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傳_文公文公十五年譯文
-
查閱典籍:《左傳》——「左傳·文公文公十五年」原文
十五年春季,季文子去晉國,為了單伯和子叔姬的緣故。
三月,宋國的華耦前來會盟,他的部屬都跟隨前來。《春秋》稱他為“宋司馬華孫”,這是表示尊重他。魯文公要和他同席宴會。華耦婉辭謝絕說:“君王的先臣督得罪了宋殤公,名字記載在諸侯的簡冊上。下臣承繼他的祭祀,怎么敢使君王蒙受恥辱?請在亞旅那里接受命令?!濒攪苏J為華耦措辭得體。
夏季,曹文公前來朝見,這合于禮。諸侯每五年再一次互相朝見,以重溫天子的命令,這是古代的制度。
齊國有人為孟氏策劃,說:“魯國,是你的親戚,把公孫敖的飾棺放在堂阜,魯國必定會取去的。”孟氏聽從了。卞邑大夫把這件事作了報告?;菔迦匀缓鼙?,容顏消瘦,請求取回飾棺,立在朝廷上以等待命令。魯國答應(yīng)了這項請求,于是取回了飾棺停放。齊國人也來送喪,《春秋》記載說:“齊人歸公孫敖之喪”,這是為了孟氏,同時又為了國家的緣故。依照安葬共仲的葬禮安葬了公孫敖。聲己不肯去看棺材,在帷堂里哭泣。襄仲不想去哭喪,惠伯說:“辦喪事,是對待親人的最后大事。雖不能有一個好的開始,有一個好的終結(jié)是可以的。史佚有這樣的話,說:‘兄弟之間各自盡力做到完美。救濟困乏,祝賀喜慶,吊唁災(zāi)禍,祭祀恭敬,喪事悲哀,感情雖然不一樣,不要斷絕他們之間的友愛,這就是對待親人的道義?!约褐灰粏适У懒x,怨恨別人干什么呢?”襄仲聽了很高興,帶領(lǐng)了兄弟們前去哭喪。后來,穆伯的兩個兒子回來,孟獻子喜愛他們,聞名于全國。有人誣陷他們,對孟獻子說:“這兩個人準備殺死你。”孟獻子把這話告訴季文子。這兩個人說:“他老人家因為愛我們,全國都知道,我們以準備殺死他而臭名在外,這不是遠離于禮了嗎?遠離于禮還不如死?!焙髞?,兩兄弟一人在句鼆守門,一人在戾丘守門,都戰(zhàn)死了。
六月初一日,發(fā)生日食。擊鼓,用犧牲在土地神廟里祭祀,這是合于禮的。發(fā)生日食,天子減膳撤樂,在土地神廟里擊鼓。諸侯用玉帛在土地神廟里祭祀,在朝廷上擊鼓,以表明事奉神靈、教訓(xùn)百姓、事奉國君。表示威儀有等級,這是古代的制度。
齊國人允許了單伯要子叔姬回國的請求而赦免了他,派遣他來魯國傳達命令?!洞呵铩酚涊d說“單伯至自齊”,這是表示尊重他。
在新城的盟會,蔡國人不參加。晉國的郤缺率領(lǐng)上軍、下軍攻打蔡國,說:“國君年少,不能因此懈怠?!绷鲁醢巳眨M入蔡國,訂立了城下之盟,然后回國。凡是戰(zhàn)勝別的國家,叫做“滅之”;得到大城,叫做“入之”。
秋季,齊軍侵犯我國西部邊境,所以季文子向晉國報告。
冬季,十一月,晉靈公、宋昭公、衛(wèi)成公、蔡莊侯、陳靈公、鄭穆公、許昭公、曹文公在扈地結(jié)盟,重溫新城盟會的友好,同時策劃攻打齊國。齊國人給晉靈公饋送財禮,所以沒有戰(zhàn)勝就回來了。在這時候發(fā)生了齊國進攻我國的災(zāi)難,所以文公沒有參加盟會?!洞呵铩酚涊d說“諸侯盟于扈”,這是由于沒有救援我國的緣故。凡是諸侯會見,魯公不參加,《春秋》就不加記載,這是由于隱諱國君的過失。參加了而不記載,這是由于遲到。齊國人前來送回子叔姬,這是由于天子有命令的緣故。
齊懿公發(fā)兵進攻我國西部邊境,他認為諸侯不能救援。并因此而攻打曹國,進入外城,討伐曹國曾經(jīng)前來朝見過魯國。季文子說:“齊侯恐怕不能免于患難吧?自己就不合于禮,反而討伐合于禮的國家,說:‘你為什么實行禮?’禮用來順服上天,這是上天的常道。自己就違反上天,反而又因此付伐別人,這就難免有禍難了?!对姟氛f:‘為什么不互相敬畏?因為不敬畏上天?!硬慌按仔『捅百v,這是由于畏懼上天。在《周頌》里說:‘畏敬上天的威靈,因此就能保有福祿?!晃肪瓷咸欤绾文鼙5米??用動亂取得國家,奉行禮儀來保持國君的地位,還害怕不得善終,多做不合于禮的事情,這就不得善終了?!?/p>
【經(jīng)】十有五年春,季孫行父如晉。三月,宋司馬華孫來盟。夏,曹伯來朝。齊人歸公孫敖之喪。六月辛丑朔,日有食之。鼓、用牲于社。單伯至自齊。晉郤缺帥師伐蔡。戊申,入蔡。齊人侵我西鄙。季孫行父如晉。冬十有一月,諸侯盟于扈。十有二月,齊人來歸子叔姬。齊侯侵我西鄙,遂伐曹入期郛。
【傳】十五年春,季文子如晉,為單伯與子叔姬故也。
三月,宋華耦來盟,其官皆從之。書曰「宋司馬華孫」,貴之也。
公與之宴,辭曰:「君之先臣督,得罪于宋殤公,名在諸侯之策。臣承其祀,其敢辱君,請承命于亞旅?!刽斎艘詾槊?。
夏,曹伯來朝,禮也。諸侯五年再相朝,以修王命,古之制也。
齊人或為孟氏謀,曰:「魯,爾親也。飾棺置諸堂阜,魯必取之?!箯闹?。卞人以告。惠叔猶毀以為請。立于朝以待命。許之,取而殯之。齊人送之。書曰:「齊人歸公孫敖之喪。」為孟氏,且國故也。葬視共仲。
聲己不視,帷堂而哭。襄仲欲勿哭,惠伯曰:「喪,親之終也。雖不能始,善終可也。史佚有言曰:『兄弟致美。』救乏、賀善、吊災(zāi)、祭敬、喪哀,情雖不同,毋絕其愛,親之道也。子無失道,何怨于人?」襄仲說,帥兄弟以哭之。他年,其二子來,孟獻子愛之,聞于國?;蜃P之曰:「將殺子?!公I子以告季文子。二子曰:「夫子以愛我聞,我以將殺子聞,不亦遠于禮乎?遠禮不如死?!挂蝗碎T于句鼆,一人門于戾丘,皆死。
六月辛丑朔,日有食之,鼓、用牲于社,非禮也。日有食之,天子不舉,伐鼓于社,諸侯用幣于社,伐鼓于朝,以昭事神、訓(xùn)民、事君,示有等威。古之道也。
齊人許單伯請而赦之,使來致命。書曰:「單伯至自齊?!官F之也。
新城之盟,蔡人不與。晉郤缺以上軍、下軍伐蔡,曰:「君弱,不可以怠。」戊申,入蔡,以城下之盟而還。凡勝國,曰滅之;獲大城焉,曰入之。
秋,齊人侵我西鄙,故季文子告于晉。
冬十一月,晉侯、宋公、衛(wèi)侯、蔡侯、鄭伯、許男、曹伯盟于扈,尋新城之盟,且謀伐齊也。齊人賂晉侯,故不克而還。于是有齊難,是以公不會。書曰:「諸侯盟于扈?!篃o能為故也。凡諸侯會,公不與,不書,諱君惡也。與而不書,后也。
齊人來歸子叔姬,王故也。
齊侯侵我西鄙,謂諸侯不能也。遂伐曹,入其郛,討其來朝也。季文子曰:「齊侯其不免乎。己則無禮,而討于有禮者,曰:『女何故行禮!』禮以順天,天之道也,己則反天,而又以討人,難以免矣。詩曰:『胡不相畏,不畏于天?』君子之不虐幼賤,畏于天也。在周頌曰:『畏天之威,于時保之?!徊晃酚谔?,將何能保?以亂取國,奉禮以守,猶懼不終,多行無禮,弗能在矣!」
版權(quán)聲明:本文內(nèi)容由網(wǎng)友上傳(或整理自網(wǎng)絡(luò)),原作者已無法考證,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。古詩文網(wǎng)免費發(fā)布僅供學(xué)習參考,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轉(zhuǎn)載請注明:原文鏈接 | http://jydlqc.cn/wenzhang/5819.html
古文典籍
- 「詩經(jīng)」
- 「論語」
- 「史記」
- 「周易」
- 「易傳」
- 「左傳」
- 「大學(xué)」
- 「中庸」
- 「尚書」
- 「禮記」
- 「周禮」
- 「孟子」
- 「老子」
- 「吳子」
- 「荀子」
- 「莊子」
- 「墨子」
- 「管子」
- 「列子」
- 「宋書」
- 「漢書」
- 「晉書」
- 「素書」
- 「儀禮」
- 「周書」
- 「梁書」
- 「隋書」
- 「陳書」
- 「魏書」
- 「孝經(jīng)」
- 「將苑」
- 「南齊書」
- 「北齊書」
- 「新唐書」
- 「后漢書」
- 「南史」
- 「司馬法」
- 「水經(jīng)注」
- 「商君書」
- 「尉繚子」
- 「北史」
- 「逸周書」
- 「舊唐書」
- 「三字經(jīng)」
- 「淮南子」
- 「六韜」
- 「鬼谷子」
- 「三國志」
- 「千字文」
- 「傷寒論」
- 「反經(jīng)」
- 「百家姓」
- 「菜根譚」
- 「弟子規(guī)」
- 「金剛經(jīng)」
- 「論衡」
- 「韓非子」
- 「山海經(jīng)」
- 「戰(zhàn)國策」
- 「地藏經(jīng)」
- 「冰鑒」
- 「圍爐夜話」
- 「六祖壇經(jīng)」
- 「睡虎地秦墓竹簡」
- 「資治通鑒」
- 「續(xù)資治通鑒」
- 「夢溪筆談」
- 「舊五代史」
- 「文昌孝經(jīng)」
- 「四十二章經(jīng)」
- 「呂氏春秋」
- 「了凡四訓(xùn)」
- 「三十六計」
- 「徐霞客游記」
- 「黃帝內(nèi)經(jīng)」
- 「黃帝四經(jīng)」
- 「孫子兵法」
- 「孫臏兵法」
- 「本草綱目」
- 「孔子家語」
- 「世說新語」
- 「貞觀政要」
- 「顏氏家訓(xùn)」
- 「容齋隨筆」
- 「文心雕龍」
- 「農(nóng)桑輯要」
- 「搜神記」
熱門名句
- 忘卻成都來十載,因君未免思量
- 碧毯線頭抽早稻,青羅裙帶展新蒲
- 石澗凍波聲,雞叫清寒晨。
- 滿載一船秋色,平鋪十里湖光
- 靜夜沉沉,浮光靄靄,冷浸溶溶月
- 關(guān)山別蕩子,風月守空閨
- 平岡細草鳴黃犢,斜日寒林點暮鴉