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唐書_列傳卷一百零六部分譯文
-
查閱典籍:《新唐書》——「新唐書·列傳卷一百零六」原文
李紳的字叫公垂,是中書令李敬玄的曾孫。因世代在南方做官,因此客居潤州。李紳六歲失去了父親,他像成人一樣哀痛。母親盧氏,親自教他讀書。
他生來矮小精明能干,寫詩最有名,當(dāng)時號稱“矮李”。蘇州刺史韋夏卿多次稱贊他。他安葬母親時,有烏鴉銜著靈芝落到靈車上。
元和初年,他考中了進(jìn)士,被任命為國子監(jiān)助教,他不樂意,就離職了。他客居金陵,李钅奇喜歡他的才干,任命他為掌書記官。李钅奇漸漸不守國法,幕僚沒人敢說,李紳多次勸告,他不聽;李紳想離職,他又不讓。遇上皇帝派使者召喚李钅奇,他稱病不去,留后王澹給他準(zhǔn)備行裝,他發(fā)怒了,暗地派兵把王澹殺死吃掉了,接著脅迫使者為眾人奏報皇帝,希望讓自己留下。李钅奇叫李紳寫奏疏,他坐在李钅奇面前,假裝害怕戰(zhàn)抖,以致不能寫字,寫幾筆就涂掉,寫壞了幾張紙,李钅奇發(fā)怒罵道:“你怎敢這樣,不怕死嗎?”他答道“:生平?jīng)]有見過兵器鎧甲,今天死得成了?!崩铑钠嬗玫吨钢麚Q紙寫,但還是那樣。有人說許縱會寫軍中文書,李紳不值得任用。李钅奇把許縱召來,許縱按要求執(zhí)筆寫了,李钅奇就把李紳關(guān)進(jìn)監(jiān)獄,李钅奇被殺死后他才被釋放了。
有人想將這事報告皇上,他謝絕說:“我本受仁義激勵,不是圖名聲?!蹦侨司蜎]報告。
很久以后,他被山南觀察府任用,唐穆宗又召他進(jìn)京任右拾遺、翰林學(xué)士,他和李德裕、元稹同事,號稱“三俊才”。多次升官后任中書舍人。元稹當(dāng)宰相,李逢吉派人報告于方的案件,元稹就被罷免了;李逢吉想推薦牛僧孺,擔(dān)心李紳等人在皇帝面前阻攔,就任命李德裕為浙西觀察使。牛僧孺當(dāng)了宰相,任命李紳為御史中丞,是看到他性格剛強(qiáng)急躁,容易出問題,又看到韓愈執(zhí)著直率,就任命韓愈為京兆尹,兼任御史大夫,不需參謁臺臣來激怒李紳。李紳和韓愈果然互不相讓,輪番援引雙方官府舊例,往來論辯,互相指責(zé),為這把他們都免職,任命李紳為江西觀察使?;实垡幌?qū)罴澓芎茫墒拐叩剿依锶ノ繂栙p賜,認(rèn)為他愿意出京任官,他哭著說是被李逢吉陷害。他進(jìn)宮謝恩,又自己訴說原因,皇帝醒悟了,改命他為戶部侍郎。
李逢吉終究想陷害他。他同族的兒子李虞,在文章學(xué)術(shù)上有名氣,作為隱士住在華陽,自稱不愿做官,不時來探望李紳,一向和柏耆、程昔范要好。到柏耆當(dāng)了左拾遺,李虞寫信請求推薦,李紳討厭他志向不定,狠狠地責(zé)備他。他失望了,后來到了京城,把李紳說過的壞話告訴了李逢吉。李逢吉更惱怒了,就采納了張又新、李續(xù)等人的計謀,提升李虞、程昔范和劉棲楚都任拾遺,來挑李紳的毛病,又結(jié)交宦官王守澄幫助自己。遇到唐敬宗即位,李逢吉看到李紳失去了依靠可以算計,讓王守澄乘便上奏說:“故世皇帝當(dāng)初討論立太子時,杜元穎、李紳勸立深王為太子,只有宰相李逢吉請求立皇上,李續(xù)、李虞贊成他?!崩罘昙渤藱C(jī)說李紳曾做不利于皇帝的事,請求把他趕出京城。皇帝剛登基,不能辨別,就貶李紳任端州司馬。劉棲楚等人因他得到好地方,都恨得咬牙切齒。貶官詔書頒下,群臣向李逢吉道賀,只有右拾遺吳思沒去。李逢吉排斥吳思,派他到吐蕃去報喪。這時人們沒有敢說話的,只有韋處厚多次說李紳冤枉,駁斥李逢吉的詭計。后來皇帝在宮中找到去世皇帝親手裝的一箱奏章,打開后,看到裴度、杜元穎、李紳多次上奏請求立他為太子,皇帝才非常感動地醒悟了,把李逢吉一伙呈上的誹謗奏章都燒了。
起初,李紳貶去南方,走到封州、康州,那里有座媼龍祠,過去傳說能呼風(fēng)喚雨,李紳寫文章禱告,不久河水猛漲。寶歷年大赦令沒提才被貶官的可移近任職,韋處厚堅持爭取,皇帝追回詔書更改后,李紳得以調(diào)任江州長史,后升任滁、壽兩州刺史。霍山老虎多,采茶的害怕老虎,挖陷坑、召人追蹤射獵,都不能制服。李紳去了,把這些都撤除了,老虎也不傷人了。后來他任太子賓客分管洛陽分署。大和年間,李德裕掌權(quán),提升他任浙東觀察使。后李宗閔受皇帝寵信,又命他任太子賓客分管洛陽分署。開成初年,鄭覃任命他為河南府尹。河南府有很多小無賴,有時戴著高帽子敞著衣裳,打大球,攔住大路,車輛馬匹不敢通過。
李紳治理堅決嚴(yán)厲,他們都嚇跑了。后升任宣武節(jié)度使。那年天大旱,蝗蟲不到他的轄境去。
唐武宗登基,他調(diào)任淮南,后召進(jìn)朝廷任中書侍郎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,又升任尚書右仆射、門下侍郎,被封為趙郡公爵。任職四年后,因腳無力不能上朝,辭去職位,以檢校右仆射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身份,再任淮南節(jié)度使。后去世了,贈官太尉,賜謚號叫文肅。
此前,澧州人吳汝納是韶州刺史吳武陵哥哥的兒子。吳武陵因貪贓被貶為潘州司戶參軍去世了,吳汝納家被流放,長期沒有調(diào)回,當(dāng)時李吉甫任宰相,吳汝納恨他,后來就參加了李宗閔集團(tuán)。會昌年間,他擔(dān)任永寧縣尉,弟弟吳湘任江都縣尉。轄區(qū)人告吳湘受賂不法,自己娶百姓顏悅的女兒。李紳派觀察判官魏钅刑審訊吳湘,罪狀清楚,上報處決了他。
當(dāng)時,有議論的人說吳家世代和宰相有仇,懷疑李紳取悅宰相,羅織判他的罪。
諫官多次上奏,有詔派御史崔元藻復(fù)查,崔元藻說吳湘挪用官府錢糧有證據(jù),娶轄區(qū)民女不真實(shí),說顏悅曾任青州衙推,他妻子王氏是官宦人家的女兒,不應(yīng)判罪。李德裕討厭崔元藻兩邊討好,上奏貶他為崖州司戶參軍。唐宣宗登基,李德裕被免職,李紳已經(jīng)去世了。崔鉉等人長期沒能掌權(quán),引誘吳汝納,叫他為吳湘申冤說“:吳湘生平梗直,被人誣告,關(guān)進(jìn)監(jiān)獄,身受重刑,官吏們甚至將他娶妻時陪嫁的財產(chǎn)和奴仆算成是贓物?!庇终f“:顏悅過去是官宦人家,吳湘的罪都不該處死,李紳冤枉殺死了他。”還說:“吳湘死了,李紳命馬上埋掉,不讓回家鄉(xiāng)安葬。李紳以故宰相身份鎮(zhèn)守一片地方,任意弄權(quán)耍威風(fēng)。一般真有罪,還要等秋分后;吳湘沒有罪,盛夏被處死了?!?/p>
崔元藻恨李德裕貶自己的官,也改變過去的話,附和說:“御史復(fù)查回來,對皇帝都說清了是和非,李德裕權(quán)勢極大,使我不能面見皇帝,我的判決不交有關(guān)部門執(zhí)行,只根據(jù)李紳的報告把吳湘處死了?!边@時,李德裕已經(jīng)罷相,李宗閔過去的黨羽令狐..、崔鉉、白敏中都掌權(quán),乘這機(jī)會報復(fù),用好處引誘崔元藻等人,要三司使判決李紳受命鎮(zhèn)守一方,虐待、殺害好人,按神龍年間的詔令,酷虐的官吏死后要剝奪官職爵位,后代不能做官,李紳雖已去世,請求遵從《春秋》懲罰去世者的榜樣。有詔免去李紳的三種官職,后代不許做官。又貶李德裕的官;提升吳汝納為左拾遺,崔元藻為武功縣令。
當(dāng)初,李紳靠文學(xué)才能和氣節(jié)被任用,雖多次被仇人排斥貶官,最終能發(fā)揮自己的才干,任高官去世。有人說他所到之處都很嚴(yán)厲,有時過于暴虐苛刻,所以死后因吳湘案受了冤枉。
陳三李曹劉
陳夷行,字周道,其先江左諸陳也,世客潁川。由進(jìn)士第,擢累起居郎、史館 修撰。以勞遷司封員外郎,凡再歲,以吏部郎中為翰林學(xué)士。莊恪太子在東宮,夷 行兼侍讀,五日一謁,為太子講說。數(shù)遷至工部侍郎。
開成二年,進(jìn)同中書門下平章事。而楊嗣復(fù)、李玨相次輔政,夷行介特,雅不 與合,每議論天子前,往往語相侵短。夷行不能堪,輒引疾求去,文宗遣使者尉勞 起之。會以王彥威為忠武節(jié)度使,史孝章領(lǐng)邠寧,議皆出嗣復(fù)。及夷行對延英,帝 問:“除二鎮(zhèn)當(dāng)否?”對曰:“茍自圣擇,無不當(dāng)者?!彼脧?fù)曰:“若用人盡出上 意而當(dāng),固善。如小不稱,下安得嘿然?”夷行曰:“比奸臣數(shù)干權(quán),愿陛下無倒 持大阿,以鐏授人?!彼脧?fù)曰:“古者任則不疑,齊桓公器管仲于讎虜,豈有倒持 慮邪?”帝以其面相觸,頗不悅。仙韶樂工尉遲璋授王府率,右拾遺竇洵直當(dāng)衙論 奏,鄭覃、嗣復(fù)嫌以細(xì)故,謂洵直近名。夷行曰:“諫官當(dāng)衙,正須論宰相得失, 彼賤工安足言者?然亦不可置不用?!钡奂瘁汨肮庵蓍L史,以百縑賜洵直。進(jìn)門下 侍郎。
帝常怪天寶政事不善,問:“姚元崇、宋璟于時在否?”李玨曰:“姚亡而宋 罷。”玨因推言:“玄宗自謂未嘗殺一不辜,而任李林甫,種夷數(shù)十族,不亦惑乎?” 夷行曰:“陛下今亦宜戒以權(quán)屬人?!彼脧?fù)曰:“夷行失言,太宗易暴亂為仁義, 用房玄齡十有六年,任魏徵十有五年,未嘗失道。人主用忠良久益治,用邪佞一日 多矣。”時用郭為坊州刺史,右拾遺宋邧論不可,肸果坐贓敗。帝欲賞邧,夷行曰: “諫官論事是其職,若一事善輒進(jìn)官,恐后不免有私?!币男猩w專詆嗣復(fù)。又素善 覃,陰助其力,以排折朋黨。是時,雖天子亦惡其太過,恩禮遂衰,罷為吏部尚書, 尋拜華州刺史。
武宗即位,召為御史大夫,俄還門下侍郎平章事,進(jìn)位尚書左仆射。夷行與崔 珙俱拜,乃奏:“仆射始視事,受四品官拜,無著令。比日左右丞、吏部侍郎、御 史中丞皆為仆射拜階下,謂之‘隔品致敬’。準(zhǔn)禮,皇太子見上臺群官,群官先拜 而后答,以無二上也。仆射與四品官并列朝廷,不容獨(dú)優(yōu)。前日鄭余慶著《仆射上 儀》,謂隔品官無亢禮。時竇易直任御史中丞,議不可。及易直自為仆射,乃忘前 議,當(dāng)時鄙厭之。臣等不愿以失禮速誚于時。且開元元年,以左右仆射為左右丞相, 位次三公,三公上日答拜,而仆射受之,非是。望敕所司約《三公上儀》,著定令。” 詔可。始,累朝紛議不決,至夷行遂定。以足疾乞身,罷為太子太保,以檢校司空 為河中節(jié)度使,卒。
李紳,字公垂,中書令敬玄曾孫。世宦南方,客潤州。紳六歲而孤,哀等成人。 母盧,躬授之學(xué)。為人短小精悍,于詩最有名,時號“短李”。蘇州刺史韋夏卿數(shù) 稱之。葬母,有烏銜芝墜輤車。
元和初,擢進(jìn)士第,補(bǔ)國子助教,不樂,輒去??徒鹆?,李锜愛其才,辟掌書 記。锜浸不法,賓客莫敢言,紳數(shù)諫,不入;欲去,不許。會使者召锜,稱疾,留 后王澹為具行,锜怒,陰教士臠食之,即脅使者為眾奏天子,幸得留。锜召紳作疏, 坐锜前,紳陽怖栗,至不能為字,下筆輒涂去,盡數(shù)紙。锜怒罵曰:“何敢爾,不 憚死邪?”對曰:“生未嘗見金革,今得死為幸?!奔醋⒁匀校钜准?,復(fù)然?;?言許縱能軍中書,紳不足用。召縱至,操書如所欲,即囚紳獄中,锜誅,乃免。或 欲以聞,謝曰:“本激于義,非市名也。”乃止。
久之,從辟山南觀察府。穆宗召為右拾遺、翰林學(xué)士,與李德裕、元稹同時, 號“三俊”。累擢中書舍人。稹為宰相,而李逢吉教人告于方事,稹遂罷;欲引牛 僧孺,懼紳等在禁近沮解,乃授德裕浙西觀察使。僧孺輔政,以紳為御史中丞,顧 其氣剛卞,易疵累,而韓愈勁直,乃以愈為京兆尹,兼御史大夫,免臺參以激紳。 紳、愈果不相下,更持臺府故事,論詰往反,詆訐紛然,繇是皆罷之,以紳為江西 觀察使。帝素厚遇紳,遣使者就第勞賜,以為樂外遷,紳泣言為逢吉中傷。入謝, 又自陳所以然,帝悟,改戶部侍郎。逢吉終欲陷之。紳族子虞,有文學(xué)名,隱居華 陽,自言不愿仕,時來省紳,雅與柏耆、程昔范善。及耆為拾遺,虞以書求薦,紳 惡其無立操,痛誚之。虞失望,后至京師,悉暴紳所言于逢吉。逢吉滋怒,乃用張 又新、李續(xù)等計,擢虞、昔范與劉棲楚皆為拾遺,以伺紳隙,內(nèi)結(jié)中人王守澄自助。 會敬宗立,逢吉知紳失勢可乘,使守澄從容奏言:“先帝始議立太子,杜元穎、李 紳勸立深王,獨(dú)宰相逢吉請立陛下,而李續(xù)、李虞助之?!狈昙碎g言紳嘗不利于 陛下,請逐之。帝初即位,不能辨,乃貶紳為端州司馬。棲楚等怒得善地,皆切齒。 詔下,百官賀逢吉,唯右拾遺吳思不往,逢吉斥思,令告大行喪于吐蕃。此時,人 無敢言者,惟韋處厚屢言紳枉,折逢吉之奸。后天子于禁中得先帝手緘書一笥,發(fā) 之,見裴度、元穎、紳三疏請立帝為嗣,始大感悟,悉焚逢吉黨所上謗書。
始,紳南逐,歷封、康間,湍瀨險澀,惟乘漲流乃濟(jì)。康州有媼龍祠,舊傳能 致云雨,紳以書禱,俄而大漲。寶歷赦令不言左降官與量移,處厚執(zhí)爭,詔為追定, 得徙江州長史,遷滁、壽二州刺史。霍山多虎,擷茶者病之,治機(jī)阱,發(fā)民跡射, 不能止。紳至,盡去之,虎不為暴。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。太和中,李德裕當(dāng)國, 擢紳浙東觀察使。李宗閔方得君,復(fù)以太子賓客分司。開成初,鄭覃以紳為河南尹。 河南多惡少,或危帽散衣,擊大球,尸官道,車馬不敢前。紳治剛嚴(yán),皆望風(fēng)遁去。 遷宣武節(jié)度使。大旱,蝗不入境。
武宗即位,徙淮南,召拜中書侍郎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,進(jìn)尚書右仆射、門下 侍郎,封趙郡公。居位四年,以足緩不任朝謁,辭位,以檢校右仆射平章事,復(fù)節(jié) 度淮南。卒,贈太尉,謚文肅。
始,灃人吳汝納者,韶州刺史武陵兄子也。武陵坐贓貶潘州司戶參軍死,汝納 家被逐,久不調(diào)。時李吉甫任宰相,汝納怨之,后遂附宗閔黨中。會昌時,為永寧 尉,弟湘為江都尉。部人訟湘受贓狼籍,身娶民顏悅女。紳使觀察判官魏铏鞫湘, 罪明白,論報殺之。時,議者謂吳氏世與宰相有嫌,疑紳內(nèi)顧望,織成其罪。諫官 屢論列,詔遣御史崔元藻覆按,元藻言湘盜用程糧錢有狀,娶部人女不實(shí),按悅嘗 為青州衙推,而妻王故衣冠女,不應(yīng)坐。德裕惡元藻持兩端,奏貶崖州司戶參軍。 宣宗立,德裕去位,紳已卒。崔鉉等久不得志,導(dǎo)汝納使為湘訟,言:“湘素直, 為人誣蔑,大校重牢,五木被體,吏至以娶妻資媵結(jié)贓。”且言:“顏悅故士族, 湘罪皆不當(dāng)死,紳枉殺之?!庇盅裕骸跋嫠?,紳令即瘞,不得歸葬。按紳以舊宰相 鎮(zhèn)一方,恣威權(quán)。凡戮有罪,猶待秋分;湘無辜,盛夏被殺?!贝拊邈暤略3饧?, 即翻其辭,因言:“御史覆獄還,皆對天子別白是非,德裕權(quán)軋?zhí)煜拢共坏脤Γ?具獄不付有司,但用紳奏而寘湘死。”是時,德裕已失權(quán),而宗閔故黨令狐綯、崔 鉉、白敏中皆當(dāng)路,因是逞憾,以利誘動元藻等,使三司結(jié)紳杖鉞作籓,虐殺良平, 準(zhǔn)神龍詔書,酷吏歿者官爵皆奪,子孫不得進(jìn)宦,紳雖亡,請從《春秋》戮死者之 比。詔削紳三官,子孫不得仕。貶德裕等,擢汝納左拾遺,元藻武功令。
始,紳以文藝節(jié)操見用,而屢為怨仇所拫卻,卒能自伸其才,以名位終。所至 務(wù)為威烈,或陷暴刻,故雖沒而坐湘冤云。
李讓夷,字達(dá)心,系本隴西。擢進(jìn)士第,辟鎮(zhèn)國李絳府判官。又從西川杜元穎 幕府。與宋申錫善,申錫為翰林學(xué)士,薦讓夷右拾遺,俄召拜學(xué)士。素善薛廷老, 廷老不飭細(xì)檢,數(shù)飲酒不治職,罷去,坐是亦奪職。累進(jìn)諫議大夫。
開成初,起居舍人李褒免,文宗謂李石曰:“褚遂良以諫議大夫兼起居郎,今 諫議誰歟?可言其人?!笔择T定、孫簡、蕭俶、李讓夷對,帝曰:“讓夷可也?!?李固言請用崔球、張次宗。鄭覃曰:“球故與李宗閔善,且記注操筆在赤墀下,所 書為后世法,不可用黨人。若裴中孺、李讓夷,臣不敢有言。”乃決用讓夷,進(jìn)中 書舍人。既而李玨、楊嗣復(fù)以覃之薦,終帝世不得遷。
武宗初,李德裕復(fù)入,三遷至尚書右丞,拜中書侍郎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。潞 州平,檢校尚書右仆射。宣宗立,進(jìn)司空、門下侍郎,為大行山陵使。未復(fù)土,拜 淮南節(jié)度使。以疾愿還,卒于道,贈司徒。讓夷廉介不妄交,位雖顯劇,以儉約自 將,為世咨美。
曹確,字剛中,河南河南人。擢進(jìn)士第,歷踐中外官,累拜兵部侍郎。懿宗咸 通中,以本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,俄進(jìn)中書侍郎。
確邃儒術(shù),器識方重,動循法度。時帝薄于德,昵寵優(yōu)人李可及??杉罢?,能 新聲,自度曲,辭調(diào)忄妻折,京師媮薄少年爭慕之,號為“拍彈”。同昌公主喪畢, 帝與郭淑妃悼念不已,可及為帝造曲,曰《嘆百年》,教舞者數(shù)百,皆珠翠襐飾, 刻畫魚龍地衣,度用繒五千,倚曲作辭,哀思裴回,聞?wù)呓蕴橄隆N栝?,珠寶覆地?帝以為天下之至悲,愈寵之。家嘗娶婦,帝曰:“第去,吾當(dāng)賜酒?!倍矶拐哓?fù) 二銀珰與之,皆珠珍也??杉皯{恩橫甚,人無敢斥,遂擢為威衛(wèi)將軍。確曰:“太 宗著令,文武官六百四十三,謂房玄齡曰:‘朕設(shè)此待天下賢士。工商雜流,假使 技出等夷,正當(dāng)厚給以財,不可假以官,與賢者比肩立、同坐食也。’文宗欲以樂 工尉遲璋為王府率,拾遺竇洵直固爭,卒授光州長史。今而位將軍,不可。”帝不 聽。至僖宗立,始貶死。方幸時,惟確屢言之。而神策中尉西門季玄者,亦剛鯁, 謂可及曰:“汝以巧佞惑天子,當(dāng)族滅!”嘗見其受賜,謂曰:“今載以官車,后 籍沒亦當(dāng)爾。”
確居位六年,進(jìn)尚書右仆射,以同平章事出為鎮(zhèn)海節(jié)度使,徙河中,卒。始, 畢諴與確同宰相,俱有雅望,世謂“曹畢”云。
弟汾,以忠武軍節(jié)度使入為戶部侍郎,判度支,卒。
劉瞻,字幾之,其先出彭城,后徙桂陽。舉進(jìn)士、博學(xué)宏詞,皆中。徐商辟署 鹽鐵府,累遷太常博士。劉彖執(zhí)政,薦為翰林學(xué)士,拜中書舍人,進(jìn)承旨。出為 河?xùn)|節(jié)度使。
咸通十一年,以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。同昌公主薨,懿宗捕太醫(yī)韓紹宗 等送詔獄,逮系宗族數(shù)百人。瞻喻諫官,皆依違無敢言,即自上疏固爭:“紹宗窮 其術(shù)不能效,情有可矜。陛下徇愛女,囚平民,忿不顧難,取肆暴不明之謗?!钡?大怒,即日賜罷,以檢校刑部尚書、同平章事為荊南節(jié)度使。路巖、韋保衡從為惡 言聞帝,俄斥廉州刺史。于是,翰林學(xué)士鄭畋以責(zé)詔不深切,御史中丞孫瑝、諫議 大夫高湘等坐與瞻善,分貶嶺南。巖等殊未慊,按圖視驩州道萬里,即貶驩州司戶 參軍事,命李庾作詔極詆,將遂殺之。天下謂瞻鯁正,特為讒擠,舉以為冤。幽州 節(jié)度使張公素上疏申解,巖等不敢害。僖宗立,徙康、虢二州刺史,以刑部尚書召, 復(fù)以中書侍郎平章事,居位三月卒。
瞻為人廉約,所得俸以余濟(jì)親舊之窶困者,家不留儲。無第舍,四方獻(xiàn)饋不及 門,行己終始完潔。
弟助,字元德,性仁孝,幼時與諸兄游,至食飲,取最下者。及長,能文辭, 喜黃老言。年二十卒。
李蔚,字茂休,系本隴西。舉進(jìn)士、書判拔萃,皆中。拜監(jiān)察御史,擢累尚書 右丞。
懿宗惑浮屠,常飯萬僧禁中,自為贊唄。蔚上疏切諫,引狄仁杰、姚元崇、辛 替否所言,譏病時弊。帝不聽,但以虛禮褒答。俄拜京兆尹、太常卿。出為宣武節(jié) 度使,徙淮南。代還,民詣闕請留,詔許一歲。僖宗乾符初,以吏部尚書同中書門 下平章事。罷為東都留守。河?xùn)|亂,殺其帥崔季康,用邠寧李侃代之,士不附,以 蔚嘗在太原府有惠政,為人所懷,拜河?xùn)|節(jié)度使,同平章事。至鎮(zhèn)三日,卒。
始,懿宗成安國祠,賜寶坐二,度高二丈,構(gòu)以沈檀,涂髹,鏤龍鳳葩■,金 扣之,上施復(fù)坐,陳經(jīng)幾其前,四隅立瑞鳥神人,高數(shù)尺,磴道以升,前被繡囊錦 襜,珍麗精絕。咸通十四年春,詔迎佛骨鳳翔,或言:“昔憲宗嘗為此,俄晏駕?!?帝曰:“使朕生見之,死無恨!”乃以金銀為剎,珠玉為帳,孔鷸周飾之,小者尋 丈,高至倍,刻檀為檐注,陛墄涂黃金,每一剎,數(shù)百人舉之。香輿前后系道,綴 珠瑟瑟幡蓋,殘彩以為幢節(jié),費(fèi)無貲限。夏四月,至長安,彩觀夾路,其徒導(dǎo)衛(wèi)。 天子御安福樓迎拜,至泣下。詔賜兩街僧金幣,京師耆老及見元和事者,悉厚賜之。 不逞小人至斷臂指,流血滿道。所過鄉(xiāng)聚,皆裒土為剎,相望于涂,爭以金翠抆飾。 傳言剎悉震搖,若有光景云。京師高貲相與集大衢,作繒臺縵闕,注水銀為池,金 玉為樹木,聚桑門羅像,考鼓鳴螺繼日夜。錦車?yán)C輿,載歌舞從之。秋七月,帝崩。 方人主甘心篤向,如蔚言者甚多,皆不能救。僖宗立,詔歸其骨,都人耆耋辭餞, 或嗚咽流涕。
贊曰:人之惑怪神也,甚哉!若佛者,特西域一槁人耳。裸顛露足,以乞食自 資,癯辱其身,屏營山樊,行一概之苦,本無求于人,徒屬稍稍從之。然其言荒茫 漫靡,夷幻變現(xiàn),善推不驗(yàn)無實(shí)之事,以鬼神死生貫為一條,據(jù)之不疑。掊嗜欲, 棄親屬,大抵與黃老相出入。至漢十四葉,書入中國。跡夫生人之情,以耳目不際 為奇,以不可知為神,以物理之外為畏,以變化無方為圣,以生而死、死復(fù)生、回 復(fù)償報、歆艷其間為或然,以賤近貴遠(yuǎn)為柷。鞮譯差殊,不可研詰。華人之譎誕者, 又攘莊周、列御寇之說佐其高,層累架騰,直出其表,以無上不可加為勝,妄相夸 脅而倡其風(fēng)。于是,自天子逮庶人,皆震動而祠奉之。
初,宰相王縉以緣業(yè)事佐代宗,于是始作內(nèi)道場,晝夜梵唄,冀禳寇戎,大作 盂蘭,肖祖宗像,分供塔廟,為賊臣嘻笑。至憲宗世,遂迎佛骨于鳳翔,內(nèi)之宮中。 韓愈指言其弊,帝怒,竄愈瀕死,憲亦弗獲天年。幸福而禍,無亦左乎!懿宗不君, 精爽奪迷,復(fù)蹈前車而覆之。興哀無知之場,丐庇百解之胔,以死自誓,無有顧藉, 流淚拜伏,雖事宗廟上帝,無以進(jìn)焉。屈萬乘之貴,自等于古胡,數(shù)千載而遠(yuǎn),以 身為徇。嗚呼,運(yùn)敔祚殫,天告之矣!懿不三月而徂,唐德之不競,厥有來哉,悲夫!
版權(quán)聲明:本文內(nèi)容由網(wǎng)友上傳(或整理自網(wǎng)絡(luò)),原作者已無法考證,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。古詩文網(wǎng)免費(fèi)發(fā)布僅供學(xué)習(xí)參考,其觀點(diǎn)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轉(zhuǎn)載請注明:原文鏈接 | http://jydlqc.cn/wenzhang/18065.html
古文典籍
- 「詩經(jīng)」
- 「論語」
- 「史記」
- 「周易」
- 「易傳」
- 「左傳」
- 「大學(xué)」
- 「中庸」
- 「尚書」
- 「禮記」
- 「周禮」
- 「孟子」
- 「老子」
- 「吳子」
- 「荀子」
- 「莊子」
- 「墨子」
- 「管子」
- 「列子」
- 「宋書」
- 「漢書」
- 「晉書」
- 「素書」
- 「儀禮」
- 「周書」
- 「梁書」
- 「隋書」
- 「陳書」
- 「魏書」
- 「孝經(jīng)」
- 「將苑」
- 「南齊書」
- 「北齊書」
- 「新唐書」
- 「后漢書」
- 「南史」
- 「司馬法」
- 「水經(jīng)注」
- 「商君書」
- 「尉繚子」
- 「北史」
- 「逸周書」
- 「舊唐書」
- 「三字經(jīng)」
- 「淮南子」
- 「六韜」
- 「鬼谷子」
- 「三國志」
- 「千字文」
- 「傷寒論」
- 「反經(jīng)」
- 「百家姓」
- 「菜根譚」
- 「弟子規(guī)」
- 「金剛經(jīng)」
- 「論衡」
- 「韓非子」
- 「山海經(jīng)」
- 「戰(zhàn)國策」
- 「地藏經(jīng)」
- 「冰鑒」
- 「圍爐夜話」
- 「六祖壇經(jīng)」
- 「睡虎地秦墓竹簡」
- 「資治通鑒」
- 「續(xù)資治通鑒」
- 「夢溪筆談」
- 「舊五代史」
- 「文昌孝經(jīng)」
- 「四十二章經(jīng)」
- 「呂氏春秋」
- 「了凡四訓(xùn)」
- 「三十六計」
- 「徐霞客游記」
- 「黃帝內(nèi)經(jīng)」
- 「黃帝四經(jīng)」
- 「孫子兵法」
- 「孫臏兵法」
- 「本草綱目」
- 「孔子家語」
- 「世說新語」
- 「貞觀政要」
- 「顏氏家訓(xùn)」
- 「容齋隨筆」
- 「文心雕龍」
- 「農(nóng)桑輯要」
- 「搜神記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