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子_料敵譯文
-
查閱典籍:《吳子》——「吳子·料敵」原文
武侯對吳起說:“今秦國威脅著我西部,楚國圍繞著我南部,趙國面對著我北部,齊國緊逼著我東部,燕國阻絕著我的后面,韓國據(jù)守在我的前面,六國軍隊四面包圍著我們,形勢非常不利,我對此很憂慮,該怎么辦呢?”
吳起答:“保障國家安全的方法,先有戒備是最重要的?,F(xiàn)在您已經(jīng)有了戒備,離禍患就遠了。請允許我分析一下六國軍陣的情況,齊國陣勢龐大但不堅固,泰國陣勢分散但能各自為戰(zhàn),楚國陣勢嚴整但不能持久,燕國陣勢長于防守但不善于機動,韓、趙陣勢整齊但不頂用。”
“齊國人性情剛強,國家富足,君臣驕奢,忽視民眾利益,政令松馳而待遇不均,一陣之中人心不齊,兵力布署前重后輕,所以陣勢龐大但不堅固。打它的方法,必須把我軍區(qū)分為三部,各以一部側(cè)擊其左右兩翼,另以一部乘勢從正面進攻,它的陣勢就可以攻破了。泰人性情強悍,地形險要,政令嚴格,賞罰嚴明,士卒臨陣爭先恐后,斗志旺盛,所以能在分散的陣勢中各自為戰(zhàn)。打它的方法首先以利誘它,當其士卒因爭利而脫離其將領(lǐng)掌握時,就來其混亂打擊其零散的部隊,并設(shè)置伏兵,飼機取勝,它的將領(lǐng)就可以擒獲。楚國人性情柔弱,領(lǐng)土廣大,政令紊亂,民力疲困,所以陣勢雖然嚴整但不能持久,打它的方法,要襲擾它的駐地,先挫折它的士氣,然后突然進擊,突然撤退,使其疲于應(yīng)付,不要和它決戰(zhàn),這樣就可打敗它的軍隊。燕國人性情誠實,行動謹慎,好男尚義,缺少詐諜,所以善于固守而不善于機動。打它的方法,是一接觸就壓迫它,打一下就撤走,并奔襲它的后方,這樣,就會使它上下疑懼,再將我車騎埋伏在敵人撤退必經(jīng)的道路上,它的將領(lǐng)就可被我俘虜。韓趙是中原的國家“,其民性溫順,其政令平和,其民眾疲于殘禍,久經(jīng)戰(zhàn)爭,輕視其將帥,不滿其待遇,士無死忠,所以,陣勢雖然整齊但不中用,打它的方法,用堅強的陣勢迫近它,敵眾來攻就阻擊它,敵人退卻就追擊它,這樣來疲憊它的軍隊。這是六國的大概形勢。”
“既然這樣,那么我全軍之中,就必定有“虎賁”之士,其力氣之大可以輕易舉鼎,行動輕捷能夠追及戰(zhàn)馬。在戰(zhàn)斗中,奪取敵旗,斬殺敵將,必須這樣有能力的人。這樣的人才,必須選拔出來,愛護并重用他們,他們就是軍隊的精華。凡有善于使用各種兵器、身強力壯、動作敏捷、志在殺敵的,一定要加官晉爵,這樣就可以用他們來決戰(zhàn)決肚。優(yōu)待其父母妻子,用獎賞鼓勵他們,用懲罰警誡他們,使他們成為加強陣勢的骨干,用以進行持久戰(zhàn)斗。若能清楚地了解這些問題,就可以打敗成倍的敵人了?!?nbsp;
武候說:“很好?!?/p>
吳起說:“判斷敵情,不必占卜就可與其交戰(zhàn)的,有八種情況。一是在大風(fēng)嚴寒中,晝夜行軍,伐木渡河,不顧部隊艱難的。二是在盛夏炎熱,出發(fā)很遲,途中不休息,行軍急速,又饑又渴,只顧趕往遠地的。三是出兵已久,糧食用盡,百姓怨怒,謠言屢起,將沖不能制止的。四是軍資耗盡,柴草不多,陰雨連綿,無處可掠奪的。五是兵力不多,水土不服,人馬多病,四鄰援軍未到的。六是路運日暮,部隊疲勞恐懼,困倦未食,解甲休息的。七是將吏無威信,軍心不穩(wěn)定。三軍屢次驚慌,而又孤主無援的。八是部署未定,宿營未畢,翻山越險只過了一半的。遇到這類情況,都應(yīng)遲速進擊,不要遲妄乏。
“不必占卜而應(yīng)避免和敵人作戰(zhàn)的情況有六種。一是土地廣大,人口眾多而且留足的。二是上愛其下,恩惠普及的。三是賞罰嚴明,行動及時的。四是論功敘位,任用賢能的。五是軍隊眾多,裝備精良的。六是有四鄰幫助,大國支援的。凡是這些條件都不如敵人時,就應(yīng)避免和它作戰(zhàn)而不必遲疑,這就是所謂見可而進,知難而退。”
武候問:“我想通過觀察敵人的外部表現(xiàn)來了解它的內(nèi)部情況,從觀察敵人的行動來了解它的真實意圖,從而判定勝負,你可以[把這個要領(lǐng)]說給我聽聽嗎?”
吳起答:“敵人來時行動散漫而無顧慮,旗幟紛亂不整,人馬東張西望,這樣以一擊十,就可使敵人驚慌失措。故人各路軍隊尚未會師,君臣意見不和,工事未完成,禁令未實施,三軍吵吵嚷嚷,想前進不能前進,想后退不能后退,在這種情況下以半擊倍,可以百戰(zhàn)不敗?!?nbsp;
武侯問敵人在什么情況下,我軍可以打擊它呢?
吳起答:“用兵必須查明敵人的虛實而沖擊它的弱點。敵人遠來新到,部署未定,可打。剛吃完飯,還未戒備,可打慌亂奔走的,可打。疲勞的,可打沒有占據(jù)有利地形的,可打。天候季節(jié)對敵不利的,可打。部隊混亂的,可打。經(jīng)長途行軍,其后隊尚未得到休息的,可打。涉水半渡的,可打。通過險道隘路的,可打。陣勢頻繁移動的,可打。將帥脫離部隊的,可打。軍心恐怖的,可打。凡是遇著上述情況,就應(yīng)先派精銳的部隊沖向敵人,并繼續(xù)派遣兵力接應(yīng)它,必須要迅速進擊,不可遲疑。”
武侯謂吳起曰:“今秦脅吾西,楚帶吾南,趙沖吾北,齊臨吾東,燕絕吾后,韓居吾前,六國兵四守,勢甚不便,憂此奈何?”
起對曰:“夫安國家之道,先戒為寶。今君已戒,禍其遠矣。臣請論六國之俗:夫齊陳重而不堅,秦陳散而自斗,楚陳整而不久,燕陳守而不走,三晉陳治而不用?!?/p>
“夫齊性剛,其國富,君臣驕奢而簡于細民,其政寬而祿不均,一陳兩心,前重后輕,故重而不堅。擊此之道,必三分之,獵其左右,脅而從之,其陳可壞。秦性強,其地險,其政嚴,其賞罰信,其人不讓,皆有斗心,故散而自戰(zhàn)。擊此之道,必先示之以利而引去之,士貪于得而離其將,乘乖獵散,設(shè)伏投機,其將可取。楚性弱,其地廣,其政騷,其民疲,故整而不久。擊此之道,襲亂其屯,先奪其氣,輕進速退,弊而勞之,勿與戰(zhàn)爭,其軍可敗。燕性愨,其民慎,好勇義,寡詐謀,故守而不走。擊此之道,觸而迫之,陵而遠之,馳而后之,則上疑而下懼,謹我車騎必避之路,其將可虜。三晉者,中國也,其性和,其政平,其民疲于戰(zhàn),習(xí)于兵,輕其將,薄其祿,士無死志,故治而不用。擊此之道,阻陳而壓之,眾來則拒之,去則追之,以倦其師。此其勢也?!?/p>
“然則一軍之中,必有虎賁之士,力輕扛鼎,足輕戎馬,搴旗斬將,必有能者。若此之等,選而別之,愛而貴之,是謂軍命。其有工用五兵、材力健疾、志在吞敵者,必加其爵列,可以決勝。厚其父母妻子,勸賞畏罰,此堅陳之士,可與持久,能審料此,可以擊倍?!?/p>
武侯曰:“善!”
吳子曰:“凡料敵有不卜而與之戰(zhàn)者八。一曰:”疾風(fēng)大寒,早興寐遷,刊木濟水,不憚艱難。二曰:盛夏炎熱,晏興無間,行驅(qū)饑渴,務(wù)于取遠。三曰:師既淹久,糧食無有,百姓怨怒,妖祥數(shù)起,上不能止。四曰:軍資既竭,薪芻既寡,天多陰雨,欲掠無所。五曰:徒眾不多,水地不利,人馬疾疫,四鄰不至。六曰:道遠日暮,士眾勞懼,倦而未食,解甲而息。七曰:將薄吏輕,士卒不固,三軍數(shù)驚,師徒無助。八曰:陳而未定,舍而未畢,行坂涉險,半隱半出。諸如此者,擊之無疑?!?/p>
“有不占而避之者六。一曰:土地廣大,人民富眾。二曰:上愛其下。惠施流布。三曰:賞信刑察,發(fā)必得時。四曰:陳功居列,任賢使能。五曰:師徒之眾,兵甲之精。六曰:四鄰之助,大國之援。凡此不如敵人,避之勿疑。所謂見可而進,知難而退也?!?/p>
武侯問曰:“吾欲觀敵之外以知其內(nèi),察其進以知其止,以定勝負,可得聞乎?”
起對曰:“敵人之來,蕩蕩無慮,旌旗煩亂,人馬數(shù)顧,一可擊十,必使無措。諸侯(大)[未]會,君臣未和,溝壘未成,禁令未施,三軍匈匈,欲前不能,欲去不敢,以半擊倍,百戰(zhàn)不殆。”
武侯問敵必可擊之道。
起對曰:“用兵必須審敵虛實而趨其危。敵人遠來新至,行列未定,可擊;既食未設(shè)備,可擊;奔走,可擊;勤勞,可擊;未得地利,可擊;失時不從,可擊;旌旗亂動,可擊;涉長道后行未息,可擊;涉水半渡,可擊;險道狹路,可擊;陳數(shù)移動,可擊;將離士卒,可擊;心怖,可擊。凡若此者,選銳沖之,分兵繼之,急擊勿疑?!?/p>
版權(quán)聲明:本文內(nèi)容由網(wǎng)友上傳(或整理自網(wǎng)絡(luò)),原作者已無法考證,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。古詩文網(wǎng)免費發(fā)布僅供學(xué)習(xí)參考,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轉(zhuǎn)載請注明:原文鏈接 | http://jydlqc.cn/wenzhang/9004.html
古文典籍
- 「詩經(jīng)」
- 「論語」
- 「史記」
- 「周易」
- 「易傳」
- 「左傳」
- 「大學(xué)」
- 「中庸」
- 「尚書」
- 「禮記」
- 「周禮」
- 「孟子」
- 「老子」
- 「吳子」
- 「荀子」
- 「莊子」
- 「墨子」
- 「管子」
- 「列子」
- 「宋書」
- 「漢書」
- 「晉書」
- 「素書」
- 「儀禮」
- 「周書」
- 「梁書」
- 「隋書」
- 「陳書」
- 「魏書」
- 「孝經(jīng)」
- 「將苑」
- 「南齊書」
- 「北齊書」
- 「新唐書」
- 「后漢書」
- 「南史」
- 「司馬法」
- 「水經(jīng)注」
- 「商君書」
- 「尉繚子」
- 「北史」
- 「逸周書」
- 「舊唐書」
- 「三字經(jīng)」
- 「淮南子」
- 「六韜」
- 「鬼谷子」
- 「三國志」
- 「千字文」
- 「傷寒論」
- 「反經(jīng)」
- 「百家姓」
- 「菜根譚」
- 「弟子規(guī)」
- 「金剛經(jīng)」
- 「論衡」
- 「韓非子」
- 「山海經(jīng)」
- 「戰(zhàn)國策」
- 「地藏經(jīng)」
- 「冰鑒」
- 「圍爐夜話」
- 「六祖壇經(jīng)」
- 「睡虎地秦墓竹簡」
- 「資治通鑒」
- 「續(xù)資治通鑒」
- 「夢溪筆談」
- 「舊五代史」
- 「文昌孝經(jīng)」
- 「四十二章經(jīng)」
- 「呂氏春秋」
- 「了凡四訓(xùn)」
- 「三十六計」
- 「徐霞客游記」
- 「黃帝內(nèi)經(jīng)」
- 「黃帝四經(jīng)」
- 「孫子兵法」
- 「孫臏兵法」
- 「本草綱目」
- 「孔子家語」
- 「世說新語」
- 「貞觀政要」
- 「顏氏家訓(xùn)」
- 「容齋隨筆」
- 「文心雕龍」
- 「農(nóng)桑輯要」
- 「搜神記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