依檐映昔耶?!背墒揭晕粢疄橥咚?,殊不知昔耶乃是垣衣,瓦松自名昨葉,保成式亦自不識?
江南陳彭年,博學(xué)書史,于禮文尤所詳練。歸朝列于侍從,朝廷郊廟禮儀,多委彭年裁定,援引故事,頗為詳洽。嘗攝太常卿,導(dǎo)駕,誤行黃道上。有司止之,彭年正色回顧曰:“自有典故?!倍Y曹素畏其該洽,不復(fù)敢詰問?! 『N镉熊嚽?qū)僖?,大者如箕,背有渠壟,如蚶殼,故以為器,致如白玉。生南海?!渡袝髠鳌吩唬骸拔耐跚粲诹h里,散宜生得大貝,如車渠以獻紂?!编嵖党赡私庵唬骸扒?,車罔也?!鄙w康成不識車渠,謬解之耳。
李獻臣好為雅言。曾知鄭州,時孫次公為陜漕罷赴闕,先遣一使臣入京。所遣乃獻臣故吏,到鄭庭參,獻臣甚喜,欲令左右延飯,乃問之曰:“餐來未?”使臣誤意“餐”者謂次公也,遽對曰:“離長安日,都運待制已治裝?!鲍I臣曰:“不問孫待制,官人餐來未?”其人慚沮而言曰:“不敢仰昧,為三司軍將日,曾吃卻十三?!鄙w鄙語謂遭杖為餐。獻臣掩口曰:“官人誤也。問曾與未曾餐飯,欲奉留一食耳”。
版權(quán)聲明:本文內(nèi)容由網(wǎng)友上傳(或整理自網(wǎng)絡(luò)),原作者已無法考證,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。古詩文網(wǎng)免費發(fā)布僅供學(xué)習(xí)參考,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轉(zhuǎn)載請注明:原文鏈接 | http://jydlqc.cn/wenzhang/5082.html
古文典籍
- 「詩經(jīng)」
- 「論語」
- 「史記」
- 「周易」
- 「易傳」
- 「左傳」
- 「大學(xué)」
- 「中庸」
- 「尚書」
- 「禮記」
- 「周禮」
- 「孟子」
- 「老子」
- 「吳子」
- 「荀子」
- 「莊子」
- 「墨子」
- 「管子」
- 「列子」
- 「宋書」
- 「漢書」
- 「晉書」
- 「素書」
- 「儀禮」
- 「周書」
- 「梁書」
- 「隋書」
- 「陳書」
- 「魏書」
- 「孝經(jīng)」
- 「將苑」
- 「南齊書」
- 「北齊書」
- 「新唐書」
- 「后漢書」
- 「南史」
- 「司馬法」
- 「水經(jīng)注」
- 「商君書」
- 「尉繚子」
- 「北史」
- 「逸周書」
- 「舊唐書」
- 「三字經(jīng)」
- 「淮南子」
- 「六韜」
- 「鬼谷子」
- 「三國志」
- 「千字文」
- 「傷寒論」
- 「反經(jīng)」
- 「百家姓」
- 「菜根譚」
- 「弟子規(guī)」
- 「金剛經(jīng)」
- 「論衡」
- 「韓非子」
- 「山海經(jīng)」
- 「戰(zhàn)國策」
- 「地藏經(jīng)」
- 「冰鑒」
- 「圍爐夜話」
- 「六祖壇經(jīng)」
- 「睡虎地秦墓竹簡」
- 「資治通鑒」
- 「續(xù)資治通鑒」
- 「夢溪筆談」
- 「舊五代史」
- 「文昌孝經(jīng)」
- 「四十二章經(jīng)」
- 「呂氏春秋」
- 「了凡四訓(xùn)」
- 「三十六計」
- 「徐霞客游記」
- 「黃帝內(nèi)經(jīng)」
- 「黃帝四經(jīng)」
- 「孫子兵法」
- 「孫臏兵法」
- 「本草綱目」
- 「孔子家語」
- 「世說新語」
- 「貞觀政要」
- 「顏氏家訓(xùn)」
- 「容齋隨筆」
- 「文心雕龍」
- 「農(nóng)桑輯要」
- 「搜神記」
熱門名句
- 北風(fēng)吹白云,萬里渡河汾
- 年年陌上生秋草,日日樓中到夕陽
- 不堪腸斷思鄉(xiāng)處,紅槿花中越鳥啼
- 行人無限秋風(fēng)思,隔水青山似故鄉(xiāng)
- 燕語如傷舊國春,宮花一落已成塵
- 多情自古傷離別,更那堪冷落清秋節(jié)
- 望天王降詔,早招安,心方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