范仲淹成就榮譽
-
范仲淹文學(xué)素養(yǎng)很高,寫有著名的《岳陽樓記》(現(xiàn)編入初中魯教版及人教版語文八下教材第六單元、蘇教版語文九上教材和滬教版語文九上教材),其中“先天下之憂而憂,后天下之樂而樂”為千古名句。也留下了眾多膾炙人口的詞作,如《漁家傲》《蘇幕遮》,蒼涼豪放、感情強烈,為歷代傳誦。歐陽修曾稱<漁家傲>為“窮塞主詞”。著作為《范文正公集》。范純?nèi)适撬拇巫?,父子都?dāng)過宰相。范仲淹在散文、詩、詞均有名篇傳世
“彼希聲之鳳皇,亦見譏于楚狂;彼不世之麒麟,亦見傷于魯人。鳳豈以譏而不靈,麟豈以傷而不仁?故割而可卷,孰為神兵;焚而可變,孰為英瓊。寧鳴而死,不默而生”——范仲淹在答友人梅堯臣的《靈烏賦》(約作于景祐三年(西元1036年)他同歐陽修、余靖、尹洙諸人因言事被貶謫的時期所作。因范仲淹多次因諫被貶謫,當(dāng)時梅堯臣作文《靈烏賦》力勸范仲淹要少說話,少管閑事,自己逍遙就行?!鹅`烏賦》為范所作的同名答文)中強調(diào)的“寧鳴而死,不默而生”,更是彰顯了古代士大夫為民請命的凜然大節(jié)(即現(xiàn)今所謂的“知識分子的良知”)。
范仲淹此言頗類似于美國開國前期爭自由的名言“不自由,毋寧死”(原文是 Patrick Henry 在公元1775年的“給我自由,否則給我死”——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),但比他晚講了七百四十年。
- 范仲淹 范仲淹(989─1052)字希文,吳縣(今江蘇蘇州)人。大中祥符八年(1015)進士,授廣德軍司理參軍。仁宗時,累遷吏部員外郎,權(quán)知開封府??刀ㄔ辏?040)以龍圖閣直學(xué)士,與韓琦并為陜西經(jīng)略安撫副使,兼知延州,加強對西夏的防御。慶歷三年(1043)任樞密副使、參知政事,上《答手詔條陳十事》、《再進前所陳十事》,要求在原有法度的范圍內(nèi),作一些改革,因遭到反對,主持「慶歷新政」,次年出為河?xùn)|陜西宣撫使,歷知鄧州、杭州。皇祐四年,徙知穎州,卒于途中,年六十四。謚文正,世稱范文正公。富弼為撰墓志銘(《范文正公集褒賢集》),歐陽修為撰神道碑(《歐陽文忠公集》卷二○)?!端问贰?、《東都事略》有傳。有《范文正公集》二十卷,《別集》四卷,《奏議》二卷,《尺牘》三卷。《彊村叢書》收《范文正公詩馀》一卷,《全宋詞》據(jù)《中吳紀(jì)聞》卷五補輯一首。魏泰《東軒筆錄》謂仲淹守邊日,作《漁家傲》數(shù)闋,皆以「塞下秋來」為首句,頗述邊鎮(zhèn)之勞苦,今只存「衡陽雁去」一首。范仲淹不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、軍事家、文學(xué)成就亦杰然可觀。他重視文章的風(fēng)化作用,提倡復(fù)古。散文《岳陽樓記》為千古名篇,抒寫了「先天下之憂而憂,后天下之樂而樂」的崇高理想,文中雜以駢句,語言參差和諧,立意高遠(yuǎn),寫景壯麗,為歷代廣為傳誦。同時擅長詞賦,流傳下來的詞只有6首,但意境開闊,沉郁蒼涼,突破了唐末五代詞的綺靡風(fēng)氣,為豪放詞派的先聲。
作者介紹
版權(quán)聲明:本文內(nèi)容由網(wǎng)友上傳(或整理自網(wǎng)絡(luò)),原作者已無法考證,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。古詩文網(wǎng)免費發(fā)布僅供學(xué)習(xí)參考,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轉(zhuǎn)載請注明:原文鏈接 | http://jydlqc.cn/wenzhang/781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