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傳_文公文公十七年譯文
-
查閱典籍:《左傳》——「左傳·文公文公十七年」原文
十七年春季,晉國荀林父、衛(wèi)國孔達、陳國公孫寧、鄭國石楚聯(lián)軍攻打宋國,質(zhì)問說:“為什么殺死你們國君?”還是立了宋文公而回國。《春秋》沒有記載卿的姓名,這是由于他們改變初衷。
夏季,四月初四日,安葬聲姜。由于有齊國攻戰(zhàn)造成的困難,因此推遲。
齊懿公攻打我國北部邊境,襄仲請求結(jié)盟。六月,在穀地結(jié)盟。
晉靈公在黃父閱兵,就因此再次在扈地會合諸侯,這是為了和宋國講和。魯文公沒有參加會合,這是由于發(fā)生了齊國征戰(zhàn)造成的困難的緣故?!洞呵铩酚涊d說“諸侯”而不記名字,這是譏諷他們并沒有取得成效。
當時,晉靈公拒絕會見鄭穆公,以為他背晉而親楚。鄭國的子家派通信使者去晉國,并且給他一封信,告訴趙宣子,說:我鄭國國君即位三年,召了蔡侯和他一起事奉貴國君主。九月,蔡侯來到敝邑前去貴國。敝邑由于侯宣多造成的禍難,我君因此而不能和蔡侯一同前來。十一月,消滅了侯宣多,就隨同蔡侯而向執(zhí)事朝覲。十二年六月,歸生輔佐我君的長子夷,到楚國請求陳侯一同朝見貴國君主。十四年七月,我君又向貴國君主朝見,以完成關(guān)于陳國的事情。十五年五月,陳侯從我國前去朝見貴國君主。去年正月,燭之武前去貴國,這是為了使夷前往朝見貴國君主。八月,我君又前去朝見。因陳、蔡兩國緊緊挨著楚國而不敢對晉有二心,那是由于我們的緣故。為什么唯獨我們這樣事奉貴國君主,反而不能免于禍患呢?
我鄭君在位期間,一次朝見貴國先君襄公,兩次朝見現(xiàn)在的君主。夷和我的幾個臣下緊接著到絳城來。我鄭國雖然是個小國,卻沒有誰能比我國對貴國更有誠意了。如今大國說:“你沒有能讓我稱心如意。”敝邑只有等待滅亡,也不能再增加一點什么了。古人有話說:“怕頭怕尾,剩下來的身子還有多少?”又說:“鹿在臨死前,顧不上選擇庇護的地方?!毙路畲髧绻髧缘孪啻?,小國就會以人道相事奉;如果不是以德相待,那就會像鹿一樣,狂奔走險,急迫的時候,哪里還能選擇地方?貴國的命令沒有止境,我們也知道面臨滅亡了,只好準備派出敝邑全部的士兵在鯈地等待。該怎么辦,就聽憑您的命令吧!
我鄭文公二年六月二十日,曾到齊國朝見。四年二月某一天,為齊國進攻蔡國,也和楚國取得講和。處于齊、楚兩個大國之間而屈從于強國的命令,這難道是我們的罪過嗎?大國如果不加諒解,我們是沒有地方可以逃避你們的命令了。晉國的鞏朔到鄭國講和修好,趙穿,公婿池作為人質(zhì)。
秋季,周朝的甘歜在邥垂打敗戎人,一戰(zhàn)取勝是由于趁著戎人正在喝酒而用兵。
冬季,十一月,鄭國的太子夷、大夫石楚到晉國作為人質(zhì)。
襄仲到齊國去,拜謝穀地的結(jié)盟?;貋碚f:“下臣聽說齊國人將要吃魯國的麥子。據(jù)下臣看來,恐怕做不到。齊國國君的話極不嚴肅。臧文仲曾說過:‘百姓的主人說話不嚴肅,必然很快就會死?!?/p>
【經(jīng)】十有七年春,晉人、衛(wèi)人、陳人、鄭人伐宋。夏四月癸亥,葬我小君聲姜。齊侯伐我西鄙。六月癸未,公及齊侯盟于谷。諸侯會于扈。秋,公至自谷。冬,公子遂如齊。
【傳】十七年春,晉荀林父、衛(wèi)孔達、陳公孫寧、鄭石楚伐宋。討曰:「何故弒君!」猶立文公而還,卿不書,失其所也。
夏四月癸亥,葬聲姜。有齊難,是以緩。
齊侯伐我北鄙,襄仲請盟。六月,盟于谷。
晉侯蒐于黃父,遂復合諸侯于扈,平宋也。公不與會,齊難故也。書曰「諸侯」,無功也。
于是,晉侯不見鄭伯,以為貳于楚也。
鄭子家使執(zhí)訊而與之書,以告趙宣子,曰:「寡君即位三年,召蔡侯而與之事君。九月,蔡侯入于敝邑以行。敝邑以侯宣多之難,寡君是以不得與蔡侯偕。十一月,克滅侯宣多而隨蔡侯以朝于執(zhí)事。十二年六月,歸生佐寡君之嫡夷,以請陳侯于楚而朝諸君。十四年七月,寡君又朝,以蕆陳事。十五年五月,陳侯自敝邑往朝于君。往年正月,燭之武往朝夷也。八月,寡君又往朝。以陳、蔡之密邇于楚而不敢貳焉,則敝邑之故也。雖敝邑之事君,何以不免?在位之中,一朝于襄,而再見于君。夷與孤之二三臣相及于絳,雖我小國,則蔑以過之矣。今大國曰:『爾未逞吾志?!槐忠赜型觯瑹o以加焉。古人有言曰:『畏首畏尾,身其馀幾?!挥衷唬骸郝顾啦粨褚簟!恍麓髧?,德,則其人也;不德,則其鹿也,鋌而走險,急何能擇?命之罔極,亦知亡矣。將悉敝賦以待于鯈,唯執(zhí)事命之。
文公二年六月壬申,朝于齊。四年二月壬戌,為齊侵蔡,亦獲成于楚。居大國之間而從于強令,豈其罪也。大國若弗圖,無所逃命?!?
晉鞏朔行成于鄭,趙穿、公婿池為質(zhì)焉。
秋,周甘蜀敗戎于垂,乘其飲酒也。
冬十月,鄭大子夷、石楚為質(zhì)于晉。
襄仲如齊,拜谷之盟。復曰:「臣聞齊人將食魯之麥。以臣觀之,將不能。齊君之語偷。臧文仲有言曰:『民主偷必死』?!?
版權(quán)聲明:本文內(nèi)容由網(wǎng)友上傳(或整理自網(wǎng)絡(luò)),原作者已無法考證,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。古詩文網(wǎng)免費發(fā)布僅供學習參考,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轉(zhuǎn)載請注明:原文鏈接 | http://jydlqc.cn/wenzhang/5732.html
古文典籍
- 「詩經(jīng)」
- 「論語」
- 「史記」
- 「周易」
- 「易傳」
- 「左傳」
- 「大學」
- 「中庸」
- 「尚書」
- 「禮記」
- 「周禮」
- 「孟子」
- 「老子」
- 「吳子」
- 「荀子」
- 「莊子」
- 「墨子」
- 「管子」
- 「列子」
- 「宋書」
- 「漢書」
- 「晉書」
- 「素書」
- 「儀禮」
- 「周書」
- 「梁書」
- 「隋書」
- 「陳書」
- 「魏書」
- 「孝經(jīng)」
- 「將苑」
- 「南齊書」
- 「北齊書」
- 「新唐書」
- 「后漢書」
- 「南史」
- 「司馬法」
- 「水經(jīng)注」
- 「商君書」
- 「尉繚子」
- 「北史」
- 「逸周書」
- 「舊唐書」
- 「三字經(jīng)」
- 「淮南子」
- 「六韜」
- 「鬼谷子」
- 「三國志」
- 「千字文」
- 「傷寒論」
- 「反經(jīng)」
- 「百家姓」
- 「菜根譚」
- 「弟子規(guī)」
- 「金剛經(jīng)」
- 「論衡」
- 「韓非子」
- 「山海經(jīng)」
- 「戰(zhàn)國策」
- 「地藏經(jīng)」
- 「冰鑒」
- 「圍爐夜話」
- 「六祖壇經(jīng)」
- 「睡虎地秦墓竹簡」
- 「資治通鑒」
- 「續(xù)資治通鑒」
- 「夢溪筆談」
- 「舊五代史」
- 「文昌孝經(jīng)」
- 「四十二章經(jīng)」
- 「呂氏春秋」
- 「了凡四訓」
- 「三十六計」
- 「徐霞客游記」
- 「黃帝內(nèi)經(jīng)」
- 「黃帝四經(jīng)」
- 「孫子兵法」
- 「孫臏兵法」
- 「本草綱目」
- 「孔子家語」
- 「世說新語」
- 「貞觀政要」
- 「顏氏家訓」
- 「容齋隨筆」
- 「文心雕龍」
- 「農(nóng)桑輯要」
- 「搜神記」
熱門名句
- 清曉妝成寒食天,柳球斜裊間花鈿,卷簾直出畫堂前
- 月落烏啼霜滿天,江楓漁火對愁眠
- 耿斜河、疏星淡月,斷云微度
- 西風稍急喧窗竹,停又續(xù),膩臉懸雙玉
- 孰知不向邊庭苦,縱死猶聞俠骨香
- 朽木不可雕也,糞土之墻不可圬也
- 思來江山外,望盡煙云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